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乾隆帝 >

第33章

乾隆帝-第33章

小说: 乾隆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渡江,游览长江中的名胜金山和焦山。三月初三,乾隆从长江登陆至江宁府(今南京市)驻跸,并亲诣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奠酒致祭,参观织造机房。三月初十,乾隆离开江宁,由七里港奉太后渡过长江,然后照旧由江淮运河回返。三月十九日至黄、淮、运三河交界的清口,乾隆查看洪泽湖高堰大坝后渡过黄河。平时至顺河集后,乾隆就舍舟登陆了,但此次仍然同皇太后一道乘船,由济宁、临清至德州。四月十三日,乾隆由德州上陆,皇太后则由水路回京。四月二十一日,乾隆先到北京,皇太后则于四月二十五日回至北京。    
    此次南巡从正月十六日出发,至四月二十五日太后返京,共计四月有余(其中二月为闰月),总数一百二十八天,为六次南巡中时间最长的一次。乾隆南巡日期及经过地方、活动,均据《清高宗实录》,卷727~735。


秋狝和巡谒效法康熙南巡:巡视河工海塘(1)

    当年康熙帝南巡,主要是治河,所以人们常称“康熙南巡治河”。乾隆帝南巡时,河患仍然存在,虽然他把自己的南巡说成是效法康熙,但在以治河为主的目的上,显然不能和康熙帝同日而语。不过也不可把乾隆帝的南巡均视为纵情山水,全在娱乐,其巡察河工、兴修海塘等事迹亦不可泯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她哺育了中华儿女,使之以勤劳智慧挺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滔滔黄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奔驰在中原大地,在生产力低下和统治者无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时代,她给沿河人民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历史上黄河中、下游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夏、商、周、秦、两汉均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长安、洛阳、汴梁(开封)是历史悠久的文明都城。但由于过量的砍伐森林,使黄河上、中游植被恶化,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而自潼关至郑州河床坡度下降达八百米之多,泥沙淤积,黄河逐渐变成了“悬河”,下游经常决口。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阳武决口,由阳武经延津、封丘入山东,然后由泗水取道淮河入海,黄河夺淮后泥沙淤积,造成黄、淮、运三河交界的淮安地区连年水灾不断,既给广大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难以数计的损失,也威胁着东南粮食的北运。清初,黄河几乎年年决口,康熙继位后,“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清圣祖实录》,卷154,10页。。康熙六次南巡,与治理黄河、畅通漕运有密切关系,后人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为生产水平所限,黄河水灾仍未能根除。至乾隆元年,黄水大涨,在河南砀山决口,堤多冲塌,潘家道口平地水深三五尺;三年秋天,黄水大涨倒灌运河,造成运河严重淤塞;七年,黄河在丰县决口;十年,黄河在阜宁县决口,并且淮黄并涨,沿河州县全被淹没;十六年,黄河又在阳武决口。这一切,使乾隆感到只有亲自前往巡视,才能拿出彻底解决办法。    
    定洪泽湖五坝水志。“清口为黄淮交汇,河防第一要区。”淮河上流各支河俱汇入洪泽湖,然后出清口与黄河交汇于今江苏淮阴市西部地区。清政府费数十年经营,沿洪泽湖筑成高堰大坝,又有天然坝之修,“天然坝乃其尾闾,伏秋盛涨,辄开此坝泄水,而下游诸州县胥被其患”。天然坝就是泄洪坝,清河道总督为保证高堰大坝的安全,避免洪泽湖水冲垮黄运两河大堤,每当洪泽湖水盛涨时,就开坝放水,保护运道。十六年,乾隆首次南巡时,因上午开坝放水,下游百姓被淹,“经过淮安,见城北一带,内外皆水”《清高宗实录》,卷382,16页。。乾隆亲自到高堰大堤及天然坝查看后,质问河臣:“夫设堤以卫民也!堤设而民仍被其灾,设之何用?若第为掣流缓涨,自保上游抢险各工,而邻国为壑,田庐淹没,勿复顾惜,此岂国家建立石堤,保护生灵本意耶?”清政府原建泄水天然坝三座,乾隆命令增加二座,即后来有名的仁、义、礼、智、信五坝,以前滚坝曾过水三尺五寸而未开坝放水,乾隆令以此为准,“天然坝断不可开”,命勒石为志,如果原来三座坝已过水三尺五寸时,才可以开后筑两坝,以减少湖水。《清高宗实录》,卷386,11~15页。    
