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的苍穹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他居然还兴致勃勃地弹琴高歌,真算是古典版的焚心以火了。不论此说是否信然,劫后大片的空地令尼禄得以将市容全盘重新规划,街道被拓宽取直,两旁房屋都以正面临街并饰以柱廊,务求整饬美观,同时房屋之间加以区隔,利于防火。浴火重生后的罗马反而更加雄伟了。经过800余年的建设,罗马城由一个数千人的村落跃升为人口超过百万、和当时汉朝的长安并列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第二章 欲望豪筳——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罗马广场(图)
图拉真纪念柱
罗马城市生活的核心是帕拉丁山下的罗马广场(ForumRomanum),公元前约600年,广场的雏形出现于山下被排干的沼泽上面,而这片沼泽最初是作为墓地使用的。公元前约525年,这里建立了王宫和市议院,周围随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宗教和商业功能的建筑。进入共和时期后,广场上兴建了元老院和宣讲坛(Rostra),并成为举行重要政治集会和凯旋典礼的地方。在一系列新建神庙中,比较重要的是用作国家财库的农神庙(the temple of Saturn)和狄欧斯库神庙(Dioskurentemple)。从公元前4世纪晚期开始,广场上兴起了树立纪念雕像之风,多数用于对军事将领的嘉奖,此风延续了200年,导致广场上像满为患、拥挤不堪,而最终不得不进行移除清理。公元前2世纪这里出现了最早的巴西利卡会堂,例如阿伊米力阿会堂(the Basilica Aemilia)和国家档案馆(Tabularium)。
恺撒帝国时期中,广场被一再扩建,首先增加的部分是为了纪念而命名的恺撒广场(Caesar forum),此后陆续添加了奥古斯都广场(Augustusforum)、威斯帕西安广场(Vespasianforum)、内瓦广场(Nervaforum)和图拉真广场(Trajanforum),这些扩建部分总称为皇帝广场(Kaiserforen)。通过这些扩建,罗马广场的形式由开放式发展为闭合式。恺撒广场建于公元前46年,是共和时期样式向帝国时期样式的过渡作品,长170米、宽75米。长方形的广场两侧围以柱廊,尽头为庞大的维纳斯神庙(the Temple of the Venus Genetrix)。因为恺撒的尤利乌斯一族自称为爱神维纳斯的后人,所以该庙就相当于他的祖庙祠堂,庙前矗立着恺撒青铜骑像。公元前2年建造的奥古斯都广场四周的围墙完成了广场的闭合体系,内部布置与恺撒广场相似,尽头用高台上的战神庙彰显屋大维的文治武功。公元107~113年,皇帝图拉真(Trajan)在广场北部兴建的图拉真广场(Trajanforum)是其中最壮观的,广场长300米、宽185米,正门在一道曲折的墙里面,其中各色大理石铺地,中央立着图拉真镀金青铜骑像,两手围合以柱廊,廊后各有一个巨大的半圆堂,另一端是乌皮亚会堂(BasilicaUlpia)。会堂后的天井中耸立着高大的图拉真纪念柱,两侧为图书馆,后面的院子中是图拉真祭庙。整个广场内建筑鳞次栉比,开阖有致。此外在广场旁还设置了一个主要销售食品和日用品的市场区,红砖建造的半圆形多层楼厅中有150多家店铺,热闹非凡。
