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8-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理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段道理,而刘君却一直看着酒杯,一语不发,默默无言。
像上述这种谈话,到处都可看到,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因为经理没有捉摸透刘某真正的心意,所以也就没有办法使他留下来。
一般来说,对话是识破对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像经理这个例子,他的毛病就出在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一心想留住对方,却忘了去了解对方辞职的真正因素,所以尽管他说得天花乱坠,结果还是不能使刘某留下来。
从前,日本一位有名的武将——武田信玄。他曾经向4位少年叙述有关战争的事,然后从他们听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志趣和能力。
作为实验对象的4位少年,在听他叙述战争的故事时,表情完全不相同。
第一位一直张着口,呆呆地望着武田信玄。
第二位始终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
第三位却面带微笑,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已领会出其中的含意。
第四位则听完之后马上离开。
后来,这四位中,第一位虽然参加过好几次战役,却没有什么战绩,而且对事情的判断力很差,也没有比较知心的朋友。第二位成为有名的武将。第三位后来也相当有成就,不过,由于他的权术超人,遭到不少人的嫉妒和中伤。第四位却变成只会嫉妒别人的胆小鬼。
这些比喻虽然不能说很正确,但是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谈话中透视对方”的方法。
我们不能因为对方很顺从地在听我们说话,就认为他是“孺子可教也”。我们应该在谈话中,注意对方究竟是关心哪一段话,然后才有办法透视他。
我们若想知道对方到底有没有真的在听我们说话,最好是拿出我们说过的话来问问他,如果对方想马马虎虎地应付,一定会牛头不对马嘴。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说话快慢看个性
我们如果细心观察,不但可以从对方表示赞同的态度中了解到他的心意,并且也可看出他的个性来。
当我们话还没说完时,对方就很快地表示赞同,这种人性情一定很急躁;否则就是那种盲目附和,毫无主见的人。
完全不表示意见的人,可能是心不在焉,或者对我们所谈的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换个话题。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在谈话中,对于对方的动作也必须加以留意,因为除了眼睛以外,手也能表达意思;甚至有时候,手比嘴巴更能表达心意。
如果对方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动作,他的心理跟你保持了一段距离。
如果对方很焦急,却又来不及说出来,我们可以从他双手的动作上看出来。因为发怒或兴奋,通常都是紧握拳头,但是,两手互相合拢,指头相互穿插作前后移动,或是频频在玩弄东西,或以手指头击打膝盖……,这些动作都是表示某种特定的讯号,如果你仔细地观察,对于你的判断将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思想表达研究专家BF基虎所著的《动作判断法》书中说:“除了正式的语言之外,声音及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同样都能表达语言。声调的高低,可能是表示某种特别的意义。有时候,好强逞能的人在语气中也会含有悲哀的音调,这时,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他的另一面。音调、态度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含义,被心理学家称为“语外语”。
根据语言专家的统计,这种“语外语”大约占所有语言的半数。
不过追本溯源,最先持有这个见解的人,当推2300年前的韩非子。
对此,韩非子认为:
“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无论是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内容是否真实,我们都可引来做为判断的资料,资料愈多,我们的判断就愈正确。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叫你一句话也不说,只默默地去听对方说话,因为过分的沉默,会使对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我们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了解对方的心意,因此必要时,我们应想法把对方诱导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
韩非子还说:“……不要使对方因为你的话而不能接着说下去。”因此,我们开口发言时应多加斟酌。
每一个人都喜欢叙述有关自己的事,都想美化自己,也都想让对方相信自己的叙述;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想探知别人的秘密,并且都想及早转告别人。这种现象,也许可以说是人的本性。“一吐为快”的心理,有时候会受到某种因素的限制,不敢大胆地说,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想办法解除限制,这样,对方就会自动地说出心意了,这就是所谓的“善解人意”。
