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梧桐叶落时-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改用其他近义的字或缺字的。例如:陈新州刺史区白虎,《陈书》避改作“区白兽”;北魏廷尉监张虎,《北史》避改作“张彪”。北魏著作佐郎许赤虎,同样一部《北史》,在《魏本纪三》中避改作“许赤武”,而在《刘休宾传》中则避改作“许赤彪”。隋庐州总管韩擒虎,《隋书·五行志上》说他“本名擒兽”,“虎”字被避改作“兽”,但到了《隋书》和《北史》本传中,却称他为“韩擒”和“韩禽”,连“虎”字也干脆略去了。
章教授说“武林”之名是由“虎林”避改而来的,属于上述避讳法中的一种。他的说法来自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武林”:武林本曰虎林,唐避帝讳,故曰武林,如以“元虎”为“元武”之类。章教授可能野史笔记看得较多,但却疏于考证。对于上述简短的记载,他一看就相信,一信就照搬,结果上了叶绍翁的大当。其实,武林本为山名,它与虎林是两座不同的山。其名称早在汉代就已见诸文献了。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会稽郡”下写道:县二十六:……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钱唐故县〕县有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也。阚 云:山出钱水,东入海。钱唐作为县名,始置于秦,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灵隐山麓。清代学者全祖望说:“武林山即灵隐山。”赵一清说:“武林水即钱水,今杭人所谓西湖者是也。”可见“武林”之名是跟杭州的山水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将“武林”作为杭州的别称,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既然从汉代起,直到南北朝时期,早已有了“武林”的名称,怎么还要等到唐代初年通过将“虎林”避讳改字以后才出世呢?了解了上述史料,章教授所谓的“正解”,就难免要使人感到滑稽了。
其实,对于《四朝闻见录》的谬说,古代的学者早已作了否定和辩驳。明末清初著名史地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浙江仁和县(治今杭州市)”下写道:灵隐山。府西十二里。本名武林山。相传汉时钱塘县盖治于山麓。晋咸和中改今名。这里,顾祖禹只说灵隐山“本名武林山”,只字未提“武林”以前尝有“虎林”之称,足证他对叶绍翁的无稽之谈是否定和排斥的。后来,嵇曾筠等在《浙江通志》中更对此作了直接的驳斥。其卷九“虎林山”注引《虎林山记》云:
钱氏有国(指五代时之吴越国)时,山在城外,异虎出焉,故名虎林……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谓虎林即灵隐山,因避唐讳改为武林者,非。《汉志》明载武林山为武林水所出,安有避唐讳之说?虎林、武林原有二山,未可混为一也。
《读史方舆纪要》和《浙江通志》不是什么僻书,复旦大学图书馆肯定都有,章教授不去找来翻一翻,就说一不二地把宋人的谬论作为依据拿来教训和批评别人,实在太轻率了。这跟他20多年前撰写《洪 年谱》时认真踏实的治学态度和作风相比,显然后退了一大步。第二篇《拆字重组和时空转换———新训诂学家的门外奇谈》,是我的学生丘 写的。他运用历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大量文献资料,并根据生活实践的经验,对章培恒这位“新训诂学家”关于“宁馨”和“落霞”二词的误解作了有力的反驳。 拆字重组和时空转换 ———新训
诂学家的门外奇谈丘
章培恒教授的《恐非正解》,是专为指摘闲斋先生《“宁馨”“落霞”正解》一文而写的。说别人的观点“恐非正解”,不言而喻,他自己的高论肯定是“正解”无疑的了。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所谓的“正解”到底是些什么货色。
(一)“宁馨”一词能拆字重组产生新义吗?
将旧有的词语拆字变义,然后重新组装,这可以说是“新训诂学家”们共同使用的法宝。据我查考,发明人为余秋雨,专利权非其莫属。但第一次用于“致仕”,即初战告败。因为词义的创新是要经过约定俗成的阶段,才能得到社会的公认,而他却拿不出可以作为旁证的其他用例。跟进者为章培恒,在学术圈里的名声要比余秋雨大多了,再加补苴罅漏,后来居上,《说文》、《尔雅》引得头头是道,确实像个 轮老手的样子。但他在“致仕”一词上为余秋雨所作的辩护,却有个先天性的不足。他在1996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中写到萨都剌时说:“晚年致仕,寓居杭州。”“晚年致仕”不就是退休吗?不可能理解成“达到仕途”。自己不去用没人用过的“新义”,却反而挺身出来为余秋雨的误用强辩,这算是什么事呢?凡是有一定古文功底的人都知道,“宁馨”是个古汉语复词。它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都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意义单位来使用的,不能随意拆解。闲斋先生的原文说:“宁馨二字,出于‘宁馨儿’一词”。这在表达上虽然不够严密,但只要不是别有用心,都能理解他所说的“宁馨二字”,是指由“宁”和“馨”两个字组成的“宁馨”这一复词,而“宁馨”则是从“宁馨儿”来的。历史文献的记载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三云:
山涛见王衍曰:“何物老妪,生宁馨儿?”“宁”作去声,“馨”音“亨”,今南人尚言之,犹言“恁地”也。前宋废帝悖逆,太后怒语侍者曰:“将刀来剖我腹,那得生宁馨儿!”此两“宁馨”同为一意。
