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效果并不理想。“国帑所费已多,而于旗人究未能永远补益”,这就是结论。
增加兵额。乾隆三年(1738年),决定增加八旗领催、马甲、护军和养育兵额,作为解决京旗生计的长远办法。乾隆说,兵额增多,旗人食粮领饷的人就多,闲居无业的人自然就少了,“似为养赡旗人之计”。根据乾隆的命令,驻守北京的八旗兵,满洲、蒙古佐领各增加护军一人,马甲一人,养育兵十人;汉军佐领各增加领催一人,马甲二人,养育兵六人。总计增加护军、领催、马甲四千三百三十余名,养育兵一万零七百七十余名。每年增加军饷四十三万九千两白银,九万六千三百石米。据清实录记载,当时在京八旗共有闲居壮丁五万七千九百余人《清高宗实录》,卷78,10页。,一大部分旗人生活得到了改善。
京旗移垦东北。北京旗人生计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唯有当兵为业,不得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乾隆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乾隆六年(1741年),就开始筹划把驻京旗人派回东北老家垦荒。他派大学士查郎阿等人前往东北,查看适合垦荒的地点。查郎阿经过多方面比较选择,最后选中了距离吉林将军驻地较近的拉林(今黑龙江省五常县)和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两地。清政府事先在拉林盖好房屋,又派人垦熟了一部分土地,为移民的到来做了比较周到的准备。九年(1744年),北京满洲八旗一千户人口前往拉林种地。这一千户中,孤寡、老弱约有一百户,其余人家虽有年轻力壮者,大多数人都不知如何种地。“缘初学耕种,且无协助之人,安家银两,渐次用完。不能多种,牛只等项毙坏,无力置买,不免拮据。”《清高宗实录》,卷255,13页。大部分移民都陷入困境。这些满族人在北京过惯了舒适的生活,整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现在一下子从繁华的大城市来到人烟稀少的农村,又要参加生产劳动,很多人受不了,偷偷地跑回北京。对此,乾隆命令凡是逃回北京之人,在京有家属者,连同家属一起迁往拉林,以防再次逃走。十九年(1754年),吉林将军傅森报告,从前移驻拉林的一千户满族人,近来“生计渐裕”,请求再派三千京旗人前来垦荒。《清高宗实录》,卷475,12页。
汉军出旗为民。乾隆七年(1742年),乾隆做出了汉军出旗为民,归原籍居住,自谋生路的决定。清朝八旗兵在入关前就形成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三部分。汉军在八旗中的地位比较特殊,作为八旗兵,汉军同八旗满洲、蒙古一道当兵领饷,分有旗地,居住在一起,还互相通婚,享有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清朝有“旗民不交产”,“旗民不同刑”,“旗民不通婚”等规定。作为旗人,汉军与汉人处在不同的地位上。然而,汉军讲汉语,用汉文,不仅许多风俗习惯与汉族一致,而且许多亲属都是汉人。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他们的祖先本来就是汉人。乾隆在解释让汉军出旗为民的决定时说:
