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传奇故事100篇-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木鱼。头儿剃得光光的,那个不叫一声小师姑。”
说罢,卸下浓妆,换了一身布衣服,向父母合掌行礼拜别,转身又向哥
嫂告别。
哥嫂说:“你既要出家,我二人送你到前街明音寺去。”
翠莲便道:“哥嫂休送我自去,去了你们才方便。古人说得好:‘此处
不留有留处’。离了俗家门,便把头来剃。四海便是家,何必明音寺?散淡
… Page 354…
又逍遥,却不自在了!”
翠莲自此便削发为尼,出家去了。
(徐子尚)
… Page 355…
丘吉尔越狱记
英国一代名相丘吉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叱咤风云的反法西斯英雄。
他嘴叼雪茄、右手手指做出象征胜利的“V”型手势的威武英姿,曾激励过亿
万人的心。可是,殊不知他年轻时在非洲南部的一次战役中竟当了俘虏,成
了阶下囚。然而,他凭借自己的大智大勇,最终逃出樊宠。这一段死里逃生
的越狱经历,使他声名大噪,因祸得福,反而敲开了迈向政坛的大门,也为
后人留下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
故事发生在1899年。这年10月,英国为了争夺荷兰人后裔布尔人统治
的两块南非殖民地——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发动了“英布战争”。年方25
岁的丘吉尔,作为英国《晨邮报》的特派记者,奔赴南非,进行战地采访。
当时他已是很有名气的记者了。报社每月给他250英镑,采访的费用均由报
社承担。在此之前,英国报业从未给过战地记者如此高的报酬,10月底,他
搭乘英军总司令及其参谋部的舰船来到南非。
为了写出真实而生动的战地通讯,丘吉尔不久就来到埃斯特利德前线。
在那里,他遇到了老朋友哈尔敦上尉。11月14日晚,哈尔敦上尉兴冲冲地
来找丘吉尔,告诉他:“明天我率两连人乘装甲列车去侦察敌情,你去不去?”
“当然去罗!”一贯喜好冒险的丘吉尔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第二无情晨,长达6节车厢的装甲列车从纳塔尔平原出发了。车上载的
兵力真不少,有一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还有一门由水兵操纵的重型
舰炮。就当时而言,装甲列车可算得上最厉害的新式装备了。这么一个巨大
而坚固的庞然大物,沿着铁道线轰隆驶来,足以使敌人胆战心惊。但是它也
有致命的弱点,一旦炸断铁轨,它就成了寸步难行、无路可退的一堆废铁。
装甲列车行驶了22公里,没见到任何敌人的影子。哈尔敦上尉刚用无线
电向总部汇报平安无事,便发现后方600米处的山丘上突然出现许多人影,
他赶紧下达命令:“不好,我们中了布尔人的埋伏了!他们要断我们的退路,
立刻全速撤退!”
装甲列车边后撤边做好了战斗准备。丘吉尔伸头了望,发现山丘上布尔
人越来越多,他们开始进攻了。子弹呼啸而来,打在装甲列车上。炮弹落在
列车周围,石头砂土满天乱飞。
突然,列车一阵激烈地震动,丘吉尔和官兵们都跌倒在地。原来,时速
64公里的装甲列车,由于布尔人在铁轨上放了两块大石头而颠出了轨。
英国士兵赶忙跳下车,趴在地上射击。山上的布尔乓冲下山来,隐蔽在
草丛中,向列车包围过来。
丘吉尔和哈尔敦上尉商量了一下,决定由丘吉尔去查看装甲列车及铁路
损坏情况,哈尔敦上尉则指挥重型舰炮和步兵击退敌人的进攻。
丘吉尔跳下车,沿铁轨边跑边查看,发现第一节车厢完全颠覆,其他几
节车厢也不同程度脱轨。但列车头还在铁轨上,而且铁轨并未损坏。他在车
厢底下找到司机。司机脸部被弹片擦伤,企图临阵逃跑。丘吉尔真想一枪毙
了这个胆小鬼,但转念一想,整个部队唯一会开车的就是这个家伙。毙了他,
便断了大伙的一线生机。他只有好言相劝:“快开车吧,一车人的性命都捏
在你手里了。你负伤了,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在一天中会再次负伤,你就放心
吧。你如果完成任务,还会受到嘉奖,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呀!”
