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讲义-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④共同诉讼中的一人或者一部分人提起上诉的,提出上诉的人
为上诉人,与上诉请求对立的各方均为被上诉人;与上诉请求利害关
系一致,未提起上诉的其他当事人仍处于原审诉讼地位
(2)上诉期限
①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 日内提起
②一审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 日内提起
2.二审审理形式
(1)书面审理:适用于一审裁判认定事实清楚的情形
(2)开庭审理
第八节行政诉讼的判决
一、一审判决
1.维持判决(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否定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指控,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合法有效的判决。
205
… 页面 206…
2.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是司法解释创造的一种新型判决,需要注意:
第一,其与驳回起诉裁定是两码事;第二,无论被诉行政行为是否合
法,若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证据和法律的有力支持,就可以采用
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司法解释第56 条规定了驳回诉讼请求判决的四种情形:
(1)原告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而理由不能成立的,只能采
用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在汉语语言里维持往往指向对有形事物的维系,被告不作为合
法,似乎无可维持之物,故采用驳回诉讼请求判决。
(2)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但有不合理问题,若法院判决维持有
支持不合理行为的嫌疑,故采用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同时提出司法
建议有利于被告纠正不合理的行政行为;
(3)被诉行政行为合法,但因事过境迁而需要改变其内容或效
力,而法院判决维持可能为被告改变其行为设置障碍,故采用驳回诉
讼请求的判决。
3.确认判决
司法解释第57 条、第58 条的规定,确认判决分确认合法或者
有效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判决两种
(1)确认合法或者有效判决
206
… 页面 207…
条件是: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②不适宜作出维持或者驳
回诉讼请求的判决。
比如,甲与乙发生民事争议,甲向A 机关请求裁决,A 机关拒
绝进行裁决,甲又向B 机关申请裁决,B 机关依法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但是,甲认为A 机关没有履行法定职责,故起诉到法院要求确认A
机关的不作为违法。法院认定A 机关依法没有管辖权,故不作为是
合法的。但此时,既然A 机关乃不作为,故判决维持不适宜;若判
决驳回诉讼请求,由于甲是要求法院确认违法,驳回诉讼请求没有直
接表明不作为是否合法,故判决确认合法更为适宜。
(2)确认违法或者无效判决
具体适用的情形如下:
①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判决责令履行已无实际意义的;
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之内容的;(一般针
对即时强制情形)
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依法不成立或无效的;
④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虽然违法,但撤销该行政行为后将给国家
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带来重大损失的,可以确认其违法,并责令被诉行
政机关采取相应补救措施;造成损害的,可判决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⑤诉讼过程中,被告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但被撤销的具体
行政行为是违法的。
4.撤销判决
207
… 页面 208…
包括:全部撤销;部分撤销;撤销重作 (除因违反法定程序而
遭撤销的以外,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作)
适用的情形:
(1)主要证据不足的;
(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职权的;
(5)滥用职权的。
5.履行判决
适用于不履行或拖延履行的情形。
拖延履行无须证明行政主体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只要行政主
体在合理期间内无法律理由和事实理由推托的,就可以判定其无理拖
延
6.变更判决(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
7.赔偿判决
二、二审裁判
1.裁定撤销,发回重审。
(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
208
… 页面 209…
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
(2)若是一审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裁定,二审法院认为确有
错误,且起诉符合法定条件,则撤销原审裁定,指令原审法院立案受
理或者继续审理
2.依法改判
(1)原审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可
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改判
(2)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依法改判
3.维持原判
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第六章 行政赔偿
第一节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
一、行政赔偿的概念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违法侵犯个人、组织的合
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赔偿。
(1)行政赔偿是对违法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给予赔偿
行政主体合法的行为,也有可能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
害,对此损害,应当给予相应的补偿,在学理上称为行政补偿。
(2)行政赔偿是对行政职权行使过程中的违法侵权行为所致损
209
… 页面 210…
害给予赔偿
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并非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的违
法侵权行为,不会引起行政赔偿。
(3)行政赔偿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作出侵权行为的行政主体则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二、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1.侵权行为主体
行政侵权损害是由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造成的,工作人员包
括:公务员、被授权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组织的工作人员、受
委托的个人、事实上在执行公务或自愿协助公务的人员。
2.行政侵权行为
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时因违法而造成损害的行为,
如何判断职务行为是关键问题所在。
3.实际或必然的损害
(1)根据我国当前赔偿法的规定,损害主要包括人身自由的损
害、生命健康的损害以及财产的损害,尚不包括其他公民权益的损害,
如受教育权的损害、精神方面的损害等
(2)就人身自由的损害而言,确定的是自由和金钱的转换计算,
以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在这里,实际损失的是自由;由
210
… 页面 211…
于自由的无法计算其价值,故必须以金钱替代。
(3)就生命健康的损害而言,确定的是实际损失 (如医疗费、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丧葬费)和可得利益的损失(如生活费)。
(4)就财产的损害而言,根据第28 条的规定,确定的是实际损
失(如停产停业期间必要的经常性费用开支)。
4.因果关联
实际或必然的损害是由行政侵权行为造成的,侵权行为和损害结
果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
第二节行政赔偿的范围
一、行政赔偿的侵权行为范围
1.应当赔偿的侵犯人身权情形
(1)违法拘留或违法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2)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3)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
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
(4)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
(5)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2.应当赔偿的侵犯财产权行为
211
… 页面 212…
(1)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
财物等行政处罚
(2)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
(3)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
(4)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3.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范围
1.物质损害
(1)实际损害
(2)可得利益损害
2.精神损害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一、行政赔偿请求人
1.公民
(1)直接受害的公民本人(特殊情形下监护人代请求)
212
… 页面 213…
(2)受害人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 (间接受害人;
赔偿请求权的转移。与原告资格转移不同的是:原告资格是转移给近
亲属
2.法人和其他组织:
(1)直接受害的法人和其他组织
(2)终止的话,承受权利者。
被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法人、在破产程序中的法人以及被撤
销、变更或者注销的法人,一般不发生资格转移。
3.外国人、外国企业和组织 (对等保护原则)
二、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1.实施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
2.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3.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委托的行政机关
5.行政复议机关 (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情况)
6.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的赔偿义务机关 (“继续行使其职权
的行政机关”和“撤销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
第四节行政赔偿程序
213
… 页面 214…
一、单独提起的程序
双方对行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