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台湾-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林丝缎却说:“我不再做模特 儿,是因为我已对它厌烦到极点。” 林丝缎是中日混血儿,在九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台湾光复后,林丝缎的日本父亲因外 祖母的成见回了日本,丝缎从母姓称卓丝缎,至于林丝缎是后来雕塑家杨英风叫出的名字。由 于家贫,丝缎国校毕业后就跟那个时代的女孩们一样到工厂做工,也由于嬉戏于郊野的童年, 丝缎拥有一副健美的身材以及黝黑光滑的皮肤。 1956年,画家江明德注意到隔邻而居的林丝缎身材健美姣好,开始游说她担任人体模特 儿。那年丝缎年方十六岁,基于家庭经济因素以及年轻女孩的率真勇气,她开始尝试这份工 作。第一次当人体模特儿显然是极为复杂的感受,她在五六位画家——一些素不相识的男人面 前,展示身体。那些画家在作画前后,都曾给她鼓励和安慰。但无论他们如何和善,他们终究 是穿了衣服,而她却是赤身裸体,卑怯而孤独。那天,她回到家,一言不发地躺在床上,一个 人思索那可怕的经验,后来她回忆说:“如果我能够跟大家一样到学校接受教育,我一定不会硬 起头皮做这种明知容易被卑视的工作。” 做过几次模特儿后,丝缎开始到师范大学艺术系服务,成为台湾第一位专业的人体模特 儿。她必须学习展现各种姿势,走出画室还要以冷漠坚定的眼神回敬那些好奇、有色以及不敬 的目光。这样的毅力和耐性并不是“为艺术牺牲”等豪言壮语所能支撑的,毕竟是身处十分保 守的社会、十分保守的年代,那时连女孩外出与男友约会都要带着自己的弟妹,裙子短于膝盖 就被当成卖身女子,何况是裸着身子的模特儿!要获得社会的敬意,必然要历经痛苦的观念冲 撞。这样的冲撞实际上就是丝缎九年模特儿生涯的主要精神内容,她招致了批评与讥讽,也获 得了鼓励和赞赏。或许对一位孤军作战的年轻女孩来说,这样的担子实在是太沉重了。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2)…(图)
林丝缎在山谷间留下美丽的身影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3)…(图)
人体优美的线条是艺术的极致,却也是保守社会的禁忌,林丝缎则勇于挑战这项禁忌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4)…(图)
林丝缎担任人体模特儿,无意间成了艺术的先锋,改写了台湾的美术史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5 林丝缎人体摄影展(5)…(图)
林丝缎放弃人体模特儿生涯后,开始投入舞蹈工作 在师大担任模特儿期间,丝缎也曾自设画室,供画家作画,同时也接受摄影家的邀请,作 人体摄影。此外,丝缎也利用闲暇时间练习舞蹈,准备开拓新的生涯。1961年,林丝缎首度 在台北举行人物美展,轰动一时。由于人体模特儿原本只在艺术圈内工作,一旦举行美展,等于将自己公之于社会,使得大众认识到这项工作的存在,也知道了林丝缎这个名字。林丝缎表 示:“我不知如何才能将这种不能获社会体谅,又不伤大雅的工作告知亲友。由于我始终瞒着亲 友,以致生活习惯、思想行为都极端矛盾。然而,愈是苦恼,脾气愈易冲动,愈不被谅解,情 感愈被压抑,愈是秘密从事人体模特儿工作。”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图)
新加坡艺人组成的本土合唱团,充分反映南洋阿哥哥的风味 大翻领衬衫、宽管喇叭裤、扭腰摆臀,这些似乎已成了“阿哥哥舞”的典型标记。这是 1960年代席卷全球的流行风潮,不仅是流行,也带着时代革命的内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960年代,世界又经历了一大转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无论在意识形态或实际军事的冲突上均达到白热化,双方均宣 称代表人类的终极价值。前者凸显的是“自由”,将社会主义制度形容成极权独裁的社会,后 者揭橥的是“平等”,将资本主义描绘成利用、压迫以及充满种族歧视的体系,主张以革命的 方式达到人类的平等与幸福。 双方在各自领域上均出现逆反现象,例如,波兰、捷克人民反抗苏联的占领,古巴人支持 卡斯特罗革命成功,从而驱逐了美国的大公司,非洲的安哥拉爆发革命,至于亚洲南部的革命 更是如燎原之火,而1966年毛泽东在中国大陆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试图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 这一狂热号召吸引了大批的年轻人,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被许多毛派团体的领导人包括著名古巴 革命领袖格瓦拉在内,奉为圭臬。 至于美国本土,自由派的思潮汹涌澎湃。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以动人的演说震撼 了世人,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关于种族平等的法案。美军介入越南战争出现大量死伤,惨状透过 电视画面传到美国家庭的客厅,造成前所未有的震撼。即将被派至遥远东方作战的年轻人及家 属群起抗议,知识分子也开始质疑保守主义思想和行为所带来的战争祸害。自由主义高涨,越 战的反思就顺势带来了性解放、女权观念与追求摆脱世俗的嬉皮风潮,他们反对战争,唾弃资 本主义的一切象征事物,挑战基督教保守道德的约束,追求自由自在的原始生活,蓄长发、着 长袍、终日歌舞、食迷幻药、居无定所,过着流浪的生活。总之,1960年代是一个理想与狂 乱交织一片的时代,它的特征就是不断地叛逆,不断地提出问题以及不断地追寻答案。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2)…(图)
