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潘金莲的发型 >

第16章

潘金莲的发型-第16章

小说: 潘金莲的发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作者吹嘘自己如何说服了当时的一位王爷,让这位王爷相信饮冰对身体有害,“内热饮之,媒其疾也”。不过,韦应物的这种观点好像在当时还没有流行起来,上层社会一般都是很喜欢用喝冰水来去热解渴的,没那么多顾忌。冰水直接喝没有味道,所以还要加些甜味剂,这叫“调冰水”。杜甫在一首诗作(《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中描写当时贵族的出游消夏的活动,一群人坐着船跑到“竹深”、“荷净”的幽凉之处,居然还把冰水也一同携带去了,并且是“公子调冰水”——贵公子很有兴致地来亲手进行调制。宋人袁去华《红林檎近》词中描写幽雅园池中的纳凉之夜,也是在“坐待月侵廊”之时“调冰荐饮”。至于调冰水时使用的加味料,主要是蜜,如宋人李之仪《鹧鸪天》中就描写一位“避暑佳人”“滤蜜调冰结绛霜”。    
    此外,宋代市面上出售的冷饮还有“绿豆、甘草冰雪凉水”(《东京梦华录》“州桥夜市”)、“雪泡豆儿水”(《梦粱录》“夜市”)、“雪泡梅花酒”(《梦粱录》“茶肆”)、“雪泡缩脾饮”(《武林旧事》“凉水”),显然是在绿豆汤、甘草汤等饮料中掺入冰雪水,也可能是像今天喝可乐那样,向这些汤水中加入一些冰雪,起降温、冰镇作用。如“雪泡豆儿水”一项,既然是用雪“泡”,应该就是在豆汤中放入雪来进行冷浸。    
    除了喝冰雪水之外,把未融化的冰雪直接入口也很流行。如程颢有一首《食冰诗》,说是:“车倦人烦渴思长,岩中冰片玉成方。”显然,他“食”的是冰块。嚼冰块,还被认为是醒酒、解酒的好办法,如徐昌图《木兰花》:“红窗酒病嚼寒冰”,朱敦儒《春晓曲》中也有“玉人酒渴嚼春冰”之句。这说明宋人和唐人一样,都还不像后来的明清人那样讲究养生观念,体质也还没那么娇气,敢喝冰水,敢嚼冰块。(至于明清人的观念和实际情况,可以举贾宝玉这个极端的例子,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竟然“素昔秉赋柔脆,虽暑月不敢用冰,只以新汲井水,将茶连壶浸在盆内,不时更换,取其凉意而已”,更别提喝冰水、嚼冰块了。)从冰窖中取出的藏冰,当然都是大块的,所以,人们在吃冰之前,首先要把大块的冰敲成小块,于是,在唐宋诗词中,就有提到敲冰这一程序的,如唐人唐彦谦《叙别》诗中提到:“碧碗敲冰分蔗浆。”相传为欧阳修所作、描写一年十二月景的一组《渔家傲》词中也有“六月炎天时霎雨……碧碗敲冰倾玉处”之句。宋人杨廷秀甚至专门作了一首《敲冰诗》,描写敲冰的乐趣,说是“忽作玻璃碎地声”。    
