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大留级生-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欧洲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久久呆在里面,我会问自己:“我愿作为一名修士,在此度过一生吗?”
不!我受不了!首先,我不认为在教堂、修道院的建筑空间内有上帝。修道院内不是我的最后归宿。我要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通过科学、艺术的哲学去接近上帝,认识上帝,去“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也是西方的泛神论。偷偷地成为泛神论的信徒,是我6年北大求学时期最大的收获之一。它比什么都重要!
1955年8月,走进北大西校门,我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1961年8月,走出北大南校门,我已是一大片拓荒过的沃土,犁沟里撒下了许多种子,待日后发芽、生长……
当年我故意留级,也是为了多撒下几粒良种,待将来有好收成。
今天我还在问我自己:当年我这样做,值吗?当今的大学生能理解吗?那是病态世界逼出来的健康的病,充满了主观战斗精神。
我为我当年的壮举而自豪,顶住了多少压力啊!
值!
我的处女作是《科学·艺术·哲学断想》(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前后总共印了9万多册。
其实,我还有一本更早的处女作。这就是没有印成本的,我的北大6年求学记。说这6年的学生时代是我的处女作,一点也不过分。
今天我要把它原原本本地写出来。
6年来,我只做了一件事:
向我的心田撒下了许多种子。当年这样做是无意识的。今天我才明白,这些种子可以分成三类:科学、艺术和哲学。
后来我所有的思考和写作都是“科学、艺术和哲学”这同一主题的变奏或演绎,作详尽展开。
我后来的一切思考,都可以到北大6年中去追溯它们的胎观。——这才是“母校”中的“母”这个汉字的准确涵义。
——2003年晚秋写作手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这几行古诗为千古之言的劝学语,令人警悟感奋。不过很遗憾,绝大多数青少年并不理解这段警句大训。等到了三四十岁恍然大悟,又为时已晚。
今天,我不在悲伤之列,因为我在北大努力过。四年级我故意留一级,是一个决心努力的明证。尽管当年我有许多迷惘、茫然,但我英勇地搏击过,为形成“我的世界观”;为走向“世界哲学”(World-Philosophy);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或“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2003年秋冬交接之日的细雨黄昏,一人独自坐在上海衡山路“Keven(凯文)咖啡屋”反刍和品味四五十年前的往事。屋里放出的背景音乐是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感觉真好,活着真好。无奈人生苦短。
序题记(1)
1
时至今日,回过头去看,我才恍然大悟:
北大6年(1955-1961),我只做了一件事:“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
6年,由我自己设计的专业原来是:从哲学视野去观照人类文明之旅的结构和机理。
北大并没有设置这样一个专业。世界各地哪座大学有这个专业?它是涵盖文理科的。
开始,我决没有(也不可能)意识到从事这个囊括天地人神的广大专业是我一生最美好的使命。只是进入50岁以后,我才清晰地意识到我这一生的追求对象。而追求对象的意识正是人的自我意识,也是人的本质披露。
你追求什么,你的本质便是什么。一点不会多,但也不会少。
你的存在不能离开你所追求的对象:物质的和精神的对象。小仲马笔下的阿芒追求茶花女,构成了阿芒的本质。司马迁追求《史记》,构成了他的本质。
六年学生时代的努力都为了获得“从哲学视野去观照人类文明之旅”这个大框架。42年后的今天,我才拥有了这个框架。
哦,42年!这已是我一生。所以黑格尔说:“精神的道路是间接的,曲折的”;“精神曾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发挥出哲学”。(个体、民族、世界和人类无不如此)
所以我把自己比作山村一头推磨的毛驴。磨的上盘是文科,底盘是理科。中心轴是哲学。推磨的动力是对天地人神四重结构怀有探索的热情。这正是黑格尔的名言:“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且不说伟大的事业,就是同恋人的一次幽会,也需要足够大的热情。否则你就不会有去咖啡馆赴约的动力。迈开双腿需要热情。
其实,按年龄和心理,我还不到蹲在冬日向阳的墙根下晒太阳回忆往事的风蚀残年。我前面还有一段路,去作人生最后的冲刺。写回忆录也许是我10年或15年后的事。至于写自传,我根本就不够格。人要有自知之明。
今天我提早写写北大的往日,是我内心的一种自然冲动,也是“仰则畏天,俯则畏人”的一种流露。
六年的北大生活,我学到了、懂得了不过两个汉字:
敬畏
我现在把获得它的过程原原本本地写出来,一来是为了照亮自己的今后的路,二来是为了让今天的大学生知道40多年前大学生的精神状况。我承认,当时我是个另类。否则我就不会主动留一级。
我既不是二三十年代、三四十年代沙滩红楼老北大学生,也不是七八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新北大学生。相对于前者,我是晚辈;相对于后者,我又是前辈。所以我是一个中项,一个五十年代的北大学生。
今天的回忆,免不了带着今天的眼光和徘徊感慨。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忠实于我当年的感受和理解。这是我要把握的尺度和分寸。
我想,把我在北大成长过程如实地写出来,对今天的大学生或许有点借鉴的地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活到今天,最深刻的印象是懂得了:
人就这么一辈子
这七个汉字,平平淡淡,却含不尽之意,话里有话。
它能使我在迷雾重重中看清出路和方向;在逆境中变得坚强;在渺小时猛然变得高大;清晨偷懒在床上时会霍地穿衣起床,打开窗……
“人生意义”不是放在橱子里、口袋里的现存物品。它要我们自己去寻找。不是一次性苦苦寻找,是多次踏着一弯残月或一丝星光去觅寻。
于是才有了这本书。我写每本书都是去寻找生命的目的、价值和意义。人的这一辈子过去了,便什么都消逝了!
