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叫我如何不宰你 >

第10章

叫我如何不宰你-第10章

小说: 叫我如何不宰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来的。此时的导游,再也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他们的收入也有了变化,由基本工资、出团补助、小费、景点门票的折扣以及购物的回扣组成。据说当时还有一种做法,利用国家对外宾的免税优惠政策,利用护照去申请进口电器的指标,转手倒卖,一本护照的指标就可以赚到上千元。当时多多少少还会有一些基本工资,但那点微末的工资比起导游的外快来几乎不值一提。接待入境的外宾团还会有小费的收入,小费的多少也会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相比之下,工资和补助在导游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导游最大的收入来源还是以购物为主。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带团的导游,月入上万是很正常的事。 

  新生事物出现的发展初期,利润总是相当可观,那时候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好像钱来得特别容易。据那些老导游讲,一个团下来,三五千的还嫌少,会骂娘,可见当时的收入是相当不错的。那时候的导游,根本不用推荐自费项目,或者在车上推销什么东西,恨不得快点把旅游团送走,好痛痛快快地去花钱。 

  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旅游逐渐由一种少数人的高消费,变成为大众参与的普遍消费。90年代中期,旅游行业的竞争也逐渐由产品、服务、特色的竞争完全转化为单纯的价格竞争。旅行社为了生存,把旅游路线的价格一降再降,以至到现在的低团费、零团费、负团费。 

  随着低价格战的持续,部分的旅游成本转接到了导游的身上,导游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先是渐渐地没有了工资,再又慢慢地失去了出团补助,门票的折扣也被旅行社完全让利给了游客。导游靠自身服务获取正当报酬的路都给堵死了。导游要靠什么去生存呢?导游的收入从哪里来呢? 

  如此看来,导游的生存环境是非常的恶劣,是不是因为导游在旅游行业中一点也不重要,可以对他们的工作及存在视而不见呢? 



十九




  1、旅行社对导游的要求

  ——旅行社对导游的要求,行外人是无法理解的,它的标准跟社会对导游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讲是恰恰相反的,导游想在两个完全对立的要求中求得生存,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要成为一个社会及旅行社都认可的导游,在旅游业畸形发展的今天,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无论你的讲解多么糟糕,服务多么差劲,也无论你采取什么的手段,哄也好,骗也好,只要不砸团,没有投诉,只要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是最好的导游,你就是优秀导游。 

  许多行外人不理解,为什么导游还能为旅行社创造经济效益?是从哪一方面来创造呢?游客不是已经按照旅行社规定的价格交了团费,旅行社不是已经有了实际的利润了吗? 

  试想一下,上海2380元泰新马十日游、北京1880香港四日游、重庆800元张家界双飞四日游,江苏660元海南岛六日游、四川500元泰国六日游、广州55元香港一日游,这些报价能有利润吗?扪心自问,机票任你打折,车还得坐吧?饭还得吃吧?觉还得睡吧? 

  许多旅游者不以为是,还振振有词,“怎么没有利润?我看利润还高的很呢?旅游就值这个价,谁让你们做的那么烂呢。”有人戏说如今的旅游是,“乘的是红眼航班,吃的是民工斋饭,住的是无星破店,看的是购物定点,买的是假货破烂,游的是自助烂餐,听的是黄色小段,气的游客直冒烟,精神肉体受摧残。” 

  如今的旅游实在是太烂了,我做这一行12年,也是深有体会。但对于大部分旅游者的不理性消费,也是深恶痛绝。做人是要讲道理的,享受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以上的价格不说也罢,曾引起轰动的广州1元泰国五日游,连起码的泰国签证费(泰币1000铢,相当于港币200元)都不到,更不用说一路上吃喝住行了,谈何利润?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媒体推波助澜,评论说市场经济就是好,老百姓得到多大的实惠云云。应该来讲,媒体应该就低价现象进行分析,指出此事的利弊,正确引导消费者。而他们却只会报道一些表面的现象,无形中误导了消费者的思想。 

  如此低的价格,利润从何处而来?只有让游客消费,旅行社才能赚取佣金(回扣)。那游客不肯消费怎么办?如今是法制社会,强迫消费当然不允许,只有想办法了。坑蒙拐骗、花言巧语、威逼利诱,无所不及,牺牲人格与尊严,违背道德与法律,只要能赚到钱就行。但无论任何办法,总得有人去实施吧,这个人当然就是导游了。(所以什么黑锅都让导游背着,也是被逼无奈啊!)泰国发生过导游带枪上车的事情,当自费收不到的时候,他会假装不小心把枪掉在地上,然后再慢慢地捡起来,放回到随身的包里去。这已经足够了,来自中国的游客,不敢再说什么,乖乖地把钱交到导游的手里。然后一路上提心吊胆,谈何旅游啊! 

  于是乎,旅行社眼中优秀导游的标准当然是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了,能者多劳,优胜劣汰。 

  不对吧,赚回扣的不是导游吗?怎么跟旅行社也扯上边了? 

