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盐仓鱼鳞石塘的完工。乾隆三巡江浙时,已亲临海宁老盐仓一带实地考察解决柴塘、石塘之争,命令因地制宜,先修柴塘。四十五年南巡时,乾隆又来到海宁,看到经过十几年时间,涨沙渐远,地基结实,已经具备改建石塘的条件了,命令督抚实地调查,能建石塘的地方一律改成石塘。乾隆大驾回銮时又突然想到,该处地方官及百姓知欲建石塘,或视柴塘已经无用,不再加以保护甚至拆毁挪用,在石塘未竣工时可能先遭到海潮的侵害,“不几为开门揖盗乎”?而留此柴塘,对沿塘居民来说是双重保险,于是下令:“著该督抚严饬地方文武官员,将现有柴塘仍照前加意保固,勿任居民拆损窃用,将来石工告竣,迟之数年,朕或亲临阅视,尔时柴工倘有损坏,惟该督抚是问。”《清高宗实录》,卷1104,7~8页。经大学士阿桂、闽浙总督陈辉祖赴工地勘查,提出筑成十六至十八层鱼鳞大石塘,乾隆拨给三十万银两,由工部侍郎杨魁负责施工,于四十八年七月完工。
海塘的加固与增修。四十九年,年已七十四岁高龄的乾隆又来到浙江海塘工地。他果然检查了改建的四千二百丈老盐仓石塘,虽然地方官遵照他的指示,保留了柴塘,而他却不满意。原来石塘虽砌得很坚固,却没有修坦水坝以保护,而柴塘靠近石塘之处,已经出现沟槽一道,存有积水,“将来日积月甚,石塘根脚势必淹侵渗漏”。乾隆下令将石塘上为美观起见堆起的土牛埋入积水沟槽内,再把柴塘后面的土顺石塘做成斜坡,只露出石塘三四层,然后在连接柴塘与石塘的土坡上面种上柳树,“俾根株蟠结,塘工益资巩固,如此则石柴连为一势,即以柴塘为石塘之坦水”《清高宗实录》,卷1201,3页。。乾隆认为,这样施工之后,不修柴塘,也可以二三十年安全无事。不能不说乾隆此项决策确实非常高明,既省人力物力,又使柴塘和石塘都得到了加固。最后这次视察海塘,乾隆还指示邻近海宁的范公堤也改建成石塘,特拨银五百万两,限期五年完成,结果,只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
秋狝和巡谒效法康熙南巡:察吏安民(1)
清朝崛起白山黑水之间,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只在东北建国定都。顺治入关,但是没有到过江南。康熙是清朝第一位过黄河、跨长江的皇帝。雍正也没有远行。乾隆是第二位涉足南方的清朝皇帝。既然有此一行,就不能不把“察吏安民”作为一项目的。
江浙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历来为清朝统治者重视。乾隆首举南巡,于途中发表上谕:“惟念大江南北,土沃人稠,以百年休养户口益增,习尚所趋,盖藏未裕,纷华靡丽之意多,而朴茂之风转有未逮。夫去奢崇实,固闾阎生计之常经,而因时训俗,以宣风而布化,则官兹土者之责也。其尚励乃实心,以行实政,无忝教养斯民之任。凡兹士庶,更宜各敦本业,力屏浮华,以节俭留其有余,以勤劳补其不足。时时思物力之艰难,事事惟侈靡之是戒,将见康阜之盛益臻,父老子弟共享升平之福。”《清高宗实录》,卷383,6~7页。从此番言论之中可以看出,乾隆南巡,意在稳定江浙地方人心,巩固清朝统治。为此,笼络士农工商的谕旨频频颁布,真是一路皇恩浩荡。
