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业详解与名校聚焦-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展,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本身就是微电子产业迅猛发展的最好注释。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与研究半导体等固体材料的原子和电子过程及各种物理效应的基础理论与实验分析技术,掌握微电子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制造和分析测试技术,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测试技术。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半导体物理及实验、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CAD、微电子学专业实验和集成电路工艺实习等。
3。发展前景
微电子学直接关系到信息产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机械工业、自动化、国防工业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发展水平,也正成为―个国家是否已是强国的标志之一。微电子学的发展会引起信息科学技术的新飞跃:将光电子和微电子结合起来构成了集成光电子学(OEIC);机械材料力学和微电子结合出现了微电子机械学(MEMS);进入纳米领域后又新生长出量子电子学等等。这些新的学科分支及新的技术不仅有大量学术研究价值而且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各国学术界、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纷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新学科,开发新技术。
微电子学是21世纪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21世纪将是我国经济腾飞的时代,微电子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微电子学方面的科技人才。该专业必须培养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才需求。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一般说来,擅长物理、精于逻辑分析、有较强理解能力的同学,适宜选择该专业。同时,由于该专业同技术应用密切相关,也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掌握微电子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科研、教学、科技开发、工程技术、生产管理与行政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本专业学生不但能从事微电子学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而且还能从事有关物理基础研究、电子技术开发、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到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工作。
第五部分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详解 2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探测、存储与处理的一门专业,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新兴高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一般属于电子工程系、通讯工程系。不过,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兴起,一些院校也逐步开始将光信息技术/光通信这一专业单独分出成系。在我国理科系中设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时间不长,但发展较快,已有十几所院校物理系开设了类似专业。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子学、计算机科学、机械设计、波动光学、固体物理、激光原理、光电子学等。
3。发展前景
光子与电子相比,具有1000倍的电子的信息承载能力,高出两个数量级的传输速率,可实现三维信息存取,并行信息处理,以及最大的能量和功率密度等突出优点,因此光子比电子作为信息载体和能量载体的优越性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的共识。光电子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技术中应用,直接促进光电子产业的迅猛发展。光电子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还引起光学领域的深刻变化。随着光电子新材料、新器件和集成光电子学的发展,光电子领域缺的是从事物理和材料研究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物理、数学很感兴趣,有比较好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解力。对激光印刷感兴趣,关注光纤技术发展,关注激光技术的发展,观察过激光,了解激光的性能,了解激光医疗。做过分解光的实验,测量过光的亮度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具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门人才。
3。职场纵横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非常好,主要到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工作。由于研究的领域处于技术发展的最前沿,社会对该方面人才需求比较大,进入国际知名大型企业的机会也非常多。
第五部分电子信息科学类名校聚焦
第二部分 名校聚焦
一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原名无线电电子学系)成立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信息与电子科学技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综合、教学与科研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为我国电子与信息科学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并在国内外享有声誉的教学与科研基地。本系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图形图像分室。
电子工程系设置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个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包括: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上述六个专业全均可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有两个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二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于1917年在电机工程专业内设立无线电门,此后,于1921年设立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电信系。1958年重建为无线电系。1979年改名为电子工程系,1998年合并通信工程专业和电子工程专业为信息工程专业。
本科专业有: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生专业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个学科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2个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被批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三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电子与信息学院(前身是无线电系)创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三校工学院以及湖南大学等中南5省12所院校的有关系科合并组成。1996年7月学校无线电系、自动化系及计算科学系首次组建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2002年1月由原无线电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无线电与自动控制研究所、电工电子教学中心组建新的电子与信息学院。
本科专业包括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
第五部分材料科学类专业详解
材料科学类
第一部分 专业详解
材料物理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材料物理专业是研究各种材料特别是各种先进材料、新材料的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探讨材料组成、组织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相互关系,为各种高新技术材料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的应用基础专业,是理工科结合的专业。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固体微结构分析与信息功能材料、位移式相变与形状记忆和超弹性材料、复合功能材料与智能结构、生物医学材料及应用以及界面化学与功能陶瓷等。
2。学业导航
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物理学和材料物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基础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材料物理学等。
3。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正朝着微型化、功能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现在颇为流行的纳米材料、环境材料、电子材料、信息材料,大部分都是材料的物理性能在各特殊领域的应用。比如纳米材料,可以说就是纳米尺度下的材料物理学。材料物理专业所研究的磁学及光学性质在信息材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是现代半导体、微电子、光电子产业发展的理论及应用基础。因此,随着材料产业以及信息产业在新世纪的飞速发展,材料物理专业也必将迎来自己的辉煌。
4。前沿课题
□ 微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分析研究及其应用
□ 新型涂料制备及其树脂的分子设计
□ 高密度微电子系统的电子封装材料与工艺研究
□ 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
□ 新型材料的研制与开发
二 人才塑造
1。考生潜质
对理论物理感兴趣,对微观结构感兴趣。注意到成板的广泛用途,常观察材料表面特征,做过木材的粘和实验,观察过材料加工的方法,常研究木材的物理特性,常研究家具的材料等等。
2。学成之后
本专业培养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掌握材料性能与各层次微观结构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能从事各种材料的设计、研究、生产、使用,材料性能改进,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人才。
3。职场纵横
主要到材料科学与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
材料化学
一 专业简介
1。专业初识
材料化学是研究材料制备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理论和技术问题,揭示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的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化学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交叉专业,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离不开材料化学的研究和发展。主要业务范围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抖、先进复合材料等,属于当代最重要的新兴专业之一。该专业有高分子材料和无机材料两个分支。高分子材料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以及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各种新型合成材料的制备、加工和利用;无机材料研究无机固体的制备、组成、结构、相图与物理和化学性质,如光、电、磁、声、热、力学及化学活性的关系。
2。学业导航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