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我是刘翔 >

第9章

我是刘翔-第9章

小说: 我是刘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一个喜欢告状的人,而且我逐渐认识到,很多时候,同辈人之间的有些问题,告诉了大人也无济于事。也许父母一时能替我“出头”,但他们不可能时时刻刻护着我。而且,这些平日里一起训练的队友,再怎么说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关系弄僵到不可收拾、势同水火,总也不是什么好事。每周回来在饭桌上,我爸爸更多是在给我讲道理,给我一些建议,通过种种方式与那些大队友缓和关系。但那个时候我开始渐渐懂得,事情往往并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从不怀疑自己在跨栏、田径上的天赋和实力,那段时候,对自己的将来究竟何去何从,有种“敢问路在何方”的沮丧和迷惘。队里有的队员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暂时或永久地回到各自区里,或上学,或另谋出路。我开始意识到体育生涯和生存现实的残酷性。我发现,生存和生活,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而我们还是不得不尽可能把它过得精彩、快活。

    然而,不管那时二少体的生存环境对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少年来说多么艰难,有一点我从未怀疑过:我喜欢田径。如果给我一个更好的环境,我还能出更好的成绩。

    那天爸爸照常送我去莘庄。坐在车上,我无精打采。一想到又回到那个地方,又开始一周六天那种被欺负的孤独日子,我就不由自主地抵触和沮丧。爸爸开着车,见我闷闷不乐,不说一句话,他手里打着方向盘,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问我:“刘翔,你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了?”

    我没有回答,只是看着爸爸,半晌,说:“听你们的,你们肯让我回来,我就回来!”
其实话一出口,已经表明了我的态度。但我知道,那个时候,爸爸只要坚持一下,我可能就会继续忍受现状,毫不反抗地在二少体待下去,听凭命运把我拉向哪里。

    沉吟了一会儿,爸爸说:“我知道了。不过,你回来是有条件的,回来以后,田径仍要练,还要保证,读书更要好好读。”

    我忙接口:“我又不笨的,我肯定好好读书。”

    爸爸说:“那这样,你今天先去,到了莘庄,他们要什么东西你就给什么,也别争,忍到礼拜五。一旦什么时候觉得受不了、不开心的话,打电话给爸爸,爸爸马上来接你。好吗?” 

 刘学根:刘翔在莘庄二少体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种种方面经受了很大的压力。那时候翔翔已经很懂事。很多事情,他都闷在心里不说,怕我们担心难过。越是这样,做父母的心里越觉得不好受。我们有几次向队里反映情况,教练一方面对这类事处理得比较直接,简单地压制那些有恶行的队员,一方面也责怪说是我们太宠、太娇惯刘翔。这样一来,教练一旦转身不见,加倍倒霉的还是刘翔。我一直教育刘翔说,人经历点困难是好事,回头看的时候那会是一笔人生的财富。尽管如此,当我瞒着翔翔想办法从他的队友、同学那里打听到某些情况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让孩子再受着这么多的委屈、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中硬忍下去,对他的成长并没好处,反而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可能留下心理阴影。不如退一步,换换环境,让他缓一下,找一所中学上学读书。

    其实我心里并不打算让翔翔放弃他的体育专长。毕竟,练了那么多年的田径,孩子的确也有这方面的天赋,说扔就扔也实在太可惜了。所以,我在给翔翔联系学校的时候,想法很明确:学校的教育质量要比较好,而且可以让翔翔继续训练。这样,如果孩子在田径上势头仍然不错,还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那么受一点正规学校的知识教育熏陶,对他的将来是有好处的;退一步说,一旦孩子练到后来没有进市队、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那么在读书的基础上,靠练体育的加试加分,或许也能有机会上大学。无论如何,都比在二少体干耗着强。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托人四处打听、了解情况,在区少体校顾宝刚教练的牵线搭桥下,我找到了宜川中学。宜川中学是普陀区一所重点中学,教育质量很不错,还出过高考状元,校纪校规严明,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严格,这些都让做家长的我感到放心。而且,宜川中学是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他们素来愿意对田径上有特长的学生敞开大门,着力培养。

    让我铭记至今的,是宜川中学当时校长的态度。去和校长谈之前,我设想了不少困难。毕竟,翔翔自小练体育,体校的文化课实在分量太轻,现在到了读初三的年龄,一进去肯定跟不上。而且,翔翔虽然那时也拿了不少少年比赛的荣誉,但并非所有的学校都会认可这些往日的成绩。当时据我所知,没有一点门路,没有两三万元“赞助费”,想进宜川中学这样的学校插班读书,是想也不要想的。 

 然而,让我感动的是,当时我与校方真正的谈话,只用了半天都不到。我把刘翔在一系列少年比赛中取得的获奖证书带去。没有通过任何的特殊关系,学校也没提出要收我们一分钱,那时的宜川中学校长就爽快地答应,让刘翔进宜川插班读书。而且,还提出一个原则:“书要读,体育更要练!”这正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那天晚上,爸爸回家时心情特别好:“翔翔,给你说好了。下个礼拜,就去宜川中学读书!”

    “真的?这么快?”我有些不敢相信。

    “学校老师说了,让你插班读初二。原来在体校读书,文化课基础打得不够扎实。去了宜川,一定要好好读书。再不能做功课投机取巧,听到吗?”

    “知道了!”

