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宏碁-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振荣
虽然坊间有关我的书很多,但是《再造宏碁》是我自己第一次出版的著作,对一个文学基础不佳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由于《再造宏碁》的内容颇具参考价值,当年出版时相当畅销,也得到很多的肯定,激起我不断写作的信心,后来我陆续出版了《鲜活思维》、《io联网组织》等书,以及最近为了纪念我从宏碁退休而出版的《宏碁的世纪变革》。
《鲜活思维》的出版,是因为当时宏碁要改变企业文化,由制造为主的公司转型为服务性的公司,必须加强内部员工的服务文化,我在书中针对相关议题,包括企业、职场、人生观等,提出我的观点,另外对于台湾未来的发展,我也提出一些想法。至于《io联网组织》,则是由我应邀在台湾交通大学讲授EMBA课程的教材改编而成的,内容主要是讨论企业国际化管理的一些议题。
然后就是最近出版的《宏碁的世纪变革》。《再造宏碁》描述的是从我创立宏碁到1996年这20年间的发展历程。《宏碁的世纪变革》则记录了1996年到2004年的8年间,宏碁经历的一些重大转
折,尤其是2000年年底推动的第二次企业再造,以及这些转折的背景和决策过程,其变化更甚于1992年的第一次企业再造。宏碁经过2000年年底以来的再造,成功地突破成长的极限,再创高峰。我能够在事业另一个高峰时光荣退休,实在是很幸运,也很值得高兴。《宏碁的世纪变革》就是我从宏碁退休的一个重要的纪念和献礼。
在出版《宏碁的世纪变革》的同时,《再造宏碁》也重新编辑,再度出版。为了《再造宏碁》的改版,我将全书重新读过,在各章之后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包括我在事后回想当时做法的一些看法,以及后续的发展,其中有些后续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了2000年年底的第二次企业再造。有关第二次再造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宏碁的世纪变革》。
新版《再造宏碁》的主要对象是30岁以上,追求事业发展的新生代,这批新生代目前正是企业的中层干部,我希望给他们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面貌,让他们了解台湾高科技产业如何一路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未来应该如何继续走下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身为台湾代表性企业集团的宏碁,如何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克服瓶颈,创造价值。我重编《再造宏碁》并不是作为回忆之用,而是记录了许多值得其他企业探讨的点点滴滴,当其他的企业和经理人在面对目前的发展困境,以及抉择下一段应该走的路的时候,希望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参考。
务实的企业经营之道
《再造宏碁》代表了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尤其值得年轻人借鉴,那就是企业的眼光应该放远,不应急功近利。宏碁在上市前,花了很长的时间打造核心竞争力,所以建立了永续经营的基础。反观现在有些企业往往追求现成的机会和短期的利益,例如网络泡沫盛行的时候,像是美国的一些高科技公司,有机会就把公司上市或出脱持股,不求长期经营,这些都是短线的思考模式。但是现在客观环境逐渐改变,过去高科技产业高速成长,提供了很多短期的机会;现在高科技产业成长趋缓,这种短期的机会已经不如已往,务实地建立令公司基业长青的基础才是根本之道。《再造宏碁》刚好能够提供一些很务实的企业经营之道。
对年轻人而言,在产业环境变化之下,个人也应该将眼光放远,靠员工分红而迅速致富的想法应该有所调整。过去很多公司股票上市之后,产生了很多电子新贵,但是现在高科技产业逐渐成熟,竞争者太多,利润不断压低,再加上投资者纷纷质疑股票分红政策,因此员工分红的际遇不再像过去那么好。在我为本书改版作序之时,刚好看到媒体报道台湾有相当高比例的电子股的市价低于净值,这一点很值得专业经理人深思。员工和经理人应该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交出业绩之后,员工才能够分红、提高报酬,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反其道而行,先追求高的报酬和股票分红,以此为标准来选择工作,事实上这是缘木求鱼。
读者从《再造宏碁》可以了解,宏碁在1988年股票上市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溢价发行股票的利益,我们很早就采取的入股分红措施,一直是采用净值来认股,就是在这种很务实的环境之下,我们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企业可以永续发展,也培养了很多可以长期共事的人才。反观现在的股市,虽然造就了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也产生见股票思迁的文化,使得员工的稳定度不如以往,这些都是产业未来更上一层楼的障碍。
值得参考的历程