蠲免地丁钱粮。乾隆凡巡幸所到之处,跸路所经州县免交本年应征地丁钱粮十分之三,若上年灾则减免十分之五,已经形成惯例。十六年以首巡江浙,特宣布豁免乾隆元年至十三年江苏省积欠地丁银二百二十八万余两,安徽省积欠地丁银三十万余两,浙江省向来不欠交粮赋,免本年地丁银三十万两作为奖励。乾隆在颁布此道上谕后,说江苏欠赋多达上百万而浙江全无,顽户抗赋不交是其主要原因,告诫江苏地方官严格督催,“此次扩清之后,若又听其故智复行,则顽户将视为旷典可常邀,适以启拖欠之端”《清高宗实录》,卷380,7~8页。。然而,乾隆再次南巡时,江淮地区刚刚发生大水灾,因此又下令免除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二十一年以前积欠地丁钱粮,以后历次南巡无不照此办理。直隶、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是南巡经由之地,凡有水旱之灾所欠地丁钱粮常因乾隆南巡所蠲免,江苏粮赋最重,免赋也最多。以四十九年为例,乾隆进入江苏省界即宣布:加恩将江宁藩司所属积欠地丁漕项等款未完银三十六万七千余两,民借籽种口粮未完银十五万余两,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麦豆十八万九千余石;苏州藩司所属地丁漕项等款未完银四万余两,民借籽种口粮未完银一千二百余两,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豆三万八千余石;安徽藩司所属地丁等项未完银三十七万三千余两,民借籽种口粮未完银六万余两,漕仓等项未完银八万三千余两,漕粮漕项等款未完米麦豆六万余石,“俱著全行豁免,用敷恺泽,副朕行庆施惠之意”《清高宗实录》,卷1199,1~2页。。就实际情况而言,江苏比浙江欠赋多,纯系连年的水灾造成,江苏淮安府地处黄、淮、运三河交汇区,是水灾最重之区。乾隆六度南巡,对欠赋原因心里十分明白,与其官逼民反,不如承认现实适当豁免,正是这位皇帝的高明之处。
提倡文教,优礼士人。清朝实行科举取士,江浙地区为历科中举之最,清朝的汉族大学士也以江浙人最多,乾隆朝大学士徐本、汪由敦、梁诗正,为浙江钱塘人。陈世倌为浙江海宁人。史贻直,江苏溧阳人;刘纶,江苏武进人;于敏中,江苏金坛人。任尚书、巡抚等官员的人更多。另一方面,江浙地区又是鼓吹反清复明思想的大本营,清代著名的文字狱,康熙朝的庄廷《明史》案,雍正朝的吕留良案,其代表人物又都为江浙士人。所以,乾隆很注意笼络江浙地区的知识分子,礼部侍郎沈德潜和刑部侍郎钱陈群以诗文称雄一时,为江浙士人推崇,他也能密切与此二人的关系。
沈德潜,江南长洲人,六十七岁才中进士,故乾隆戏称为“江南老名士”。七年(1742年)乾隆出己写诗命沈德潜唱和,十分欣赏沈德潜的唱和诗,故沈以诗受宠发迹,五年后竟升至礼部侍郎,当上了朝廷二品大官。十四年,沈德潜致仕回籍,乾隆赐给他人参,又赋诗表奖。十六年南巡,沈德潜接驾,命他享受在籍食俸的待遇。乾隆二次南巡,沈德潜加礼部尚书衔。三次南巡、四次南巡,沈德潜已年愈九十,仍坚持到常州迎接乾隆,因此加官为太子太傅,他的孙子沈维熙也被赐为举人。乾隆母亲六十、七十大寿时,沈德潜还不顾年老体衰,风尘仆仆赶到北京为太后祝寿。沈德潜九十七岁去世,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号“文悫”。乾隆赋诗称赞沈德潜:
吴中今古老人科,比似征明定若何。书画虽输诗胜彼,功名已过寿如他。游山有兴仍清健,处世无争只善和。明说九旬有三寿,那更年格尚嫌多。《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47,《赐沈德潜》。
皇帝和诗人关系的密切,堪称千古佳话,然而,沈德潜死后,发生徐述夔《一柱楼诗》文字狱案,里面有沈德潜为徐作传,“称其品行文章皆可为法”《清史稿?沈德潜传》,卷305。,沈德潜受到夺官罢祠削谥的处分。其实,在此之前的多起文字狱中,都有沈德潜为书作序,或假托沈德潜作序,乾隆就对沈不满意,终因徐案而爆发,可算盛名之累吧。
