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汉武英雄时代 >

第7章

汉武英雄时代-第7章

小说: 汉武英雄时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秸囊庖澹衔爸泄钡娜肆Σ屏Σ灰饲崾樱碌媒猎蚧牧刮抻茫恢档靡哉秸侄味崛 !耙踉啤薄ⅰ奥淙铡保跋缢肌薄ⅰ袄岷邸保把┎荨薄ⅰ昂选保约八健奥醚闼媸栌辍保靶腥舜ρ簟钡鹊龋艿幕魇潜涞摹!   
    唐人司马扎的《古边卒思归》,通过农人的切身感受,表达了对汉武帝军事政策的批评:“有田不得耕,身卧辽阳城。梦中稻花香,觉后战血腥。汉武在深殿,唯思廓寰瀛。中原半烽火,比屋皆点行。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徒令执耒者,刀下死纵横。”所谓“边土无膏腴,闲地何必争”,是普通百姓的意识,而与身居“深殿”,“唯思廓寰瀛”的帝王不同。    
    北宋名相王安石的《汉武》诗也涉及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    
    壮士悲歌出塞频,中原萧瑟半无人。    
    君王不负长陵约,直欲功成赏汉臣。


第二部分武皇开边用兵匈奴(3)

    清代学者赵翼曾经注意到,汉武帝任命的三位对匈奴作战的主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都和汉武帝宠爱的女子有亲属关系。汉高祖刘邦曾经确立没有军功就不能封侯的原则。王安石诗句的意思,汉武帝是为了这三位贵戚得以立功封侯,才发军远征匈奴的。    
    三大将皆出自淫贱苟合,或为奴仆,或为倡优,或以嬖宠进,后皆成大功为名将,此理之不可解者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    
    汉武帝重用的三位将军都因“女宠”,确是事实,但是如果据此以为发动对匈奴战争的动机是针对卫、霍、李的“直欲功成赏汉臣”,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我们知道,以卫青当时的身份,已经完全可以效法汉景帝封王信那样,不必军功即可封侯。    
    在战争中以军功得封侯,不仅是卫、霍、李们个别人的心愿,也是当时社会普遍的追求。    
    邢义田在《汉代画像中的“射爵射侯图”》一文中考证,汉代画像中普遍出现的挽弓射高树之上猴子的画面,应当理解为“射侯图”。这种画面的出现,“代表了社会各阶层一种共通的愿望。这和汉代镜铭中看到普遍祈求富贵的情形是一致的”。汉代铜镜铭文中类似的语句,有:“宜侯”,“宜侯王”,“宜王侯”,“公侯至”,“为侯王”,“如侯王”,“位至侯王”,“立至公侯”等。汉代铜洗铭文,也常见“宜侯王”字样。铜镜和铜洗都是日常生活应用最频繁的物品,其铭文的内容天天面对主人,自然也可以看作主人心理的写照。    
    唐人诗作说到边塞战事,常见“觅封侯”的说法。如杜甫《复愁》:“胡虏何曾盛,干戈不肯休。闾阎听小子,谈话觅封侯。”王维《塞上曲》:“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高适《送兵到蓟北》:“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李端《送彭将军云中觐兄》:“闻说苍鹰守,今朝欲下鞲。因令白马将,兼道觅封侯。”王昌龄的《闺怨》诗更为人们所熟知:“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觅封侯”,其实也是汉武帝时代不少人积极参与对匈奴战事的动机。    
    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举行过一次称作“盐铁会议”的关于基本国策的辩论。两种政见的代表人物就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和与匈奴和战等外交军事政策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盐铁论》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批评汉武帝匈奴政策的一派说,当时出击匈奴,“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立郡沙石之间”,军人苦战,民众辛劳,占领的都是没有用处的土地,在戈壁沙漠设立郡县,不仅难以守卫,还需要从内地输送军需粮草,这种政策,只能看到过失,看不到收益。他们回顾当时战争形势的严峻,“当路结祸,纷挐而不解,兵连而不息,边民不解甲弛弩,行    
    数十年。介胄而耕耘,耰而候望,燧燔烽举,丁壮弧弦而出斗,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则仁者不忍也。”为了备战,老百姓不得不穿戴着甲胄从事耕种,手里握着农具同时承担守备警戒任务,一旦烽火燃起,丁壮立即投入战斗,老者也必须仓惶躲避。所谓“流涕寒心”,“仁者不忍”,体现了儒学以“和”为基点的一种反战情绪。《盐铁论·徭役》中所说“长子不还,父母愁忧,妻子咏叹,愤懑之恨发动于心,慕思之积痛于骨髓”,从“困苦”说到“慕思”,以至“愁忧”“咏叹”甚至“愤懑之恨”,从和平主义的意识出发,表述了当时社会情绪消沉的一面。而《盐铁论·论勇》记录的肯定汉武帝匈奴政策的一方,却以“怯夫有备,其气自倍”,“舞利剑,蹶强弩,以与貉虏骋于中原,一人当百,不足道也”等言辞,赞扬了战时形成的英雄主义精神。    
    “蹶强弩”,又称作“蹶张”,是汉代战争中一种普遍的作战形式。汉代画像中,仍然保留了武士“蹶强弩”的形象。也许我们在分析汉武帝时代与对匈奴作战有关的民众意识时,两个方面都应当注意。


第二部分打通西域道路(1)

