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当鞋合脚时 >

第32章

当鞋合脚时-第32章

小说: 当鞋合脚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规矩、定律、指示。他变成了他的画,他不再存在,他完全沉浸在其中。
你必须和他在一起。当他进入他的画时,当画家消失时,只有绘画留下了,
当绘画不再是一种有意识的动作,当无意识进入时,你必须看到这现象并感
受它,它是什么。那时,那不是毕加索的手,那是无意识的道,自然进入了。
毕加索的双手是工具,它们像媒介那样工作,有某些其他的能量存在。看毕
加索绘画——他不再是一个人。他不再是你们当中的一部分;他成为一名创
造者,他不是一个动物。那就是为什么绘画诞生时,它带来了另一个世界的
某种东西。
但这算不了什么。当佛陀说话时他不是发言人。当佛陀走动时他不是
那个走路的人。当佛陀把他的手放在你头上时他不是那只手。道——你可以
称它为神,无论你选择什么名字——进入了。现在那只手不是佛陀的,它是
工具,神通过它在接触你,佛陀根本不在,没有站在你与上帝之间。但这必
须经过体验。从死去的佛陀那里不可能学到任何东西。如果你不能从活着的
那一个学,你怎么能指望从死去的那一个那里学呢?它是一种技艺,最了不
起的技艺,它是如此精致和微妙,以至没有什么能够有意识地去做,你只需
靠近和汲取。这个字必须记住——汲取。佛陀必须被汲取,吃进去。他成为
你的血与骨,他在你的内在流动。他的存在必须被吸收,你必须在你的内在
带着它。
这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技艺——把人锻造成神——一个始终注定要成
为动物的人——把他锻造成神,去改变意念,放下自我,让终极的东西在他
身上降临。这是把海洋带入水珠,这是把海洋滴入水珠,这是最高的、至高
无上的技艺。没有经文能够承载它,它们只能暗示,你必须走近活着的佛陀
去了解它是什么意思。它在1000 年中只发现1 次,在2000 年中,有一个像
佛陀那样的人存在。于是死的宗教仪式诞生了,人们一直在崇拜,却不知道
他们在做什么。
现在试着去领悟庄子的那些话。这是一个美丽的寓言。
桓公和造轮子的人。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造轮子的人扁在外面的院子里做一个车轮。
扁放下推子和凿子走上堂来,对桓公说:“冒昧地请问,大人,您所读
的书是些什么呢?”桓公说:“是圣贤的话语。”记住你所有的圣人和先知总
是死去了的,因为在那个讯息传到你处之前,那人已经消失了。当你知道有
佛陀的时候,佛陀已经死了。你的意识是这样一种懒惰和粗劣的东西,你对
正在发生的事情是那样地不注意,当你知道花儿已经开花,你冲到花园里,
花已经消失了。
对你来说意识到某人的存在需要时间——它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有时
几个世纪之后你才感觉到佛陀曾经存在,但已经没有什么可做了。更警觉一
些,更有意识一些,那样你才能准点赶上火车。你总是错过火车。你不是第
一次存在,当高特马成为佛陀时你就存在,你存在于地球的某一处,它不会
是别的样子,因为没有东西死亡。你错过了他。有人肯定告诉过你,你一定
争辩过。你一定说:“我们听过许多故事,这些只是故事罢了。”你一定想,
当我还没有开悟的时候别人怎么能开悟?别人怎么能够比我优越?有信心
呢?你一定说:“我是一个理智的人,我不会如此轻信。若有疑问,首先我
必须满足我的疑问??”这需要时间,有时几个世纪,甚至那时疑问还没有
被满足。记住,甚至带着疑问,一个人也必须跳跃。如果你等着让疑问先退
去,那么你跳跃的时刻永远不会来临,因为疑问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
个疑问造成另一个;另一个疑问造成又一个。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于信心—
—一个信心造成另一个信心,另一个信心??于是一个链造成了。你在开始
时有一种动摇。没有人能够在开始全心全意,因为那时没有必要。人必须带
着疑问开始,但不要过多地注意疑问,对信任多加注意。然后能量移向信任,
信任成为一种链。渐渐地,疑问的能量被信任的能量吸收了。
记住,人必须播种。如果你等待,说:“当不再有疑问时我再播种信任。”
那么你永远不会播种。
你一定听说过,有人可能告诉你这个高特马开悟了。你一定大笑,你
一定说:“没有人开悟,这些只是人们在不断编造的故事。我认识这个高特
马,我甚至知道他父亲。我知道他的家庭,我不会相信因为我是个怀疑论者,
我是个理智的人。不经思考我不会移动一步。”不仅与佛陀——当耶稣存在
时你就存在了,庄子存在时你就存在了。你一直存在,但你错过了许多次。
为什么?原因总是同样的——你不能信任。你不断地寻找反对跳跃的理由;
有无限的可能性去不停地寻找理由,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因为你一旦
满足,疑问它就会变成一种癌一般地生长,它持续着,持续着,它生长着。
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于信任。
所以记住,这不是一个“当我没有疑问时我将信任”的问题,这是不
可能的,那个时刻永远不会到来。你必须在有疑问时就信任。注视它的美丽,
如果你能够在有疑问时就能够信任——人类的意念就是如此,脆弱,虚弱,
分裂,你必须在有疑问时就信任。如果你能在有疑问时就信任,这意味着你
