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十博士pk于丹:解"毒"于丹 >

第5章

十博士pk于丹:解"毒"于丹-第5章

小说: 十博士pk于丹:解"毒"于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动荡不定、风云变幻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有些卿大夫为扩大影响,巩固地位,也确实有蓄士的需要,于是〃蓄士〃之风由此兴起。战国时的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士因此多归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待客平等,〃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赵国平原君赵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那些失去了生活保障,〃六艺〃学得不好,能力又不够的〃士〃,为解决经济困难,有的去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有的去经营工商业。
  还有一类〃士〃,〃六艺〃学得不错,家道中落后,贫贱落寞,又不愿意去给卿大夫们当门客。这些人往往满怀救国救民的远大理想,但是在争霸和兼并战争剧烈的春秋战国时代,各国之间常常是〃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他们很难找到理想的统治者来实践自己的社会理想
  。
  这些人开始创立学说,聚众讲学,把原来由贵族阶层垄断的文化知识传到了民间,从此中国历史上又出现了一批〃藏书策,习谈论,聚徒役,服文学而议说〃,专门从事文化活动的士。他们摆脱了旧的宗法的束缚,游学各国,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聚徒讲学,互相诘辩,促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的思想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例如孔子,他是宋湣公(前691~前682)的后代,曾祖父防叔奔鲁当了大夫,父叔梁纥孔武有力,是个典型的武士。孔子学习过〃六艺〃,善长射御,但已〃贫且贱〃,曾当过鲁国季氏的小吏。退职以后,开始聚众授徒,先后有门徒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也有七十二人之多。孔子积极传播自己的思想,成为先秦儒家的始祖。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剧烈的社会变化,加上有了像孔子这样的老师,一些普通的劳动者,也接受了文化教育,加入了士的行列。秦汉时期,士的内涵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用来称呼士大夫的〃士〃,此时既可以指军队中的将士,也可以泛指在中央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士人的内涵则比较丰富,主要是指具有较高的封建文化素养的知识分子,士人可以进一步区分为朝士、白衣士人、隐士、处士等。

  第11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0)

  朝士一般指那些具有较高的学识又在在朝廷当官的人,他们可以一边做官,一边教学生、授弟子。白衣士人、隐士、处士他们之间的共同特点就是头上没有官帽,但他们之间也有区别。白衣一般出生低微,是庶民的子弟。隐士往往终生隐居山林,聚徒讲授。处士涵盖的范围要更大一些,可以包括白衣士人,也包括在太学等官学中研习经典的诸生。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到汉代,士人特别注重〃士名〃,强调人格名望、风骨气节和学识才能。为求取〃士名〃,士人们必须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恪守封建纲常名教,以便得到统治者赏识,在朝堂博取一官半职。当然,也有士人为沽名钓誉,会到处拉帮结派,相互吹嘘。东汉后期,士人之间清议品题人物的风气进一步盛行,这种人物品题属于民间自发行为,标准当然也不一定与官方完全相同。
  民间的清议品题,多少会触痛封建王朝敏感的神经,魏晋时期,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品评士人之权收归政府,按照官方的标准进行中正品评。那些德行才能高的人,被给予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以各种官职;那些没有通过中正品评的人,不能当有品级的官员,只能当普通的办事人员。这个制度看似公正,其实里面有太多的问题。这就好比取消高考,取消公务员考试,然后用一套思想品德规范来给大家打分,分数高的就当大官。我们就是用大腿思考也知道哪些人的分数会比较高,当然是与打分的官员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可以得高分,比如品评官的姑姑的舅舅的二婶的邻居的小孩的朋友。这种制度只会让权力永远掌握在有权有势的大家族手里,真正有聪明才智的庶民只能永远处于底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一时期,九品以上官吏和得到中正品第的人,都成为士,其他人就成了庶人。进入权力中心的所有机会几乎都被士人垄断了,士人和庶人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士族家庭出身的男子,一出生注定要做官,士人代代相传,个个锦衣玉食,荣华享尽,迅速地腐朽堕落。当时有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只要从车上掉不
  下来的小孩,就可以当著作郎),'体中如何'则秘书(只要能在信中写几句问候的话,就可以当秘书郎)。〃(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长期养尊处优的生活,士族子弟从精神到体能都开始全面衰退。
  梁朝时的建康令王复,出身士族,见到马喷气和跳跃,就吓得要死。他对人说:〃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士族自身的腐朽加速了他们的败亡,士族在东晋时达到极盛,到南北朝时开始衰落。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作为一个特定阶层的观念仍然保留着。有官爵的人,仍称为士;免掉官爵的人,就成为庶人。到宋朝以后,〃士〃或〃士人〃才逐渐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品官。
  于丹告诉我们〃士〃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如果她接下来说的是宋朝以后的某部作品,还情有可原;但如果接下来说的是《论语》,那么她的解释就未免太过笼统,太不体谅读者了。
  〃君子喻于义〃中的?〃义〃能理解为〃适宜〃吗
  唐唐
  《于丹〈论语〉心得》在第59页写道:
  〃但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贪小便宜。孔夫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
  邪路。〃
  孔子的这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一般将这句话理解为:〃君子知道的是义,小人知道的是利〃。于丹教授为什么要将这里的〃义〃解释为〃适宜〃呢?
  《中庸》说:〃义者,宜也。〃《说文》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在这里〃宜〃应该与《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比较接近:〃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而不是于教授解释的〃适宜〃。网友塞外李悦也对于丹的解释提出了异议:〃到了唐代,韩愈在《原道》中给〃义〃下了定义,他说〃行而宜之之谓义〃。

