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9-藏獒精神-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逃脱或有反击的机会,并且把自己的实力全部暴露出来。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心理学家一再告诫我们:成就某事的动机和压力以适度为宜。任何事情都有其规律和秩序,人生宏大的目标应当以累积诸多小目标为基础。成功不是一天造就的,要有耐心才行。
藏獒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自然界优胜劣汰的结果。藏獒不但耐饥力强,而且耐寒力也强。
由于生存条件的陶冶和自然环境的磨砺,藏獒有极强的恋膘性,是世界上储备能量物质最多的犬种。食物能量过多时,藏獒就会把这部分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体内,以备食物匮乏时维持其生命。因此,藏獒都有暴食性,它们从不轻易放弃得到的食物,一般都要拼命吃净。找不到食物时,藏獒在一两周内不吃不喝照样可以生存,同时保持体力不减。
藏族牧民若碰到大雪暴,牛羊因寒冷和缺草而尽殁,人也因缺粮快撑不住时,一头哺乳期的同样缺吃少喝的藏獒,为了感恩,会以它的乳汁供出3~5名牧民每天的吃喝。一场大雪暴下来,半人高的藏獒,因其巨大的能量消耗,足足会矮下去尺余。但它不仅仍能生存下来,而且会迅速地恢复。这让我们联想到沙漠中的骆驼,在缺水之时,数日不喝,仍能于体囊内储存一定数量的水。驼善储水,藏獒竟能生奶,真是奇迹!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严酷,冬天的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下,牛羊马等动物虽说都在露天中过夜,但主人会用棚圈和垫子为它们取暖。而露宿的藏獒,就不能享受这一特殊待遇,白天它要保护牲畜的安全,晚上它要看家护院。
脂肪是藏獒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通常藏獒体内脂肪的含量约为其体重的11。3%~12。7%。每克脂肪在藏獒体内完全氧化后,可以产生39。33千焦耳热量。对藏獒而言,摄入动物脂肪是获得能量、抵御严寒、保持体温和维持体能最有效的形式。因此,藏獒在高原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下,已发展和形成了能大量摄入动物脂肪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其它国内犬种所不具备的,尤其在每年的11~12月份,正值牧民进行冬宰,他们总是把一些残碎的羊肠和畜血等高脂肪食物喂给藏獒。在摄入这些食物后,藏獒能及时地将它们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以备安全度过漫长的严冬。等到漫地皆雪时,藏獒已只只膘肥体壮。
藏獒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由于世世代代守卫着牦牛与羊群,人们总是要求藏獒成为守护者,而不是杀手。藏獒命中注定将处于孤独,它在荒凉与寂寞中学会了忍耐。藏獒在自然界中并没有天敌,如果说藏獒有天敌,那么这个天敌就是人类———十分可怕的人类。“智慧”的人类可以想出各种手段和办法来对付在他们看来经济价值非常高的藏獒,这些手段和办法是藏獒所无法抵御的,它们唯一的机会就是利用自己“天才一般的智商”去忍耐。正是这种忍耐使人类意识到藏獒的诸多优秀品格而将其视为自己的忠诚伙伴,从而不再杀戮它们。
在向对手发起攻击之前,藏獒总要进行耐性十足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藏獒就像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它不仅不会放过对手身上的每一个细节,而且也不会毫无目的地到处追逐。
战场上,我们要像藏獒一样耐心。因为,耐心可以使官兵们沉着应战,冷静杀敌,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以下是西点军校课堂上的一个传统故事:
数九寒天,一座城市被围,情况危急,假如明天下午之前仍等不到援兵,城市就将完全沦陷。守将决定派一名士兵去河对岸的另一座城市求援。
这名士兵马不停蹄地赶到河边的渡口,但却看不到一只船。平时,渡口总会有几只木船摆渡,但是由于兵荒马乱,船夫全都逃难去了。士兵忧心如焚。他的头发都快愁白了,假如过不了河,不仅自己会成为俘虏,就连城市也会落到敌人手里。
太阳落山,夜幕降临,黑暗和寒冷加剧了他的恐惧与绝望。这是他一生中最难熬的一夜,他觉得自己真是四面楚歌、走投无路了。更糟糕的是,起了北风,到了半夜,又下起了鹅毛大雪。他瑟缩成一团,紧紧抱着战马,借战马的体温取暖。他甚至连抱怨自己命苦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有一个声音在他心里重复着:活下来!他暗暗祈求:“上天啊,求你再让我活一分钟,求你再让我活一分钟!”