放在信任上的注意力多,放在疑问上的注意力少;你对疑问漠不关心,你的
整个注意力转向信任。于是疑问消失的那一天来临了,因为如果你不给予注
意,你不给予食物——注意就是食物。如果你不给予注意,疑问在它的链中
无法持续。但你总是寻找理由。自我总是说:“不要舍弃,不要放手。你在
干什么?你会迷失的。”你从未想到你已经迷失了,你在哪里?你一定遇见
过那种叫做“开车狂”的人。有些人就是喜欢驾驶,他们是“开车狂”。他
们会从孟买到德里,一站不停,到达德里时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路
上只用了24 小时。”这就是“开车狂”。
有一次一位开车狂开车送我去某处。他开得飞快,在高速公路上以疯
狂的速度行驶。我们预先设想下午到达那个村庄,但我们还没有到时天已经
黑了。于是我查看了地图并告诉他,后来他走了一条岔道。他说:“不要理
会地图,这没关系。我们享受旅途的快乐。”他又开起车来,也不停下看看
地图。
有些人只是快速前行,以为只要快行,他们总会到达某处。
不是运动把你带到某处,而是方向。不是只靠奔跑你就会到达终点;
你可能在跑着兜圈子。你到达哪里?你失去了什么?什么也没有,那么你为
什么害怕?害怕没有什么会失去?人们来找我,他们说放弃是困难的,我总
是看着他们,只是不明白他们在说笑些什么,因为他们没什么可放弃,没什
么会失去,没什么会舍弃。如果你获得了什么,放弃还有些意味。你没有获
得任何东西,你收集的是一文不值的垃圾。你以为这是什么?但你不想看它,
因为如果你看,你会害怕,那时地底下就开始震颤。你不看它,你只是继续
相信你有许多而我什么也没有。因为除了开悟以外我所有的任何东西都不值
一提。除了一种完全觉知的意识,一种没有死亡的内在火焰,没有其他的富
裕,不会有。
扁放下椎子和凿子走上堂来,对桓公说:“冒昧地请问,大人,您所读
的书是些什么呢?”桓公说:“是圣贤的话语。”一个人只有当他具有悠久的
传统时才会成为圣贤。只有当许多时光流逝后,众多人崇拜他的时候才会成
为圣贤。如果无人崇拜耶稣,他会成为先知圣人吗?你数他的追随者吧:追
随者越多,先知与圣人就越伟大。
在新德里的一家糖果店里有一张招牌。如果你去,你必须去看看这家
店。招牌上写着“在这儿吃吧,100 万只苍蝇是不会错的!”你就是这么感
觉的,100 万个人是不会错的。当1000 万人追随时,你就觉得这是圣贤了。
但这些是苍蝇!
有多少人追随佛陀?有多少人追随耶稣?你数着追随者,好像师父取
决于追随者的数量。宗教不是政治,追随不是问题。即便没有人追随佛陀,
佛陀就是佛陀。如果全世界都追随,那也没什么不同,因为人们总是为了错
误的理由追随。不要寻求追随者。但那就是你如何感觉的:谁是圣贤?多少
人追随?你总是转向错误的论断。
桓公说:“是圣贤的话语。”扁问:“还在不在世上?”那位老人扁一定
是个有智慧的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因为要找到一个相信在世的圣贤的人
是困难的。一个活着的人怎么会是圣贤?这需要时间,一段漫长的时间——
只有那时某人才成为圣贤。
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个佛教的寺院——佛寺,那里的人聚集在一起要我
说一点关于佛教的东西,于是我就说了些话。一位僧侣有些不舒服。最后他
问我:“我从未在任何经文里读到过你说的那个故事,我读过所有佛陀的话
语。没有圣贤引用过它,我第一次听说它,你从哪里得到它的?”于是我告
诉他:“我创造故事,如果它没有写在你的经文里,你可以加上它。我是我
自己的圣贤。”经文是如何创造的?如果有人在1000 年之前写下它,他就是
圣贤。但如果我加入一个故事,那么,不!但为什么?这只是时间问题。佛
陀死去,500 年之后,故事才被写下来——但也并不是当时写的。那么,如
果500 年之后可以写故事,为什么2500 年之后不能写呢?那位僧侣无法相
信我会这么说。这位扁一定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说:“还在不在世上?”
圣贤几乎总是死去的,我告诉你,如果你能够相信一个活着的圣贤,你将会
转变。带着死去的人,他们会使你也死去——你就是这样变得枯燥和迟钝的。
与活着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有活力,因为无论你做什么都会改变你。如果
你相信死者,你相信死亡而不是生命。
如果你相信活生生的人,你相信生命而不是死亡。
桓公说:“死了很长时间了。”真的,每一种宗教都试图证明他们的先
知是非常、非常古老的。问印度教徒——他们说他们的达摩·萨那旦没有起
始。他们非常狡猾,他们说它没有起始,那么你就无法证明你的宗教比他们
的更为古老。他们说到底了,它没有起始。他们说《吠陀经》是最古老的,
他们认为如果你能够证明《吠陀经》是最古老的,那么它们就是更具权威性
的。
意念一般认为一件东西越老越好,就好像真理是一种酒一样,所有的
解释只是把陈酒放在新瓶里罢了。真理不是酒,真理一点都不像酒,它恰恰
相反,它越新,越鲜活、年轻,它就越深刻。生存是更为重要的;死者是没
有生气的,过去留下的尘埃,没有别的什么。
但印度教徒证明他们的《吠陀经》是非常非常古老的,他们不断地把
《吠陀经》的时间往后推。如果有人证明它们不那么老,他们会非常生气,
他们认为你是敌视宗教,你疯了。
问耆那教教徒:他们证明他们那些耆那教的先知比《吠陀经》更为古
老。他们有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