    就这样,我的市体校生涯就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爸爸去莘庄拿我东西的时候,也没说我不练了,而是说我生病了,要请假一段时间。直到过了两周,方指导察觉到有点不对劲,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才坦白地告诉他,我不想再到那里去练了。

    我知道,方指导很着急,他确实是觉得我不练跨栏就可惜了,但我真的不想再到那个让我觉得无比厌烦的环境中去了。但爸爸那时给我留了条“后路”,经过协调,二少体为我保留了学籍,这为我后来的回归也打下了伏笔。可那时我已顾不了这些了,我恨不得快快离开那里,而我所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普通中学读书的困难。经过三年的区少体生活,我已经远离了书本,现在要我重新去拾起它们,虽然我当时答应得很轻松,但我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一下子习惯。
第四章第4节

    果然,我一开始很不习惯。

    虽然听说过宜川中学校规校纪非常严格,但我想都想不到竟然有那么多关于行为规范的条条框框。上学第一天,我就被校门口值日的同学“半途截下”。

    “哎,同学,下车下车。”

    “干吗?”

    “学校规定不能骑着自行车进校门,要走下来推,你不知道的吗?”

    “噢,对不起,我以后知道了。”

    张明老师看见我被拦在那里,走过来帮我打圆场:“这位同学今天第一天来学校,很多校规他不知道,这一次就算了,下不为例好不好?”张明是宜川中学的体育老师,学校指派他特别关照和协调一下我的训练和学习情况。他边走边对我说:“我带你去找你们班主任王老师。以后有什么事情和困难,你都可以找我,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对了,宜川中学和少体校不一样,有很多行为规范,上学要戴校徽、红领巾,看见老师要打招呼,进校门要下车推行等等,没关系,以后你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天哪,这么多规矩!我边听边吐舌头。我岂止要“稍微注意一下”,简直就要“彻底地改变一下”。进学校的第一天,我还碰到当时专抓违纪的火眼金睛厉真荣老师。学校规定学生身上不能戴任何挂件、配饰,我一下子就被收掉三件。还“开”给我一张违纪单。后来我才渐渐知道,宜川的校规严格到这样的程度:自行车停错地方算违纪,吃饭剩下饭粒算违纪,男生头发稍长算违纪,女生长发不扎辫子算违纪……那时候,同学间流传着的一种说法是,没拿到过违纪单,等于根本没来过宜川。违纪单一开出,就不光是你一个人的问题了,还会影响到班级申报评选文明班、流动红旗。班上违纪单多了,班主任的津贴也会受到影响。我自己受罚不要紧,可怎么能连累别人呢?渐渐地,我各方面都细心注意,熟悉了学校的规定后,违纪单基本就不会再“找”上我。 

 可是,学习上的适应就没那么简单了。坐定上课,一动不动,一节课45分钟。习惯了不间断地跑、跳训练,到宜川中学的第一个礼拜,我的手和脚都不知往哪里放。回家我还吐着舌头跟爸爸说:“天哪,班级里书呆子真多,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屁股像和凳子粘住一样。看来我是赶不上他们的。不要说一整个上午,就算是一节课,我都如坐针毡。”

    语文和外语还好些,数学课上老师讲几何、代数,就算我态度再认真,也觉得简直像在听“天书”——没办法,以前的基础实在太差了。上课老师“体恤”体育生,基本不向我们提问题,这也多少“顾及”了我们的面子。一开始我听不懂的时候就小声问问同桌。后来胆子大一点了,也肯课后跑去问问老师。数学还是跟不上,回家跟爸爸一说,他索性帮我想办法找了一个华师大的大学生,每到礼拜六、礼拜天就来家里给我补课。说起这个小老师,我印象还很深。我私下叫他“大蒜先生”,他是山东人,喜吃大蒜。每次补完课,我都呼吸了一脸大蒜味道。我憋了很久,想向他提建议“少吃点大蒜好不好”,却实在不好意思说出口。

    几个月后,我的成绩多少有些进步。记得一次英语考试,我考到72分,可把我给开心坏了。

    在宜川中学读书的一年时间里,我每天六点起床,上午上课,装着满脑袋的题目头昏脑胀地去吃午饭,下午就回到区体校顾宝刚教练那儿去训练。这一练就练到六七点钟,训练好人已经东倒西歪了。回家洗完澡,差不多八点钟,这才开始做功课。当时老师布置的功课狂多。数学题目难得真不是人做的,做几题错几题。做做外语作业,每个字都不认识,需要翻查字典。所以我做功课的效率极低,每天大概都要折腾到晚上十二点才睡觉。第二天六点钟,就又被我爸爸妈妈叫起来了:“翔翔起床了,读书去啦。”

    那时候,特别羡慕那些读书好、读得又轻松的同学,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们。而我,天天都累得要死要活。碰到同样从体校转到学校里读书的朋友“大头”,两人便一个劲地对叹苦经:“读书苦啊,真苦。这日子不是人过的哟。”两人难得打个照面,碰到一起时,再不像儿时,一点调皮捣蛋的精神也没有了,互相招呼一下就各自回家。

    偶尔,只是偶尔,一个念头也会闪过脑际:也许,我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继续发展……

    刘学根:那时有不少体育队教练过来要刘翔,包括排球队,水电路上的一少体等等,我都没有答应。一方面,我想孩子已经练了田径,跨栏、短跑都小有成绩,半途改行练肯定要练坏的;再一方面,刚从二少体出来,又去投奔一少体,以后再换个什么队,教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