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死法-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农村的死法 作者:王承军
序
这是我在去年的8月份定下来的篇名,至今已有5个月了,而今开始写,说句实话,也只是昨天夜里定下来的。而且也因为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前不久的计划似乎都得取消,我的《回龙》还没有完稿,我的《十二散记》还余三部分,我的试着去点校古籍及多看一些古籍的希望都很难在这个理应闲着的寒假去实现。
今年,我们村三社死了俩人,这事件,前几天我才从婆那儿得知,而又因为这事件,沉没在我脑海里的任务便再一次地出现在眼前。我生于农村,也长于农村,而且在将来也会扎根于农村。哪怕自己在一定的时候会游弋于城市与城市之间,或城市与农村之间,但是年老了,或者有了空闲,农村无疑是我的最终归宿。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农村有如此多的留恋,自己所写的大概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乡土气息。我不想去探讨这其中的缘故,而且如果我去探讨的话,于我而言,也只有一个理由,这理由便是我是农村人,不仅生于农村,而且这一生也会扎根于农村。
我知道现在有许多的生活在城市从农村出来的著名作家。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而有了稿费,他们富了,所以富了,便住进了城市,住到了豪门竞逐的大都市。
有一部分的人,或者我应该直接地说是哪一部分的人。他们既然住进了城市,而又因为在城市里住久了,有了厌倦,所以他们便开始回想起自己在年青时或还没有发达之前在农村的滋味。而这滋味——以城里人特有的品位去品味农村那股在他们看来还十分原始且值得更多城里人或者看惯了听惯了阳春白雪的知识分子去追求去向往的田园生活。固然,这样的选择是聪明的城市文人固有的粉饰,也是聪明的从农村出去的城市作家的自然粉饰,而且也实在让许多人去回顾那农村的特有的气息。然而由于他们远离了农村,而且没有在农村生活的日子太久了,以他们的记忆去回忆农村,这样的记忆只是记忆而不是现在的现实。
城里的文人始终放不下城里的架子,以他们的眼光,农村人值得他们看得起的便似乎只有农村的人的老实;蠢,满身是力气。他们以为,而且也一直是这么看——农村的人低他们一等,而这便是城里人,或者城里的文人给农村的人划定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农村人进城去打工,城里人看到人家都会斜着头走路,如果农村人站到他们身边,他们便要装出个卫生、干净、文明的样;捂着鼻孔出气,好像农村的人天生就不爱干净,比他们臭一样。
曾几何时,城市还没有出现,农村的概念也不存在,从事农耕、游牧,以及因为农耕、游牧的发达而出现的集市交换,大家伙都一样,来自农耕或者游牧。然而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只得让某些人去怀念了。
在城里生活得太久,这是农村出去的人对农村的留恋,他们希望回到农村,可是他们又不希望回到农村。记忆里有,因此他们便在记忆里搜刮,但是这种搜刮不是压榨,因为记忆的不健全即使再怎么压榨也还是没有用的。
我在这个时候,在这个夜里开始写这听起来就让人产生恐怖的文章,似乎于我自己而言,提笔写也是在冒习俗之大不韪?——这可是在腊月,在我们这儿,在我们这个国家,喜庆的日子是不准许有不吉利的征兆的出现的。而我在这个时候写“死”,我不知自己会触犯什么,当然我是知道的,这就是在明年,今年年终之后我的不吉利不吉祥的开端了。
我在农村生活的时间已有我的年岁这么久,这么长,然而回过头去想一想,二十年如一日,农村给我留下的,或者刻录在脑海里的实在太多,而这“死法”,便也只是记忆里的笔头再现了。
我现在写这样的一篇名为《农村的死法》的文章,是在腊月十八的夜底下。我想如果我胆小,那么我应该去喝一点酒壮壮胆,可是我不会这么做,而且我的胆子也不小,能以这样的体裁内容来写,实属不正常的举措。
阎连科先生有一篇名为《乡村死亡报告》的文章,可惜我无法去看。不过不能去看也好。否则的话,如果我看了,那么便要受他的左右了。
农村的死人,在我的记忆里我只陪过两次死人,帮着守夜,陪着道士,为了玩耍。但是这种守夜与玩耍,到现在似乎只有在记忆里头去挖掘重整了。
我不写我的守夜与玩耍,因为这样的写法实在太过孤单。这些年来,在我开始有记忆而且能够记得以来,我们村里的死人是每年都有的,但是于死法却从来没有相似的,更不必说一样。虽然我自己也只有两次的陪死人的体验,但是生在农村,即使现在一年也只不过有三个月在农村,然而农村终就是我的扎根,我又有什么理由将它遗忘呢?
