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中国音乐史书 >

第5章

中国音乐史书-第5章

小说: 中国音乐史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旋宫能力在当时来说是相当可观的。;
从曾侯钟的音阶构成来看,除五声音阶的“正音”:宫、商、角、徵、
羽外,新音阶的特徵音清角——■曾,已专称为“和”。同时,商角(徵的
低半音又称变徵)均铸在隧上,说明这个旧音阶的特征音或色彩音在实践上
可能较为常用。这种清角与变徵并重(其转位即清羽与变宫)的情况,在汉
代相和歌中仍可见到(参见第二章)。这一事实说明曾国当时可能已使用以


五声为主兼用清角(fa)变徵(#fa)与清羽(bsi)变官(si)的传统音阶。

在这个乐队中,编钟是性能最高的一件旋律乐器。演奏时,由三个乐工
双手各执丁字形木槌,分别敲击中层三个组的编钟,演奏旋律。其中第二组,
可能处于领奏地位。还有两名乐工,各执一根大木棒,分别撞击下层低音甬
钟,可以配以和声,并起烘托气氛的作用。它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
艺的巨大成就和音律科学达到的高度,在世界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
见的。它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音乐才能。与编钟密
切配合的旋律乐器是编磬。从磐体上镂刻的编号与有关铭文看,全套编磬共
四十一枚,分上下两层悬挂。每磬各发一音。磬架上层按新钟均(#F;调——
曾国无■均)悬挂十六枚石磬,下层按姑洗均(c 调)悬挂十六枚石磬,另
有九枚作为“间音”可随时调用。这套编磬可与编钟在同一调高(无■均或
姑洗均)上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关于钟磬的音响效应,古人早有“近之则
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淮南子》)的话,因此两者确有相得益彰之妙。

这个乐队中,建鼓是一件重要的打击乐器。它用一名乐工双手各执一个
槌端呈球形的木制鼓槌敲击。它可能在乐队中控制节奏起指挥的作用。

乐队中的其它乐器,如篪、笙、排箫、瑟等,都是演奏旋律的乐器。篪
是一种横吹营乐器,一具长29。3 厘米,一具长30。2 厘米。管身均髹黑漆,
并饰有朱漆彩绘三角云纹和绹纹。短者两端封闭,长者首端封闭,尾端有腐
蚀所致的小孔。短者除吹孔外,有五个按音孔和一个向上的出音孔。因原物
残破,我们用复制品吹奏测音,可以吹出相当于无■均(#F 调)的一个完整
的五声音阶和一个变化音#s;o1。可与原中层一组的上层钮钟和上层编磬同调
演奏,也可转上方五度和下方五度两个调。转调后,可吹出清角和变官。

排箫,古称箫。实物出土后不久尚可吹奏,能吹出六声的音阶序列,惟
有些音不准确。

郑国子产曾说:“七音、六律,以奉五声”(《左传》),就是说,当
时五声音阶占有主导地位。从这个乐队来看,编钟虽然可以奏出十二个半音,
但是联系到同墓出土的其它乐器的发音性能,我们推测这个乐队可能像子产
所说的那样,也是演奏以五声为骨干兼用其它偏音或变音的乐曲。

总之,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之际,已经有规模如此庞大,具备高、
中、低几个声部,又能转调演奏的大型管弦乐队,说明当时我国音乐文化的
发展是站在世界前列的。


八、韩娥、伯牙及其他民间音乐家

传说韩娥是战国时代的民间女歌唱家。《列子》一书说她曾路经齐国的
临淄。当时,临淄是一个有七万户居民的大城市,那里人人都会吹竽、鼓瑟、
击筑(一种五弦的用竹片敲击发音的弦乐器)音乐生活十分活跃(《战国策》)。
韩娥因为断粮就在临淄的雍门一带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
动了听众的心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还感觉到她的歌声
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因此后世就有“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由于贫困,
有一次,她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在悲愤之中歌唱一曲,声音是那么悲凉,
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了,三天之后还不能自拔。只
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人们才被欢快的情感所激荡,并且
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相传与韩娥同时或稍晚的民间歌唱家还有秦青、薛谭、侯同、曼声等人。
秦青的事迹也见于《列子》。据说薛谭是他的学生。薛谭非常自负,自以为
已经掌握了老师歌唱艺术的奥妙,便向秦青告辞回家,秦青没有挽留他。临
行时,秦青在郊外的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演唱了一曲,声音响亮,情感饱
满,甚至连远处的树木都瑟瑟作响,天上飘荡的白云都停留下来。这时薛谭
被老师的歌声所打动,并感到自己的不足,请求回去继续向老师学习。这个
故事就是后世人们常用的典故“遏云”的来源。

今本《列子》据说是晋人伪作,所载韩娥、秦青的传说可能不全准确。
不过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也承认他们的存在,并对他们的歌唱艺术有过精
辟的分析,它说:

譬犹不知音者之歌也:浊之则郁而无转,清之则燃而不讴。及至韩娥、秦青、薛谭之讴,
侯同、曼声之歌: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则莫不比放律而和於人心。何则?中有本
主以定清浊,不受于外而自为仪表也。