八旗汉军自从龙定鼎以来,国家休养生息,户口日繁。其出仕当差者原有俸禄钱粮,足资养赡,第闲散人多,生计未免窘迫。又因限于成例,外任人员即不能置产另居,而闲散之人外省即有亲友可依,及手艺工作可以别出营生者,皆为定例所拘不得前往。以致袖手坐食,困守一隅,深堪轸念。朕思汉军,其初本系汉人,有从龙入关者,有定鼎后投诚入旗者,亦有缘罪入旗、与夫三藩户下归入者,内务府王公包衣拨出者,以及召募之炮手,过继之异姓,并随母因亲等类,先后归旗,情节不一。其中惟从龙子孙,皆系旧有功勋,历世既久,自无庸另议更张。其余各项人等,或有庐墓产业在本籍者,或有族党姻属在他省者,朕意欲稍为变通,以广其谋生之路。如有愿改归原籍者,准其于该处民人一体编入保甲;有不愿改入原籍,而外省可以居住者,不拘道里远近,准其前往入籍居住。此内如有世职,仍许其带往,一体承袭。其有原籍并无倚赖,外省亦难寄居,不愿出旗,仍旧当差者听之。所有愿改民籍与愿移居外省者,无论京外官兵闲散,俱限一年内具呈。《清高宗实录》,卷164,32~33页。
乾隆关于汉军出旗的这一长篇大论,要点主要有四:1.旗人生计困难原因是困守京城,人口日众,又不能“别出营生”。2.汉军本系汉人,谋生较易。3.在清政权入关前就参加八旗的汉军,不必出旗。4.对汉军出旗一事,实行鼓励但不强迫的办法,以自愿为主。
一年之后,乾隆规定的期限已到,北京八旗汉军共有一千三百九十六人呈报愿改民籍,在这一千多人中,有二十几人系现职官员。乾隆令汉军出旗,本意是为解决汉军生计问题,尤其是闲散不当兵的汉军旗人,现任官员生活是不会有困难的,乾隆因此又将汉军旗人为民的规定作了限制。他说,汉军出旗为民,“原指未经出仕及微末之员而言,至于服官既久,世受国恩之人,在伊等本身及伊等子弟自不应呈请改籍,而朕亦不忍令其出旗”《清高宗实录》,卷189,16~17页。。乾隆作出具体规定,文官自同知(正五品)以上,武职守备以上,一律不必出旗为民。
十九年,乾隆下令各省驻防汉军办理出旗为民。驻防汉军出旗为民,与京旗自愿报名不同,多少带有强制性。他的目的是让他们出旗后,“将京城满洲派往,而京城满洲亦得稍为疏通矣”《清高宗实录》,卷459,17页。。以后,福州、广州、京口(今镇江市)、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等地的汉军陆续出旗为民,或转为绿旗士兵,京旗满洲生计得到一些缓和。
源源的战报荡平准噶尔:兴师致讨(1)
乾隆帝晚年写了一篇《御制十全记》,把他经手的重大战争及其取得的胜利称为“十全武功”,他自己得意地标榜为“十全老人”。这些战争包括:两次平定准噶尔,一次平定“回部”,两次平定金川,一次平定台湾,攻打缅甸、安南各一次,两次攻打廓尔喀。《清高宗实录》,卷1414,9页。平定准噶尔被列为“十全武动”之首,这意味着对准部的战争发生较早,动用的力量较大,武功之盛突出。
居住在伊犁地区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从康熙中叶始,噶尔丹崛起建立割据政权,强极一时,既兼有各部,又统一天山南北,远及青海、外蒙,经其继承者策妄阿喇布坦、噶尔丹策零,一再挑起战争。康熙、雍正两朝发兵,多次征讨,虽然打败了准噶尔军事的扩张,却不能消灭准噶尔政权。乾隆初政,与准噶尔部议和,从西北地区撤回清军,划阿尔泰山作为喀尔喀与准噶尔游牧分界线,赢得暂时和平。直到乾隆十年(1745年),准噶尔汗噶尔丹策零去世,准噶尔贵族因争夺汗位,先后出现五次内讧,使乾隆彻底解决准噶尔问题出现了转机。
噶尔丹策零去世后,争夺汗位的内讧首先在他的子女身上展开,并逐步扩大。噶尔丹策零生有一女三子。长女鄂兰巴雅尔。长子喇嘛达尔扎,十九岁。次子纳木扎尔,十三岁。幼子策妄达什,七岁。蒙古风俗重视嫡庶,喇嘛达尔扎虽年长,因系庶子,“次子那木扎尔以母贵嗣汗位”魏源:《圣武记》,卷4,《乾隆荡平准部记》。那木扎尔即“纳木札尔”。。
纳木扎尔囚禁鄂兰巴雅尔。纳木扎尔年轻,其姐鄂兰巴雅尔帮助处理政务,并对纳木扎尔多方约束。结果引起纳木扎尔的不满,说鄂兰巴雅尔“欲效俄罗斯自立为扣肯汗(即女皇)”,把她拘禁起来,还杀死了一些反对他的宰桑。