  2001年中央电视台对海南导游拿回扣一事进行了曝光,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2002年初,国家旅游局按照和国际接轨的要求,提出把导游对商店的个人回扣行为转为旅行社对商店的公对公佣金行为,并将其纳入国家税务和企业财务双重管理的规范。公对公的佣金,即定点购物商店将利润的一部分直接付给旅行社,然后由旅行社按情况合理分配给导游。从社会各方面来看,导游回佣收入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和理解。 

  采取公对公的佣金方式,实行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结算,并向社会公开,以最大限度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保证游客合法权益。 

  据国家旅游局旅行社管理处的资料,2002年,在全国138个优秀旅游城市中,多数已经按照“合法、公平、公开”的原则启动了“公对公佣金”制度工作。形式一片大好,游客可以不必担心再被导游痛宰了。 

  于是乎,非法的回扣摇身一变,就成了合理的佣金。导游手里有了一道免死金牌,可以名正言顺地带着游客进店购物。而成为旅行社的优秀导游,再也不是一件让人难为情的事情了。 

  又奇怪了,“优秀”不就是“先进”吗?在我们这个提倡“评先进、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社会,作为一个优秀导游应该感到无上的光荣。在旅行社里对优秀导游可是青眼有加,大团任挑、好团任带,特别令人眼红的是,还能有幸跟旅行社的老总共进年夜饭,何来“难为情”一说呢? 

  笔者曾在的旅行社,某一年大概是不太景气吧,连中国传统习惯上的年夜饭也省了。当然不是全部都省,办公室人员及老总还是要吃的,只是导游那一份在节约之列,不过一百多个导游中也有十个优秀导游做了代表啊。能跟老总及办公室的人员平起平坐,那可是一般的导游连想都没想过的事啊? 

  如今优秀导游的名衔,在导游之间成为笑谈的话题,没有人会以此为荣。即使是上面提到的那十位优秀导游,有几个甚至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没有参加那一次的盛宴。连自己的员工也不肯给面子,这岂不是一种悲哀? 



二十




  2、旅行社指定购物场所

  ——定点购物商店,是为了加强对旅游购物的管理,方便游客购物,维护游客的利益而设。而现在,定点购物商店偏偏是宰客最厉害的地方。它们堂皇地挂着政府管理部门颁发的招牌,背后却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一般说来,无论哪个国家的游客,对于本国的一些具体情况有所了解,不会上太大的当。但是当他们跨出国门,买回来一大堆不值钱的甚至是假货的东西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那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形象,甚至是破坏到两国的关系。对于台湾游客的欺骗,自然会影响到两岸的关系,祖国的统一。 

  国内初期的旅游购物,主要是针对来自海外的华人华侨及外宾。对于购物场所的管理也是非常的严格,那都是国营商店,货真自不必说,价格方面也有所控制。但发展到今天,购物场所的性质完全变了样,成了宰客的主要工具。国营变成了私营,真货变成了假货,好货变成了次货,实价变成了天价,服务员变成了刽子手,工艺店成了屠宰场,本来应该倍受尊重的上帝也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如今的购物店里的商品,基本上属于三无产品,还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次、假、虚。三者必具其一,或合二为一,或三毒俱全。 

  次是品质次。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购物店会不择手段,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欺骗游客,以次充好、短斤少量算是有良心的了。笔者曾以全陪的身份在东北某购物店里购得一斤松子,当然比游客买的要便宜一些,但结果回到家中吃的时候才发现那些大部分都是瘪子,还变了质,能吃的仅占到20—30%。这些购物店居然黑到连全陪也要骗,更不用说那些游客了。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商品主要是比较大众化的商品,由于价格比较透明,所以利润不可能去到太高,所以只有以次充好,短斤少两才能谋取暴利。东北的各个土物产店里都有压缩包装的黑木耳,每个店里几乎都有用一个小盆泡开一堆漂亮的黑木耳,旁边再放上一小盒压缩的,售货员会告诉你,那一小盒就会发那么一盆出来。难道你还真的要现场泡上一盆吗?结果当你回到家中,回到厨房想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发现一小盒泡出来的黑木耳也就够一个人打打牙忌,而质量也绝不象你看到的那么漂亮了。 

  深圳的某购物店里,卖的一种叫做“荔枝红茶”的茶叶,包装的非常精美,上面有唐朝诗人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每个销售人员都能将它倒背如流。可惜除了这首诗,上面没有厂址、没有质量、没有产品说明,那些销售人员恐怕也无法告诉你有关这种茶的具体情况。说是深圳特产,中国名茶,用荔枝花蕊、嫩叶制成的。(实际上,真正的荔枝红茶是在将新鲜荔枝烘成干果过程中,以工夫红茶,也叫贡茶,即高等红茶为材料,合并熏制而成。)这个茶倒也不贵,1000台币(250人民币左右)能买6罐,每罐能装100克吧。是不是深圳特产我就不知道了,但我从来没有在遍布在深圳大街小巷茶叶店里,看到有这样的茶叶卖,也没见过深圳的朋友在家中用这种茶叶招呼过我,更没见过在大小酒楼里有人喝这种茶,我也不在乎,反正那种味道我是不喜欢喝的。但不知为什么?购物店里卖的就很红火。大概是因为名人效应吧,杜牧能活到今天的话,保证是个百万富翁,光做这个广告代言人就能赚不少呢。 

  假是商品假。购物商店卖假货是很正常的,要不何来的巨额利润和高额回扣及人头费和停车费呢?一瓶500ML的酒鬼酒,市面零售价不到200元,价格几乎是透明的,再怎么厉害的推销员也不可能把它卖到天价去,而且又要提供30、40%的回扣,购物店哪里来的利润?根本还要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