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3-黑板上的经济学-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忆录里也曾写道,1929年,国家信贷银行有意请米塞斯任高职,马格瑞特大喜过望,但米塞斯拒绝了。他说:这家银行快要倒闭了,我不想我的名字和此事联系在一起。
作为货币理论权威预言银行的倒闭自然不是算命先生的胡话。米塞斯1912年曾出版《货币与信用理论》一书,该书用边际效用理论解释货币问题,并用这种理论解释经济周期。这本书受到他的老师庞巴维克的好评,并被欧洲许多大学作为教科书。根据这种货币理论,随着货币量增加,其边际效用递减,货币贬值。当银行发行的货币量太多,边际效用为零时,货币一文不值,发行银行倒闭当然是迟早的事。米塞斯知道这家银行大量发行货币,预言其倒闭也就是有可靠依据了。
米塞斯在纽约大学度过了他的晚年
米塞斯对计划经济失败的预言也绝非空穴来风。十月革命之后前苏联实行计划经济,而且,最初是计划经济的最高形式——战时共产主义。尽管仅仅是开始,计划经济的弊端已经暴露,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物质严重短缺。作为生活在市场经济中并对其运行机制有深入研究的经济学家,米塞斯当然能看出这种经济体制的问题。1920年米塞斯发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计算》,拉开了这场争论的序幕。1922年又出版了《社会主义:一种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通称《社会主义论》)。与他站在一起的是另一位奥国学派经济学家哈耶克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社会主义的支持者、旅美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英国经济学家迪金森等人起而迎战。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计划经济大论战。这场论战持续了近20年,过了近50年后才有了最终结论。
米塞斯的基本观点是,计划经济用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用计划体制代替了市场调节。“没有自由市场,就没有价格制度,就不能进行经济计算。”一个没有经济计算的经济体制必定资源配置失误,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这符合人利己的本性。理性人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使用自己拥有的资源的决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之下,这些分散的决策会使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在市场经济中,计算是重要的,“没有计算就没有合乎经济的活动”。这种计算的基础是保证个人利益的私有制和市场在竞争中形成的价格。计划经济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个人失去了进行计算的动力,用计划代替市场,社会失去了形成价格的竞争机制,也没有用于进行计算的工具。没有计算,没有成本与价格的比较,就无法以最小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量。这正是计划经济中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集中的计划为什么不能代替市场呢?从企业层次来看,市场经济中,企业经理是董事会任命的,他们要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这就不得不进行认真的计算,实现效率。计划经济中,经理是政府任命的,以完成政府的指令为目标,这种目标并不是利润目标。从决定经济的政府来看,即使他们想做出有效率的计划也不可能,因为信息是分散的,而且在随时随刻变动,没有一个能掌握这种信息的全能决策者。市场以最高的效率传递信息,并通过对供求的影响反映在价格的变动上,这就使资源流向最有利的地方。这种价格包括资源和物品的货币价格、劳动的货币工资和资本的利率。当用集中的计划代替这一切时,中央计划者绝做不出正确决策。因此,“问题仍然是二者必居其一,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市场经济”。
人们在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磨难之后,才认识到米塞斯预言的正确。所以,曾有东欧国家建议为米塞斯立一尊金像。可惜对于那些死于计划经济下的人和已去世的米塞斯来说
,这一切都太晚了。
当然,米塞斯在经济学中的贡献还不仅仅是货币理论和对计划经济的分析。他在1949年出版的《人的行为》被认为是经济学中极为难读,又意义深远的书。据说这本书用了十几种文字,有人专门编写了指导读这本书的辞典。前些年我曾想译此书,但翻了一下后觉得部头大,又难译,就知难而退(台湾出过夏道平先生的中译本)。该书不仅涉及经济学,而且涉及现代所有社会问题。该书以人类行为学的一般理论为经济学的基础。他认为,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问题必须根据人类行为学来讨论。在方法论上,米塞斯深受马克斯·韦伯的影响,但强调了企业家精神与利润的作用,拥护自由市场经济。米塞斯还著有《经济学的最终基础》、《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等书,对经济学方法论亦有研究。
第四部分 经济学拓荒者第14章
说起来米塞斯是一位经济学大师,但命运对他似乎不够公正。在奥地利时由于是犹太人,且鼓吹完全自由放任,而无法在母校维也纳大学担任正式教职,只能当没有报酬的私人讲师(Privatdo zent,在欧洲一种特殊的教职,没有报酬,只有讲课资格)。他主张完全自由放任也受到一些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如弗莱堡学派的批评。到美国后,由于自由主义立场不变,不符合当时的主流凯恩斯主义,加之生性耿直,常得罪人,尤其是领导,无法在一流大学任教。只能到纽约大学任职,工资还是由威廉·沃尔克基金支付的。
惟一让米塞斯值得骄傲的是他有一批好学生,包括哈耶克、马克洛普、哈伯勒、摩根斯坦、熊彼特、罗宾斯、德鲁克、罗斯伯德等。这些名字我们今天听来都不生疏。
