西迁伏尔加第一节西迁的原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28年时,准噶尔部不相和睦,加之四卫拉特联盟组织松散,无法控制争夺牧场的冲突,无法克服各部实力的发展,根本维持不了内部的平衡。17世纪初,四卫拉特联盟首领和硕特汗拜巴嘎斯,兵力雄厚,德高望重,但到20—30年代准噶尔部哈喇忽拉的力量和影响增长,严重威胁着拜巴嘎斯的盟主地位,特别是哈喇忽拉长子巴图尔珲台吉独立游牧以后,准噶尔部更加强大,较小的王公和部落被巴图尔珲台吉征服。在1615年巴图尔珲台吉曾与和鄂尔勒克发生冲突,据何秋涛《朔方备乘》卷三十八《纪事始末》记载:由于内部的争吵,和鄂尔勒克早有离开准噶尔、西迁伏尔加河两岸的打算。张穆《蒙古游牧记》卷十四中明确记载着:“初,卫拉特诸酋以伊犁为会盟地,各统所部不相属。准噶尔酋巴图尔珲台吉者,游牧阿尔泰,恃其强,侮诸卫拉特,和鄂尔勒克恶之,挈走俄罗斯、屯牧额济勒。”上述汉文史籍记载,西迁的主要原因,是内部不甚和睦。
促使土尔扈特西迁另一个原因,是内部的大动乱。这次大动乱始于1625年,内讧引起的原因:准噶尔台吉(哈喇忽拉之子)年仅二十岁去世,其无子嗣,属民牲畜无人承嗣。其兄楚琥尔吞其遗产,其弟拜巴吉什不满,发生争吵,兵戎相见,发动大战,拜巴吉什战败,损失过半,退至额尔齐斯河北岸。其父哈喇忽拉知悉,率千人来救拜巴吉什,楚琥尔溃逃,此内讧波及卫拉特各部落,并导致了土尔扈特部落、楚琥尔集团同杜尔伯特部落、准噶尔哈喇忽拉集团之间的大战乱。正是这次大战乱促使和鄂尔勒克决心西迁。
土尔扈特西迁,除了上述内讧和战乱原因之外,还有经济的原因。
自17世纪初以来,由于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卫拉特各部落牲畜增多,人口稠密,而牧地有限,必然引起内部的纷争和相互间争吵、不公平和受欺侮的现象,甚至造成互相残杀和内乱。和鄂尔勒克看到牧场紧张,向巴图尔珲台吉禀报:“和布克赛尔地方狭小,我部虽人口不多,却不能耕牧以求生计,难以恢复元气。我们想迁至乌拉引嘎克查墨顿安居,以求丰衣足食(马汝珩、马大正著《漂落异域的民族》第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其它卫拉特部人民听说此事,又逢一些部落饥荒死人,于是就纷纷归附了和鄂尔勒克,和鄂尔勒克收留了他们,因而在短短的几年内户数达到4万户。正如渥巴锡所说:“因我祖所居之牧地不能容之。”应该说这是指上面史实而说的,可见寻求新的牧地,以及摆脱因牧地紧张而造成的各部纷争,是土尔扈特西迁的经济上的原因。
西迁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摆脱来自沙俄方面不断的侵扰。
1606年,俄国人入侵卫拉特部辖地巴拉宾地区,土尔扈特部落的人民纷纷转告和鄂尔勒克,和鄂尔勒克和卫拉特各部落首领商议对策,准备夺取属地。1607年初,俄国塔拉地方当局派了一个外交使团来到卫拉特各部落,建议他们转入俄国国籍,遭到各部落人民的拒绝。同年9月,土尔扈特部落派出使者:“表示愿意同俄国和睦相处,并请求允许部落在伊希姆与卡麦什洛夫河一带游牧。”然而,和鄂尔勒克善良的愿望却受到刁难,“以不入俄国国籍,无权在俄国土地上游牧为由”,威胁和鄂尔勒克。同年底,一支200人俄军骚扰卫拉特部落被全部歼灭。1609年,塔拉当局又派使者戈鲁平,要求卫拉特各部落向俄国缴纳实物税,并不准在额尔齐斯河流域游牧。卫拉特人回答:他们不向任何人缴纳实物税,也不想给任何人缴纳,他们部落是游牧民族,不是定居的,想到哪里游牧,就到哪里游牧。1616年,俄国又向卫拉特蒙古各部施加压力,派出彼得罗夫与库尼使团,向卫拉特各部游说,要求卫拉特人加入俄国籍。第二年又派萨尔维耶夫使团到卫拉特部,打探部落是否准备加入俄国籍,卫拉特部只好派代表去莫斯科周旋。外部压力对卫拉特各部越来越大。
1623年,俄国又派出切尔卡索夫使团来卫拉特活动。由于俄国的多次威胁,引起卫拉特各部落的强烈不满,当俄使团提出建议要卫拉特各部落加入俄国籍,卫拉特部落的首领群起反对,除了留下切尔卡索夫活命外,其余的人全部被杀掉。事发后不久,同年,受俄国支持的蒙古阿勒坦汗向卫拉特部发动战争,所有的卫拉特部落在哈喇忽拉领导下,一致抵抗了阿勒坦汗及其同盟者,但是战争还是以卫拉特各部落失败而告终。
内乱外扰,牧场拥挤,促使和鄂尔勒克决心带领部落西迁。
早在1618年,和鄂尔勒克便派出了忠实可靠而又精明稳健的人去伏尔加河下游一带,做了实地调查,了解到那里确实是一块无主之地。即在伏尔加河与厄姆巴河之间有一块宽阔草地,原本是诺盖汗国游牧的地区。诺盖汗国是蒙古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一个游牧部落,由于内讧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部落衰微之极,“他们离开了伏尔加河中下游的游牧区,迁往亚速夫和希瓦草原(兹特拉金著《准噶尔汗国史》第131—132页,莫斯科,1964年版。)”使这儿成了一块无主之地,而俄国当时势力还没有延伸到这块土地,这样土尔扈特部落找到了这块当时还无人控制的人烟稀少水草丰美的牧地。
1628年,土尔扈特部落的首领和鄂尔勒克决定,与其像过去那样,互相内讧,互相残杀,争夺牧地,备受外侮,倒不如奔赴异域他乡,找一块安乐的牧地。他将此决定通知杜尔伯特与和硕特等部即赴伏尔加河中下游游牧。
和鄂尔勒克率领本部落的属民以及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等部落的属民,共计5万户,25万人,带领他的6个儿子,离开故乡塔尔巴哈台(塔城)向西迁徙。他们首先北上走托波尔河上游,并且打败了无端袭击他们的鞑靼部人,又拐向西西伯利亚,经过哈萨克草原,越过乌拉尔河,经受了诺盖部落兀鲁思几次突袭,打破了诺盖人、哈布奇克人、吉普恰克人、吉捷桑人的包围和堵截。1630年,土尔扈特部落到达伏尔加河中下游沿岸的草原上,开始安置牙帐,放牧牛羊。当诺盖人看到土尔扈特部落在他们丢弃无主之地游牧时,也就暂时不再进攻他们,彼此相安无事。
土尔扈特人用自己的行动,缓和了卫拉特人相互不睦的紧张气氛,平衡了准噶尔牧地拥挤的局面,打破俄国征服卫拉特蒙古的梦想,得到卫拉特各部落和祖国人民的理解和尊重,使卫拉特联盟更加牢固,以至于土尔扈特部落西迁140年间和祖国的友谊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