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我是刘翔 >

第6章

我是刘翔-第6章

小说: 我是刘翔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辗转反侧直到凌晨一点,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叫醒爸爸妈妈,让他们陪我一起再去医院。“我很想再去看看奶奶。”我说。

    推开门,奶奶依旧昏迷。我轻轻走过去,跪在床边,捧起奶奶凉凉的手,贴住自己的脸颊。眼泪,就这样盈满眼眶,一滴一滴流下来。哭到后来,我已是泣不成声。走回电梯里,我对爸爸说,你们别担心钱,一针药要1000块就1000块,一定要给奶奶用。钱不够,先借一借,等九运会结束我就有钱了,全都算我的。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奶奶的病治好! 

我拿下九运会110米栏冠军的消息,是爸爸在病床前告诉给奶奶听的。奶奶知道!可她已经到了弥留之际。爸爸说,奶奶不闭眼,就是想等你回来,再看你一眼。但当时,我虽然主项比完了,还有一个副项100米要第二天才比赛。爸爸打电话到广州给我师父孙海平说:“刘翔比赛一完,请叫他尽快回来,能多快就多快。”他不敢直接告诉我,因为要是知道奶奶快不行了,我会不顾一切地,就算是天涯海角,也会马上赶回家。

    等我带着第一枚全国冠军的金牌、一颗忐忑不安的心、一股不祥的预感回到家里时,奶奶已经走了。晚上,守在奶奶身边,我根本无法控制自己,哭了整整一宿。我没能见到奶奶的最后一面,没能报答她老人家把我从小带大的养育之恩,这是我生命中永远都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事后补记的日记里,我写道:“11月23日,上午六点三十分,奶奶与世长辞,享年78岁。下午,4*100米。”

    在奶奶的葬礼上,我请求让我这个奶奶唯一的孙子念我自己写的悼词:“奶奶,你永远活在我心里。我要尽我所有的力量去争夺每一枚金牌,让它们陪您安息……”

    爷爷对我说,今天你能在奥运会上拿金牌,为家里争气、为国家争气,奶奶她地下有知,一定为你高兴。

    现在,我的想法还是和以前一样简单。我爱我的家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让父母、爷爷过上好的生活。

    如果人生有下辈子的话,我还要和他们亲亲热热地做一家人。


'自传连载'第三章 结缘体育(全文连载)

“田径队?”我眼睛一亮:“好啊!”

    教练建议我主项练跳高,辅项练100米短跑,甚至还练过跳远。至于110米栏,我一点概念也没有,甚至也不知道世界上有这项运动。

    方指导对我说:“你节奏感好,别练跑步了,来练跨栏吧!”

    第三章第1节

    虽然我小时候喜欢蹦蹦跳跳,但和体育结缘,还只能归为一个“巧”字。我今天的这个奥运冠军,追根溯源的话,还多亏了我爸爸妈妈当时单位里工作繁忙。

    从中山北路第一小学转学到管弄小学时,我差不多7岁,上二年级。我不再跟爷爷奶奶住,而是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那时候他们单位里事情多,下班一般都很晚,有时还需要加班。

    每天大约五点半,爸爸下班后会到学校来接我回家。爸爸还没来的话,我就和同学一起在操场上玩。玩着玩着,我就被选进了管弄小学的“田径队”。

    至今我仍记得当时学校田径队仲教练第一次叫住我的情形。那是一个很平常的傍晚,四点多钟的光景,红晕晕的夕阳斜斜地挂在天上,操场边的煤渣地块,投影出大片大片柔和的金色。下午的课上完了,爸爸还没来,我就带着书包跑下楼,和小朋友一起玩“抓人”游戏——你拍我一下我就跑,被抓住了就反追。嘻嘻哈哈正疯得起劲,忽然听到一个高高的鬈发男老师在旁边朝我这边喊,一边叫一边招手:“哎,小朋友,过来过来。”我停下脚步,下意识往两旁看了看。然后指指自己:“叫我啊?”“对,就是你,来来来。”我应声走过去,一头雾水。后来才晓得,他就是高年级的体育老师,管弄小学当时负责田径队的仲锁贵教练。 

“叫我做啥?”

