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香格里拉 05年6月刊 >

第1章

香格里拉 05年6月刊-第1章

小说: 香格里拉 05年6月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荒袭来   2003年的这个冬天,对于上海、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重庆等20多个省区的许多人来说,显得尤为寒冷,因为他们不得不伴随着一星烛光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夜。这个冬季,我国22个省级电网拉闸限电,霓虹灯不再闪烁,广告牌不再迷离,路灯也被减半使用……   进入2004年,这一情况愈见严峻。国家电网公司2004年度工作会议显示,春节后全国的日用电量一直在高位运行,每天都在55亿度左右,接近夏季的最高峰58亿度的历史最高值。一季度全国用电达4800多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16。4%。一季度除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海南电网外,其他省级电网一律拉闸限电,形势比去年严峻得多。今年全国预计缺电将高达3000万千瓦左右。日本能源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中国电力市场已经不堪重负,目前中国的电力缺口是9。93%;到2010年将剧增至15%。   全国范围的持续电荒,沉重地敲响了中国能源危机的警钟。有人认为,电力紧张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电耗企业的大量上马所带来的用电量剧增。但电力来源结构的不合理、电力基建、电力工业的滞后以及电力市场运作机制的不健全,才是造成电荒的真正原因。   目前火力发电是中国电力的最主要的来源(约占81%),火力发电的原料是煤,但中国已由原来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转变为进口国,电力成本因此而不断上扬。在2003年电荒开始不久,接踵而来的就是大面积的煤荒。11月28日,山西省签订了第一批调煤合同,从而首开建国以来这一煤炭大省外省调煤的先河。与此同时,广西、湖南、四川等省也一样遭遇燃煤之急。华中、华北、山东等地区大部分电厂均出现了用煤紧张的局面。华北京津唐地区10个电厂、华东地区12个电厂、山东6个电厂的电煤库存先后降至安全警戒线以下,仅能满足电厂2至3天的正常发电用煤量……   而电力基建和电力工业的滞后,又直接导致了电力建设的缓慢和电力供应的总量不足。“八五”期间电力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例为12。09%,“九五”期间下降至7。22%,2000年下降为6。94%,2002年略有回升,但也只有7。1%。我国人均装机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电装机比重更低,科技对电力工业的贡献率不但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低,和我国其他行业相比,同样较低,从而使新电源的发展缓慢。    

水资源告急   与来势凶猛的全国电荒相比,水资源告急,已是我国面临的比电荒更难以解决的难题。   据联合国对世界153个国家水拥有状况的调查,中国属于世界上水资源最贫乏的19个国家之一。中国的人均占有水量是2350立方米,世界的平均占有量是8800立方米。二者相差巨大。而中国的南北方又非常不均,长江以南的54%的人口占了全国水资源的81%。南方的水的情况虽然从绝对数上说,似乎还过得去,但南方的江、河、湖基本上都污染了,看着水量丰富却不能用,形成了水质型缺水。全国所有大中城市周边,已经没有可以直接饮用的地表水,在广大农村,可以饮用的地表水也越来越少。北方地表水匮乏,只好开采地下水。而过度的开发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但严重缺水的北方,却在采用农业灌溉,浪费了本来就少的水资源;修建造纸厂等严重污染企业,污染了珍贵的地表水甚至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的更加紧缺。许多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专家指出,北方的大城市,今后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水。   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将达到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接近合理利用水量的上限。到那时,我们将面临难度极大的水资源开发。    