    冰敲成碎块之后,也还要加甜料,吃起来才有滋味。后世的刨冰一般是浇桂花酸梅汤。酸梅汤的历史是很长远的,《千金方》中就提到了乌梅汤,而宋代笔记如《武林旧事》也提到“卤梅水”。不过,在唐宋时代,好像人们还没有把酸梅汤和冰块拉到一起,那时有另外的时髦。唐彦谦《叙别》诗中说“碧碗敲冰分蔗浆”,似乎是说,人们把蔗浆作为冰块的浇卤。蔗浆,就是甘蔗榨出的浆汁,是在唐代风行过的一种甜料,其作用接近后世的玫瑰卤、桂花卤。它在唐代受重视不是偶然的,与甘蔗种植和蔗糖在中原地区开始推广有关。不过,在唐代,蔗糖的制作技术虽然已经成熟,但似乎还不十分普及,于是,蔗浆这种几乎不经技术加工的糖料就很流行。蔗浆的贮藏似乎比较麻烦,必须要保存在冰窖中,所以,它也就被看成一种很高档的食品,吃蔗浆,在唐人那里,往往与精致讲究的口味享受联系在一起。暮春吃樱桃尝新,要浇蔗浆,盛夏吃冰,也要浇蔗浆。    
    到了宋代之后,蔗糖技术普遍推广,蔗糖制品,如砂糖(“糖霜”)、冰糖等等,变成了非常便宜的日常生活用品,蔗浆的角色也就不再重要了,虽然在宋人的诗文中还偶有提及,但是作用已经不大,终究逐渐退出了饮食史的舞台。有意思的是,《西湖老人繁胜录》“诸般水名”中列出一种“乳糖真雪”,推测起来,应当是向白雪中加“乳糖”。据《本草纲目》“石蜜”条,“以石蜜和牛乳、酥酪做成饼块者为乳糖”,而“石蜜”就是“白沙糖”。这样说起来,乳糖简直就和今天的“大白兔”之类牛奶糖的基本元素很接近了。这种宋代的牛奶糖究竟怎样和“真雪”结合在一起,如今已经没法推测,《梦粱录》卷十三提到一种“乳糖浇”,难道乳糖可以被做成粘稠的糊状,当作一种浇头吗?莫非“乳糖真雪”就是把粘稠的乳糖浇头倾倒在白雪上?这可越说越有冰淇淋的味道了,我们还是就此赶紧打住,不要再妄猜下去。总而言之,宋代人口福不浅,是无可怀疑了。另外,从往冰块上浇蔗浆,到把乳糖与真雪相结合,发生在冰食上的调味甜料的改变,也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糖这种重要食品在唐宋之际的进展情况。    
    不过,在《东京梦华录》等笔记中,市井叫卖的冰食,倒是不见类似“蜜沙冰”的,而《宋史》又写明,只有高级官员在伏日这一天能够有幸受赐到这一种冰食,也许“蜜沙冰”在当时还是一种皇宫中特制的御用食品,宫外轻易不能尝到的吧。有“公主梦”、“皇妃梦”的女孩子,不妨去“哈”一“哈”宋,叫上一客“红豆刨冰”,然后一边用一勺勺甜冰凌把嘴巴冰个透凉,一边给自己编一个红颜薄命的故事,时间是一千年前一个蝉鸣柳静的盛夏午后,一只金盘内盛满蜜沙冰,被捧出了珠帘,于是一切就此开始了……


