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教出来的-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现代社会中,孩子仿佛都成了我们每个家庭“星空”中的耀眼“恒星”——父母眼中的“小太阳”。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父母,并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爸爸”和“妈妈”。如果换一个具有诗意的说法,那就是“爸爸”“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父母之爱的深沉与无私,也记录着父母之爱的过失与遗憾。
请看这些爱的误区,这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的所作所为,很可能也是您的所为: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在孩子的食谱里,有了牛奶面包、五谷杂粮还嫌不够,他们要配上种种“营养液”,恨不得把天底下的好东西,全都装进那小小的肠胃中。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孩子门门功课得满分,兼有多种爱好和专长,如钢琴、绘画、音乐、舞蹈等,想让孩子百科无所不晓,百艺无所不精。
有些父母,相信金钱万能,对孩子的奖惩一概与物质利益挂钩。他们认为世上最伟大的爱,是为后代留下金山银海。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遍设温室和驿站,替他们抗御风暴,剪除荆棘,又沿途铺上晶莹光洁的大理石,以营造孩子“一路平安”的坦途。
有些父母,关心孩子的生活、健康,却又不关心他们怎样为人处世,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灵培养,忘记了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人。
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只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导致孩子的心灵受到扭曲。
这样的“有些”还能写出很多。这种爱,使孩子长大后,很难成家立业。正是家长们这种无微不至的爱,使得孩子慢慢地变得骄奢、懒惰、冷漠,心安理得,不理解父母的一片爱心,更不知稼穑之艰难,工作之辛苦,养育之不易,反而认为父母就应该为他们服务,因而造成孩子不正常的心态与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孩子出生之后,他最初面临的世界就是家庭。一个少年儿童,生活中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来说都是示范,都是诱导。这种建立在父母血缘关系上的养育和教导,渗透着远比师生之间的爱来得自然亲近和持久的情爱因子。而这种面对面的个别教育,比正规学校的集体教育,更容易满足儿童的个性需求,也更容易为儿童在不知不觉中所接受,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有更天然的合理性。
从培养人才的角度讲,家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只要家长善于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条件,教育得法,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显示出智慧和才能的光彩。国内外大量实验表明:大凡才智出众的人,追溯其成长过程,一般都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但是在不同年龄段里,它们的各自作用是不同的,变化的。学龄前的儿童,已经存在差异,有的差异还很大。早期家庭教育正处在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和发展儿童智力,也是接受学校教育的前提。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的研究认为:若人在17岁所达到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儿童在4岁时已具备了其中的50%,4~8岁期间获得30%,而8~17岁这一阶段只增加了20%。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因此,不夸张地说,在学龄前阶段,家庭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学校教育的必要前提与基础。
到了学龄阶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就成了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家庭教育则起着调整的作用。所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对学业后进学生的“补差”和对智力超常学生的“超前教育”,在家庭中进行要比在学校中进行效果更好。虽然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但还需家庭的全面配合,充分利用诸多教育因素,进行广泛的教育,才能使学校教育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重视对孩子成材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情感、意志、目标、态度、性格、世界观等,就是对学校教育最大的配合,而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据相关单位调查,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状况并不够理想,许多家庭要么完全忽视,要么出现较大的偏差。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孩子不仅是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时候这种我们或许觉察不到的影响,也许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爸爸”“妈妈”是一本书——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尽自己所能,把自己的这本书写得尽量精彩,如果您还不知道应该怎样让自己写得更精彩,那么就请您拿起这本书,因为从您拿起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您就已经开始书写精彩,让您的孩子成长为“永远的新太阳”。
张义宝
二○○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一部分你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1)
为人父母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数的父母都在不断地探索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到底我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亚里斯多德曾将品格描述成是一种“固定的善举”。精神病学家弗兰克•;皮特曼也曾说过:“我们生活的稳定取决于我们的品格,能让我们白头到老,共同将孩子培养为成熟的、有责任心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公民是品格,而不是激情。在这个并非十全美的世界里,是品格才使得人们坚忍不拔,战胜灾难,得以幸存。”
家庭是美德的第一课堂。要在孩子心中建立道德的丰碑,就必须从家庭做起。
你是合格的父母吗
你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呢?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你是否及时地安慰过他呢?你的孩子是否很信任你,并愿意与你分享心事呢……通过测试结果,你先反思一下自己:我是一位称职的家长吗?
