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007[1].3 >

第38章

2007[1].3-第38章

小说: 2007[1].3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萧乾一生的经历曲折坎坷,又多姿多彩。正如冰心所说:“像他这样的什么都能来一手的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是罕见的。”他笔耕不辍,共出版过著译作品43部,达400多万字。 
  从事新闻工作初期,萧乾曾深入到平绥铁路沿线的张家口、大同、包头等地采访,写出了《平绥道上》等通讯作品,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此后他还采访过鲁西、苏北遍及几十县的大水灾,写出了《鲁西流民图》、《大明湖畔啼哭声》等一批反映民生疾苦的通讯、特写名篇。 
  二战期间,萧乾在欧洲经历了战争的全过程;二战结束后,他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公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大量题材重大、鲜活生动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如《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三日记》、《银风筝下的伦敦》等。他的作品及时向国人传递了重要信息,鼓舞了抗战斗志,同时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萧乾也是新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读大学期间即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最早见诸报端的是发表于《大公报》的短篇小说《蚕》。他的短篇小说主要收在《篱下集》和《栗子》两个集子中,共20余篇;此外还有大量散文、杂文、文论等。文学评论界对萧乾的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李健吾(刘西渭)先生在萧乾第一个作品集出版后就说过:“看过《篱下集》,虽说这是他第一部和世人见面的创作,我们会以十足的喜悦,发见他带着一颗艺术自觉心,处处用他的聪明,追求每篇各自的完美……”① 
  在新闻观的形成上,萧乾深受在燕京大学求学时的老师埃德加·斯诺的影响。他对“特写”这一新闻品种的特质以及表现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萧乾认为“特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在回忆文章中,他提及年轻时曾对人生进行规划:通过记者生涯,广泛地体验人生,以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最终鹄的;并且认为他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看出,萧乾有意识地在新闻写作中引入了一些文学笔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二、萧乾新闻作品蕴含着浓烈的情感 
   
  萧乾在通讯、特写中展示的人生、社会场景丰富多彩,始终有一条闪闪发光的主线贯穿其中。这条主线,即作者热爱祖国和同情普遍民众之心。他自己在《人生采访》一书前记中讲过:“这些文字涉及的地方虽然不同,写作时期也不一样,但我有的只是一个企图,那就是褒善贬恶,为受蹂躏者呼喊,向黑暗进攻。这企图可毕直地与我另外一个野心相冲突,那就是怎样把新闻文章写得稍有点永久性,待事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② 
  事实证明,作品中蕴含充沛的情感,与这些作品的“永久性”并不矛盾。正是爱国热情和同情被压迫者的正义感,以及对新闻和文学事业的热爱,促使萧乾在写作上精益求精。由此萧乾的新闻作品,没有成为昨日黄花式的“易碎品”,而是拥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以及恒久流传的生命力。 
  1935年夏季,鲁西、苏北的广大地区发生特大水灾,殃及几十个县,千百万民众流离失所。萧乾深入到灾区采访,为《大公报》写出了一组影响甚广的通讯、特写,包括《鲁西流民图》、《山东之赈务》、《大明湖畔啼哭声》等名篇。在这些作品中,他不是浮光掠影地表现受灾情况,而是将更多的笔墨用在了受灾群众身上,描写了灾民缺衣少食的惨状和精神痛苦,读者处处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有时作者直接抒发着情感,来唤起读者的同情,如在他《宿羊山麓之哀鸿》一文中写到:“但几日来惨痛的经验使我不再为这外界的美所诱惑了!我知道那片涟漪秋水下面淹没着千百户人口的食粮,我们也明白宿羊山麓等待着我们的不是采药的童子,不是灿烂的晚霞,却是一群嗷嗷待哺的灾胞。岸上踟躇徘徊着的老人,在山水画家看来也许是可羡慕的风景配奏,但那老人却是在追悼着他那沉沦了的田园。”③ 
  更多的时候,作者是将自己的情感置于文字之后,通过对材料的选取来表达爱憎之情的。在关于鲁西灾区的这一组通讯中,萧乾看似只是单纯地随着自己的行程,将一个个灾民悲惨境地的具体场景,自然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大水浸泡之中的济宁城、死命往嘴里塞黑馍馍的老媪、啼哭了一整夜的灾童、老太婆与小女孩抢夺破军毡……而在这种客观、细致的报道之中,读者分明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良知。 
  抗战开始后,萧乾又把目光投向了抗日前线,对积极投身抗战活动的壮士加以热烈讴歌。在《刘粹刚之死》一文中,萧乾将抗日英雄刘粹刚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一个破坏大队长的自白》、《林炎发入狱》、《阻力变成主力》、《岭东的黑暗面》等通讯,积极倡导全民团结抗战的同时,也批评了抗战氛围中的一些不和谐音,表现出了作者的深沉的民族情感。 
  萧乾在二战中采写的大量特写,则突出体现了他对别国人民的人道主义情感。他以摇曳多姿的笔墨,再现了战时英国伦敦五花八门的景象。在作品《银风筝下的伦敦》、《妇女在战争中》、《活宝们在受难》等文中,写出了英国的战时总动员,反映了英国人面临危险处境时表现出的镇定与乐观。此外,还有对德国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残酷暴行的报道、关于战后德国人民蒙受种种屈辱的报道……著名文学评论家杨义先生在《萧乾全集》的序中评价道:“萧乾的战地特写往往能够在战火硝烟中敏慧地看取民族深层的生命跃动,因而这类文字被史学家誉为‘欧洲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萧乾曾在回忆录中谈起自己在伦敦的采访经历:“……可是每次空袭后,为了报道大轰炸下的伦敦,警报一解除,我就踩着还在冒烟的废墟,踏访落过炸弹的地带,有时地下煤气管道炸裂了,四下里烟雾弥漫;更令人提心吊胆的是角落里的定时炸弹,或尚未爆炸的家伙。”④ 
  他的许多优秀而有深度的新闻作品,正是在这样忘我工作的精神状态下写出的。《伦敦城大过圣诞节》一文的结尾,集中表现了二战后作者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深忧虑,有着扣人心弦的力量:“搭上我在地道车所看见的圣诞夕,我心下开始怀了一个忧虑。这断不是人类最后的一次流血,莫幻想吧,北极老人已经在下一代的小心坎上,牢牢地种下了战争的种子。”⑤ 
   
