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71-骷髅会精神-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耐基出生于密苏里州玛丽维尔附近的小市镇。他的父亲是一个小农场主,母亲是一位信仰基督的乡下教师。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暂时的,因为上帝不会放弃任何对生命怀有敬畏的人。母亲的信念影响了卡耐基的一生。
1898年夏季,暴风雨席卷密苏里平原,农田被淹,丰收的希望破灭了,父亲一脸沮丧,到处借债以渡过饥荒。而每当父亲灰心丧气的时候,母亲总是鼓励他振作起来,因为她相信,只要不消沉,每个人都会时来运转。
洪水过去后,操持家务的母亲即使在失望之中还是坚定地唱着圣歌。
戴尔的童年发生了一个不幸的事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失去了一只食指。在校园里,戴尔那对又宽又大的耳朵经常是同学们嘲弄的对象,左手少一根食指也成了别人冷嘲热讽和揶揄的缘由。戴尔为此烦恼不已,经常一人暗自悲伤流泪。
生活的艰难使戴尔心里颇为悲哀,而且自卑的情绪也很严重。
为了驱散心头的阴影,他想寻求出人头地的捷径,成为具有特殊影响和有名望的人:棒球球员或辩论能手。他知道自己没有运动员的才华,就决心在演讲比赛上获胜。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练习演讲,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不断的失败带给他的是失望和灰心,这时的戴尔甚至想到了自杀。
而每当戴尔极度沮丧之时,总能听到母亲在他身边唱圣歌。后来他发现这断断续续的歌声是母亲有意唱给他听的。母亲希望能在漫不经心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使戴尔从忧郁的阴影中走出来。而每当母亲哼唱圣歌的时候,戴尔总能想起他小时候母亲曾说的一句话:上帝会拯救对生命怀有敬畏的人。
后来戴尔回忆:“父亲含着眼泪告诉我,要不是因为母亲坚定的宗教信仰,他绝对没有勇气在那些琐碎的日子里生存下去。”
1908年,戴尔·卡耐基找到了一个工作,任务是推销国际函授学校丹佛分校的教学课程。后来戴尔经过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世界著名的演讲大师,他对自身生活进行深刻总结的演讲稿《摆脱忧郁的方法》、《人性的弱点》等风靡全球。他还创立了卡耐基课程。
卡耐基的成功正好印证了他母亲对他说的那句话:上帝不会放弃对生命怀有敬畏的人。
“骷髅会”的成员如同当年的红军战士和卡耐基一样具有着坚定的信仰,所以在一生中可以随时从中汲取巨大的精神力量,很早就为自己的人生设定了奋斗的方向,并矢志不移。
第一部分第二章 成大事者有大志
5 成大事者有大志
如果说耶鲁大学的精英具有强烈的愿望,那么这种强烈的愿望足以使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排除所有障碍,屡建奇功。一个人只有立大志,他的才智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才可能成就大业,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要知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有这么一则定律是:“任何行动都会引发相等的反作用。”这对人生而言也是一样的。如果慷慨地付出精力和时间,就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如果付出得很勉强,结果也会和其投资一样。要求巨额的回报,你就得付出成比例的人力或资金。
每一件东西、事物都有特定的价值。在设定人生目标时,也要决定投入达成目标所需的时间、精力和训练。一个人的野心抱负应该在能力范围之内。
目标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人们的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而目标的确立,又是由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必要条件。在行动的过程中,目标激励着人们去努力。尤其是当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需要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困难,只有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毅力。
美国的《读者文摘》杂志前几年曾报道过一个中学篮球队的故事:他们做了一个实验,把水平相似的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个小时;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由于一个月没有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组由于在体育馆坚持了练习,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由39%提高到42。5%。
这是不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练习投篮怎么能比在体育馆中练习投篮要提高得快呢?很简单,强烈的愿望,使你投出的球都是中的!
