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台湾-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适夫人江冬秀女士与不省人事的胡适握最后一次手 一代学术宗师胡适博士,于1962年2月24日病逝于台北南港的“中央研究院”。这位 影响20世纪中国人至深的思想家在宝岛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五年,提升了台湾的思想学术水平, 播下了自由主义的种子,也留下了难以企及的学人典范。 胡适博士过世的这一天,正以“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身份在该院蔡元培纪念馆主持酒会, 欢迎新院士的加入。那天胡适心情很好,他说:“现在我们在此山上,可以看见物质进步的情 形,可是刚迁来时,院里放书的架子也没有,同仁住处也没有,一直到近六年,得到帮助才开 始慢慢恢复,现在已有七个研究所,开过四次会议,选举了三次院士。”胡适继续说,“我们十 几年,在孤岛上,台湾宝岛上,离群索居,在物质的困难、精神的困难之下,还做了一些工 作……” 谈到过去和将来,胡适显得十分兴奋,说了许多话。酒会结束后,宾客陆续离开会场,胡 适仍边走边与友人谈话。不到五分钟,胡适突然昏倒在地,已向外走的院士和宾客又纷纷赶 回。大家围绕着他,台大医学院院长魏火曜立刻为他施行人工呼吸,随后“中央研究院”的医 生赶到,为他注射了盐酸肾上腺素并使用氧气,均告无效。晚上7点25分,台大医院杨思标 医师赶到,诊断后宣布胡适已经过世了。此刻,胡适周围的友人都黯然啜泣,现场一片静寂。 胡适生于1891年,原籍安徽绩溪,后入上海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每次考试均列第一。 宣统二年(1910),考取官费留美学生,赴美国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后又入哥伦比亚大学,师 事哲学家杜威博士,以研究先秦名学史而得到哲学博士,才气纵横,文名渐传。1917年,胡 适返回中国,以二十八岁之龄担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其间继续推动白话文运动,提倡自由、 理性、科学,对年轻一代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救亡图存的年代,各种思潮激荡,背后亦伴随着不同党派势力的竞逐。在思想领域里, 由于坚持自由与实证主义,胡适对共产主义持严厉批判的立场,他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便成为左翼学者文人极力抨击的对象。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2)…(图)
1962年2月24日,胡适在“中研院”酒会之后不幸突然昏倒……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3)…(图)
胡适(中)出行访问,陈诚(右)等人亲至机场欢送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4)…(图)
1961年,胡适博士由美国返台,胡适夫人江冬秀女士前往机场迎接 总的来说,胡适与蒋介石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又不失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 几乎不接受政府的官职。唯一的例外是抗战爆发后,胡适为赴国难,出任中国驻美大使。抗战 胜利后,胡适出任北京大学校长。1948年底,国共内战进入战略性的转折阶段,解放军即将 进入北平,蒋介石派专机接胡适等北平学人南下。尔后胡适赴美讲学。 1949年国民党迁台以后,随着局势逐渐稳定,胡适于1952年11月及1954年2月,两次 应邀来台讲演。而此时中国大陆正发起对胡适思想的全面批判,以清除胡适思想的影响。 1958年4月,经蒋介石力邀,胡适同意来台定居并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以推动学 术研究。在台北的最后五年,胡适主张自由、理性的思想在台湾发挥影响,并鼓舞出新的实践力量,他支持民主派人士雷震办《自由中 国》半月刊,并肯定雷震联合李万居、高玉树等本省人士组织新政党的计划。不过 当雷震被捕时,胡适并未公开表示反对意见,为此外界对其颇多非议。但从后来所 披露出的胡适日记中,人们看见了更多的事实真相:胡适虽然不是政治上的反对 派,但他与蒋介石在私下面对时,却直言不讳,呼吁民主与自由。 1953年1月16日,胡适在日记上写道:“蒋公约我晚饭,七点见他,八点开饭。谈 了共两点钟,我说了点逆耳的话,他居然容受了。我说,台湾今日实无新闻自由。第 一,无人敢批评彭孟缉(按:时任台湾省警备司令)。第二,无一语批评蒋经国。第 三,第(按:“无”字之误)一语批评蒋总统。所谓无言论自由,是‘尽在不言中 也’。……最奇怪的,是他问我,召开国民大会有什么事做?我说,当然是选举总统 与副总统。……他说,请你早点回来,我是最怕开会的!这最后一段话颇使我惊 异。难道他们真估计可以不要宪法了吗?” 1960年11月18日的日记中更记载着,胡适当面告诉蒋介石:“十年前总统曾对 我说,如果我组织一个政党,他也不会反对,并且可以支持我,总统大概知道我不会组党,但总统的雅量,我至今不会忘记。我今天的 盼望是,总统和国民党的其他领袖,能不能把十年前对我的雅量分一点来对待今日要组织新党 的人?”这便是真实的胡适,坚持不做官以保持讲真话的空间,表面上不参与政治,私下又以 直率的方式促使政治往民主的方向改变。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2 胡适在台北逝世(5)