阿哥哥舞时代的香港艺人,受到美国风潮影响,并进一步吹到台湾,使港台流行风连成一片 阿哥哥舞(A…gogo Dance)就诞生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它最先由猫王(Elvis Presley)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掀起,并由一系列的男女偶像歌手发扬光大。它的出现如在平静湖水中投 下一块巨石,激起四溅的水花,壮观异常。阿哥哥风的偶像一律梳着爆炸头或飞机头,穿着喇 叭裤,抱着吉他,唱着快节奏的歌曲,臀部剧烈扭动,唱到兴奋处或全场奔跑,或倒地狂叫, 皆能激起台下观众如痴如醉的反应。在保守的1950年代,这种充满性暗示与亢奋的音乐和舞 姿自然是离经叛道,难登大雅之堂。到了1960年代,离经叛道却成为时尚,阿哥哥音乐和舞蹈迅速席卷美国,并随着美国在世界的影响扩散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3)…(图)
歌星包娜娜(右)、包妮妮妹妹正准备登机飞往东南亚演出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4)…(图)
日本华裔少女歌星翁倩玉(左)来台访问,成为台湾和日本的偶像少年明星 在亚洲,作为美国主要“反共盟友”的日本、韩国及新加坡等地,迅速领受到这股流行 风,年轻人很快地喜欢上阿哥哥舞。在台湾,新一代的歌手在餐厅里模仿美国阿哥哥偶像的曲 调,青年男女借用简单的家庭客厅作舞场,在昏黄的灯光中播放阿哥哥的唱片,成双作对地扭 腰摆臀,让青春的热情尽情奔放。尽管如此,受“反共教育宣传”与信息封闭的影响,台湾青 年并不知道阿哥哥舞与美国社会中的叛逆倾向有关,更无从意识到当代的流行风受到全球左派 思潮的牵动,而后者正是当局所避之不及的。 可见,阿哥哥风进入台湾基本上是一种纯粹的消费与娱乐。虽然每年台湾都有大量的大学 毕业生赴美留学,但他们多半是清寒学生,在美国打工念书,省吃俭用,与美国主流社会相去 甚远,更无力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引介者。因此,美国流行文化进入台湾多半与美军的驻扎有 关。美军眷属享有美国的生活方式,带来美国的唱片、杂志、家电用品,并流入了本地市场。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7 “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5)
此外,第七舰队长年巡弋西太平洋,官兵们登陆度假,创造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了供应了美 军官兵的消费需要,特定的餐厅、酒吧、商店准备了大量最新流行的商品,本地歌手自然也以 英文原版的阿哥哥歌曲来娱宾,因此美军官兵成了美国流行文化的传播者,在本地区的主要港 埠如东京、釜山、香港、基隆、马尼拉、新加坡等地,均盛行着这种“第七舰队文化”。 对于台湾而言,1960年代的思潮近乎一片空白,倒是阿哥哥舞成为某种青春的回忆。到 了1990年代又转变为怀旧的象征,尤其香港电影导演王家卫在其作品中把阿哥哥舞经时代沉 淀后的余绪,极为生动地描绘出来,甚至勾起世纪末青年莫名的感伤。2000年《北京青年报》 一篇署名“半支”的年轻人写道:“关于60年代,我们的记忆是从父母那里听到的氢弹爆炸和 红卫兵的战斗。在王家卫的电影那里却是听到猫王、喝可乐、跳阿哥哥舞、梳飞机头……完全 陌生的怀旧的花样年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怀旧,也许我们怀的并不是那遥远的日本的香港的 旧,而是正在逝去的青春,那像沙一样的从指缝间悄悄流走的岁月,让人无限惆怅。”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8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1)…(图)
为迎接联考,学生们课间仍在学习 台湾省与台北市于1968年9月9日早上9点分别举行第一届“国民中学”联合开学典 礼,台湾省的典礼在台中体育馆举行。从此,台湾四百六十七所“国民中学”的师生正式走入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的第一年。 这是台湾教育史上重要的一刻。尽管新制所需经费庞大,筹备时间短促,但在当局与民间 齐心协力之下,终得贯彻实施。《中国时报》社论说:“这次‘九年国民教育’之实施,就国家 财力说,三年预算多达三十六亿元,自然相当吃力。就筹备时间说,最初决策到完成,时间不 过短短一年,也实在相当匆促,因此,为了经费筹措,政府不仅动用了中美基金,而且开征了 教育捐和增加若干捐税。这些日子物价的波动,不能说与此无关。又为了如期开学,四六七所 ‘国民中学’的六千多间教室,昼夜开工,不仅忙坏了主其事的省市政府,而且由于建筑材料 和营造工人的不敷调度,也大大影响了原定预算和原定标准,如今这两大困难总算大致克服 了,这证明任何大事,只须吾信其可行,就必然有成功之一日。然而,政府与人民为此所付出 的精神与财力,无疑是至巨且大的!” 1967年6月27日,蒋介石于“国父纪念周”上指示,应将“国民教育”由六年延长为九 年。随后,蒋介石先后召见“省主席”黄杰、“教育部长”阎振兴、台北市长高玉树,指示课 程、教材及有关法令等要从速修订,师资储训、校地、教室亦应从速筹划。
第二部分:“阿哥哥”风潮席卷台湾1968 “九年国民义务教育”实施(2)…(图)
未来的影 由于这项决定来自层峰,所以有关规划的推动和进展十分迅速,虽然如此,因事关重大, 仍引起诸多讨论。此时一般西方国家,多已实施起十一年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