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

第21章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第21章

小说: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绒毛小猴子为什么能翻跟头?”    
    “遥控汽车为什么会听人的指挥?”    
    “小闹钟的三个指针为什么走的速度不一样?”    
    “人是怎么钻到收音机里去说话的?”    
    ……    
    


第二部分第4章 孩子的不良习惯(11)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孩子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录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父母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孩子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孩子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孩子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家长常常本末倒置,只知心疼玩具,却不痛惜孩子能力的丧失。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却不知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孩子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不许贪玩”    
    ——忽视游戏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时下不重视儿童早期教育的父母大概是不多了,但是早期教育又从何做起?背唐诗?练钢琴?还是学舞蹈?不少人感到困惑。英国儿童教育专家响亮地提出:“儿童学习从娱乐和游戏开始。”他们的研究资料显示:玩耍长智力。然而,现实中,却有很多家长为了学习,限制儿童玩耍。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被关在房子里,只有到了儿童节,才能去爬山、划船、郊游、逛公园、动物园、游乐场。    
    研究表明,儿童入学前几年学到的东西,比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学得也快,且大部分知识是在玩耍中学到的。英国支持儿童玩耍全国志愿委员会协调人安娜的观点更鲜明:“玩耍同正式教育一样重要,没有计划进行各种玩耍的儿童,在感情、身体以及成年后的社交或科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如拥有这种机会的同龄者。”此观点已经得到美国专家的一项实验证实。那种认为孩子玩耍是浪费时间、学习不到东西的观点是错误的。    
    玩耍,为孩子打开生活之门。玩耍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今的孩子得不到玩的机会。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嫌学校的学习不够,回到家里又要补课。有的则盲目给孩子“定向培养”,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逼迫孩子学钢琴、学画画、练表演……盼望将来成个什么家。孩子只有听从家长的指挥,哪里还有自己的时间去尽情地玩。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玩的天性,甚至不会玩。    
    根据一项调查,有的国家一年级儿童每周用于运动和玩耍的时间是人均18。4小时,而我国儿童仅为9。2小时。中国有80%的学生把课余时间用于学习,而在国外96%以上儿童课余时间用于看电视、运动和做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在我国,孩子越大,玩耍的时间越少,沉重的课业负担无情地剥夺孩子们玩耍的时间,有时连正常的休息时间也得不到保证。长时间的学习、较少的睡眠和玩耍,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卫生专家建议,7岁以下儿童每天要有12小时睡眠,10小时玩耍,2小时学习就足够了,12岁以后学习时间五六小时就可以。    
    玩耍,看似简单,实则是内容繁杂的活动,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十分看重它在儿童青少年教育中的作用。孩子们毕竟可以在玩耍中学习许多课堂之内学不到的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在玩耍中,孩子可以通过对人的接触和对事物的观察培养待人接物的能力。玩耍可以教会孩子认识别人,同样也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关照。    
    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玩好。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磨磨蹭蹭,因为回家还要接受父母的监督做作业,难怪孩子们中流行这样一句话:“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卫生间里最温暖。”    
    


第二部分第4章 孩子的不良习惯(12)

    玩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玩耍和游戏可以协调神经和运动功能,在游戏中儿童的思维过程要通过语言和扮演的各种动作完成,这样便可以强化语言、运动和大脑皮层的联系。有学者做过统计,从小呆在家里由老人带大的孩子与5岁起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比较,后者的神经运动协调性明显优于前者,这是幼儿园里多做游戏的结果。例如,孩子想用塑料积木拼飞机,他就要想办法,动脑筋,合理安排组合。    
    玩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游戏使孩子接触小朋友,这就要求他学会与小朋友和谐相处。在各种“玩家家”的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学会了关心别人,尽职尽责。游戏还可以使孩子掌握一些行为准则,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有重新塑造心理活动的可能。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荣誉感,遵守纪律、克服困难和坚持到底的精神。玩还可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机智的性格,克服胆小害怕的心理。    
    游戏,是婴幼儿喜爱的学习方式。教育学家也指出:惟有通过科学安排的游戏活动,婴幼儿才能获得更高的智力水平。湖北教育学院婴幼儿教室依据“系列化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现代理论,彻底改变传统育儿方式,充分开发儿童的巨大潜能,以“适当超前,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国儿童发展量表》为各个年龄的孩子确立一个高于普通水平的教育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设计一系列的游戏活动。孩子在活泼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目标,智力发展自然超乎寻常。    
    玩,对孩子健康成长起到一定的作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由于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加上看、听、触摸和开动脑筋,他所接触的信息往往比书本上的多。玩可以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丰富孩子的情感,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提高坚持力、毅力和自控能力。就个性发展而言,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动手的技能和技巧,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等。就社会性发展而言,它引导孩子模拟社会生活情境及规则,模拟人际交往关系及生活准则,大大提高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为今后步入社会生活做准备。玩,也许能玩出个科学家、一个世界冠军,希望家长安排一定的时间让你的孩子玩一玩。    
    为了开发智力,培养青少年的想像力,英国诺威奇市的一名妇女建立了一所“快乐生活学校”,孩子们可以在那里和父母一起玩搭帐蓬,做花园栅栏,用纸折小松鼠、小房等,他们把这叫做“像真游戏”。校长贝尔顿太太说:“我们希望这些能使父母们认识到鼓励传统游戏的重要性。”4个孩子的母亲乔依斯说:“孩子在‘过家家’这样的传统游戏中可以充分发挥想像力,学会与人相处之道。”贝尔顿太太说:“孩子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只要坐在那里想像,然后我把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收集起来,编辑成册,然后再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想法,孩子们在这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玩耍如何能有如此“神功”?科学家的解释是:好玩是人的天性,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间更是如此。玩耍时孩子的大脑敏锐度显著增高,对渗透其间的知识特别容易接受,对智能的激发作用最强,因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第4章 孩子的不良习惯(13)

