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4664-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

第76章

4664-红学泰斗周汝昌传-第76章

小说: 4664-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彦和——引者)第一个提出了“情韵不匮”这一美学标准;而他又指出了“隐”和“秀”的两大美学概念,抉示了吾华文学艺术审美观念中的极其鲜明而超妙的特点特色。这实际上就是后来“神韵说”的源头。此义甚长,岂能置而弗论?    
    了解周汝昌对《 文赋 》和《 文心雕龙 》的研究成绩,也可以有助于理解他的红学研究。长期以来,都说周汝昌是红学中“考证派”的代表,而忽视了他的文艺理论素养也是很深的,因此引发许多曲解误解。这正好可以用周汝昌的话来评判:“这实质上都要涉及到学与识的问题,治学论事的精神与方法的问题。”    
    周汝昌对中国古典文艺理论比较专门和集中的理解表达,还有《〈 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序言 》、《 “灵、情、才、画”四题论 》和《 中国文论( 艺论 )三昧篇 》三篇。    
    《 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辞典 》是山西的一些学人组织编纂的,不过是当时编“鉴赏辞典”的时髦风尚之一波,主编者请周汝昌写一篇序,也不过是“拉大旗作虎皮”的意思,其实只想要几句门面上的话,并不希望写得多么“学术性”,尤其不希望写得太长。之所以想到请周汝昌而不是别的专家,是因为周汝昌在《 唐诗鉴赏辞典 》等书中撰写的篇目颇有特色,无论见解或文采,都秀然挺出,不似其他专家所写千人一面。但周汝昌事事都过于认真,又洪才河泻,下笔千言,居然洋洋洒洒写了近两万字。因为笔者当时在山西工作,周先生把这篇序寄到下处让笔者转交主编者,所以笔者看过这篇序的原稿。真是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引文全凭记忆,因而有两处失误,笔者予以改正后告知,周先生来信表示:“极谢!”还有一个小插曲,可能是由于主编者回信不及时之类的琐故,周先生后又写来一信,有点生气,有“手稿在海外卖大价钱”之语。笔者当时思虑不周,径把原信转给主编者,引起了一点不愉快,记得主编者对笔者发牢骚说:“让他写篇序,写了那么长!”    
    但因此也可以知道,这篇序言不是泛泛而谈的一般性文章,而是纵论中国诗、词、曲、赋的源流演变,体现周汝昌多年学识见解的一篇重要论文。    
    文章分为七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诗词曲赋,代表了我国韵文的主体。对于韵文,应该建立两门专学:一是笺注学,一是鉴赏学。”然后论述:“鉴赏不等同于理解( 文义的通晓 ),它包括了理解,不理解焉能谈到鉴赏?但是鉴赏毕竟不能是‘串讲文义’所能充数的一种文化精神活动。鉴赏又是多型态、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这种精神活动,需要很高级的文化素养和领悟智能。它涉及的事物和道理极繁富,极复杂。然而鉴赏的性质和目的却可以用一句话来代表:鉴赏是审美,是对美的寻取和参悟。”    
    抓住了鉴赏的本质是审美,再结合西方的“接受美学”追溯中国“鉴赏学”的源头流脉,从先秦的“诗无达诂”,到魏晋的玄谈清义,特别举出谢家品论毛诗,谢玄标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小雅·采薇 》),谢安则说这两句比不上“谟定命,远猷辰告”(《 大雅·抑 》)才富有雅人深致。周汝昌评论说:“如让我们来辨析异同,那么不妨说是年长的注意深致,年少的却喜爱韵致。这大约是真正的鉴赏学的佳例。我们见他二人眼光不同,差别很大,恐怕还有人暗吃一惊,大感意外。然后,我们又该问问自己,我到底‘同情’谁?谢玄,还是谢安?这确实是鉴赏学上值得研讨的一个绝好的课题。”    
    后面还有“咏絮才”典故的例举,并阐释“韵”即是“均”——是一种“标准乐器”,可称之为“乐准”,当众乐器俱按“均”调好了,便发出了极有和谐之美的妙音。这种极美的和谐共振,就产生了一种悠然不尽的“和谐延续”。而这就是传统的韵文文学中特殊重要的“韵”的来龙去脉。再往下叙述,则是“朱弦疏越,一倡三叹”,《 文心雕龙 》中的“情韵不匮”,北宋诗人梅尧臣的“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一直到宋代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然后一语中的:“讲鉴赏韵文,第一要能感受这个不匮,不尽。”真可谓探赜钩隐,娓娓道来,让中国独特的“鉴赏学”( 也就是“接受美学” )之“理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第二部分深入论述“引而不发”的民族诗学观的根源,最后归结到“观察万物而首重神髓的问题,这才是吾华韵文的灵魂”。第三部分讲解以禅喻诗,仍然归到“中国古代诗人韵文家的感受与传达,是一个特色很强的精神活动,其所传达的,是神明,是神韵,是神采,不但写人,写景写境,也是如此”。第四部分谈“文采”,第五部分谈曲,第六部分谈赋,第七部分是余论总结,其宗旨是前后一致的。    
    这篇长论文不仅表现了周汝昌深湛的文学理论修养,更体现了他对“鉴赏”的本己体会。“五四”运动以后,学习西方的“分析”成为主流,传统的鉴赏被冷落,甚至被认为算不上学术,而丢弃了国宝,失落了国魂。这在《 红楼梦 》的解读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前面已经谈过不少。实际上,鉴赏和理解,感受和分析是不应该割裂的,还是那个才、学、识和文、史、哲要“通力合作”而不能各走偏锋的老问题,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碰撞融合的老课题。正是这个老问题和老课题激发出无限的感慨和表达欲望,让周汝昌下笔不能自休。而他也的确能洞悉此中奥秘并切中肯綮,说到点子上而且说得很漂亮。    
    这在《 “灵、情、才、画”四题论 》和《 中国文论( 艺论 )三昧篇 》中就体现得更加明显了。前者的副标题是“中华文化精神讨源浅议”,后者以很大篇幅谈“风骨”、“气”和“韵”,说:“我们的讨论,是从解释‘风骨’开始的,但也连带涉及了若干别的、有所关联的中国文论艺论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理解中华文论艺论,必归结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高层灵智,而不可盲目搬弄外国观念。”


