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程维高-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供养一群灵活生动的演员,剧团终于作鸟兽散。大人们发牢骚说:“这是咋搞的,怎么连剧团都留不住?”这句话是很值得思索和玩味的。
大百尺村的不同凡响之处,不仅在于它地处交通要冲,是蠡县的重要集镇,也不在于它有多么神奇的人文风景(奶奶山不过是一座俗不可耐的大土堆罢了),而在于它拥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百尺剧团。
我至今认为,大百尺村之所以有不同于一般乡野的灵秀之气,就在于拥有了这么一个剧团。这个剧团的许多角儿,后来在天津、保定成为名角,可见大百尺村的人物风流、风俗俊秀。
从民国时起到解放后一段历史时期,淳朴、勤劳、善良的大百尺村百姓不仅养育着一方水土,而且还养育了一个给他们带来欢乐的优秀剧团。这个剧团兼演京剧、评剧和河北梆子,老百姓虽然过得不易,但还是懂得文化生活的重要性的,在我记忆中,每逢春节,每个村都要搞演戏比赛。每家每户出粮出钱供着剧团——光从这一点来看大百尺村的乡亲们确实见解不俗,我甚至觉得这是我们老家骄傲的活动。
每逢年节和赶大集的时候,村头戏台的锣鼓喧响,我们就知道:乡村最热闹、快乐的一天开始了。
我无意粉饰当年乡镇上的祥和太平光景,但用辛弃疾的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来形容乡村演大戏时的温馨和美丽时光,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在那个生活匮乏的时代,我能留存下来的最动人、最快乐、最幸福的印象,就是当年村剧团演戏的热闹场面。
五颜六色的戏装、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精彩纷呈的唱念做打……大百尺村剧团的一幕幕好戏,给这个贫瘠的市镇带来的欢乐和勃勃的生机,让我终生难忘。演戏时,场院上挤满了嘻嘻哈哈的观众,各种吃食小摊也在吆喝生意,卖糖炒栗子的、卖馅饼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里散布着丰收的甜丝丝的香味。台上火烛通明,锣鼓震天,九龄童的一连串跟头更是博得众人的阵阵喝彩。我认为:鲁迅小说中意境最优美的一篇是《社戏》,而大百尺村当年的戏场,虽然没有鲁迅笔下的清幽深远,但也洋溢着祥和喜气,虽然只是普普通通的农家乐,但给我们这些孩子带来了最初的艺术陶冶和快乐。
这个剧团平时吃住在大百尺村,不仅在村里演出,而且经常被邀请去邻近的村镇演戏,我至今都怀念这个剧团。别看这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剧团,能演戏的可不少,团里也有许多名角,武生是谁,小旦是谁,方圆几十里,没有人叫不出他们的名字。在我们眼里,这个剧团顶了不起的一点是,能上演一幕幕的“大戏”,鼎盛时居然能演整本《呼延庆打擂》。至于为什么一个乡村剧团能演《呼延庆打擂》这样的大戏,这跟团里的一个外来名角九龄童有关。
我也记不得九龄童是什么来历。有人说他是从石家庄来的,还有人说他从别处什么地方来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天才的演员,我们村从老到小都佩服他,还有不少女孩子爱慕着他。九龄童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到我们大百尺村剧团的,他从外地来大百尺村寻找一个师弟,正值过春节,演出活动不断。九龄童一高兴,也跟着上台演出了,扮的是关云长,行话叫“红头戏”。哎呀,那个扮相漂亮、演技精湛,看的人纷纷叫绝。九龄童演完关云长,麻烦来了:村里人不让他走了。“不行,九龄童,你不能走!就给我们村剧团当教练吧!”九龄童也好说话:“行,我教你们一出戏,就能保证你们吃喝不愁!”
他教的是什么戏呢?就是选材于杨家将故事里的《呼延庆打擂》。单是这部戏,就能唱上一个月,九龄童说:“你们学会了这出《呼延庆打擂》,别说在村里演了,到附近各县‘卖关子’(行话:指卖艺)也能让你们挣不少外快,你们也不用光靠村里乡亲们凑的粮食养活了。”听到九龄童的话,大伙怎能不高兴?就这样,一出热热闹闹的大戏《呼延庆打擂》就在我们村开排了。
我也是个戏迷,白天上学,晚上就泡在剧团里看九龄童教戏。兴趣浓厚时,还“客串”两出戏,我脸长,因此扮的是小生,虽然只是闹着玩,但我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在里头。有段时间几乎患上了“魔症”,坐在课堂上,心里却在剧团里。有些孩子更是迷学戏,连课也不上了,惹得教导主任王老师大光其火:“谁再去剧团就开除谁!”在这样的严重警告下,同学们的这股“歪风”也未能有所收敛。可见这个剧团是多么的吸引我们。
大百尺村器重九龄童,九龄童也爱上了这个村子。终于有一天,一个名叫吴桂枝的本村女演员找到了九龄童,说:“我要嫁给你!”好了,九龄童这下成为大百尺村的女婿了,娶妻成家,不久,桂枝也怀孕了。
可是还没有等到小孩出生,九龄童就被排挤走了。
是谁逼走的九龄童呢?就是在上文提到的陈秘书。这个连小孩听到名字都害怕的陈秘书,也不知道是谁赋予他的那么大的权力,走路、说话,都透着一股横劲,仿佛他就是权力的化身,在大百尺村,他就代表着王法。只要他看不惯谁,那这个人注定没有好果子吃。
这一天,九龄童在街上遇到了陈大秘书。
陈秘书那天心情似乎很好,见到九龄童,大咧咧地招呼道:“喂,九龄童,给你一盒烟,你翻几个跟头让我瞧瞧!”