纳木扎尔囚禁其姐引起了部分贵族的不满,早就觊觎汗位的长子喇嘛达尔扎趁机与鄂兰巴雅尔的丈夫联合起来,杀死了纳木扎尔,推举喇嘛达尔扎继承汗位。喇嘛达尔扎为汗之后,受到贵族策零敦多卜家族的反对,他们企图拥立幼子策妄达什。但这个阴谋被发现,喇嘛达尔扎杀死策妄达什和达什达瓦,参与这一阴谋的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逃到了哈萨克。喇嘛达尔扎发兵三万进入哈萨克,务必捕获达瓦齐等以除后患。在这种危急形势下,阿睦尔撒纳被迫铤而走险,亲率精兵一千五百人,裹粮昼伏夜行,由闼勒奇山路突入伊犁,杀死喇嘛达尔扎,因自己系辉特部人,乃拥立达瓦齐为汗。这个达瓦齐本人昏庸无能,不久被贵族济噶尔打败,只是依靠阿睦尔撒纳的帮助才消灭了济噶尔。阿睦尔撒纳恃功自傲,不把达瓦齐放在眼里,达瓦齐也不甘心受人摆布,双方又在额尔齐斯河拉开战场,结果达瓦齐获得了胜利。
准噶尔部长期内讧致使其政局动荡不安,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艰难,迫使许多牧民逃离准噶尔部投降清朝,给乾隆用兵以推动。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九月,达什达瓦被杀后,宰桑萨喇勒率上千户降清,清政府将降众安置在察哈尔地区游牧,编入蒙古正黄旗管辖。乾隆亲自召见萨喇勒了解准部内情,萨喇勒说:“今达尔扎妄自尊大,仿效汉习。每召对时,长跪请命,謦欬之下,死生以之。故故旧切齿,其危亡可立待也。”昭梿:《啸亭杂录》,卷4,《萨赖尔之叛》。此萨赖尔即“萨喇勒”。
十八年(1753年),杜尔伯特部台吉车凌、车凌乌巴什及车凌孟克率三千户降清。在此之时,不少大臣怕轻启边衅,主张拒降不纳。乾隆则认为降者有因:“达瓦齐与讷默库、济尔噶尔构兵不已,俱令车凌等相助。两家胜败既难预定,即幸而所从者胜,亦仍受其约束,不若归降大国,冀得安生。”乾隆主张受降,他下令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扎布动用大批牲畜粮食送给三车凌降众,其中一次就赏给羊一万三千只,把他们安置在推河、拜达里克附近耕牧。次年五月,乾隆于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接见三车凌,封车凌为亲王,车凌乌巴什为郡王,车凌孟克、色布腾为贝勒,其他大小首领分别被封为贝子、公、台吉等,车凌带来的一百余名随员都被赏赐大批银两。乾隆同时还接见了达瓦齐派来索还三车凌降众的使者敦多克,从谈话中了解到准噶尔部“人心不一,甚属乖离”。乾隆因此下决心“明年由阿尔台、巴里坤两处进兵”《清高宗实录》,卷465,3页。。军机处拟定阿尔泰北路出兵三万,巴里坤西路出兵两万,其中动用八旗兵二万五千,蒙古兵一万五千,绿营兵一万,合计五万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二月,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和硕特部台吉班珠尔、杜尔伯特部台吉讷默库,共率兵五千、妇女人众两万人内附降清,清政府照例赏赐大批粮食牲畜接济。这年十一月,乾隆还打破清朝皇帝冬天留居北京的惯例,乘马三日,冒着严寒赶往避暑山庄,接见阿睦尔撒纳一行,封其为亲王,讷默库、班珠尔为郡王,其他首领分别为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官。乾隆接见阿睦尔撒纳时,以蒙古语问其内部变乱始末,并听取了阿睦尔撒纳、玛木特等人对进兵准噶尔的意见。清朝对准部用兵,历来都在秋高马肥之时,阿睦尔撒纳等人则认为春天更为合适,“欲乘彼马未肥,则不能遁”《清高宗实录》,卷449,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