石油前景堪忧   石油资源的短缺,或许不像电和水那样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2003年的秋季开始,只是有车族们开始从汽油价格的上涨、一个接一个缺油歇业的油站、排长龙加油的等待中感到汽油的紧张。去年12月,重庆的400多家社会加油站中,已经有200多家停止营业,而剩下的,也将停止零售与限量供应。缺油之痛此时已经开始蔓延。而早在9月中旬,汽柴油紧缺已在刚刚闹电荒的华东地区初显端倪。随后,这股冲击波迅速蔓延至东北、华北、华南和西南等地区。进入10月,市场供需矛盾加剧,华东、华南地区频频告急。    油荒对国计民生的冲击力可远不是有车族们在等待加油时所感觉到的那点焦急。和其它资源相比,石油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据经合组织估计,每桶石油价格上涨10美元,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通货膨胀就上涨半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降低1/4个百分点。世界能源商贸90%来自石油。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或停滞不前都与石油供应及价格波动直接相关。石油短缺成为资源短缺的核心问题。   目前,我国对石油的大量进口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进口量现在已经达到每年几千万吨,很快就会超过一亿吨,到2020年,石油的年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届时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接近60%,与目前美国的水平(58%)相当。中国石油供应的一大半将依赖国际资源,这一方面将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使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变得十分突出。而目前我国的邮轮运输船队存在着运营能力、优质运输线占有和安全保卫等多方面的问题。   而石油安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便是石油的战略储备,在一个能源主要依靠进口的国家,资源的储备就更加重要。靠储备解决战时问题,美国可以维持31天,日本可以维持120天,中国仅可以维持7天,而负责监控发达国家石油供给的国际能源署(IEA),目前控制着大约40亿桶石油,可以满足其26个成员国114天的石油进口需求。基于这样的危机背景,我国于2003年2月宣布,将建立一个2000万吨(大致相当于一个月的消耗量,价值37亿美元)的战略石油储备。这是一个非常即时和必要的计划,但它也存在资金、采购、储运等多方面的问题,很难一蹴而就。除了商业储备之外,国家还应有计划地将某些勘探好或开发好的油田或天然气田封存或减量开采,作为战略储备资源和储备库。    

脆弱的“链”与未来之患   在对去年接踵持续的“电荒、煤荒、油荒”等“一片荒”探讨中,有一点特别让人深思,那就是许多专家所提出的,在这“一片荒”后面所存在的更让人担忧的“链”:能源供应链。这条“链”将以上所提到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战略稳定密切相关的几大能源联为一体,造成一荒而全荒,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也正是这条“链”的脆弱,让我国的能源危机提前到来。   以上提到,我国电力从全国而言以火电为主,但从南北方区域来看,南方则是水电的份额为多。以火电为主的北方其电力紧张必然导致对煤的需求大增,南方由于水资源的日渐损失及季节性缺水的双重影响,导致南方地区对火电的增加,对煤的需求猛增。而拉闸限电让一些地区不得不采用柴油发电,柴油用量猛增,造成紧随电荒以后的全国范围的柴油紧张。面对如此严重的油荒状况,我国的石油企业不得不调整2004年的油品出口战略,中国石化从2004 年1月1日暂停柴油出口,甚至为了兑现向越南的出口承诺而进行现货采购。这样的战略调整,无疑使我国石油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进一步加大、主动性随之减小。   电力、煤炭、石油甚至水资源环环相扣,构成中国能源的一体性,能源供应链的脆弱让人不敢再将这“一片荒”看成是一时之忧,而是忧心忡忡地看到了它对未来中国发展所构成的瓶颈。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一串数字后面所掩藏的未来之患: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人均石油开采储量只有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而能源的消耗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剧增: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而所有可开采的煤、石油以及可利用的水资源,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采集地点越来越偏远、采集条件越来越艰巨,采集成本越来越高。   或许我们在近期还可以用“能源短缺”来代替“能源危机”以给国人以安慰,但无论如何,能源危机,都已经是悬在中国上空的达摩克利特之剑,这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该回避的!    

开源节流,当务之急、必由之路   中国的能源出路在哪呢?到底谁来供应中国呢?是自立,是通过国际合作,还是寻找新能源?而这一切的难度系数又有多大?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两院院士师昌绪曾提出,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是能源材料的突破。其办法有三:一是提高燃烧效率以减少资源消耗;二是开发新能源,积极利用再生能源;三是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   而《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的执笔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副部长冯飞指出:“在未来20年,我比较赞同中国应实行‘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的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以上观点其实都涵盖了我们所熟知的四个字:开源节流,这也是整个国际社会面对能源危机所采用办法。   所谓“开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新能源材料的突破,或者是新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二是新的能源渠道的获取,例如我国的油,就必须以新的方法和思路面对国际市场,以更加优质和安全地获取油品。对于新能源的开发,整个世界的无数科学家都在为之努力,对于核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能源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人们展示了相对乐观的一面。   而对于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节能”比“开源”显得更加重要和势在必行。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节能潜力巨大。其一,我国产品能耗高。中国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5~90%,加权平均高40%左右。例如,我国火电厂供电煤耗为每千瓦时404克标准煤,国际先进水平为317克标准煤,高出27。4%;我国国内企业主要耗能产品的单耗,落后的与先进的相差1~4倍。其二,产值能耗高。中国的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每公斤标准煤能源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经测算,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降低高能耗行业的比重、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以及居民生活用能优质化等措施,近期国民经济产值能耗节能潜力达3亿吨标准煤左右。而我国“十·五”期间总的节能潜力约为4亿吨标准煤。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