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8-图解人体使用手册-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环境。
小肠的吸收
将各种物质带入体内
各种营养在小肠中被分解,转变为易溶于水、易被吸收的物质形态。碳水化合物最终转变为葡萄糖,蛋白质转变为氨基酸,脂肪转变为脂肪酸等,这些养分再通过血液或淋巴液运送至全身。
维生素类的养分也在小肠中被吸收。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直接被小肠壁吸收,而维生素A、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则和脂肪一起被吸收。
喝了牛奶总是肚子不舒服怎么办
有些人喝了牛奶后会感觉肠胃不适,出现腹胀、腹痛的症状,甚至发生腹泻。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对牛奶中的乳糖消化不良造成的,叫做乳糖不耐症,我国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很多。但是牛奶中的各种营养非常丰富,还含有大量钙质,放弃牛奶对人体健康来说是很大的损失,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解决。
1。少量多次:每个人的乳糖不耐受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减少饮用量后就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了。对这部分人来说,每天多喝几次,每次只喝少量,一段时间后逐渐增加饮用量,使胃肠慢慢地适应牛奶后,症状会有所减轻,甚至有可能完全不会产生任何症状。
2。避免空腹喝牛奶:与其他食物一起进食,可减缓牛奶的消化过程,减轻不适感。一般来讲,乳糖不耐受者空腹喝奶会有较重症状,但与谷物类食物共同进食时,牛奶中的乳糖浓度在特定环境中得到相应的“稀释”,使乳糖不耐受程度降低。喝奶前吃些饼干、面包会减少排气和不舒服的感觉。
3。改喝酸奶:对于大多数乳糖不耐受的人来说,喝酸奶应该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酸奶是在牛奶中加入一定量的乳酸菌经发酵后制成的,发酵过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被分解,蛋白质和脂肪也被分解成为更容易吸收的成分,更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同时,酸奶中的乳酸菌还具有助消化的功能。所以,酸奶对饮用牛奶后常发生腹胀、腹泻的乳糖不耐受人群最为适宜。
4。干酪:干酪是乳糖不耐受人群的理想奶制品,因为牛奶在加工成干酪的过程中,95%以上的乳糖都已经随乳清排除。干酪的主要成分是酪蛋白和脂肪,并经对人体有益的菌种发酵,使得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得了急性肠炎怎么办
减肥不当容易造成肠道老化
随着“以瘦为美”的风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节食减肥而患上了肠道疾病。相关检查发现,患者的肠道色泽灰暗。医生认为,这是靠节食的方式减肥造成的肠道提前老化的征兆。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年龄”应该和生理年龄相差不大,而许多节食减肥者却出现了“肠道年龄”和生理年龄极不相符的情况。个别20岁的女性已出现了40岁的肠道。长期通过节食减肥,很容易导致肠道内有益菌群减少,有害菌群增加,最终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肠道功能衰退。
得了急性肠炎怎么办
“拉肚子”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急性肠炎就是“拉肚子”最常见的病因。一旦饮食不当,就很容易引发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是暴饮暴食或者吃了腐败、变质、受污染的食物,也有些人是因为对食物产生了过敏反应。急性肠炎多发于夏季,这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因此,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急性肠炎的患病几率会大大降低。
得了急性肠炎首先要卧床休息,保暖,禁食,病情好转以后逐渐进少量流食,如藕粉、稀粥或面汤等,慢慢地恢复正常饮食。可吃些烤焦的馒头片、糊米粥,或者马齿苋等,以收敛止泻;多饮水,以补充因腹泻而流失的水分。病情轻的患者可服用乳酶生、黄连素、氟哌酸等药物,腹泻严重甚至造成脱水的,则应及时去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
大肠
负责消化吸收的最终阶段,把废物以粪便形式排出
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部分,大肠最粗处的直径为5~8厘米,大约是小肠的两倍,长度为1。5米左右。
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盲肠位于右下腹部,与小肠连接。从盲肠下端伸出来的阑尾虽和消化、吸收都没有关系,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也是身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有预防感染的功能。我们俗称的盲肠炎,其实是阑尾炎。
从盲肠出发的大肠,首先作为升结肠,往右腹部上方延伸。到肝脏下方改变为横向,成为横结肠穿过腹部。接着到脾脏下方再改变方向成为降结肠,往下延伸。延伸至骨盆形成乙状结肠,弯曲着向腹部中央靠拢,最后形成直肠,与肛门连接。
结肠部分外侧有3条称为结肠带的肌纤维纵贯结肠,内侧有许多称为半月襞的皱襞。
直肠部分长约15厘米。为了防止大便急速掉落,直肠有3处变细的部分,分别都有皱襞。
肛门有肛门内括约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对排便进行双重调节。
盲肠
大肠中最粗、最短、通路最多的一段
盲肠有3个通道,向内通回肠,向上通升结肠,向下通阑尾。盲肠表面的3条结肠带集中于阑尾根部。