    山东、河南、安徽三省河道的综合治理。乾隆二十年前后,黄河屡次在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决口,虽然堵塞决口,但仍留下大面积积水。乾隆于二十二年再次南巡时,“宿迁一带贫民甚多”,见到水灾如此严重,他表示:“朕巡省所至,首在勤民,而河湖要工,所关尤钜,一切应濬应筑,奏牍批答,自不如亲临相度,得以随处指示也”《清高宗实录》,卷532,10页。,决定回程改变路线,前赴徐州实地考察。四月初,乾隆赴徐州,“所过桃源、宿迁、邳州、睢宁诸州县,鹑衣鹄面,相望于道,而徐属尤甚,朕心为之惄然增戚”《清高宗实录》,卷536,5页。。亲眼目睹水灾给百姓造成的悲惨情形,当即决定,对灾区的赈济粮加发到五月份,将徐、淮、海三府所属州县积年借欠口粮籽种,不分新旧一律豁免。乾隆说,水灾如此惨重,地方官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叫督抚甄别州县任职情况,该留任的留任,该调走的调走,“一二年后,朕将亲临考察,若仍入其疆而田野不治,则非守令之罪,将督抚是问矣”。乾隆经过与有关人员详细研究,感到光靠河道总督所辖官员,难于迅速完工,“所有应疏应筑事宜同时并举”。于是决定,尚书刘统勋率道员王鸿勋、钱度专管徐州一带黄河大坝加高培厚一事;侍郎梦麟率道员吴嗣爵、同知李宏专管六塘河以及沂、沐诸水下游形成的大面积积水;由江南副总河嵇璜率何煟专管疏浚各水入江入海河道;吏部侍郎裘曰修专管山东、河南、安徽积水宣泄。分工完毕之后,乾隆又告诫各官务必配合紧密,和衷共济,“盖治水非他政务可比,必卓识远虑,明于全局又不执己见,广咨博采,而能应机决策”《清高宗实录》,卷536,8页。。二十三年,各工皆如期完成。    
    确立清口水志。清口位于黄、淮交汇之处,黄河泥沙混浊,清历届河道总督为解决黄河下游水道淤塞问题,在清口两侧筑束水坝冲击黄河泥沙,这就是明朝水利专家潘季驯创造的“束水攻沙”、“以清敌黄”之法,即利用洪泽湖所出清水冲刷黄河河淤,保证下游河道通畅。乾隆二十七年三巡江浙时,发现河臣嫌筑坝费工费力,每当洪泽湖盛涨时,即全靠天然五坝往下河地区减水,乾隆乃亲自确立清口束水坝拆宽办法,以高堰五坝高于水面七尺以上,清口口门宽三十丈为基准,如果洪泽湖水再涨一尺,则清口束水坝拆宽十丈,“水递长,口递宽,以此为率”,秋汛结束后重新镶筑清口束水坝如前。自乾隆确定清口水志后,“河臣恪守此法,数十年来下河免受水患,田庐并资保护”。《清高宗御制文二集》,卷14,《南巡记》注。    
    改土堤为石堤。乾隆非常注意黄河堤坝的质量,他于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先后三次到徐州一带巡视黄河堤坝,发现此处黄河“南北岸相距甚迫”,一旦盛涨,极易溃决。乾隆下令一律改建石堤,共砌筑十七层,长九百七十丈。四十五年南巡时,乾隆还下令徐州韩山至奎山一带土堰一律接筑石堤,计四百五十丈,一直连接山脚下面,使这段堤防坚固无比。五次南巡时,河道总督萨载请求乾隆把洪泽湖高堰大坝三堡至六堡段卑矮砖砌坝加高,乾隆认为砖不如石头结实,“命毋惜帑费,一律改石工”,使大坝固若金汤,成为下河地区人民生命的保障。    
    “海塘乃越中第一保障”,这是乾隆帝的经验之谈。浙江省杭州、嘉兴、宁波、绍兴、温州、台州六府与大海相邻。温州、台州两处海塘蓄泄之利多,冲决之患少,地方政府完全有能力治理。杭、嘉、宁、绍四府江水(指钱塘江)顺流而下,海潮逆流而上,“加以回溜汕刷一日两次,非巨石长桩密排深砌不足以资捍御”。海宁、仁和两县处于钱塘江入海的喇叭口处,潮汐一日两至,“海水直逼塘下”《南巡盛典》,卷64,7页。,全恃海塘保护当地人民生命田庐。先是十五年,乾隆就表示:“浙江海塘为捍卫民生要务,朕明春巡幸浙省,意欲亲临阅视”《南巡盛典》,卷55,1页。,命令当时在江南审理案件的户部尚书舒赫德赴浙江查看准备。不久,舒赫德报告说:“南北两岸不特塘工毫无受阻之处,抑且塘之内外桑麻遍野”,根本没有阅视的必要。舒赫德还报告说,天晴时,海塘上可以勉强行走,若一遇春雨,南方道路泥泞,土性胶黏,行走甚难,一句话,乾隆想去,也没那条件。所以前两次南巡,乾隆并没有前往海塘阅视。