    “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刘翔。”

    “我看你跑得很开心嘛,你喜欢跑步么?”

    “嗯,喜欢的。”我脱口而出。

    “那你愿不愿意参加学校的田径队呢?”

    “田径队?”我眼睛一亮,“好啊!”

    对小小的我来说,参加田径队,这是一件多么神气的事啊!过了一会儿,爸爸来了。我便拉着教练去找我爸爸。仲教练跟爸爸一说,他就同意了。

    仲锁贵:当时,我的确是一眼就看中了刘翔。在所有操场上叫着跑着、大汗淋漓的孩子中,他显得很特别。人比一般小朋友要稍微高一点,跑起来整个人很松,姿态很轻盈。那时我带的都是些四五年级的孩子,刘翔看上去最多也就两三年级的样子。但我对自己说,叫他过来问问,说不定这就是棵值得栽培的好苗子。

    后来他爸爸来了。刘翔的爸爸人不矮,这让我觉得他的小孩将来应该是长得高的,可以搞体育。他爸爸戴着副眼镜,人看上去很和善。我把大致情况对他说了一下,他很爽快地答应了,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他自己很喜欢体育。反正儿子在学校放学了以后也没什么事情,他下班又晚,当中这段时间空着也是浪费,与其让儿子自己胡乱顽皮,不如请老师带着刘翔锻炼锻炼身体。

    那时,我爸爸妈妈的想法,仅止于让我锻炼身体。在他们心目中,身体好最重要。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哪怕是练跨栏练到今天这个地步,一旦与健康发生冲突,也绝对放弃前者,以健康为重。 

 既然爸爸点头了,我就更无所顾忌了。每天放学,我急不可耐地把功课完成,班主任就会放我下楼去训练。跑啊,跳啊,我都喜欢,觉得很开心。那时候,人家小朋友走楼梯都是一格一格走,我可以一跨就是两三格;马路上铺的那种又宽又大的方砖头,我们以此为标尺立定跳远,其他小孩顶多只能跳三格多一点,我可以跳到接近四格,大概是2米20。心里头,有点小小的得意。

    仲锁贵:刘翔在我这里训练,前后大概三年时间,主要是跑、跳之类的综合素质训练。那时他读书也不错,训练态度很认真。叫他跑几圈,他不会偷懒。当时我们的操场边上一圈还是煤渣跑道,风一吹,跑起来就要吃灰,刘翔没娇骄二气,照练不误。小孩子人长得又漂亮,清清爽爽的,也懂礼貌。调皮是很调皮,但却不过分。所以我一直都很喜欢他。后来,区少体校和我们这里挂钩体教结合、“蹲点挖苗”的顾宝刚一来,我就向他推荐刘翔。

    认识顾教练,大概是在我三年级的时候。顾指导圆鼓鼓的脸,大大的眼睛,说一口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中气很足、很豪放的样子。我们平时训练,他偶尔也会来看看。他和我们仲老师一起在旁边一站,看看这个,点点那个。有几个四五年级的孩子被他点中,就进了区少体校。但那时我并没意识到,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像他们一样。

    顾宝刚:仲教练当时指给我看刘翔这孩子,我就觉得不错。他身体条件好:脚底足弓处弧度奇大,小腿处跟腱这一段很长。根据我的经验,这样的孩子弹跳能力出众,适合练跳高、跳远。我想让他跟我到少体校练,练出来了,以后这孩子就是全国冠军,是又一个朱建华!当然,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了110米栏的奥运冠军,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不止一次,训练差不多结束了,顾指导踱着步子过来对我说,刘翔,想不想跟我去区少体校当运动员、拿全国冠军?