以上引文中的第一例见于《晋书·王衍传》,第二例见于《南史·宋纪中·前废帝纪》。这是“宁馨儿”在文献中最早的用例。所以《汉语大词典》在“宁馨儿”条下解释说:晋宋时俗语,犹言这样的孩子。
这里,《汉语大词典》显然是把“宁馨儿”分成“宁馨”和“儿”两部分来解释的,“宁馨”释为“这样的”,“儿”释为“孩子”。此外,《汉语大词典》又收了“宁馨”条,释义为:晋宋时的俗语,“如此”、“这样”之意。
第八部 波澜迭起,方兴未艾(2003年9月——12月末)第7节 唐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
引用的最早书证,是唐刘禹锡《赠日本僧智藏》诗:“为问中华学道者,几人雄猛得宁馨。”较晚的书证是清吴廷桢《试儿行为天标令子赋》:“几人有儿得宁馨,万金之产良非诬。”没有再另立“宁静馨香”的义项。《汉语大词典》所用书证的范围,上自先秦,下至现当代,最后一条书证,一般都用时代晚近的。这里它引不出现当代的白话文书证,可以说明以下三点:
1。“宁馨”是个古汉语复词,词义为“如此”、“这样”。
2。“宁馨”一词只出现在古汉语中。从白话文作品中引不出书证这点来看,它在现代已基本不用。
3。所有的权威工具书“宁馨”条中都不收“宁静馨香”的义项,足证此义不能成立。当代个别人望文生训,在自己的文章中任意胡用,应予批评,以杜乱源。章培恒的荒谬之处,在于他故弄玄虚,歪曲闲斋先生所说“宁馨二字”一语的本意,把不能分割的“宁馨”拆卸为“宁”和“馨”,然后说:《说文》:“宁,愿词也”,“馨,香之远闻也。”可见宁、馨二字至迟在秦代已有;而根据现有文献,“宁馨儿”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怎能说秦代已有的“宁馨二字”,“出于”晋代的“‘宁馨儿’一词”?这种歪理,从章培恒之口说出来,实在跟他头上的“教授”桂冠不相称。打个浅近的比方,有人说:“‘人民代表’的‘代表’二字,始见于现代。”你可以批评他这里的“二字”用得不够确切,应当改成“名词”或“称谓”,但不能就此把“代表”拆成“代”和“表”,然后引《说文》云:“代,更也。”“表,上衣也。”再振振有辞地说:“‘代’和‘表’二字至迟在秦代已有。怎么能讲‘始见于现代’呢?”章培恒接着又说:
即使把“宁馨”二字搭配起来始于“宁馨儿”,但前人把两个字搭配起来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后人把同样的两个字搭配起来在另一种意义———甚至在相反的意义———上使用,只要不违背词义,也无不可。堂堂一所名牌大学的一位名牌教授,说出这种话来,实在让人啼笑皆非。词语的组合和运用,难道真的可以不受任何制约地随便拉郎配吗?下面就请大家来鉴赏一下我按照章教授的奇谈怪论刚刚创造出来的句子:①章教授是个胡人。②有客人来访,章教授便出恭。这两个句子,是我根据古代的训诂资料和章培恒发表的“拆字组装”理论造出来的,并无对章教授不恭之意,不信,你听我给你分析:①“胡”不但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意义,还可以解释为“寿,长寿”。《诗经·载芟》毛传曰:“胡,寿也。”《逸周书·谥法》孔晁注:“弥年寿考曰胡。”我这句中的“胡”就用的后面一义,“胡人”即长寿之人。②“出恭”有“排泄大便”之义,但分拆开来,“出”有“出去”之义。《集韵》:“出,自内而外也。”“恭”有“拱手作揖”之义。《释名》:“恭,拱也。”我这里的“出恭”,就是两义重新组合,表示“出去拱手相迎”。经过我这样引经据典地一解释,不知道章教授是不是也会感到啼笑皆非。我不就是按照你所说的“前人把两个字搭配起来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后人把同样的两个字搭配起来在另一种意义———甚至在相反的意义———上使用,只要不违背词义,也无不可”的高论造的句子吗?
(二)天空的“落霞”能解释为飞逝的时光吗?
关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之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特别是其中的“落霞”一词,见仁见智,各有短长。闲斋先生说:偶读杂书,才知道“落霞”指的是飞蛾,“鹜”乃野鸭。野鸭飞逐蛾虫食之,所以“齐飞”。云霞是飞不起来的。“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话,其理解的难点是“齐飞”二字。闲斋先生正确指出:“云霞是飞不起来的。”既然“霞”不能“飞”,“齐飞”也就成了难解的谜。因此历来的学者便对“落霞”动足了脑筋,想让它飞起来。宋人俞成《萤雪丛说》卷二云:王勃作《滕王阁序》,中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句,世率以为警联。然而“落霞”者乃飞蛾也,却非“云霞”之“霞”,土人呼为霞蛾。至若“鹜”者乃野鸭也。野鸭飞逐蛾虫而欲食之故也,所以“齐飞”,若“云霞”则不能飞也。显然,闲斋先生偶读的“杂书”,就是《萤雪丛说》。此外还有把“落霞”说成鸟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一云:落霞乃鸟也,余旧尝于内臣养户处见之,形如鹦哥少大,遍体绯羽,《萤雪丛说》以为飞蛾,误矣!又曰:“鹜,野鸭,盖因野鸭逐飞蛾欲食,故曰齐飞。”此又强解可笑。俞成和郎瑛的解释,都是为了要让“落霞”飞起来。但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在“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广阔背景上,让一只孤飞的野鸭去追逐小得几乎看不见的蛾虫,实在是有点煞风景的。不要说王勃这样的大手笔,即便是一般的作家,也不会如此去捕捉形象、率意落墨的。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