一句话未讲,一本书未写,一幅画未完成,一个人未爱,一杯咖啡未喝,世界某地未去……便再也没有机会了。留下的,只是夕阳衔山,荒地野坟,衰草寒烟。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在没有散之前,且让我们一醉方休!
将进酒,杯莫停,但愿长醉不醒!
2
人生于天地间,有一定的生存规律。求学时代也有它的规律。
我这本书谈论的正是这规律。如果叫我再活一遍,再去北大读6年,我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迷惘、徬徨、失误和痛苦,活出许多个高质量。
我写这本书的前提是爱生(对生的眷恋)和望来(向往未来),而不在悲死(悲伤逝去的)和悔往(悔恨过去):
“人之过在于悲死,而不在于爱生;在于悔往,而不在于望来。”
我牢牢把握这个大前提。
序题记(2)
3
大学三年级,我在温德(RobertWinter)教授朗润园私宅书架上发现一本雨果传(英文版)。得到他的同意,我借回去读。其中有一句,影响了我一辈子,直到今天:“我一定要让我的精神去静观世界和探索神论。我要在感叹号和惊叹号中度过此生”。
如果要我今天回头去总结我六年的大学生活,我便可以说:那是充满感叹号和惊叹号的六年。——几乎是每一天一个小的感叹号加上一个小的惊叹号;每三天一个中的感叹号加上一个中的惊叹号;每十天一个大的感叹号加上一个大的惊叹号。(我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
我就是通过一长串大大小小的惊叹号和感叹号渐渐走向成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走在通往“世界哲学”(World-Philosophy)的路上。今天我还在路上。
今天我才完全明白,没有惊叹号和感叹号(其实归结在一起就是“!”这个符号)的人生是多么平庸、贫乏和寒酸!这是枯井不波,死水一摊的生存状况。
有惊叹号和感叹号的一生才值得一过。
当然,“!”是有等级的。其实初恋和失恋给我的东西也是一个重重的“!”,让我记住一辈子。
《唐诗三百首》,说到底是由三百个“!”组成的。只有“!”才能抗击时间老人无情双手的淘汰。
“!”既可以来自自然科学,也可以来自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它原是弥漫于天地人间的一种元气。它要一颗敏感的心去见出,从中抽取出来,营养自己。
北大六年,我只做了一件事:从天地人神结构中抽取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加以琢磨,玩味,体认。直到今天,我的灵魂状态仍然沉醉在“!”中。
迷惘是探索世界或上下求索的影子。
谁在探求,他就在迷惘。我们只能把迷惘或迷途降低到最低、最小,而不能完全避免它,消除它。
宇宙万事万物(从太阳系到人,再到SARS病毒)都被安排在这条由三个环节组成的神圣链上:
过去→现在→将来
这是最高、绝对的安排。谁也挣脱不了这条链,自作主张跑到链外去。
最大的学问是关于这链的学问。
想想吧:相对于中午,上午已成为过去,留下的只有回忆;而晚上则是尚未到达的将来,留给我们的是希望或期待。
过去是历史。它是无法更改的。一点也不能。小学生写错了字,可以擦掉,再写。历史却擦不掉。
过去是现在的过去,将来是现在的将来。可见现在(此时此刻)才是最最实在的,可靠的。
不过,按照佛教哲学,现在像过去、将来一样,也是靠不住的:“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我不这样悲观。我要珍惜现在的每时每刻,再去计划将来,经常回顾往事。回忆录的功能是把过去和现在联结起来。于是才有了这本书。爱因斯坦有言,认为他自己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他不仅很不幸,而且也难以适应生活。“人生苦短,死去皆空。”——要同这个命题或咏叹作斗争。不能让它占上风。
否定生命的目的、价值的意义,是“横在谷口的一片白云”。《五灯会元》有言:“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幸好,我还不是一只迷巢的鸟。
我知道,即便人生原就没有意义,我也要自圆其说地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