    当然,不是任何玩耍都能收到积极的作用。玩耍的种类和质量起着核心的作用。为让孩子玩好,在玩中长智力,父母们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动热情地参与,使孩子玩有所得。父母是有最多机会了解幼儿成长和需求的人,也是幼儿最愿意接纳的对象。在亲子游戏中,父母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孩子起到催化的作用,为他们提供玩的素材和方式,或者在他们产生新想法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玩,通过与同伴玩,幼儿可突破自我中心限制,去了解别人的需要,从而掌握相应的社会交往的技巧。    
    2。要给孩子玩耍的规则,培养其自理的能力。如玩玩具,如何玩?如何收?并坚持下去,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3。要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不可让玩耍冲击吃饭、睡眠等正常活动时间,保证身心全面发展。    
    至于玩耍的种类和方式可以根据年龄选择或者交替运行。专家推荐的有:一是感官刺激型,如泼水、敲铃、画画、插花等可让孩子得到感官方面的锻炼。二是运动型,跑、跳、追逐、打闹等,对肌肉、骨骼及四肢协调有益处。三是语言表达型,如朗诵、唱歌、绕口令等,既是声音锻炼,又是语言训练。四是竞赛型,如赛跑、捉迷藏等,对体格、智能、心理发育有益。    
    一些西方人说:只学习不玩耍,再好的孩子也变傻。    
    游戏的天空是广阔的,玩耍并不需要高档玩具,迎风而上的风筝可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甚至会引导他们对航空航天的持久兴趣;高速旋转的陀螺,也可能使孩子对力学产生迷恋。它正像孩子们无穷无尽、奇妙莫测的想像力。拍球、跳绳、追逐奔跑、玩转椅、滑滑梯等,能发展孩子走、跑、跳、钻、爬等动作,使大小肌肉积极活动起来,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并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发育。玩可以使孩子增长知识,例如,孩子在玩沙子时,就能知道沙子和石头、泥土有什么不同,把沙子从大桶倒到小桶,就会发现不同的容器的容积之间的关系。    
    家长应尽可能多地给孩子自由,不宜过分限制他的活动。看书识字是学习,游戏也是学习。孩子的智力主要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实践能力是孩子智力水平的标志,限制孩子的活动就等于制约他的智力发展。让孩子在玩中成长、玩中学习,度过幸福的童年。    
    孩子爱打扮、赶时髦    
    青春期孩子伴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比较“爱美”了,爱打扮自己了。青春期之前,父母怎么打扮他们都可以。但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他们在关心自己内心世界的同时,也把一些兴趣和时间用在如何打扮自己以及别人是怎样打扮上面。在穿衣、发型等装饰上,表现得比较“时髦”,尤其在外表上,特别引人注意;喜欢得到别人赞扬以及不甘心落于人后的愿望,是根深蒂固的。对于少女来讲,把兴趣用在外表形式打扮上,是有其特殊的心理功效的,那就是:吸引异性的注意;引起同性女子的羡慕。每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们就感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第二部分第4章 孩子的不良习惯(14)

    对此,家长朋友应认识到:    
    1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在追求美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偏执倾向。青年小伙和妙龄少女爱美爱打扮是很自然的,无可厚非。但由于少男少女们对美的本质认识还较肤浅,在追求美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