第二章 饮食第23节 花露天香(1)

    扬之水《琉璃瓶与蔷薇水》一文,敏锐地意识到了玻璃瓶与香水之间奇特的因缘,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学术眼光。读过她这篇文章之后,我蓦地想起多年前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闲文,写今天的巴黎香水业界如何重视玻璃香水瓶的设计,因为这是“为香水的灵魂寻找一个安居的家”(大意如此);想起也是在某杂志中随意翻过的另一篇闲文,介绍现代香水制造的初步程序——在埃及,每年玫瑰花开的时节,当地贫穷的女孩子如何没日没夜地采摘玫瑰花,以赚取菲薄的收入。在这个似乎永远在承受巨大变化的世界上,居然有一些古老的方式始终不变,而且是围绕着香水这一最灵幻的人造之物,这让人惊异,也让人惘然。    
    当然,《琉璃瓶与蔷薇水》的最要紧处,是探讨了玻璃瓶装香水这一异域的文明现象如何进入中国文化,并产生意义。也是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才突然有了另一种眼光,去看待《红楼梦》中的这一情节:    
    王夫人道:“嗳哟,你何不早来和我说?前日倒有人送了几瓶子香露来。原要给他一点子,我怕胡遭塌了,就没给。既是他嫌那玫瑰膏子吃絮了,把这个拿两瓶子去,一碗水里只用挑上一茶匙,就香的了不得呢。”说着,就唤彩云来:“把前日的那几瓶香露拿了来。”袭人道:“只拿两瓶来罢,多也白遭塌。等不够再来取也是一样。”彩云听了,去了半日,果然拿了两瓶来付与袭人。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袭人笑道:“好尊贵东西!这么个小瓶儿,能有多少?”王夫人道:“那是进上的,你没看见鹅黄笺子?你好生替他收着,别遭塌了。”(第三十四回)    
    原来以为,这里说的“香露”,也不过就是“酸梅膏”、“秋犁膏”一类的东西。经扬之水一点拨,才恍然大悟,此处的这个细节并不简单,在其中闪烁着的,是一种古老深长的异域文化的影响。“木樨清露”、“玫瑰清露”,说白了就是“桂花露”、“玫瑰花露”,而花露,在明清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本土用蒸馏法制成的香水;二则是指西洋生产的香水。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会流行“香水”这个称呼,“香水”一词,似乎最早是从佛经中来的。明清时期也偶有用此称呼者,不过,一般的情况是更习惯于把异域传来的香水称做“花露”,如《大清会典则例》卷九十三记载,康熙九年“西洋国王阿丰素”送给清廷的礼物,就有“金银乳香、花露、花幔”等物,康熙十三年“荷兰国王”送给大清皇后的礼物则有“蔷薇露”。来自异域的“蔷薇水”或“蔷薇露”,实际上应该是指经典的玫瑰香水。只不过,到了明清时期,蔷薇露等花露的主要生产地和出口国,已经从西亚、中亚地区转移到了欧洲。欧洲的香水产品经过了近代化的过程,在原料、配方、工艺上都有种种的革新,因此,种类就不再限于古老的玫瑰香水“蔷薇露”,而有了多种的变化。晚清人王韬《海陬冶游录》中就谈道:“近日所行玫瑰洋皂亦能滑肤,微嫌其气韵不能入时。至其琉璃瓶中各种花露,奇馥扑鼻,真有衣蔽而香不灭之妙。”然而古老的习惯仍然继续着,欧洲现代的“花露”,始终装盛在“琉璃瓶”——玻璃瓶里,直到今天。    
    花露一词,不仅比香水来得更有诗意,而且其实相当真切地反映了这种香液最初的制造方式——把鲜花放在特定的器皿中进行蒸馏,花瓣中的香精被蒸发出来,混入蒸馏出的水汽中,带有香气的蒸汽重新凝结成液,便得了分晓。中国人早在青铜时代就发明了使用蒸汽煮饭的“甑”,晓得用蒸汽来造饭,晋代就有了用蒸锅蒸出来的烧卖——牢丸,但是,却没想到用蒸馏工艺来造香水。在花露传入之前,中国人制造类似简易香水的办法,只有一个,煮。具体来说,就是在洗澡之前,把香料放在洗澡水中去煮,把洗澡水煮得喷喷香,这样,人在洗澡的过程中,身体也就沾染上了香气。制造美容、化妆用的香膏、香油的方法,则是煎——小火慢熬。比如最早的“摩丝”与“焗油”——女性用来涂抹头发的“兰泽”,就是把兰草等几种香料与猪油、芝麻油一起慢慢熬。    
    因此,蔷薇露在晚唐、五代时期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是让人们很惊异的。那时的人完全猜不出它是怎么得来的,于是产生了一种说法,以为是采集蔷薇花上的露水而成。但是,到了宋代,人们就逐步了解到制造蔷薇露的秘密。宋人蔡条在其所著《铁围山丛谈》卷五中,就不仅批驳了“蔷薇水乃外国采蔷薇花上露水”的“旧说”,很正确地指出“实用白金为甑,采蔷薇花蒸气成水,则屡采屡蒸,积而为香,此所以不败”,最重要的是,他传递了一条很关键的消息:“至五羊效外国造香,则不能得蔷薇,第取素馨茉莉为之,亦足袭人鼻观,但视大食真蔷薇水,犹奴尔。”也就是说,在宋代,首先是在广州一带开始了仿效异域制作花露的方法,只是本土产品在原料和成果两方面都与原产的阿拉伯香水无法相比。(关于这一过程,《琉璃瓶与蔷薇水》一文阐述得非常详细,兹不赘述。)    
    不管怎么说,用蒸馏方法制造花露的方法,是被引入了中国,并且从此流传开了。到了明清时期,这种制作花露的方法变得相当的普遍,而且流行富贵人家自己蒸制。清人顾仲《养小录》中就介绍了制作“诸花露”的方法:“仿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