假如对方因为某种因素而说不出话时,你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使他很自然地说清楚才对。
表示赞同对方的行为,也是“善解人意”的一种方法。像别人对我们表示赞同一样,有时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向人表示赞同。但这种表示赞同的行动,不宜太快或太慢,因为过与不及都会使对方认为你是虚伪的。
真正巧妙地表示赞同的方法,就是要了解对方说话的内容和趋向,然后从多方面协助他(就像向导一般地为他开路)使他的谈话能够流畅,最好在他做结论时,你就可以向他表示赞同。
有一位在新闻界很有名的记者,他的文章虽然不怎样,但是他的采访能力非常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只要他去采访,对方就不得不说出真话来。据这位记者表示:“这并没有什么秘诀,只要能够充分了解对方的立场,把握好提问的方法,并配合自己的精力和耐力,再难的对手,我也不怕。”有一次,他这样说:“老实说,我只是站在伴奏者的立场来演出,只要伴奏得法,不善于唱歌的人也能唱得很好。”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对话探出真意
所谓“诱导询问”,是指询问者预先设好一个结论,然后再引导对方到这预期的结论来。可是善于听话的人并不这样,他似乎只是在无意中把对方诱导到自己喜欢听的话题上。这二者之间,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他们的目的和方法却完全不同。
在对话中,如果不论运用什么技巧,都无法看透对方的时候,我们可以开门见山,干脆自己先说,然后看他的反应如何。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使对方生气,这虽然是一种很危险的方法,可是效果一向很好,因为人在生气时,很容易说出真话。
与人交谈时,常可听到有的人开口闭口都是“我……”“我的……”,这种话听来着实刺耳,但偏偏这种情形却屡见不鲜。
经常把“我”挂在嘴边的人,并不代表他们对别人采取强迫的态度,只是由于尚停留于幼稚阶段,为了强调自己,所以我们不能忽略他们的存在。
30年前,大家还认定“人类绝对不可能登上月球”,没想到这个“绝对”,竟使我们亲眼目睹了电视上播出太空人在月球上行走的情景。
“绝对”的含义原本是强调某件事可能或不可能发生的极端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绝对”所表达的意思,却减轻了其原来所具有的强烈程度,因此我们经常可在公共汽车上听到女中学生们,不加考虑地一再使用这个字眼。
基于此点我们就可明了,这种人所以有“绝对”,不过是在坦白地告诉别人“我的能力仅止于此,所以除此法外别无他法”。由于这种人的想法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他们只能依自己主观、狭隘的视野,想出一些不适用的想法,而且通常不会发挥很大的效果。
曾有一位心理疾病患者,他在酒醉后常胡言乱语,等酒醒后,为了弥补自己的错误,便自言自语地想纠正过错。可是他的家人看到他这种情形,却以为他发疯了。
这个人大醉后,虽不记得自己的行为,但多少还有些模糊印象,所以心中难免郁闷,于是不断反省“为什么昨天会说那种话?”事实上,这位患者是想利用自言自语来弥补错误。
因欲望无法满足自言自语的人,在后悔的情绪中,也会掺杂其他的感情,例如憎恶、愤怒等,都会引起他的冲动,因冲动无法直接发泄,只好隐藏于内心,有时也会自言自语。
还有一些人会出现自言自语的行为。例如开会时必须在众人面前报告,为求表现理想,所以不得不先自言自语一番;或要向情人表达心意时,也必自言自语预先演练。总之,观察爱自言自语的人,我们都可判断出,这种人多半是胆怯、易受他人影响的人。
有人可能因自言自语的习惯,导致无法与组织、团体中的其他人相处。总之,一个自信的人,绝不会自言自语。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老提自己为炫耀
每个人多少都会有表现欲,最常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炫耀自己。
炫耀的情况会因男女而有差异,但男女共同的炫耀对象,不外是财产、家世、孩子的成绩、国外旅行的经验等。
男性常炫耀的对象,可分智能与体能两方面。例如职位、工作能力、学历、成绩等,这些是智能上的炫耀;而体能上的炫耀,则以爱好某项竞技运动等,为其炫耀的对象。
而女性炫耀的对象,则有关服装、化妆品、丈夫、男朋友、孩子,甚至男性对自己的好感等。
更有甚者,有的人没有可炫耀的对象,就搬出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也成其炫耀的对象。
为什么有人喜欢炫耀呢?
我们身为一个社会人,往往喜欢树立一个心目中的偶像,为此,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把许多崇拜者纳入自己脑海中并加以整理。如果现实与自身之间产生较大差距,就会试图以炫耀来弥补。由此可知,所有的炫耀,都隐藏着本人的自卑感和弱点。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语气语调见人心
常见平常说话轻声细语的家庭主妇,一到了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买东西,就很不客气地指使店员:“喂!多少钱?把这个包拿来。”语气很不客气。为什么这些主妇们的语气会转变得如此厉害呢?
与生意伙伴谈判时,在女秘书或其他部下、同事面前改变语调。这种情形可能是预先设计的,目的是为获取同事、部下们的信赖,相信自己是个有实力的人,以利自己日后的发展。
这种举动,大半都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假象。不过仍有些人是无意识的不自觉表现,尤其是一些在单位微不足道的人,一旦离开了工作单位,到一些下级机关或公司时,他们便狐假虎威,表现一副颇有成就的样子。
为促进彼此的人际关系,大部分人交谈前都会先有一段开场白。的确,和对方见面时,如果不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