回到了农村,回到了家,记忆里的东西因为人家的死去在这个春节快要来临之际,我陷入了“死”的“死的”写作。《农村的死法》,似乎我也只能做如此的题记了,这题记似乎也只有我才能把它想出来然后行文于纸上。我有一个愿望,像我这篇文章正文中所写的“死法”;在农村,在我们这个国家,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地少下去而不是多起来。
一、我同学的父亲的死去
1
我是在正月初一见到他的,而他也正是我上小学的同学。我再一次见,也即在我们分别之后的重见,是隔了好几个年头的。然而具体地说有几年;大概我是记不起来的。上初中的时候,我和他还是同学,只不过到了初二他便没有继续读书了。而这,这之中的缘故,即使我和他是同村的也未必清楚,而且据我的记忆,那时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他不读书的原因。
我再一次见到他,可他已成家立业了,有了孩子,而且孩子还能说话了。
农村的习惯我还是比较清楚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样浅显的道理,我也还明白。他比我年长,上小学时曾降过两次级,先前和我大姐一个级,后来又与我二姐一个级,再后来便与我一个级了。
他到底有多大的岁数。这个,我现在去想一下,二十有五了吧。因为我曾听二姐说,他比她还大一两岁。
他姓赵;我村12社的人。他父亲的名字,这是我在前不久才知道的。我父亲认识他的父亲。不过我不认识,虽然是一个村的,是他的父亲,但是我还是不认识他父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父亲死得较早,而且还是因为他父亲死时我和他刚成为同学,即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我不知道他的父亲是因为什么病而离开他及他母亲的,但是我知道在上完四年级之后,因我村没有办五六年级而转移到F村去读书,当时的新的那个班的全体同学及教我们的老师都知道他父亲的死去。
当然我是在他父亲死后的不久,大约是第二天便知道了的。在同一个村,而且我们这个村也不大,三四百来户人家,一千六七百人,死一个人,而且这一个也还没有到该死的年龄,四十刚出头,突然之间,这,无疑会成为村里人谈论的上好话题。
2
因为他,他的父亲的突然死去,无疑会给当时的他,他们家造成重大的影响,然而说到这影响,我也仅能从我知道的记忆里的点点滴滴来重组并且使它们变为黑字了。
因为我家在四社,而他家,前面就已经说了,所以他父亲的丧事我及我的父亲都没有去;又因此他父亲的丧事,我仅能道听途说,然而就我个人的看法,我倒希望那些都不是真实的,而是他人虚构出来的,让村里的人在饭后用来闲聊是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自己不死不好意思。”这是骂人的话,然而这又不仅仅是骂人的话,在二三十年前,在农村,或者在我们这个国家,七十就好像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年龄数字。七十是稀罕的,可是他父亲的离去还远远不及七十。四十刚出头的人,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一个十分有能耐的人。
他父亲在四十刚出头便因病离去了。他有哥,有妹。而他哥,根据那时的我的所知以及现在的我的确信,在那时也不过十七岁,而他妹,因为那时正和他也和我在同一个年级,所以和我的岁数差不多,十一二岁。
农村的丧事本来是即简单又繁杂的,该准备的,该做的,好像是一样都不能少。
然而对于他父亲的死,他及他的家人,可以说,没有一个人知道会如此早的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伤悲的,而黑发人送白发人是正常的。正所谓“先生先死”;这样的送法才符合生老病死的规律。
因为他父亲的突然死去,而且又因他父亲死的时候他们家里也不怎么宽裕,所以他父亲享用了他父亲的父亲也就是他父亲及他大伯幺爹为他的公所提前准备的棺材和坟地……
我直到现在都还弄不明白像埋葬他父亲时的“所作所为”。如果按某些习俗,似乎那样的所作所为应该遭到村民的非议。
的确,在他父亲下葬被埋掉之后的一段时间,在村里都时常听到村民们的闲言闲语。
村民们有着包容性,尽管习俗死死地被先辈们定下来,但是在知道了他家的无可奈何之后,更多的时候,在那一阵子听到的是村民们的同情与叹惜。
以后赵家可难过了,死了撑家的,这家可难撑下去了。村民们说。
自然在村里因为他父亲的死去而引起的村民们对死人的关注也不仅仅在于病的突然袭来。正所谓“病来如山倒”,村里人当然明白这一道理。而明白之后,更多的就在于思考那病——那要人命的病为什么就不能医治。是根本无法医治,是没有钱,是……。这,因为他父亲的死去,让村民们在以后的日子里都时不时地想到病的可怕。
3
家里死了人,可死的那人不是单身汉,不是打光棍的。他有家人,有子女,有亲人,所以家里死了人不能带走一个家,也更不会因为家里死了一个人,而让那个家从此家破人亡。
他父亲死了,可他还有公;有婆,有母亲,有哥,有妹。
他父亲死了,可他的亲人都还必须活下去。
因此他父亲的死去不是他家的完结。他的母亲和他的哥在支撑。不过像那样的支撑,缺少了丈夫,父亲的支撑,始终是疲劳的,超负荷的。
我知道我的同学在那时十分懂事的,而且我更要说明的是,这儿的懂事是我现在回过头再去思考时下的评语。
他没有因为父亲的死而过分地伤悲,似乎悲痛在那时他的心目中不是他非得因为父亲的死去而落泪。他一定没有落泪。父亲死后的第二天,他便请了假,回了家;做了当儿子应该做的孝顺事。
4
一位女性,如果在死了男人后她硬要撑住一个家的话,这,我不知道要多大的魄力。正好像“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样,一户人家死了撑梁柱,尤其是在农村,如果一家人死了丈夫,死了男人,这个家的何去何从的确值得现在的某些人士注意了。
他的母亲,在我的零星的记忆中也还是不认识。而因为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