自从屋大维为自己兴建纪念建筑之后,在广场上为自己树立纪念物便成为许多皇帝热衷的项目,到2世纪初的时候,共为显贵和神祗们新建了不下80处,例如皇后法奥斯蒂娜和皇帝安东尼皮尤斯庙(the temple of Faustina and Antonius Pius)等等。公元后的头三个世纪中,广场经历多次火灾造防,其中最严重的三次分别发生于64年、191年和283年,许多被破坏的建筑因此不得不一再重建,例如女灶神庙(Temple of Vesta)、灶神庙的贞女居所和法庭(Curia)等,从而使得整个广场上再也找不到年代早于191年的遗址了。此外,政治上鞭尸清算性质的事件也屡屡发生,前代庙宇于是常常被仇家后代推倒改作其他用途。因此多种因素使得广场几乎始终保持为一处热闹的工地。3世纪中期皇帝塞维鲁斯(Severus)为自己修建了雄伟的凯旋门(the Arch of Severus),至此,广场上基本上没有建筑空地了,尽管如此后来还是见缝插针地在其间添加了一些纪念柱。罗马陷落之前,广场上最晚出现的大型建筑是4世纪末期的马克辛提尤斯会堂(theBasilicaofMaxentius),而最后一座古典纪念建筑是公元608年东罗马皇帝佛卡斯(Phokas)的纪念柱。
总体上看,此间建筑的主体风格是传统的希腊式柱廊神庙和早期的巴西利卡会堂,此外还有纪念碑性质的凯旋门、纪念柱和纪念像。它们纷然杂陈一处,显得异常拥挤也缺乏清晰布局,更谈不上体系上的呼应对称。不过由于每一座单独建筑的雄伟体量和形制中的强烈纪念性,还是集成复合出宏大有力的美学效果,在白色大理石的肃穆和金色雕像的豪奢交响下,仍然是一处壮丽到令人窒息的所在。
(注:图拉真纪念柱——该柱高38米,于公元113年5月18日落成,柱身上有螺旋形上升的200米长浮雕饰带,浮雕中如同连环画一样表现了图拉真皇帝对达契亚人(Daces)进行的两次战役的场景。浮雕客观写实地反映了当年的战争、风景和器物,人物多达2500个,疏密匀亭,充满动感。在柱基里面安放着图拉真的骨灰瓮,那里有一条185级台阶的狭窄旋梯通向柱顶。柱顶上原来是图拉真的金像,现在看到的是圣保罗的铜像。图拉真纪念柱是古典时期最华丽雄伟的纪念柱,后世除了在罗马城内就有奥利略纪功柱是依照其仿建的而外,拿破仑在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上为自己修建的凯旋柱也是以此为蓝本的。)
经历了410年和450年先后两次蛮族洗劫之后,罗马广场损失惨重,但更多是在财物方面,建筑还大体得以保全。此后的基督教化过程中,广场上的许多神庙被改建为教堂,因此我们在遗址中可以清晰辨别出后来添加的罗曼式和巴洛克式风格成分。9~12世纪之间,罗马陷入无政府状态,城市被许多彼此争斗不休的贵族派系分割占据。在此期间广场惨遭波及,建筑被改作堡垒,空地变成了垃圾场和瓦砾堆。当教皇重新恢复城市控制权之后,广场并没有实质上被惠及,反之,残存的雕像和建材却被挪用去装点修建新的建筑去了,空旷的遗址上甚至开始有牛群自在徜徉。直到1788年,人们才开始最初的发掘工作,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反而导致更多的破坏。而19世纪的考古工作才真正地进行了少许的挽救工作,运走厚达15米的积土后,重新揭开了罗马时代的真实。而今的广场无可挽回地归于一片苍凉的残垣断壁,供全世界的访客凭吊嗟叹,其中的责任绝不能都推到5世纪无知莽撞的日耳曼人身上。广场的破坏残颓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1000多年以来自然侵蚀和人为损害的双重结果。平心而论,意大利人自己是应该承担更多的过犯的。现代的极端例子就是纳粹头子墨索里尼为效仿希特勒搞阅兵仪式,而于二战前修建的帝国大道(Viadei For Imperiali)。这条宽阔笔直的街道不但将广场遗址从中割为两半,更将帝皇广场中约64000平方米的面积掩盖其下。尽管考古界曾经热烈讨论是否应将其拆除还古迹以本来面目,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交通需求已将此议无情否决。