世上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幻想他们的生命是永恒不朽的,他们浪费金钱、时间以及心力,去从事所谓的“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而不是去从事“达成目标”的活动。他们每周辛勤工作,赚够了钱,在周末把它们全部花掉。
也有很多人希望命运之风把他们吹进某个富裕又神秘的港口。他们盼望在遥远未来的“某一天”退休,在“某地”一个美丽的小岛上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如果问他们将如何达到这个目标,他们肯定会回答说,一定会有办法的。
实际上太多的人无法达成他的理想其原因就在于: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定下生活的目标。
事实上,大多数人所度过的一生是无意义无目标的人生。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发光阴。他们除了一天老似一天外,别的什么变化也看不到。他们在自己所建造的平房里迷惘、焦躁。
一个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应该确定人生的奋斗目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灯塔。它为人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对于人们的行动具有导向作用。人一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不能集中精力去干事业,那么到头来只能是忙忙碌碌,难有所成。相反,如果能选准目标,专心致志,多会使自己的精力闪出耀眼的光芒。
绝大多数在人世浮沉的人,并不了解他们的未来是自己造就的;少数有卓越成就的人都是了解自己追求什么,并且能够完成计划的人,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要如何获取。你的目标应该是设定在赢取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之上,而不是对别人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在年轻的时候,你可能就必须多加尝试,以便找出自己真正喜欢而且擅长的事。工作和经济目标要能和个人目标保持平衡。例如,维持自己和所重视的人之间的关系。另外,人生的计划中也应该包括一些趣味的目标,做一些你乐于从事并且简单的事。
在航行者的图表中,从出发点到终点站,其路径并不是直线进行,而是一条弯弯曲曲的连线。船长必须时时修正方向,以免船只因为外力影响而偏离航道。在航行过程中,惟一不会改变的就是航行的目的地。
这也可以应用在个人身上。不论一个人生命中最终的计划何在,总有许多意料之外的环境影响着他,这要求他不断修正偏离了的航道,朝着目的地前进。这其中的秘诀就是:记住自己的目的地,不要随波逐流。
第一部分第二章 永不衰退的进取心
6 永不衰退的进取心
任何一个想成为精英的人,都必须要有一颗成为精英的心。
小布什在耶鲁大学读书期间,就思考着怎样去再一次沿袭父亲及祖父的传统,即加入秘密社团——“骷髅会”。
耶鲁共有7个社团,其中包括伊莱体协会及齐利阿斯协会和狼头协会,但“骷髅会”却总是喜欢吸引大人物入会,许多有权势的人都加入了这个社团。其中有作为院长的小维特尔、亨利·卢斯、波特尔·斯图尔特、阿尔弗雷德·卡尔斯、摩根·斯坦利公司的哈罗德·斯坦利、弗雷德里克·魏尔霍伊泽、亨利·史汀生、布什家族的生意合伙人阿维里尔·哈里曼、麦克乔治·邦迪、小威廉姆·邦克利,及校长威廉姆·霍华德,塔夫脱。协会的成员几乎都是有权势之人,也包括一些虽不太出名,但也都正在朝联邦智囊团、耶鲁行政市政管理、国会或是华尔街前进奋斗。
小布什明白,“骷髅会”是由最有权势、最有影响力的人组成。正是这点吸引了他。他明白要想成为这样的人,就要与这样的人为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最“先进 ”的组织,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对于具有政治野心的小布什来说,这是他走向事业辉煌的第一个重要的阶梯。
人们常说,人生中最重要的就只有几步。进取心强烈的人会抓住每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机会,使自己得到最快最大的进步。
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说过:“世界上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抱着希望而做成的。”人的进取心越大,欲望也就愈强烈,目标谋取就愈靠近。正如同弓拉得愈满,箭头就飞得愈远一样。有了明确高远的目标,又有火热的、坚不可摧的愿望力量,必然产生坚决有力的行动。 一个人只有不畏困难,不轻言失败,信心百倍,朝着既定目标永不回头,才能在有生之年走向成功。实现目标的欲望越强烈,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相反,没有坚不可摧的成功愿望,目标就永远不可能达到。
有这样一个故事,对小布什有着深刻地启发:
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山村里,住着一位卑微的马夫查尔斯·齐瓦勃,后来他竟然成了美国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
齐瓦勃先生的成功秘诀是:每谋得一个职位,他从不把薪水的多少视为重要的因素,他最关心的是新的位置和过去的位置相比是否前途和希望更远大。
他最初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工厂做工,当时他就对自己说:“总有一天,我要做到本厂的经理。我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绩来给老板看,使老板主动来提拔我。我不会计较薪水的高低,我只要记住:要拼命工作,要使自己的工作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我的薪水。”他下定决心后,便以十分乐观的态度,心情愉快地工作。在30岁时,他成了卡耐基钢铁公司的总经理,39岁时,他又出任全美钢铁公司的总经理。
齐瓦勃只要获得一个位置,就决心做所有同事中最优秀的人。当同事抱怨待遇低微时,齐瓦勃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他明白,目前的待遇或多或少,与他将来注定要获得的财富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计较这几美元是很无聊的。他看清了周围人的卑微愿望和平庸命运,也在自己的卓越之路上默默努力。他做任何事情都保持乐观的心态、愉快的情绪,他在业务上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人们习惯于把难度高的事情都交给他来处理,他渐渐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骷髅会”的每一个成功者也都有着勇往直前、不满足于现状的进取心。可以说,他们没有人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大多数人都表示要继续努力。这就是一种进取心,是推动人们进行创造的动力。
个人进取心,是你追求人生目标不可少的要素,它会使你进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会给你带来不断成功的机会。
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
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绝不应低估了进取心的重要性。进取心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