您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家长吗?您能否创造一个和谐美满、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与自己愉快轻松地沟通?
请你快速完成下面的题目,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不要反复斟酌。注意,您选择反映的是“我实际上是这样的”,而不是“父母应该是怎样的”。
您的评分标准是:4=总是 3=经常 2=偶尔 1=从不
1.我会通过自己的言谈和表情,告诉孩子自己很喜欢他。
2.我允许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表现得与众不同。
3.我对孩子惩罚是基于公平、恰当的原则。
4.当孩子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时,我会给予积极的支持,使他得到一些安慰,并让孩子感到他并不孤立。
5.我总是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希望使他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6.我很信任自己的孩子,他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
7.我愿意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运动等。
8.我让孩子的生活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比如买很多书给他、安排他去夏令营、参加俱乐部等。
9.我感到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感觉,我会常常拥抱他。
10.我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而且鼓励他在实际中表达和去尝试。
结论:
15分以下:您对自己的孩子没有平等交流的想法,不够了解孩子内心世界,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冷冰冰的感觉。
15-25分:您对孩子的态度有些冷淡,而且不重视孩子自己的想法,事实上你也想好好地教育孩子,与孩子交流。但是你缺乏一定的技巧,要多学习一下了。
25-35分:您是一位很优秀的家长,您和孩子的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会从中获益匪浅的。实施这样的教育方式在刚刚开始会有些难度,注意要真正地尊重孩子。
35分以上:您差不多是个完美的家长了,温和体贴,善解人意。
为人父母常常会习惯性地首先考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孩子(乖孩子、进取心强的孩子、体魄健壮的孩子等等),而忽略了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父母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同样是珍惜生命,美国的父母与中国的父母教育孩子的做法就有所不同。中国的家长是小心谨慎:风来了,赶紧捂起来;天冷了,赶紧加衣服,惟恐孩子冻着饿着,想着法儿给孩子创造舒适的环境。美国的家长则不同:抱小孩像拎着个背包一样,他们纵容蹒跚学步的小孩光着脚在冰冷的海滩上拾贝壳,鼓励孩子一只脚踏着滑板车疯跑,想着法儿让孩子适应周围的环境。他们的着眼点在最大限度地满足生命的承受力,张扬生命的活力。等到孩子两三岁时,这两种教育方式的结果就见了分晓。美国的孩子总体体格健壮,活泼开朗,抗压性强,独立性强,主动性强;中国的孩子相对体格文弱,腼腆乖巧,自我保护意识强,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在今天,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的中国,新时代的年轻父母遭遇了前所未有尴尬:孩子为什么不尊敬我们?是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太少不能感动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心志高,不屑尊重长辈?
其实,这正是爱泛滥的后遗症,太多的爱却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无情。
到底该怎样塑造新的一代,要为后代留下什么样的体魄和精神,做父母的该怎样充当“教练”的角色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孩子就像是一块未曾雕刻的璞玉,如果你精雕细琢,他就会成为艺术品。反之,则不会成才。
2004年上半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有关部门在该市新海实验中学搞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上提了5个问题:
1.你认为父母理解你吗?
2.你有苦恼和困惑会对谁讲?
3.你认为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
4.当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会如何对待?
5.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是什么?
一共有30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接受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令人深思。
大多数学生都详细回答了“当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会如何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家长不能客观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哪怕是孩子的偶然失误,也不能原谅。
一位学生写道:如果我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爸爸妈妈知道了后,他们肯定会阴沉着脸,“这对我的自尊心的杀伤力是100%!”
还有位学生写道:我最不能容忍父母对我藐视的态度。“那时候我就想对他们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的自尊心?你们以为我不想考好吗?”
问卷表明,很多学生觉得父母过于在意他们的学习成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一位学生的话很有代表性:今天的成绩只能代表今天,如果这次考得不好,我自己也有紧迫感。
很多学生都盼望父母能尊重他们。
在回答“最不能容忍父母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很多孩子写的是:不能容忍父母太多的唠叨。一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