    “我可以变成全国冠军?”我看着顾教练,天真地笑。 

晚饭桌上,我爸爸也不止一次地问我,刘翔,如果让你去区少体校当运动员,一边读书一边练体育,你愿意吗?

    我回答:“顾教练说了,像我这种身体素质,将来拿个全国冠军没问题的。”

    爸爸定定地看着我。他心动了,但却不露声色:“翔翔,全国冠军不是你想像的那么容易的,谁想拿就拿啊,要很能吃苦才行。”

    “我很能吃苦的,你看,学校里训练那么苦,我什么时候哭过!”

    我爸看着我,笑了,眼睛转而去看我妈。每当这个时候,我妈妈总是把脸一沉,丢下一句“哼,我们翔翔将来是要读书考大学的,谁去练体育”,就理也不理睬我爸,转过头来柔声细语地问我:“翔翔,要不要再添一点饭啊?”

    于是,声势浩大的劝说工作开始了。仲老师、顾教练,加上我爸爸,还有当时我们管弄小学的教导主任常老师(他偶尔也在我们家搓搓麻将。每次被我撞见,他都会把食指竖起来放到嘴唇上说,“嘘,刘翔乖,千万别告诉学校里的老师呀”)。他们一个个苦口婆心地轮番对我妈妈摆事实、讲道理,夸赞她的儿子是多么有天赋,多么喜欢运动。术业有专攻,如果不练体育,浪费了这份灵气就实在太可惜了。

    最终,到底是我爸爸的那份坚持,化解了我妈妈的强硬立场。就这样,在四年级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开始了我的职业运动生涯,进入了普陀区少体校。这一待就是三年。 

第三章第2节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全面素质训练的基础上,教练建议我主项练跳高,辅项练100米短跑,甚至还练跳远。至于110米栏,那时我一点概念也没有,几乎不知道世界上有这项运动。

    刚进少体校那会儿,我属于年龄最小的一批,跑、跳的成绩虽与大同学有一定差距,但在同年龄的人中一直属于蛮出挑的。那时候毕竟人小,竞争和拔尖的意识很模糊,平时训练的时候跑步比人家快个零点几秒、跳高比人家高个5厘米左右,都很正常,也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好多少。可一旦比赛,我可以把差距拉得很大,把他们甩得更远。我是一到比赛就爆发。

    顾宝刚:让孩子之间互相比试是那时经常用的训练手段。记忆中,刘翔从小就不害怕跟任何人比,哪怕是与比他大一两岁的孩子比,越是比赛他越是兴奋。不像有的孩子,一到比赛当天,早饭都吃不下了,想呕吐;一站到起跑线上,双脚都害怕得发抖。刘翔很放得开,潜意识里充满表现欲,这点绝对是得自他母亲的遗传。你看他的妈妈,性格豪爽自信,从来不怯场、不紧张,人再多的场合,说起话来落落大方,滔滔不绝。刘翔似乎天生就是一个比赛型的选手。综合素质测评的时候,他得了19档,别人的评分都在10档之内。

    越是和别人比,我越是拼劲足,比赢了人家,觉得挺开心的。我那时属于跳高组,教练有时会从跳高组、跳远组抽人去和短跑组的人一起赛60米。我向来习惯狠拼,从不知道留余力,短跑组的人基本上没有一个跑得过我,不服气都不行。每次跑完,他们就喘着气牙咬得狠狠的———你跳高组的人都跑得比我们快,我们还练什么短跑,转行跳高算了!那时我可得意了。

    但狠拼的劲头让我吃了皮肉之苦,直到现在,我下巴上还留有疤痕。一次短跑组的人不服气,叫了一个年龄比我大的人来和我跑60米。那时离开跑道冲刺线不远处就是一堵砖墙,很粗糙的那种,砖角都是突出来的。那人确实速度很快,我拼命在后面追,但追不上,到终点的时候,来不及刹停,“咚”地一下子就撞了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