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高考专业详解与名校聚焦 >

第7章

高考专业详解与名校聚焦-第7章

小说: 高考专业详解与名校聚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沃贫确⒄故芳暗贝沃贫雀行巳さ鹊取!   �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国际政治、国际法、政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国际政治学专门人才。从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3。职场纵横    
    毕业后可到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工作及到企事业单位、进出口公司和金融机构从事相关的工作。    
    


第一部分政治类专业详解 2

    外交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外交学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专业。主要研究国家制订和实施对外政策所涉及的各种专门知识和技术,同时也涉及外交理论、原则、制度、规范、策略和技术等各个方面。外交学与外交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国际经济学、国际法等学科交叉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是国际政治学的分支,专业研究主权国家的对外交往活动、经验和规律。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外语、外交学、国际政治、经济学、法律知识,接受外交理论、外交史及现状等各方面的教育。    
    主干学科:政治学。    
    主要课程:外交学、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史、当代中国外交、国际政治导论、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政治与多边外交、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法与国际组织、外国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宗教与国际政治、谈判学、专业外语等。    
    3。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民主化和世界格局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外交从内容、形式到职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时代的新发展不但对外交决策和外交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外交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命题。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敏感性,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愿意与各种人交往并有自己的方法原则,善于处理各种关系,良好的个人形象。喜欢阅读中外有名外交官事迹的书,喜欢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喜欢外交工作,对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和经济往来感兴趣,希望当一名出色的外交官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强烈的爱国心,有交际和谈判的能力,在政治、业务、作风、纪律和语言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对国际事务和中国外交有系统全面的了解的外交学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毕业生主要到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门从事国际问题的实际工作、研究和教学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的崭新的社会科学专业。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命线和政治方向的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素质在随着年龄增长的同时,一定要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它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及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和前途。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思想政治道德观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等。    
    3.发展前景    
    一切社会工作本质上是对人的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一切社会工作的灵魂所在。随着我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实施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党政机关、非政府公共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整个社会,都需要大量的经过专业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感兴趣,经常总结自己的思想。熟悉中国历史,关注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对管理有浓厚的兴趣,渴望透析人的心理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毕业生主要是国家部委、基层党政机关、中学与高校、公司企业、新闻出版机构以及社科类科研机构,担任政府职员、国家公务员、教师、文秘人员、编辑、科研人员等。    
    


第一部分政治类名校聚焦 

    第二部分 名校聚焦    
    一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北京大学充分利用多学科的优势,于2001年12月,把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同城市和环境学系的区域经济专业联合组建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这是国内高校组建的首家政府管理学院。    
    目前设有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硕士点,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MPA)点,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专业学士点。    
    二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于1949年12月成立,1994年更名为法商学院,1997年元月定名为政法学院。现已由当初的单一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哲学与国际政治4个本科专业,办学层次也由过去单一招收本科生向招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发展。    
    现可招收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哲学、国际政治4个专业本科生。同时招收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科技哲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    
    三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2000年4月在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东欧中亚研究所、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的。学院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一流的师资力量,是全国著名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培养和教学研究基地之一。    
    本科专业:国际政治、外交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博士研究生专业:世界经济、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外交学。    
    四 复旦大学政治学系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前身为1964年成立的国际政治系,是中国高校最早设立的3个国际政治系之一,积累了数十年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的丰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从事政治学、行政和外交教学与研究的主要基地。    
    政治学系是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下设系所之一,设有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2个本科专业。拥有政治学理论等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相应的硕士点。    
    五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是在原政治与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基础上于2003年8月成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方面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院前列。学院还是国家和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教育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教育培养单位之一。政治学和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均被纳入国家“211”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学院拥有政治学和公共管理2个一级学科,均获得博士、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现有博士点7个,硕士点12个,本科专业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湖北省重点学科2个。    
    六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前身是政治学系,始创于198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中首批恢复、建立的政治学系。1993年8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行政学院。    
    博士教育:政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政治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行政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硕士教育:政治学理论、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电子政务方向)、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    
    七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组建于2001年4月,是实体性学院。下属单位有:法律系、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社会学系、社会科学部。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本科专业有:法学专业(非师范类)、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非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社会学专业(非师范类)及行政管理专业(非师范),学制均为4年。研究生教育设有3个博士学位授予点,8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及MPA(公共管理硕士),以及中法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欧洲研究生专业。    
    八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底在山东大学原政治系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系,197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3年,组建成山东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增设国际政治系,于1994年招收本科。2000年,山东大学与原山东工业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山东大学,将设在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行政管理专业和原山东工业大学的社会科学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合并,并随之改为现用名。2001年增设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同年招收本科生。    
    调整后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下设5个本科专业,并相应设立5个系,即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行政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    
    九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政治系。1985年出于发展政治学专业的需要,中国政法大学组建了第一个非法律本科专业教学单位——政治系,后因进一步发展管理学专业的需要,更名为政治与管理学系,1999年12月再度扩展为政治与管理学院,2002年6月学校根据新的发展战略进行院系调整,在原政治与管理学院的政治学研究所、行政管理研究所和国际政治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了现在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学院下设政治学理论博士点,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等4个硕士点和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3个层次一体化的人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