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画传-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痛苦之情,更可作为其有亲身体验的证明。
1956年8月14日,赖雅与爱玲在纽约举行婚礼。马莉·勒德尔和炎樱均在座。炎樱也是惟一一个爱玲两次婚姻的见证人。婚后,他们一起畅游了纽约。在这“蜜月旅行”里,爱玲终于有了一种“归家”的感觉。尽管这个家只是暂时租来的。但是,对于从小缺少家庭温暖,又在外飘泊多年的爱玲来说,这一天她盼望得已经太久太久。
对他们两人而言,这一次的结合,都不能不归结为缘份。当时,赖雅65岁,爱玲才36岁,与他女儿的年纪相当。而且,两人在政治立场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赖雅是著名的左翼作家,对苏联和马克思主义都怀着崇高的信仰。但张爱玲却是《秧歌》和《赤地之恋》等反共题材小说的作者,两人的政治立场可以说是对立的。而且,他们在性格上也存在着诸多差异。赖雅开朗外向,而爱玲则内向孤僻。然而,尽管有着这么多的不同之处。他们俩还是走到一起来了,并且走得那么近。对爱玲而言,在陌生的异国他乡,她实在需要一个宁静的避风港湾。漂泊太久的心灵,需要一个可以憩息的岸。因此,她珍视这份可遇而不可求的姻缘。
10月,他们又重新回到麦克道威尔创作营。时候已然是深秋,他们庆幸又回到这田园牧歌般的美丽乡村。这也是一个滋生了他们爱情的地方。然而,不久之后,赖雅又一次中风。这次疾病使他变得非常虚弱。不能正常写作,连几十年保留下来的记日记的习惯也不得不一度放弃,或是写得很短。在这段时间里,爱玲的身心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爱玲都把赖雅看成是在美国值得依赖的人。可以想见,在赖雅刚病倒之时,爱玲的心情是多么沮丧,又是多么的孤独无助。爱玲常常整夜整夜守候在他的病榻前,默默地祈祷着:“甫德,你要好起来!你要好起来!”
夜阑梦回的时候,赖雅从昏睡中醒来,看到爱玲还靠在他的床边。
苍天不负苦心人。几个星期后,赖雅的身体终于慢慢康复起来了。午后或黄昏,爱玲常常扶着赖雅出去散步。由于拖着病体,赖雅走得很慢。爱玲却觉得很幸福,很满足了。
夕阳渐渐沉下山去。晚秋的风,吹得落叶飘飘而下。爱玲接住一片落叶,轻轻地抚摸着它干枯的茎脉。“甫德,我真害怕,有一天你会离我而去。你不知道,你病倒在床上那些天,我的心里有多么恐惧。”爱玲说。
“爱玲,相信我,我会坚持住的。为了我们的将来,我决不会离开你的。”赖雅说着说着,不禁悲从中来,老泪纵横。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天边,夕阳沉醉。
银白;执子之手(1995…1967)执子之手(4)
到了10月底,赖雅的病已康复得差不多了。但是,到了12月19日,病又一次复发,赖雅因脸部麻痹送回医院,几乎失音。爱玲的心又悬了起来。几天后,便是西方最盛大的节日——圣诞节。那天早晨下了大雪。爱玲一早便出去采购了一些物品回来。赖雅也挣扎着起来要帮爱玲做点事情。丰盛的晚筵摆上来了,有爱玲最拿手的几道中国菜。灯下相对而坐,爱玲许下了自己新年最大的愿望:期望来年甫德身体康健。说完了,她又禁不住转过身去拭眼泪。在爱玲的精心照顾下,赖雅的身体又开始好起来。到了1957年1月20日,赖雅已经能够出远门到波士顿去探望他的兄弟爱恩斯脱、哈勃许塔脱,还可以到波士顿最大的费伦百货公司(Filene′s)去购物。1月23日,他和爱玲一起乘长途巴士返回文艺营。接下来,爱玲继续把她的中文小说《赤地之恋》翻译成英文。3月13日,她把完成的打字稿寄往纽约。在当时爱玲的心中,赖雅的病情一直是令她最担心的。她总是担心着在某一天,赖雅又会突然病倒。除此之外,便是经济上的沉重压力。文艺营虽提供免费的食宿,但却是没有报酬的。