其实呢,九龄童平时性格是很随和的,他高兴起来,哪怕是小孩子让他表演,他也乐呵呵地当众展示一把。可是九龄童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霸道惯了的陈秘书,再加上他那天喝了两杯酒,说话口无遮拦。他一开口就把他给戗了回去——
“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陈秘书?我认识你!你不就是当年那个死皮赖脸地纠缠我师妹,被我们团长开除的那个演小丑的陈×吗?嘿嘿,你在我面前抖什么威风?”
这一下揭了陈秘书的老底,围观的人哄笑声一片,陈秘书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好,你等着!”一顿脚,走了。
九龄童的当众揭底,虽然帮村里的老百姓解了气,可接下来他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第三部一个被看做“异类”的中学生(6)
陈秘书决心要整这个九龄童,至于怎么整的,具体的详情我不太清楚。反正是整治得很厉害,竟逼得九龄童撇下怀孕的媳妇连夜离家出走。九龄童的走,对剧团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我这个喜欢戏的人更是多了一些莫名的惆怅,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思索这么一个问题:一个区公所的小秘书,怎么就有这么大的权力?一个共产党的干部(我不知道这个陈×究竟是不是党员,但他肯定不能代表共产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风?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一跺脚,大百尺村就人人自危?为什么一个人民的服务员在大百尺村变成了能吓得小孩夜里不敢啼哭的厉害货色呢?
当年的这些有关思索,还达不到“改善执政方式”的层面上来,但围绕着剧团发生的是非波折,让我体味到了人生、社会的沉重。
九龄童在1958年曾偷偷地回过大百尺村。
九龄童回来的事是我同学告诉我的:天色昏黑的时候,一个村民在庄户门外看到了一个徘徊的背影,这背影看上去挺眼熟,定睛一看:“呦!九龄童你回来了?”
“唉……回来了,回来看看我老婆和我孩子……”九龄童哆哆嗦嗦地指了指他住过的旧屋,一脸凄凉的神情。
“你老婆?哪个是你老婆?”村民不解。
“我老婆……”九龄童惶惑不安起来。“我老婆就是吴家二闺女吴桂枝呀……”
村民一下醒悟了,一顿脚:“嗨!你还提那档子事?这几年你在外头逍遥自在,也不捎个信回来。她们母女俩无依无靠的,没办法,桂枝她早就改嫁了!”
“改嫁了?”九龄童仿佛被霜打般一下子蔫了,“那,我女儿呢?”
“你女儿?不知桂枝是带走了还是送人了,不这么着咋办?留在村里等饿死呀!”
……
九龄童当夜就离开了我们村,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他带着满腹的遗憾而去,他在我们村只是一个过客,他曾经教练过、栽培过的大百尺剧团也永远成为了历史。
顺带提一笔的是:剧团演员,后来流落到各地,但他们中间的不少人居然成为天津、保定等地大剧团的名角。这说明:贫瘠的大百尺村能在那个年月保存一个剧团,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样一个奇迹没有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被毁掉,却在“新中国,苦变甜”的笙歌燕舞中悄然寂灭,不能不说是一个讽刺。
九龄童个人的悲剧还不足以导致剧团的消亡。深究其原因,还是由于过左的政策造成了剧团的解散。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在战乱频仍、旱涝无定的年代里,这样一个优秀剧团能够存在这么久,那说明贫困的环境并不能直接扼杀人们对美好的追求。只有一种竭泽而渔、釜底抽薪式的外力干预,以及这种干预下的各种恶果,才能迫使有着吃苦耐劳传统的善良老百姓放弃微薄的可怜的希望。不实事求是,而是命令主义,长官意志,不仅破坏了生产力(文化事业也是一种生产力),而且直接扼杀了人们的希望和憧憬。
“你对村干部有意见,就是思想反动!”
从小学到升入百尺村小学初中班的前一段时期内,我基本上还是一帆风顺的。
在小学阶段,我年年都是榜上第一,到了考中学时,更是以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大百尺初中班。那阵的大百尺村还没有条件办中学,只能因陋就简开办了一个初中班。我的人生旅程上,第一次卷入是非波折,也是在那个时期。
我难以理解校长为什么会对我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更难以理解我一个尚不明白事理的学生,为什么会被他老人家归类于“思想反动”一类人中去。
以前我在校长心目中可不是这个样子,同学们都背地里叫我是汪校长的“红人儿”,原因很简单,我学习好,给他老人家挣脸呗。
老师正在讲课,汪校长走进来了。
“汪校长好!”同学们齐声地喊道。
汪校长满意地点点头,问:“你们当中谁学习最好哇?”
“郭光允!”同学们又七嘴八舌地喊,一双双手指向我。
上课的老师给汪校长介绍我的情况:“这孩子算术还行,就是作文差点……”
汪校长一摆手:“作文差点不要紧!回家买几本杂志翻翻,作文自然就练好了!”
我听了校长大人的话暗自发笑:你老人家说得倒轻巧,我家里哪有钱给我买什么杂志啊?虽这样想,但我仍对老革命出身的汪校长是充满尊敬的。
然而,有一次我正常反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