钱陈群,浙江嘉兴人。康熙南巡,钱陈群在吴江迎驾献诗,旋因母病,丧失了升官的机会。后来他考中进士,皇帝想起他的诗作得好,特别授为翰林院编修。乾隆十七年,钱以侍郎衔退休。乾隆帝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南巡时,钱陈群都赴行在接驾,他的官因此加到太子太傅,乾隆赐诗称他为“大老”,儿子钱汝器也得到了举人头衔。乾隆六十大寿时,钱陈群献竹根如意,乾隆非常喜爱,批示:“未颁僧绍之赐,恰致公远之贡,文而有理,把玩良怡。今赐卿木兰所获鹿,服食延年,以俟清晤。”昭链:《啸亭杂录》,卷1,《答钱香树奏折》。乾隆每年都把自己写的诗上百篇寄给钱陈群,钱即与之唱和。乾隆诗曰:“东南有二老,曰钱沈则继。并以受恩眷,佳话艺林志。而实有优劣,沈踳钱为粹。”二人生前同受恩遇,死后乾隆则抑沈而扬钱。
除了以这二位士人为代表,乾隆也没忘记其他知识分子。凡是前来接驾献诗的文人学士,都规定通过考试来授给官职和科举功名。如二次南巡时,江苏安徽两省进献诗赋的士人经过考试后,列为一等的王昶已中了进士,授为内阁中书,曹仁虎、韦谦恒、吴省钦、褚廷璋、吴宽、徐曰琏均特赐举人,授为内阁中书学习行走,列为二等的刘潢等十四人各赏给缎二匹,以资鼓励。《清高宗实录》,卷535,9~10页。另外,乾隆每次南巡,均以“三吴二浙文风素盛”为名,增加江苏、安徽、浙江三省本年岁试文童府学及州县大学名额,一般为每州县三至五名。四十九年最后一次南巡时,《四库全书》编成,“因江浙为文人渊薮”,乾隆下令再缮写三份《四库全书》,分藏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以嘉惠士林。乾隆还担心地方官吏从保护书籍出发,不允普通士人阅看,宣布将来书成贮三阁后,“有愿读中秘书者,许其陆续领出,广为传写”《清高宗实录》,卷1199,10页。。
秋狝和巡谒效法康熙南巡:察吏安民(2)
奖励盐商。六次南巡,盐商们捐助了大批银两供各地办差使用,历史记载说:“惟乘舆屡次游巡,天津为首驻跸地,芦商供亿浩繁,两淮无论矣。”《清史稿?食货志四》,卷123。现在有记录可查的是二十六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两淮盐商每次捐银一百万两;四十五年两浙盐商捐银六十万两;四十九年捐银十万两。而在乾隆于十六年首次出巡时,就表扬“两淮商人踊跃急公,捐输报效”《清高宗实录》,卷382,12页。,证明盐商捐输的银两大大超过此数。对盐商的报效,乾隆均以“众商情词肫恳”,“却之转阻其诚”为由笑纳。盐商为乾隆南巡竭尽全力,多次慷慨解囊相助,乾隆也不会叫盐商干吃亏,要想些办法给予补偿。办法之一是提高盐商的政治地位,乾隆宣布两淮盐商“本身原有职衔,如已至三品者,俱著赏给奉宸院卿衔,其未至三品者,俱各加顶带一级”《清高宗实录》,卷532,4页。。这些官职却系空衔,但封建社会是个官本位社会,商人属士农工商之末位,有了头衔,商人就成为官僚队伍中人,可以头戴顶子,身穿补服,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办法之二是盐引加斤,清朝贩卖食盐实行盐引制度,盐引大小不一,乾隆朝一般每引为四百斤,盐商以引为纳课单位。乾隆南巡时,每次都下令给两淮盐商所贩食盐每引“加十斤,不在成本之内,二年为限”。对其他地方的盐商,如长芦、两浙或十斤,或五斤不等,从经济上给盐商以实惠。办法之三是免税,盐商平时生活奢侈,为南巡除捐输银两,还要办理各种差役,逐渐出现入不抵出局面,欠下大量盐税,乾隆一律给以豁免。四十五年,免除两淮商人应还川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