赖雅虽有庞大的写作计划,包括一部传记、两部戏剧和两部小说,但因为身体原因,除传记外,都没有完成。而爱玲的几部小说,除《秧歌》外,投寄出去都犹如石沉大海。她跟赖雅曾找戴尔(Dell)出版公司面谈过。戴尔公司认为,出版爱玲的作品对公司而言,意味着一种新的风险,因此赖雅夫妇不能很快决定,并希望能够等一段时间。当赖雅夫妇得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打算将爱玲的《秧歌》改写成剧本,并可获酬1440美元时,他们真是非常开心。然而,杯水车薪,他们还是被沉重的经济重担压着。可以说,爱玲的后半辈子,都是处于一种不宽裕的情况之下的。
他们此次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的期限到4月份结束了。在此之前,他们曾想方设法申请延期或到别的文艺营去。不幸的是,都遭到了拒绝。因此,他们不得不考虑暂时找一处歇身之所。不久,赖雅在彼得堡松树街(Pine Street)25号找到一处带家具出租的公寓。这是一幢三层楼公寓,他们住在第三层。不过,这幢楼座落在一条狭窄的坡形的街上,只需向左转两个弯,不到十分钟便可到达镇上购买东西,交通倒是十分方便。但是,61美元的月租金对他们来说,还是略显昂贵了一些。事实上,除了家具之外,他们还需要添置许多东西,诸如床单、窗帘,及其它家庭必备用品。赖雅有时到附近的庭院摊(Yand Sales)上去寻觅一些必需品,他常常兴奋地带回一些面包烘炉、三夹板桌子、木制小床等。爱玲有时跟他一起去“捞宝”。有一次,她仅用3元7毛5分就买到了四件漂亮的绒衫和一件浴袍。而且,回家试穿,都非常合适。他们都觉得很高兴。所谓“贫贱夫妻百日恩”,也许,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此。
爱玲来美国三年,结婚半年,终于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心里当然也是非常的开心。虽然地方不大,家徒四壁,但爱玲还是深深地喜欢着这个“家”。为了节省开支,她还亲自担当了油漆工,她把两个人的房间都漆成了蓝色。她喜欢这种大海和蓝天的颜色。她觉得,生活在这样浪漫主义的“蓝色小屋”里,她更能感受到风雨同舟的快感。每当赖雅从外面购物回来,看到爱玲一手拎着大漆桶,一手拿着刷子,汗流浃背的样子,不免感到心痛。可爱玲总说,干这样的活,她觉得很开心。也许,这其中有着一种“春燕筑巢”般的融融暖意。
由于他们租的是旧房子,公寓里常常能发现蚂蚁。这令爱玲大为懊恼。她常常拿着杀蚁剂喷洒。因此,赖雅还专门开玩笑给她取了一个绰号叫 “杀蚁刺客”。小镇的生活是宁静而温馨的。赖雅跟爱玲的生活习惯有所不同。爱玲喜欢晚上工作。而赖雅则习惯于早起。为了让爱玲专心工作,赖雅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工作,还包括购物、去银行、去邮局等。有时候,他们也常合作着做一些简单的菜。餐桌上常见的菜有汉堡牛排、鸡肉馅饼、炖牛肉、小羊肉,以及一些蔬菜。当然,赖雅不会忘记鱼,那可是爱玲爱吃的菜。吃饭前,他们还会喝一点香槟或红葡萄酒。不管窗外是多么大的狂风暴雨。小屋里却永远是温暖的春天。赖雅第一次发现,原来平凡的家庭生活也是如此的幸福。可是,他以前却从来没有觉得。闲暇的时候,他们都喜欢阅读。他们常常是好书共赏,佳作相与析,其乐融融。中国古人说“红袖添香夜读书”。不知道,赖雅先生是否感受到这种福气呢?好书、佳人、红烛,构成令人神往的意境。
由于他们两人都曾写过剧本,因此看电影是他们的一项共同爱好。镇上有家小小的电影院,他们便是常客。在那儿,他们看了许多或精典或新潮的电影,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乐趣。那时候,爱玲的《秧歌》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中播出。可惜,电视剧制作得非常糟糕,这令爱玲非常失望。