司机终于被说服了。他擦去脸上的血,振奋起精神,跳上了火车头。丘
… Page 356…
吉尔指挥一队士兵,冒着炮火,配合司机将那几节脱轨的车厢掀到路边。经
过一个多小时的拼死战斗,终于扫清了后退的障碍。
丘吉尔挥舞起毛瑟手枪,又指挥士兵将40多名受伤官兵送到火车头和煤
水车里。然后他命令司机慢慢地往回开,哈尔敦则率领步兵跟在车后掩护撤
退。布尔人发射的炮弹,在车头四周爆炸,司机着了慌,火车头速度越来越
快,跟在后面的士兵越离越远。
列车开过一座大桥,终于突出了重围。可是,哈尔敦上尉和几十名打掩
护的官兵还处于布尔人的包围之中。
血气方刚的丘吉尔吩付列车停在原地等待,自己独自一人返回去接应。
他大胆地回到刚才激战的地点,环顾四周,却一个人影也没有了。
这时,铁道上出现了两个人,走近一看是布尔人,他连忙掉头猛跑。布
尔人拔枪射击,子弹从他身边呼啸而过。他拼命奔跑,爬上堤防,钻过铁丝
网,躲在一块小洼地里。
等到周围没动静了,他才探出身来,准备向一条大河奔去。就在这时,
他猛地发现铁路正对面有个手持来福枪的黑衣大汉,骑着马全速向他冲来。
丘吉尔没来得及转身,骑马的布尔人已旋风般冲到他跟前,端着枪大喝
一声:“不许动!”丘吉尔摸摸身上,枪没了,刚才在上下忙乎时不知怎地
弄丢了。面对布尔人黑黑的枪口,丘吉尔想起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
没有武器,同时又单枪匹马的时候,不妨投降。”于是,他举起了双手。黑
衣大汉把枪放下,打着手势,押着他走向营地。
丘吉尔终于和哈尔敦上尉会合了,可惜是在令人沮丧的俘虏营中。原来,
留下掩护的几十名官兵,都成了布尔人的俘虏。
3天后,丘吉尔和哈尔敦等人被押往布尔入的首都比勒陀利亚,关在临
时改作俘虏营的国立师范学校里。
第二天一早,两名士兵把丘吉尔单独押到一间临时审讯室里。一进门,
丘吉尔就咄咄逼人地向负责审讯的矮胖子军官喊道:“我不是军人,是报社
的特派记者,你们得马上放了我。”
可是,那军官却哈哈大笑:“你以为我不知道吗?你虽然是报社记者,
但你也持枪参加了战斗,怎么能释放你呢?”说完,他将几张英文报纸扔到
丘吉尔的面前。
原来,这两天纳塔尔的几份英国人办的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了有关丘
吉尔的报道。报道详细描述了年轻的记者温斯顿·丘吉尔如何英勇抗击布尔
人,抢救出装甲列车和大批伤员,如何孤身一人返回战场去营救被困的哈尔
敦上尉等人。而且报纸上还介绍了丘吉尔的显赫门第:祖先约翰·丘吉尔在
1702年任英荷联军统帅,大败法军,被英国女王封为公爵,从此,代代世袭
马尔已罗公爵爵位。祖父官拜爱尔兰总督;父亲伦道夫·丘吉尔曾任英国财
政大臣,是仅次于首相的要职。文章赞誉丘吉尔不愧为“将门虎子”、“贵
族后裔”。
丘吉尔看罢,心中叫苦不迭。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极其危险。
这时,那个布尔军官圆瞪双眼,盯着丘吉尔说:“哼!怎么样,不嘴硬
了吧?按照我们布尔人的战时法律,应该把你交付战地军事法庭审判,然后
你很可能在一阵鼓声中被枪毙!”
丘吉尔虽然吓出一身冷汗,但依然摆出一副英国贵族的派头,强作镇静
地冷笑一声,说:“既然你们都知道了,要杀要砍,随你们的便!但你要知
… Page 357…
道,我是马尔巴罗公爵的后裔,决不会向你们求饶的。我们丘吉尔家族世世
代代没有软骨头。我深信,大英帝国是不会让丘吉尔家族的人白白流血的!”
矮胖子军官一听,傻了眼。实际上,在咋晚,他们就向司令部报告过。
上面指示,将丘吉尔好生看守,犯不着因枪毙一个名门望族的后裔来激怒英
国人,以后或许还可以此来与英国人作一笔交易呢。这下可好,本想吓唬一
下丘吉尔,灭灭他的威风,结果反而自讨没趣,只好色厉内在地怒吼道:“你
是我的阶下囚,要杀你还不就像捏死一只小鸡那样容易!不过,我们不是每
天都能抓到贵族的公子哥儿的,得让你尝尝当俘虏的滋味!把他带下去!”
重新押回俘虏营后,丘吉尔那颗蹦到嗓子眼的心才安定下来。同时,他
又悲叹自己命运多钟,唉,战功没立下,报道没写上几篇就失去了自由。他
怎么也不甘心,总想冲出牢笼去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于是,他留心观察
俘虏营的情况,打起逃跑的主意来。
在这所师范学校里,关押着60多名英国军官,还有10多个英国士兵充
当差役。负责看守他们的是40多名布尔人警察。每昼夜都有10名警察轮班
负责校舍内外的巡逻和警戒,其余的人白天在警棚内玩纸牌,夜间在警棚里
睡大觉,通常情况下,夜里不当班的人均脱衣而睡,把枪支和子弹带挂在棚
内两根柱子上,门口只有一个警察在放哨。
针对这一情况,丘吉尔提出了大胆的越狱计划:第一步,切断校舍内外
的电源,打开牢房,袭击警棚,夺取武器,占领俘虏营;第二步,持枪向比
勒陀利亚的跑马场进军,那里关押着两千名英国士兵,却只有120名布尔人
警察负责看守。两个俘虏营事先可取得联系,届时里应外合,举行武装暴动,
全歼城内500名守军是不成问题的。
这个计划,赢得狱中绝大多数中下级军官的支持,但却遭到两名高级军
官的反对。本着军人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的信念,丘吉尔只好取消这个计划。
集体越狱成了泡影,丘吉尔十分懊丧,却没有气馁。他约了哈尔敦上尉
和布罗奇中尉,私下商量个人的逃亡计划。他们发现,师范学校的铁皮围墙,
不到3米高,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算不上是障碍。问题是每隔50米有
一个持枪的卫兵把守。他们经过多次观察,发现当卫兵沿着东墙巡逻时,有
相当一段时间看不见圆形厕所附近的铁皮围墙上端。这时如果攀上围墙,就
可以跳进隔壁院子里。至于能否从那里逃出去,逃出去后又如何越过450公
里的路程,到达由盟国葡荡牙统治的南非殖民地,那就只有天晓得了。但他
们都认定,这是唯一可行的逃跑路线。
12月12日傍晚,丘吉尔和哈尔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