就是说,关键在于他们有内心的思想情感需要表达,这种思想情感到了不可
抑制的程度,冲出来就是歌声。而且正因为他们是按照内容的要求来控制声
音的清浊变化,而不是单纯去追求声音外在的美,所以才能既有符合声音变
化规律的美的形式,又能够深深地打动听众的心灵,有近乎神奇的艺术魅力。
其实,早在韩娥以前,音乐家师乙对歌唱艺术就有重视歌曲内容的表达并运
用相应的技巧与美的声音去把它表现出来的看法(《乐记》)。而且还进一
步指出了声音美必须要达到“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拆,止如槁木、倨中矩、
勾中钩、纍纍乎端如贯珠”。其大意是说歌唱声音向上进行时,要像向上高
举,声音向下进行时,像是向下沉落,声音转折处要很干脆,像折断东西一
样;声音休止时要像枯萎的树木那样寂寞无声;突然的曲调变化要像折线一
样有棱角;婉转的曲调变化要像曲线那样流畅而无痕迹;声音的连续进行要
很连贯,像一条线串成的珍珠一样。说明当时对于歌唱艺术是有一定要求的。
韩娥等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所以才得到《淮南子》作者的赞赏和推崇。

伯牙是战国时代的民间琴家,《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等
文献都曾提到他。据说伯牙弹琴想表现大山,听他弹琴的钟子期就说:“巍
巍乎若太山。”;要想表现流水,钟子期就说“荡荡乎若流水”。就是说伯
牙能以很熟练的技巧来表达乐曲的内容。


后代文献中还有成连先生带伯牙到海边去“移情”创作琴曲的传说。据
说著名琴家成连是伯牙的老师,有一次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
教你“移情”,我有一位老师叫方子春,住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他善于弹琴
又能教人“移情”,于是他们就一起去东海了。伯牙到了那里,并没有见到
方子春,而只看见了汹涌的海水波涛,杳冥的山林和悲号的群鸟,便很感叹
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一曲(《琴操》、《乐府
解题》)。这个故事有夸张之处,甚至未必真有其事,但它反映我国古代琴
家们已经认识到体察现实对创作和表演所起的作用,并用伯牙学琴的故事说
明它的重要性。

关于韩娥、伯牙等人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传说,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先
秦音乐文化所达到的高度。


九、儒家《乐记》与老庄音乐美学观

春秋战国之交是社会大变革的动荡年代,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各持不
同的政治见解,对怎样治国平天下这个重大问题,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论争,
各种思潮异常活跃。在音乐方面,墨、道、儒三家围绕着怎样看待商周以来
的“礼乐”,包括音乐的本质、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与政治的关系、
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辩论。

在这场论争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约前480—前420),提出了“非
乐”的主张。墨翟认为音乐——“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能引起人
的美感,使人快乐。但它的存在,上有害于国家的治理,下不中万民之利。
他认为“农夫”、“妇人”听了音乐,一定会妨碍农事和纺织;“士”听了
音乐,一定会影响精力和才智;“王公大人”听了音乐,一定不能“蚤(早)
朝晏退,听狱治政”,其结果必然“国家乱而社稷危”。因此,他主张“圣
王不为乐”(《墨子·三辩》),圣明的君主是不要音乐的。在墨翟看来,
音乐愈进步、愈发展,国家的治理就愈难,“乐逾繁者,其治逾寡”。他认
为“乐,非所以治天下也”,就是说,音乐对治国平天下毫无用处。墨翟的
见解,从其同情下层民众、反对“王公大人”过分的音乐享受来说,有一定
的进步意义,但毕竟纯属空想,完全行不通。他单纯强调政治和生产,完全
否定音乐的社会功能,反对音乐的进步和发展,也不切实际。因此,在社会
上并未产生很大影响,在秦统一六国以后,这个学派就销声匿迹了。

与墨家学派相对立有道家老子、庄周和儒家孔丘、荀卿、公孙尼等人。
道、儒两家在否定“非乐”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庄周认为墨家“毁古之礼乐”,
“去王也远矣”(《庄子·天下》)。就是说,毁掉古代的礼乐,离统一天
下未免太遥远了。荀卿则明确指出:“非乐”只能“使天下乱”(《荀子·富
国》)。但在要什么样的音乐这个问题上,两家又各有自己的主张。

道家老子、庄周从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出发,否定儒家的“仁义”、
“礼乐”,认为”五音令人耳聋”(《老子·十二章》),极力主张“攘弃
仁义”、“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庄子·胠箧》)。道家认为,理想音
乐的本质是“和”。什么是和呢?早在春秋时代,伶州鸠就提出了“乐从和”、
“声应相保日和”的见解,认为声音按一定规律组合而能达到相“应”、相
“保”这就叫做“和”。老子从自发辩证法的角度发展了伶州鸠的观点,认
为“和”是处在内在矛盾中的声音——有声与无声的对立与统一,即“有无
相生,。。音声相和”(《老子·二章》)。老子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无”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也即“道”。理想的、合于道的音
乐,即无声之乐——所谓“大音希声”或“至乐”。它虽听不见,然而“其
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庄子·天运》)。就是
说,它在精神上高度符合美的辩证关系。道家的种种说法,表面看来似乎神
秘,对音乐和美均持否定态度,实际恰恰相反,它比任何学派更重视音乐—
—作为艺术存在的音乐;更重视美——高于形式美的内在的、精神的美。换
句话说,它强调的正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规律,即审美规律。而这一点恰
好是其他学派所没有注意到的。

儒家音乐思想以公孙尼子的《乐记》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