  三、充分的形象化,令作品充实饱满 
   
  由于借鉴了一些文学手法,萧乾的通讯、特写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又显得非常充实饱满。萧乾就如何增强作品的艺术性上,曾说过:“我特别喜欢契诃夫,他从不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画外音’。……它也应通过形象来表达观点和思想。”从他本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萧乾在新闻写作的形象、生动上,是格外下了一番功夫的。 
  萧乾在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了白描手法,无论是写人写景、摹情状物,寥寥几笔,就能跃然纸上。如《鲁西流民图》中的灾民群像,由年岁不同、情态各异的人物的素描组成的。有抓着松软无乳奶头的“大头瘦脸婴儿”、有仰头只是“天哪,天哪”叹息着的“80岁的老翁”、有“蓬头削肩”、跪在地上叩头的“绝户老妈”……作者以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除去了枝枝蔓蔓的衬托,完全让人物用自己的语言、行动去“塑造”自己,形象地表现了灾民们“饥饿”的悲惨境地,使通篇活了起来。 
  萧乾在作品中很注重场景的描写以及细节的揭示。他的新闻作品通常都有着重大题材,但作者善于抓取典型事件,从细部着手进行描写,往往能做到“一叶知秋”。如在反映鲁西灾区情况的《大明湖畔啼哭声》一文中,通过这样一个老太婆与小女孩争军毡的情节,突出反映了灾民的悲惨境地:“我迈过收容所的门槛,即刻一股不堪的气味扑向我来。那是一座祠堂,堂的中殿和两厢都躺满了裹着蓝破布的人。充满了我耳边的还是哭喊声。迎门,一个年纪近八十的老太婆正和一个小女孩争着一片破军毡。老太婆由脚步声觉出有人走近,就用她瞢聩红肿的双睛寻找。她颤颤地嗫嚅着:‘你小丫头子,俺七十八了,俺夜夜冻得睡不着。你抢啥!’”⑥ 
  在报道二战中英国人民的处境时,萧乾从日常生活的事件、场景中撷取了大量的材料,从多个侧面表现当地民众的生存状况及精神面貌。如《妇人在战争中》、《活宝们在受难》、《老伙计日记》、《疏散与失学》等特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战争给群众生活带来的灾难。不但有着较高的新闻价值和思想性,而且形式生动、引人入胜。如《活宝们在受难》一文中写到:“在英国这场空战中,兽类的机智也打破了纪录。撒雷地方一家人正吃晚餐时,狗忽然狂吠了起来。顷刻警报也响了,但它仍然吠,两小时后,一颗炸弹把那座房子炸掉一半。猫们一闻警报,也即刻往地窖里逃。据说有些狼犬,甚而能辨别敌机还是英机……”⑦ 
  作者用轻快的叙事笔调,以及一个个具体事例,将英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勾勒出来,令人读来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如《矛盾交响曲》中:“这是什么时代?这是英雄的时代。一座平民住宅眼看倒下来。十个壮汉用胳臂硬托住了三层楼,让救护队在瓦砾中抱扶老少。一个戏班子巡行了二千五百英里为军队作义务表演,回程汽车周围落着炸弹,演员们在车里洗着脸上的油粉。空袭既制止不了生育,产婆也戴起钢盔。第一批就是两万顶…”⑧又如,在《衣食足然后可御侮战时物质供给问题》一文中有这样的记叙:“食物支配完了,还得指导人们如何调理使用…每次食物部长吴尔顿贵族演讲,就犹听一位老姑婆的家长里短,告诉媳妇们应买什么,甚而怎么煮。临完还给算出每餐需几个便士,前天该部专门顾问朱孟德博士也给开了个三道菜单……”⑨ 
  萧乾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使其对渲染气氛、突出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大明湖畔啼哭声》一文最后的描写,让读者在看到灾民的悲惨境地后,也感到心情十分沉重:“我托着一颗沉重的心,踱出收容所的门槛,也许母亲们又撒开了堵在孩子嘴上的手。一片‘冷啊,冷啊’的啼哭声由我后面紧紧地追来。秋风吹得蒲叶呼呼地响,湖面似飘着一片愁苦的灰云。”⑩ 



 
  
  。20:30
  
  他写景有时师法自然,有时融入作者感情,使客观景物很好地为主题服务。例如:“莱茵河的天蔚蓝得令人发愁。无边无际的大森林阴惨惨似是隐遁着千万冤魂。”(11)又如,作者用了不少笔墨来写战后法兰克福的破败景象,对德国人民同样受到战争摧残的命运,表现出极大同情:“出了绿林旅馆便是市中心的广场。对面峨特式的教堂塔顶已斜了下来,喷泉旁的俾斯麦铜像依然挺立在残石上,拱围着他的和平女神和雄狮却已倒塌在地上了。几个顽童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