计划经济改革的先驱者
写到米塞斯就不能不写兰格(Oskar Ryszad Lange; 1904~1965),因为在20世纪20~30年代关于计划经济的争论中,米塞斯是计划经济的反对派、兰格是与他对立的计划经济的支持派。而且,兰格的计划经济思想不同于斯大林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在苏东各国经济改革初期,兰格的计划经济模式曾一度成为目标。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把兰格作为计划经济的支持者,而把他作为计划经济改革的先驱。
在经济学家中,兰格是少数既精通西方经济理论,又精通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人。兰格出生于波兰,14岁时就作过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讲演。他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并愿意主讲政治经济学,但由于思想“左”倾,学校只让他讲统计学。由于从事政治活动无法在国内任教,从1938年到1945年,兰格在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并在1943年加入美国国籍。兰格还是一位政治活动家,早年加入波兰社会党,二战中与坚持抗战的地下组织有联系。二战后恢复波兰国籍,出任波兰第一任驻美大使,驻联合国代表。以后又担任波兰统一工人党(当时波兰执政党)中央委员,国务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国会中外交、财政委员会主席。1956年后任华沙大学教授。不过由于兰格并没有真正接受斯大林模式,在波兰战后政治中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1956年的波匈事件是计划经济改革的序曲,尽管序曲和正剧之间的间隔太长在有关计划经济的争论中,兰格发表了《社会主义经济论》。他反对米塞斯等人计划经济不可能有经济计算,从而低效率的观点,认为计划经济同样可以运用价格实现经济计算,而且会比市场经济下更好。兰格的这种观点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模拟市场模式。
兰格认为,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的均衡运行取决于三个条件:个人收入与效用最大化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决定了某种物价水平时商品的供求数量;各种商品的供求均衡决定了实现所有个人与企业最大化的惟一一组价格;个人的收入等于他们转让资源使用权的收入加企业家的利润。这三个条件是在市场上的试错过程中不断调整而实现的。这样的试错原理同样可以运用于计划经济中。这种计划经济应该具有三个特点:有消费者选择自由,效用最大化适用于消费品市场,消费者收入和消费品价格决定了消费品需求量;企业的生产决策不由利润最大化目标指引,由计划当局决定,要求实现最低成本和最优规模;劳动者自主择业,劳动给予支付最高工资的产业或企业,公有生产资料由计划当局决定价格,并给予能支付这一价格的产业或企业。
计划经济改革的先驱者计划经济中实现均衡的条件是价格要使供求相等。消费品和劳动的价格由市场决定,这与市场经济相同。在公有制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利率由计划当局决定,通过试错法, 兰格经济学著作选集的英文版计划当局同样可以确定出正确的价格。计划当局模拟市场是计划经济有效率的保证。兰格详细论述这种合理价格形成的机制。而且,他认为这样形成的价格比市场更有效率,因为计划机构掌握的信息要比私人全面得多。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际运行的计划经济与兰格设想的并不一样,例如,消费者选择自由和劳动者就业自由都不存在。计划是靠强制的行政命令来实现的。兰格预言的高效率也没有实现,而且,供求长期处于失衡状态。针对这些问题,兰格的计划经济思想有所发展。首先,兰格区分了实现计划中的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他认为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但应优先用经济手段。其次,兰格提出了计划决策中的分权问题。这就是说,主要决策由国家(政府)做出,其他决策可以分散让企业做出,以便决策有灵活性。最后,在计算机发展之后,兰格提出用电子计算机来进行模拟市场的试错过程。这也被称为:“计算机社会主义”。
兰格的基本思路是在不改变公有制和计划体系的情况下来完善计划经济。这种思路容易被计划经济中的领导与群众接受,而且实行起来阻力也较小,因此,成为许多计划经济国家改革初期的基本思路。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提法与做法,包括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让利放权等等都受到了这种改革思路的影响。
但历史证明,兰格的这一思路并不成功。计划经济的弊病是由其体系内产生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对立的体系,想在保留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运用市场、价格等等,都是一厢情愿。所以,经济改革不是完善计划经济,而是以市场经济来代替计划经济。兰格在1965年去世,这时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刚刚开始。如果他能活到80年代之后,也许他的观点还会改变。兰格毕竟是一个伟大的经济学家,也是他对计划经济改革做出了最早的设想。
兰格年轻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尽管以后在西方学习与研究,并且对当代经济学颇有贡献,但仍然改不了对计划经济的迷恋。这也是一个悲剧。
书斋中的经济学家
许多经济学家既从事理论研究,又关注并参与现实经济生活。他们的经济学有强烈的现实感,对经济发展或政策制定,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学家终生都在书斋中,在他们的象牙之塔中玩“经济学智力游戏”(希克斯语),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