我在规划为退休举行的“龙梦之旅”晚会时,回顾创业以来的点点滴滴,发现从管理的角度来看,第二次再造时面临的挑战比过去更大,这是属于《宏碁的世纪变革》记录的范围。但是对我来讲,真正让我感到很有突破、很有成就的事情,多半发生在前半段,也就是《再造宏碁》记录的那个阶段。虽然《再造宏碁》描述的是比较早期的情况,但是我感觉当时的很多事情,给我的印象反而比后来的许多事情更鲜明,甚至感觉更值得骄傲,这是因为早年的客观环境不佳,资源比较欠缺,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大家的信心比较不足,也没有成功的案例,不像现在大家对高科技产业都很有信心,而且有各种不同的成功案例作为鼓舞和参考,正因如此,当年宏碁的成绩才更值得自豪。
在我为《宏碁的世纪变革》和《再造宏碁》改版作序的同时,我正好看到媒体报道大陆有很多企业发展了差不多二三十年之后,领导人在60岁之际,却因为面临经营的瓶颈而黯然下台,这些大多是信息电子产业的企业。看到这样的报道,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虽然宏碁的发展也是起起伏伏,但我们总能够找到突破困境之道,让我能够如愿在60岁时退休,顺利交棒,而且是在企业发展达到高峰之际光荣退休,这在信息电子产业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值得庆幸。
虽然在《宏碁的世纪变革》和《再造宏碁》这两本书中,宏碁所面对的内外在环境相当不同,解决之道也不同,但是这两本书包含了企业从无到有,由小而大,由单一到多元,因多元而失焦等各个不同的发展周期;叙述在各个周期和阶段当中,宏碁如何掌握机会的转折点和再造的转折点,其中各种决策和行动的背景和思考角度,都很值得企业界参考。
本书描述的虽然是过去的状况,但我认为这些很可能也是未来的常态,此时此刻,本书更值得参考和深思。
前言第2节 不留一手的智慧分享
施振荣
宏碁多年来全心投入研发与营销这两项投资,最怕的并不是遭遇挫折,而是重复缴学费却不得要领。要避免这个状况,就必须真实地记录过程并传承经验;经验分享于己无损(我从不相信“留一手”会让自己在竞争当中赢过别人),而分享的层面越广,社会资源的损耗越低。
就是这样的心情,当1995年4月,天下文化社长高希均教授打电话给我,询问我愿不愿意将经营宏碁的心得撰写成书,供有志创业与自创品牌的朋友参考时,我毫不考虑就答应了。
放下电话之后,这本书所能提供的其他附加价值,开始一一出现在脑海里。
我向来认为,科技的价值所在,是让更多人享用,否则再尖端的技术,对人类的贡献终究有限。纯从科技来看,宏碁的创新,虽然比之先进地区仍有差距,但换个角度来看,能够不断挑战成本的极限,以享受低利润来扩大电脑的使用层面,这可能是比技术创新更加不容易的工作。我认为,这正是宏碁努力多年,并累积许多经验的领域。
第三次创业
如果说,宏碁的心得能够提供若干参考价值,使更多企业以降低成本、服务更多的客户来支持创新,而不是以高价位、高利润来供养研发,相信将是人类更大的福祉。
在这本书出版的同时,正逢宏碁创立20周年,也是我们第三次创业的起点。延续“再造宏碁”时期“结合地缘”与“成为世界公民”的理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使宏碁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以期世界各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新鲜科技,为了让全球的同仁脚步齐一地朝此目标迈进,宏碁精神必须更加深植,组织运作必须更有效率。而要促成这个目的,不论就广度或是深度而言,文字仍是最佳的传播媒介。
因此,这本书将会陆续以其他语言的版本,呈现给宏碁品牌所到之处的读者。因为,宏碁已经不只是全体同仁与投资人的企业,它同时也是所有宏碁的伙伴,包括银行、供货商、消费者与社会大众的企业。我们所努力的方向,和大众休戚相关,也期待能争取伙伴与外界更大的支持力量。
通过本书,我们期许着更多有理想的人,能够认同这样的精神,并一起来完成这个理想,不管达成的方式是否相同。宏碁的经营理念并不在于赚多少钱,虽然,实际上我们是在创造利润,但更重要的,是对人类未来做出更大贡献的承诺,希望这本书的问世,能让大家一起来乐观其成。
但我无意把目标置于“天下为公”或是“世界大同”那般崇高而遥远的定位,我们当然盼望这一天早日到来,但希望能务实地一步一步去落实,由宏碁的全球“利益共同体”开始,借由我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滚动这个理想,从而结合更多有心人,一起来改造这个世界。
创新科技管理
我也希望这本书能给学术界一些研究的题材。事实上,宏碁的创新与管理理念仍未定型,还有许多的未来式,而管理原本就是活的、永远在改变的,这本书当然不可能将宏碁的发展完全交待清楚,但也留给有志研究科技管理的人很大的发挥空间。
也因此,我将以这本书的版税,全数用来支持为纪念先母所成立的“施陈秀莲讲座。这个讲座成立的目的,是支持台湾岛内各系所致力于科技管理与国际化的教育与研究,希望对有志于研究台湾企业国际化与科技管理的学者,提供奖助。当然,我也非常乐于提供这方面的经验,但一个人的时间与能力毕竟有限,必须借助学术界的专业,使这两门学问尽速在台湾普遍扎根。
过去,宏碁有个“群龙计划”,目的在于培养更多人才,来执行企业的共同目标;未来,我也希望能将这个做法扩散到企业之外。
但是,这本书并不是我的自传。虽然,过去也有其他关于我的传记问世,眼前也有不少企业界的朋友出版自传,但我生性不喜欢赶时髦,也从来不想写自传,更何况宏碁才刚开始,而我也期许自己在未来所做的贡献,可以超过过去20年。
因此,在这本书里并没有高潮迭起的故事情节与雕琢的文笔,但我希望以简单、清楚、深入浅出的方式,将我这些年来的经验与理念呈现出来。而执笔写成这本书的林文玲,称职地将我的想法转化成文字,相信读者也和我一样,能够感受到她为这本书所花费的精神与时间。
也正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