当他气息奄奄时,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他牵着战马走到河边,发现那条阻挡他前进的大河上已经结了一层冰。他试着在河面上走了几步,冰冻得非常结实,他完全可以从上面走过去。他欣喜若狂,牵着战马轻松地走到了对岸。城市就这样得救了,得救于他的忍耐和等待。
商场上,我们也要像藏獒一样耐心。因为,商场如战场,一次失败就足以毁灭整个企业。商场上最忌讳的就是:选择了错误的时机,出击太早会过早地暴露自己的意图,出击太晚则会被别人抢得先机。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想在商场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保持耐心,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出击,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工作中,我们同样要像藏獒一样耐心。我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吴章鸿给年轻人的忠告是:不要梦想着一夜之间就能功成名就,或者一口气就能吃个大胖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水滴石穿”的古训,千万要铭刻在心。
北宋大文学家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27岁时才觉悟过来,于是发愤学习。宋仁宗嘉年间,他带着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赶到京师开封。翰林学士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作品呈上朝廷,这些作品得到了大臣们的极高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便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苏洵推病不愿应试。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50了。
《藏獒精神》 第三部分耐性十足,行动果断(2)
明朝的李贽,从小家境贫寒,青年时代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立志著书时已54岁了。他的名著《焚书》和《藏书》竟然是在60岁之后才完成的。
近代画坛巨匠齐白石30岁才开始学画,后来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大画家。
他们3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器晚成”。如果他们不够耐心,显然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要想获得成功,除了要接受良好的教育、具备充沛的精力外,还有一件事很重要———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之前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那些曾经遭遇失败的人,面对残酷的现实总是一味地沮丧,却不曾意识到:虽然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最终却总是归于失败,其原因就是自己在恰当的时机没有果断地采取行动。
普通犬类的攻击一般是咬对方的腹部和腿,而藏獒的格斗捕杀特点则是:猛扑上去,用嘴和利牙直接封喉,封喉后就死咬住不松口,直到对方毙命。藏獒养精蓄锐,屏息以待,把握时机,果断出击,终有一刻,它的激情和体能会全面爆发,支撑自己那勇猛的一击。
20世纪70年代,西藏边防工团的一位副团长就曾亲眼看见一只大藏獒在两分钟之内将一匹战马的喉管咬断。
果断是成大事者成功的资本,是一种良好的做事心态。果断要以果敢为基础,要求人们当机立断,迅速地做出决定并且执行决定。果断的人能适时地做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并且彻底地执行这一决定,在行动上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踌躇和疑虑。
遇到困难时,如果我们能抓住时机,果断行动,就能有效地克服不必要的犹豫和顾虑,勇往直前。有的人面对困难,左顾右盼,顾虑重重,看起来思虑全面,实际上渺无头绪,不但分散了同困难做斗争的精力,更重要的是销蚀了同困难做斗争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果断则表现为沿着明确的思想轨道,摆脱对立动机的冲突,破除犹豫和顾虑,坚定地采纳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拟定的克服困难的方法,并立即行动起来同困难进行斗争,以取得最大效果。当情况发生突变时,果断使我们能够很快地分析形势,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对计划、方法、策略等做出正确的调整,使其能迅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常言道:“事业成败在于人。”这句话被日本三洋公司总经理井植薰视为座右铭。三洋公司起步虽然较晚,但在他的领导下迅速发展壮大,并很快与本田、索尼等几家大公司齐名。三洋公司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靠的就是人才!
井植薰造就人才的方法不仅仅是培养,他还很重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他认为,只有当人动脑筋干活时,才是真正地在劳动。
一次,三洋公司所属的一家子公司的经理对他说:“不知怎么搞的,公司老不赚钱,您能否看看是什么原因?”
井植薰听后,指着零部件问陪同自己一起参观的经理说:“这种零部件,是花多少钱买来的?”
“这个……我不知道,这得问采购员。”经理回答。
“是吗?你不知道?既然如此,让采购员当经理怎么样?这样就会赚钱了。”井植薰说。
还有一次,井植薰到一家分厂了解亏损的原因。他和分厂的厂长进行了这样一番对话:
“原料是不是买贵了?”
“不是。”
“是工作不认真吗?”
“大家都在全心全意地工作,不用加班。”
“售价是不是太便宜了?”
“也并非如此,我们的产品定价在市场上也算高的。”
井植薰心里明白了,如果这3个基本条件都具备,工厂就不可能亏损,而现在工厂确实亏损了,说明厂长根本不了解工厂的情况。于是,他对厂长说:“这样还赚不到钱的话,只好撤你的职了。”
井植薰认为,公司业务不振更换经理,工厂经营不善更换厂长,是铁的原则。更换领导人并不意味着是葬送他们。人各有其所能与不能,将其从不适合的岗位调到适合的岗位上,这对他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如果一名员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称职,而企业管理者又不能及时地将其撤换、裁减或者调到他能胜任的岗位上去,那么,长此以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企业管理者需要用铁的手腕,把那些干不好的员工“清理”掉。
面对突然变故,有些人手足无措,而那些伟大的人物却镇定自若,他们都是果断决策的高手,审时度势后,该出手时就出手。那些优柔寡断者,简直就无可救药。他们不敢决定任何事情,因为他们不知道决定的结果究竟是好是坏,是吉是凶。有些人能力不小,人格也好,但因为优柔寡断,他们的一生都给糟蹋了。
一份针对2500名事业失败者的调查报告显示,他们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很多,但“该出手时不出手”几乎高居所有失败原因的榜首。
另一份针对数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