盲肠以回盲瓣与升结肠及回肠为界。回盲瓣是回肠末端的两个半月形的瓣,作用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使食物在小肠内充分消化吸收,并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大便的形成过程
结肠
贮存粪便,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结肠带是大肠壁纵行肌纤维形成的3条狭窄的纵行带,在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处较为清楚,从降结肠至乙状结肠逐渐不明显。由于结肠带比附着的结肠短1/6,因而将结肠壁缩成了许多囊状袋,称结肠袋。在结肠壁上,尤其是在结肠带附近有许多由肠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形成的肠脂垂,在乙状结肠较多。
结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其中水和钠的吸收主要在右半结肠,而降结肠和乙状结肠也吸收一些水分,但主要功能为贮存和排泄粪便。因此,若不及时排便,粪便在结肠内停留时间过久,粪便中的水分会被结肠吸收,使粪便变干变硬,引起排便困难。
直肠·肛门
直肠上端的大小和结肠一样,下端扩大成直肠壶腹,是粪便排出前的暂存部位,最下端变细接肛管。直肠壶腹部黏膜有上、中、下3个皱襞,内含环肌纤维,称为直肠瓣,直肠膨胀时直肠瓣消失。直肠瓣的作用是使粪块回旋下行、压力均等,防止粪便急速掉落。
食物残渣在大肠中形成粪便,粪便到达直肠后,将会刺激直肠壁,信号通过脊髓被脑部感知,继而促进直肠的蠕动,进行排便。排便使用的肌肉是不为意志所控制的肛门内括约肌以及受意志控制的肛门外括约肌,接受脑部发出的指令而促进排便的是肛门内括约肌。我们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忍耐便意,可以说是肛门外括约肌的功劳。
肛管内面有6~10条纵行的黏膜皱襞,称为肛柱。肛柱内有动脉、静脉及纵行肌,相邻两肛柱下端的小横瓣为肛瓣,通过肛柱下端及肛瓣的边缘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齿状线。齿状线以上覆盖着黏膜,没有明显痛觉;齿状线以下覆盖着皮肤,对痛觉敏感。
大便的形成过程
大便是在大肠处制造而成的,大肠并不进行食物的消化,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制造大便并排泻。食物被吸收后,剩余的糊状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开始蠕动,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把糊状的残渣转变为固态,即大便。
食物经消化吸收后,送达小肠的末端,大约需要5~10小时,而到达大肠后则需9~16小时以吸收水分。肠内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发酵和腐败,以制造大便。大便形成后通常先积存在乙状结肠中,不久,当大便因本身的重量而移动到直肠时,直肠内的感受器就会受到刺激,产生便意。
《图解人体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如何预防痔疮
放屁对健康有益
我们吃进肚子里的食物,有些未被分解。如果未被分解的部分包含纤维和糖类,就会成为大肠菌的食物。大肠菌饱餐后就会排气,这些气体在体内累积,产生一股气压。当压力太大时,就会被排挤出体外,形成屁。
屁的多少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有些人爱吃洋葱、生姜、生蒜、薯类、甜食、豆类和面食,由于这些食物分解后可产生大量氢、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所以食后往往会废气大增,不断放屁。
屁的多少还与人的消化机能强弱有关。消化不良时,肠道细菌发酵快,容易产生气体而使人放屁。
科学家调查发现,一个人每天放屁大约14次,每个人每天释放的废气,大约500毫升左右。
屁虽臭,但放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要,将对人身体不好的气体排泄出去,有利健康。如果一天到晚一个屁都没有放,极有可能是胃肠道出了毛病。
接受阑尾炎等有关肠的手术后,医生和家属常会询问病人“有没有放屁”,这是因为“放屁了”是手术后肠子没有粘连到周围组织,并已开始正常工作的证据。
粪便的形态反映健康状况
如果粪便像小黄瓜或香蕉,呈细长形,就是健康状态的粪便,这表示肠道状态良好,饮食也十分均衡。如果水分稍多,粪便会比较长,并呈蜷曲状,这也表示胃肠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
如果粪便像小芋头般呈颗粒状,则是由于在肠内滞留的时间较久,水分被肠过度吸收所致,也可能是水分摄取过少造成的,属于便秘的表现。如果粪便无法成形、呈现液态状的话,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也可能是由胃肠疾病所致,若症状持续,请就医检查。如果粪便外形扭曲、变形,说明大肠和肛门可能有痔疮、息肉或肿瘤。
粪便颜色也是重要的信息。如果粪便形状正常且呈茶色,表示胃肠的状况不错;如果有点泛白,表示脂肪的摄取量可能过高;如果掺杂有红色,可能是胃肠感染性疾病或溃疡、肿瘤等造成;血液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色、发黑,因此如果频繁出现黑便,必须特别注意。
如何预防痔疮
简单地说,痔疮就是人体直肠末端和肛管处发生的静脉曲张团。久站、久坐、劳累、便秘、长期腹泻、妊娠、盆腔肿物,均能使静脉回流受阻,从而使静脉丛扩大曲张。若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下行迟缓,或因习惯性便秘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产生血液回流障碍,也可能导致痔疮。
根据发生的位置不同,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常见的表现有便血、疼痛、瘙痒等,严重的会脱出肛门外、感染,甚至形成脓肿。一旦得了痔疮,很容易反复不愈。所以,痔疮的预防才是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