(注:巴西利卡(Basilica)——巴西利卡是产生于罗马时代的一种多功能的大型厅堂式建筑,通用于宗教、行政、司法和商业等各种用途。其形式比较简单,最初的形式一般是一个单纯通透的长方形大厅,有时会附加上柱廊作为入口。经过发展以后,大厅入口一端会有一个小的前厅作过厅,相对的另一端是半圆形的后厅。大厅中排列着支撑房顶的列柱,大厅面积越大柱列就越多,一般以两排和四排为多。房顶是简单的人字形坡面大屋顶,后期也有分两段的坡面屋顶,中堂的屋顶和侧堂的屋顶分开,中堂屋顶高出一层,垂直方向留出的两列立窗用于加强采光。巴西利卡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大量建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其工艺简单,另一方面是因为其形式非常适于大批人的室内集中。)
第二章 欲望豪筳——古罗马,天堂与地狱并陈的人间大角斗场(图)
大角斗场
罗马广场西南侧矗立着举世闻名的大角斗场(Colosseum);作为古罗马城遗址中最为气势宏伟的建筑,充满力度和威权的它已俨然是罗马城和全部辉煌罗马文明的骄傲象征。大角斗场工程耗时大约十年,前后却历经三朝,皇帝威斯帕西安(Vespasian)于公元前72年启动工程,当时工地选择在前暴君尼禄穷奢极欲的空前巨大宫殿——“金殿”(DomusAurea)的花园中的人工湖上,算是新皇帝用来否定前朝暴政并安抚市民的一种姿态。大角斗场原名“Amphitheatrum Flavium”,但是因为旁边就是巨大的尼禄巨像(Colossalfigure of Nero),渐于中世纪才得到现在的名字。威斯帕西安的儿子提图斯皇帝(Titus)于公元前80年完成了建筑的顶层,就在这一年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尚未完工的剧场内进行了历时100天的庆祝和表演。提图斯的弟弟多米提安皇帝(Domitian)统治下的公元82年,工程始大功告成。当时城里共有不下三个角斗场,这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可以容纳超过五万观众,截至19世纪,它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圆形剧场。
(注:尼禄巨像——该巨型镀金铜像是自我膨胀的尼禄为自己而建的,巍然矗立在自己巨大宫殿的前庭,挑战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中的罗得岛太阳神巨像(高约34米)。尼禄巨像高约35米,应是整个古典时期最高的雕像。威斯帕西安难以忍受这座耀武扬威的雕像上的前任的面容,于是下令为雕像添加了光芒四射的冠冕,成为太阳神阿波罗的样子。当哈德良皇帝拆除此像的时候,用了24头大象才将其挪动。雕像的巨大基座一直保留到了20世纪30年代墨索里尼修建帝国大道的时候才沦为牺牲品。)
我们应该还记得希腊的半圆形剧场吧,罗马角斗场就是它们的升级版。由于掌握了先进的建筑工艺和充裕的资金,罗马人无需再将观众席依山而建,而是随处拔地而起;同时又将另一半空间围合利用,成为完整的圆形或者椭圆形构建。事实上,角斗场的罗马名称“Amphitheatre”字面上也正是将两个普通半圆剧场相合的意思。大角斗场的横截面是椭圆形的,纵轴长188米,横轴长156米,周长527米。底部的表演场地也是椭圆形的,长86米,宽54米,覆盖有木制地板,上面铺撒沙土。地板下面是用厚墙分隔成小间的地下室,里面分别关着奴隶和野兽,或者用作角斗士的更衣室和训练室。地板上设有活门,打开后,有链条滑轮式的升降机将人和兽送到地面上去。场地边仍可以看到教皇克里门特十一世(Pope Clemens XI)于1700年安置的青铜十字架,这是教廷用来追念当初在此被凌虐至死的殉教基督徒的(尽管很多历史学家们对此事的真实性仍持有疑义)。高达55米的看台中共设有约60排座位,由低到高分为五区,供不同身份的人使用。皇帝和达官贵人们总是坐在最下面的荣誉席里面,地位越低的人越是坐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