胡适的灵柩于10月15日安葬在南港“中央研究院”大门对面的山坡上,数以千计的人,1962年10月15日,胡适逝世后安葬于南港“中央研究院”门前山坡上,后灵柩又移往墓园。 络绎不绝地涌进胡适先生的灵堂,向胡适先生行三鞠躬礼,很多人黯然神伤,默默无言。告别 式由“副总统”陈诚主持,礼成后,许多人仍然冒着细雨站在灵堂前,久久不去。胡适的夫人 江冬秀女士则一直在后辈亲友扶持下不停饮泣。 1975年8月22日,江冬秀女士也过世了,与胡适合葬在一起。他们育有两个儿子,长子 胡祖望在驻美单位做事,次子胡思杜留在了大陆,后在大陆批判胡适期间自杀身亡。 1990年,胡适百岁冥诞,海内外华人举行了许多纪念活动,包括出版书刊专集,举行学 术研讨会、文物展等,其中两岸学者专家举办了“胡适与近代中国研究会”。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3 杨传广、纪政传奇(1)…(图)
杨传广发起“一人一元运动”。图为杨传广与纪政在体育场奔走宣传 横跨1960年代,台湾体坛出现了两颗闪耀的巨星。他们的优异表现,名震国际体坛, 因此成为永不磨灭的传奇,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他们是“亚洲铁人”杨传广和“飞跃的羚 羊”纪政。 杨传广与纪政的成绩不仅是个人的,也反映着这个时代力争上游的朝气与梦想。他们不断 地往前冲刺,不断地创下更好的成绩,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展现不服输的斗志,编织创造荣 誉的梦想。 这段金色传奇始于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台湾田径选手杨传广与美国选手琼森争夺十项 全能的金牌。赛程扣人心弦,双方互有领先,又因天雨,比赛走走停停,让全场五万多观众紧 张得喘不过气来。最后,经过两天的比赛,杨传广在十项中领先了七项,却因铅球和铁饼落后 太多,以总分八千三百三十四输给了琼森的八千三百九十二分,获得亚军。 尽管杨传广以五十八分之差输给了琼森,但这场精彩的赛事却成为日后国际体坛的一段佳 话,杨传广也因此名扬千里。长年以来,亚洲人天生体能的限制,鲜少能在田径场上与西方国 家选手一较长短,因此杨传广的优异表现不仅是中国人的体育成就,也让亚洲人引以为荣。杨 传广为台东阿美族青年,二十岁那年以跳高和跳远两个项目入选亚运会,不过在集训期间,他 于铅球、铁饼、标枪等项目都表现得相当有潜力,于是总教练张焕龙决定让杨传广改报十项运 动。这时离马尼拉亚运会开幕仅剩下三个星期,杨传广赶紧恶补撑杆跳与一千五百米长跑。结 果,杨传广一鸣惊人,在1954年的亚运会上,以五千四百五十四分夺得十项运动冠军。这项 成绩极大地振奋了台湾体坛,也唤醒了选手们的竞争意识。1956年,杨传广在墨尔本奥运会 中以总分六千五百二十一名列第八,在世界性的比赛中初露头角。1958年东京亚运会时,杨 传广再以七千一百零一分夺得冠军。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3 杨传广、纪政传奇(2)…(图)
在罗马奥运十项全能比赛中表现杰出的杨传广 随后,杨传广到美国接受专业训练,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受训,与美国选手琼森同为名教练德瑞克的弟子。在美国期间,杨传广的体能和技巧逐渐达到巅峰,从1958年到1960年, 他在全美十项运动比赛中,成绩突飞猛进,连拿第一名。在罗马奥运会中,杨传广与美国的干 贝尔、琼森、苏联的库兹涅佐夫、德国的劳尔、芬兰的拉森尼斯等世界一流选手同台竞技。原 先国际体坛并没有特别看好他,台湾代表队也只将杨传广进入前六名列为主要目标,没想到他 竟夺下了中国人在奥运会的首面银牌,成为世界级的体育明星。 罗马奥运之后,杨传广继续扬威世界田径场,并于1963年4月29日在美国的一场比赛中 以总分九千一百二十一打破世界纪录。不过来年,1964年在东京奥运会上,被赋予极高期望 的杨传广表现并不理想,仅以七千六百五十分拿到第五名。此时杨传广已三十五岁,在无比的 荣耀中结束了自己的运动生涯。
第一部分:胡适在台北逝世1963 杨传广、纪政传奇(3)…(图)
纪政在台湾参加比赛时,就已展现了“飞跃的羚羊”的田径天分 另一位闪耀的体坛巨星纪政的传奇与杨传广大抵同时。事实上,她的名字与杨传广经常是 并列的,成长的背景也有相似之处,只是纪政的童年更为穷困坎坷。她的父亲原本是在骑楼下 修理皮鞋,后来改做卖肉丸的流动摊贩。由于家境极为贫困,纪政三岁半时即被送给人家当养 女,后来被要回来再送另外一家。由于第二个养母常常打她,所以纪政常常跑回家来。最后 父亲于心不忍,还是把她要了回来。上学以后,纪政发现自己很会跑步,几乎每次赛跑都 拿第一名。小学时候跑第一名可以得到铅笔和笔记本等奖品,这对一个从来就一无所有的 女孩来说,有着极大的满足感。 十六岁那年,纪政获得中上运动会初中女子组跳高第一名,同时获选为参加罗马奥运会的 选手。这一年也是杨传广在世界体坛大放异彩的辉煌时刻,纪政这时还只是一个羞怯的小女 孩,一个奥运会的见习生。不过曾大力培植杨传广并有“中国田径之父”称誉的关颂声先生, 却已看出纪政的体育天赋,对纪政特别关照和支持,并有送纪政到美国受训的计划,可惜不久 关颂声的过世使这项构想搁浅。虽然如此,1962年美国国务院派遣教练瑞尔(Vincent Reel)到台湾协助训练选手,瑞尔看了台湾的选手后,认为纪政是可造之材,于是写信给“教育部”, 建议让纪政到美国接受专业训练。来年,“教育部”接受此项建议,提供纪政全额奖学金到加 州受训。此后五年纪政在美国度过,参加各项比赛,充分地发挥潜力。 1968年后,纪政的体育生涯步入巅峰。这一年她在墨西哥奥运会中,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