秋狝和巡谒效法康熙南巡:巡视河工海塘(2)

    解决柴塘、石塘之争。海塘兴修始于宋,有土塘、柴塘、石塘之分,清代人认为石塘最坚固,开始改土为石。乾隆二次南巡之后,浙江沿海潮汛渐迫北岸,海宁一带塘工告急,地方官计划在老盐仓一带改柴塘为石塘,但引起一些人的反对。乾隆倾向改建石塘,“即多费帑金,为民间永久御灾捍患,良所弗惜”。但有的人提出海宁沿岸均是浮沙活土,石料建筑施工困难。二十七年,乾隆三次南巡时,一到杭州,就让大学士刘统勋、河道总督高斌、浙江巡抚庄有恭在施工现场准备好签试桩木。第二天,乾隆亲往海宁施工现场,实地观察打桩情况,“一桩甫下,始多扞格,卒复动摇,石工断难措手”。虽说将施工地点后移几十丈,即可建筑石塘,但必须毀坏许多土地村庄,“欲卫民而先殃民,其病甚于医疮剜肉矣,朕心不忍”。乾隆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反复权衡,唯有修缮柴塘,“得补偏救弊之一策耳”,他要求“岁修以固塘根,增坦水石篓以资捍护”。尽管定策柴塘,乾隆并不否定石塘的好处,将来机会成熟,还要改成石塘的。如乾隆在视察尖山、塔山之间的旧存石坝时指山:“就目下形势而论,或多用竹篓加镶,或改用木柜排砌。……如将来涨沙渐远,宜即改筑条石坝工,俾屹然成砥柱之势,庶于北岸海塘永资保障。”《清高宗实录》,卷656,6页。这表明,乾隆对于海塘工程,的确耗费了不少心血来研究,对根除海潮的危害有着长远打算。    
    添筑海宁绕城坦水坝。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次南巡,又来到海宁阅视海塘。乾隆注意到环绕海宁县城的五百三十丈石塘对保卫该城起着极大的作用。但为加固石塘所筑的坦水坝(紧靠石坝的缓坡,起减少海潮冲击作用)只有两层,唯在最险要处建有三层坦水。他下令一律改为三层石坦,“其二层旧坦内,有桩残石缺者,亦著查明补换”《清高宗实录》,卷730,6页。。经过三层坦水的保护,海宁护城石塘愈加坚固。    
    老盐仓鱼鳞石塘的完工。乾隆三巡江浙时,已亲临海宁老盐仓一带实地考察解决柴塘、石塘之争,命令因地制宜,先修柴塘。四十五年南巡时,乾隆又来到海宁,看到经过十几年时间,涨沙渐远,地基结实,已经具备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