  第12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1)

  于教授用〃宜〃解〃义〃,显然是从韩愈这儿来的。韩愈的定义很难说能得到孔子的认同。〃
  〃义〃在《论语》中共出现了75次,但孔子并没有给〃义〃下过定义。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试图对〃义〃进行解释:〃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朱子所说的〃天理〃类似于孔子所说的〃天道〃。《礼记?乐记》中记载,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日月无私照。〃也就是说天道就是无私。那么朱子的定义可以理解为,符合无私的天道的就是〃义〃。可见,网友塞外李悦说的,〃韩愈的定义很难说能得到孔子的认同〃,也有一定的道理。
  于丹将〃义〃解释为〃宜〃,是因为看了《中庸》的解释,还是受到韩愈和朱子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只要稍有古汉语常识,就不至于误解该字意义的。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中,〃义〃和〃利〃是对文,两个都是名词。在〃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一句中,〃宜〃和〃欲〃是对文,两个都是动词。怎么能用〃适宜〃来解释名词〃义〃呢?既然于丹误读了孔子的〃义〃,那么〃义〃的真实含义应该是什么呢?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到传世文献中去寻找线索,再通过理性的分析寻找答案。
  春秋战国时,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代表奴隶制生产关系的井田制逐渐解体。原有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也伴随生产关系的解体而土崩瓦解,周天子一统天下的稳定局面已经不复存在,各阶级或阶层原有的权利、义务的规定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他们都迫不及待地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去争夺利益的最大化,于是,诸侯国之间争霸战争不断,奴隶、平民的起义斗争此起彼伏。〃强以凌弱,众以暴寡〃、〃臣弑君,子弑父〃等现象层出不穷,西周的政治思想制度固有的平衡被打破,整个社会陷入结构失衡的危机,利益成了人们追逐的目标和选择社会行为的价值尺度。
  当时整个社会变成了一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士农工商都在孜孜求利,〃不余力而让财〃(《史记?货殖列传》)。对〃利〃不知厌足的追逐,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加剧了社会矛盾。
  如果一个社会从政的只想着如何不择手段往上爬,连起码的良知都放弃了;从商的只想着如何从消费者手中榨取更多的钱财,甚至不惜坑蒙拐骗、掺水造假;做学问的为一己之私,可以放弃人格、误导舆论;那么我们生活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到时可能会人人自危,吃饭怕吃到陈化粮,喝酒怕喝到甲醛酒,做生意怕被黑吃黑……这样的社会还适合人类生存吗?就算从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社会秩序也应该重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儒家创始人孔子凭着悲天悯人的良知和济世救民的历史责任感,在总结、继承西周尊礼文化的基础上,致力于新政治秩序和新道德秩序的重建任务。
  传统的西周尊礼文化为孔子提供了道德参考坐标,同时结合现实的社会需要,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社会人伦关系,从而建立起既符合新兴地主阶级需要,又能使天下迅速恢复稳定秩序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
  〃义〃在孔子的思想体系礼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中〃义〃与〃仁〃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仁〃是一切道德的源泉。先来看看《论语》中〃仁〃的描述: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就是仁的根本。〃)《论语》第一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将自己克制在礼的范围内就是仁。〃)《论语》第十二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就是仁。〃)《论语》第十二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将五种美德推行于天下的就算是仁了。〃子张问这五种美德都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可以不受轻侮,宽容可以赢得人心,守信可以得到人的信任,机敏可以建功,恩惠可以领导众人。〃)《论语》第十七章。

  第13节:告诉你未被糟蹋的孔子(12)

  在论语中〃仁〃似乎和很多概念有关,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自觉的受礼的制约也称为仁,仁又与爱、恭、宽、信、敏、惠这些美德联系在一起。可见孔子主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