    西汉时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域(即今新疆乃至中亚地区),曾经被称作“西域”。    
    所谓“天山草木荒”,被有些文人以为没有意义。实际上,这一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汉初年,位于现今新疆地区的所谓狭义的“西域”计有36国,大多分布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的绿洲上。汉武帝听说匈奴的宿敌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志,于是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希望合力夹击匈奴。汉中人张骞应募,率众100余人在建元二年(前139)出发西行。途中经过匈奴控制的地区,被匈奴人拘禁,历时10年左右方得逃脱。张骞为了完成使命,继续西行,又翻越葱岭,经大宛、康居,到达了大月氏。然而这时的大月氏因为新居地富饶平安,无意东向与匈奴进行复仇战争。张骞于是东返,途中又被匈奴俘获,扣留了一年多,于元朔三年(前126)回到长安。张骞出使西域,以前后13年的艰难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闻的有关西域的多方面的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了当时中原人世界观中的西极之地。    
    汉军击破匈奴,打通河西信道之后,元狩四年(前119),张骞再次奉使西行,试图招引乌孙东归。这一目的虽然没有实现,但是通过此行,加强了汉王朝和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    
    汉王朝对西域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有值得重视的意义。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变化,汉王朝才开始真正地面对世界。    
    回顾汉武帝时代远征匈奴以及经营西域的历史,若干具体的历史细节有必要澄清。比如关于“镔铁”的认识。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编导人员定位为“历史正剧”,又称据《史记》、《汉书》“改编”。于是人们在热心关注汉武帝时代的历史的同时,也自然会思考剧中的情节是否真的符合历史真实。    
    比如,剧中第34集有张骞和工匠在匈奴铁匠铺中的对白。张骞问:您往这里头加的是什么呀?工匠回答:这是锻造精钢宝刀的密料,从大月氏国来的宝贝,必须用它才能打造出宝刀。第44集又有张骞对大月氏女王说:这是我从匈奴拿到的炼制精钢所用的添加料,我想请女王……    
    观众因此产生了对于所谓匈奴“精钢宝刀”的疑问。有记者就剧中若干问题访问了《汉武大帝》历史顾问求实先生,于是有这样的采访记录:    
    “精钢”是从西域传来的吗?    
    《汉武大帝》中,刘彻看见大行令王恢出使匈奴前敬献的削铁如泥的匈奴宝刀“径路”很震惊,派张骞出使月氏国,带回炼精钢技术。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的诱因真的是与汉武帝想引入精钢技术有关吗?但是,既然铁在中国出现可溯源到春秋以至商周,有观众疑惑落后的游牧民族匈奴的制刀技术怎么会比汉朝还高?    
    据求实介绍,中国的“剑”本来就是从游牧民族传入的。“径路”是北方游牧民族对宝刀的称呼,其合音就是“剑”。这个词据考证可能来自伊朗语系或突厥语系。中国铁器时代发生较晚,战国兵器仍以青铜为主,秦陵兵马俑的武器可证。制铁技术真正重大的突破是在西汉。    
    求实先生接着又谈到,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竟然导致了西汉“钢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就世界冶金史看,西亚、印度、北非和欧洲大约在纪元前10世纪即进入铁器时代,制作优质钢铁兵器的技术早于中国。西汉时期中国方进入大规模应用铁器时代,钢铁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应是与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引进西域(包括伊朗印度)钢铁技术有关。据记载,这时,从西域引进中国一种新型钢铁,称曰“镔铁”,又号“金刚”或“精钢”。这种钢质镔铁,中世纪也传入欧洲,西方人称之为“印度钢”。    
    法国学者Canbul指出:“阿富汗(即大月氏/贵霜)产西方人所说至珍贵之‘印度钢’。至良之剑,则铸自波斯、叙利亚。古代印度钢,驰名四海,人争求之。”求实引用著名科技史学家冯家升的著作指出:“汉晋以来,中国所说之镔铁即精钢,亦即来自西域波斯之印度钢。”这些史料,就是《汉武大帝》剧中张骞从大月氏(阿富汗)获取精钢炼制技术的史料根据。那种黑色添加料,叫“金丝梵”,以它打制钢刀,可出耀目寒光。当然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诱因,并非只为引进精钢技术。派张骞出使西域,根本原因是汉武帝要为攻打匈奴寻求盟友的战略规划。    
    求实先生所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动机,是“要为攻打匈奴寻求盟友”,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而“获取精钢炼制技术”,按照求实先生所说,似是另外的收获。


第二部分打通西域道路(2)

    对于《汉武大帝》历史顾问的说明,人们还是心存疑惑。看来,就所谓“镔铁”及其传入中土的时间进行讨论,是必要的。    
    其实,“战国兵器仍以青铜为主”的说法,还需要证明。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体现的是特殊的军队构成,秦俑的性质现在还未能确知,有一种意见就认为其军阵有仪仗的意义。因此“秦陵兵马俑的武器”,不足以证明当时军队使用武器的总体状况。正如尽管英国皇家卫队的骑兵表演举世闻名,但不能据此误以为现今英国军队以骑兵为主一样。    
    历史事实是,西汉时期,中原在冶铁技术方面是超过匈奴的。匈奴史研究者林幹先生在《匈奴史》、《匈奴通史》中指出,匈奴“手工业中最重要的当推冶铁业”,“当时匈奴人的冶铁业可能已经形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不过,“从许多刀剑的形式酷似汉式的情形看来,不仅反映匈奴人的铁器文化受到汉族文化的很大影响,而且可以推断当时的铁匠大多也是来自中原的汉族匠人。”至于西域诸国,据《汉书·西域传上》记载,有的国家有铁器制作业,如婼羌国“山有铁,自作兵,兵有弓、矛、服刀、剑、甲”,此外,难兜国“有银铜铁,作兵与诸国同”。然而通过这些文字,显然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