5月中旬,爱玲获悉,司克利卡纳公司不准备选用她的第二部小说《粉泪》。这件事对爱玲的打击是相当大的。《粉泪》的原型《金锁记》是她当年在上海的成名作之一。她对这部小说是寄予厚望的。爱玲对自己的作品向来是自信的,这一次的打击,无疑是对她的自信造成严重影响。她终于病倒了,卧床不起。这期间,多亏了赖雅的悉心宽慰,她才找回了失去的信心,开始动手新作品《上海游闲人》(The Shanghai Loafer)的写作。为了维持生计,她还不断地给老友宋淇所在的香港电懋影业公司写剧本。先后写出的有《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六月新娘》、《桃花运》、《小儿女》、《南北和》等。其中一些剧本属搞笑之作,它们的写作也非出自爱玲的本心。由于宋淇的热心推荐,她的稿酬高达每篇800至1000美元,成为她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主要经济收入。
7月间,他们夫妻曾有一次波士顿之行。从偏远小镇来到大都市。爱玲爱上了都市的繁华。她希望有一天能搬到大都市去。
8月中旬,一封加急电报从伦敦发到爱玲手中,说她的母亲病得很重,必须做手术。爱玲的手在微微颤动。母亲的影像又依稀浮现在她的脑海中,那么美丽,那么高贵。母亲长年旅居国外。1936年在马来西亚买了一铁箱绿色的蛇皮,预备做皮包皮鞋;珍珠港事件后逃难到过印度,曾经做过尼赫鲁两个姐姐的秘书;1948年在马来亚侨校还教过半年书。母亲最后定居在伦敦。1951年在英国,她还下工厂做女工制皮包。然而,她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没有特别好的结果。她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变卖她从中国带出来的几只衣箱中的古董。爱玲相信坚强的母亲能够挺过这一关,因此,她写了一封信并附上100美元的支票寄往英国。可惜,手术后不久,母亲便永远离世了。母亲留给了爱玲一只装满古董的箱子。睹物思人,爱玲抚摸着这些古董,犹如看到母亲正朝她走来,年轻美丽一如昔日。可是,这箱古董对于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他们夫妻来说,无异是发了一笔“横财”。这些古董后来被逐个变卖以补贴他们收入的不足。可是,每卖掉一件,爱玲心里都会有一阵剧痛。毕竟,这是母亲留给她的惟一的东西。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间,1958年的春天来了。春来万物欣欣向荣。爱玲也开始为他们未来的生活设计着新的蓝图。爱玲正当盛年,厌倦了小镇枯燥单调的生活,希望能到较大的城市去生活。赖雅已是风烛残年,早年放荡不羁的传奇经历已使他厌倦了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但是,爱玲总觉得是由于她所在地理位置上的偏僻,影响了她作品的发表与出版。
有一天,一早醒来,爱玲了哭了起来。她泪流满面地告诉赖雅,她梦见一位杰出的中国作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虽然这个人她并不认识,但相比之下,她觉得很丢人。爱玲的心情,赖雅是能够切身体会得到的。爱玲二十几岁就在上海文坛横空出世。然而,来美国三年,连连遭到退稿的命运,不得不靠写一些电影剧本谋生,其心理的落差会有多大啊!这一刻,赖雅痛下决心,他要带爱玲搬到大城市去。于是,他们一起向南加州的亨亭顿·哈特福基金会(Huntington Hartfor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