《红学泰斗周汝昌传》 八十年代:走向辉煌“慧地论文”与“兰亭遗韵”(4)

    万派归源,千缘一脉,那“关键词”还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几乎任何一个问题,周汝昌都是以这个“关键词”为出发点和落足点的,另外一些文章,如《 汉字繁简之思 》、《 中国文化思想——“三才主义” 》等,无不如此。有一篇写成于1984年1月18日的《 “金箍棒”的本义和“谱系” 》,九大节考据论证,从孙悟空的“金箍棒”说起,深入文字学、民俗学等多个方面,得出了有趣的结论:“民俗学与民间文艺的密切关系,产生了孙悟空的‘金箍棒’。它其实是一支殳棒,这东西从古以来专门制伏鬼怪。……明白这道理后,就确信‘金箍棒’是‘记音’的讹写法,其本字应作‘荆觚棒’,复言之则为‘荆觚棱棒’——儿童说成‘金毂辘棒’者,由于此故。荆,指荆竹,或‘矜’字之兼义。”无论是“高雅”的诗词歌赋,还是“通俗”的民俗文化现象,“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那“根”和“底( 柢 )”,就是那棵支系深远盘根错节叶茂花荣的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而周汝昌,正是终其一生在这棵“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桑梓树下往复盘桓,流连忘返,一往有深情( 此乃《 世说新语 》中原样表达,后方浓缩为“一往情深” )地由衷礼赞叹美,予以发扬光大,并因此获得了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    
    1987年6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汝昌著《 诗词赏会 》,共二十万字。这是一册鉴赏研究唐宋诗词的书,分前卷“赏会编”和后卷“论证编”,前卷是对单篇诗词的鉴赏分析,包括李煜、温庭筠和宋代多位词人的词作以及杜甫、杜牧和李商隐的几首诗。后卷包括十五篇论文、文章,还有附录《 李商隐〈 杜司勋 〉诗今译 》、《 李商隐〈 韩冬郎 〉诗今译 》、《 诗的存在 》和“卷尾馀谈”。    
    2000年6月北京华艺出版社出版了《 千秋一寸心:唐宋诗词鉴赏讲座 》,共十八万二千字。这册书是《 诗词赏会 》中的“赏会编”之重写和扩充。将旧著重新写过,不是“炒冷饭”,而是精益求精,“与时俱进”,这也是周汝昌的一个特点。《〈 红楼梦 〉新证 》,《〈 红楼梦 〉的真故事 》,曹雪芹的传记,恭王府的考证,无不如此。    
    笔者亦曾为《 千秋一寸心 》撰写书评《 “咬文嚼字”印诗心 》( 2001年第2期《 中国图书评论 》),指出书中鉴赏的诗词分为三类:名人的非名篇、非名人的非名篇、名家名篇,举例说明周汝昌鉴赏诗词的特点是追求与古人“印诗心”,也就是“解味”,并引申出三点值得反思的地方:其一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接续和“创造性转化”,最需要用力的并非西学的引进比附,而是要尽可能回归传统的“涵咏”、“含咀”( 含英咀华 ),从根本的感受思维方式上“通电”;其二是周汝昌说“咬文嚼字”,并非所谓科学性的解剖分析,而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沉潜揣摩;其三,因此周汝昌是“赏会”而不是“分析”古典诗词、古典小说和一切中华传统的文化艺术,“以我之心去寻求古人之心”;追求两个“寸心”的契合,即禅家所谓“心印”,诗人所谓“心有灵犀”。三点其实还是一点:“赏会”是有机的、悟性的、投入的东方式玩味;“分析”是机械的、知性的、外在的西方式解读。二者是否能“殊途同归”,那就是读诗人解诗者的“综合素质”问题了。    
    这种特点同样表现在《 诗词赏会 》的“论证编”中,周汝昌写的论文也是融“赏会”和“论证”为一体的,并特别追溯到中华语文和汉字的本质。如《〈 唐宋词鉴赏辞典 〉序言 》中说:“我国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汉字文学的高级形式,它们的一切特点特色,都必须溯源于汉语的极大特点特色。”“格律的规定十分严格,词人作家第一就要精于审音辨字。这就决定了他每一句每一字的遣词选字的运筹,正是在这种精严的规定下见出了他的驾驭语文音律的真实工夫。”“‘青山’‘翠峦’‘黛岫’这些变换的词语才被词人们创组和选用。不懂这一道理,见了‘落日’‘夕曛’‘晚照’‘斜阳’‘余晖’,也会觉得奇怪,以为这不过是墨客骚人的‘习气’,天生好‘玩弄’文字。”周汝昌并因此非议王国维《 人间词话 》里的观点:“王国维曾批评词人喜用‘代字’,对周美成写元宵节景,不直说月照房宇,却说‘桂华流瓦’,颇有不取之辞,大约就是忘记了词人铸词选字之际要考虑许多艺术要求,而所谓‘代字’,原本是由字音、乐律的精微配合关系所产生的汉字文学艺术中的一大特色。”    
    周汝昌曾说,除了诗圣杜甫外,他最崇拜中华文化之“三圣”:稗圣( 小说称稗官 )曹雪芹,文论圣刘勰,书圣王羲之。他自幼习练书法,从未中辍,早已是蜚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