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2343-朱元璋(上) >

第37章

2343-朱元璋(上)-第37章

小说: 2343-朱元璋(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费聚他更不敢了,一百军棍不是闹着玩的,他天天到兵营里看着士兵们,他说他可没长着铁打的屁股啊。众皆大笑,朱元璋也撑不住笑了。    
    朱元璋把脸转向李善长,弦外有音地问:“你知道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故事吗?”    
    这一问,李善长的脸腾地红了,心里毕竟有鬼呀。    
    汤和不知缘故,还傻乎乎地问,燕子飞到谁家去了?    
    冯国用和杨宪、汪广洋都偷着乐。    
    朱元璋说:“我听说秦淮河有个色艺双绝的佳人,叫什么思?”    
    杨宪赶快补充,说叫刘思思。


第三部分 夹着的尾巴露了第46节 兴旺之兆

    朱元璋有意无意地斜了李善长一眼,李善长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已经如坐针毡浑身上下不自在了。    
    杨宪不知深浅,还说平章大人如有雅兴,可以把她叫来,一展歌喉。    
    朱元璋说:“天下未定,现在就被声色狗马迷了心窍,还了得?我不敢啊。”    
    李善长垂下了头,脸涨成了猪肝色,杨宪很后悔自己搭言不看火候。    
    朱元璋点到为止,又转了话题:“汤枢密昨天在常遇春那里喝了几杯呀?”    
    汤和大惊,心想平章怎么知道我去了他那里?我没告诉任何人啊!幸亏我没干坏事,只是喝两杯酒。他不敢说谎,也不想承认,含混其词。    
    冯国用不由得与李善长交换了一下目光。最聪明的是杨宪,他马上借题发挥,凡天下贤主,居于室中便能控驭百官,事无巨细,这是兴旺之兆。    
    朱元璋又是点到为止。他问在座的人:“前几天我让你们献策,有无良策啊?”    
    冯国用说,我们既用龙凤年号,完全可以与小明王合兵一路,更加声势浩大,一举攻破大都,当不是遥不可及的。    
    李善长暂时摆脱了窘态,料想朱元璋只是敲山震虎,没有让他当众出丑的意思,便打起精神报告北方战事。自从刘福通杀了大宋丞相杜遵道后,受到元将答什巴都鲁攻击,已从亳州迁往安丰,最近刘福通派兵攻克了胶州、商州,直杀向汴梁,元军知枢密院事达理麻失理战死,小明王一鼓作气占了汴州,现已迁都中原了,我们可以依靠他们,在南面按兵不动,他们也不会打我们,不如利用这个机会向江南发展。    
    朱元璋说:“正合我意。西面的鱼贩子陈友谅,我倒不在乎,徐寿辉称了皇帝,不过是个牌位。东面的张士诚,现在也称王了,国号叫什么?”    
    李善长察颜观色地说:“国号大周,建元天佑,都高邮。”    
    朱元璋冷笑一声,这年月,阿猫阿狗都称王称帝了。    
    李善长趁机劝进说,金陵是有王气之地,我们又有了几十万兵马,主公现在可以称帝了,或者先称王,这是万民百官之福。    
    杨宪借机说:“说的是,别人称得,主公为什么称不得?”    
    朱元璋说:“不可,不可。”却没说理由。    
    “怎么不可?”汤和闷声闷气地说,“你总比阿猫阿狗强吧?”    
    这话说得在场的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    
    幸而朱元璋未恼,他说:“此事不议。”接着又分析形势说:“元朝的灭亡,是迟早的事,皇帝荒淫,奸臣当道,百姓啼饥号寒,这样怨声载道的朝廷岂能持久?当今元朝皇帝有个外号,叫什么来着?”    
    冯国用道:“鲁班天子。”    
    “对,鲁班天子。”朱元璋说,“自己当木匠,自己设计宫殿,自己打造模型,自己监工,这样没正事的皇帝要他何用?”    
    杨宪插了一句,他听福寿说,他应诏进宫,见皇帝正在观看十六天魔舞,以三圣奴、妙乐奴、文殊奴等十六名宫女扮起来,戴象牙佛冠,裸体,整日宣淫,连福寿都说,元朝气数已尽。    
    汪广洋说,最近有消息,元朝已没有了兵源,便出了个新招,不管是谁,凡能出壮丁义兵五千人的,封为万户,五百的为千户。    
    朱元璋说:“不过,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要打败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有小明王在北面对元朝作战就够了,我们向南发展。”    
    李善长说:“很是。等到元朝势力进一步削弱,到了一推就倒的时候,我们如果已经拥有江淮、湖广、闽浙的大片土地,那我们就无敌于天下了。”    
    朱元璋决定就这么办。他当即令徐达,率汤和、廖永安进兵镇江,然后分兵取丹阳、金坛。    
    徐达说:“是,遵命。”    
    朱元璋又令邓愈、华云龙统兵攻打广德。对张士诚,他主张先不加兵,不能同时树敌,他想与之修好,问计于僚佐们。    
    冯国用说,从长远看,贩私盐出身的张士诚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结盟。    
    朱元璋说,盟有兄弟之盟,也有同床异梦之盟,更有城下之盟。我只不过希望我们南下、西进时张士诚别趁机到我后院放火。    
    “可以修书一封。”李善长说。    
    朱元璋说:“也得有个晏子那样的使者才放心。”    
    杨宪站出来说:“不才愿往,不知平章大人能否信得过我。”    
    朱元璋说:“参议能言善辩,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呀。”    
    杨宪问什么时候动身去高邮?    
    朱元璋今夜要亲笔写信给张士诚,叫杨宪明天就走。    
    平章衙门后花园是个凉爽的地方,外面尽管热气未退,林木森森的后花园里一点都不感到热。    
    傍晚时分,马秀英、张氏、金菊,还有张氏的小女儿郭惠都在院子里纳凉。金菊逗着朱元璋长子朱标玩耍,孩子已四岁了,长得白白净净,脖子上挂着郭宁莲送他的长命锁。    
    沐英从外面回来,抱了一套盔甲,见了马秀英说:“娘,我想出征去了,你跟爹给我求求情吧!”    
    张氏笑说:“你还不到十五岁,就要上阵了?”    
    沐英说:“文正、文忠哥哥早都得到父亲同意,可以从军了,我一个人留在家里有什么意思?”    
    “还有我陪你呀!”同样十四五岁已出落得很俊俏的郭惠笑着,一笑一对可爱的小酒窝。    
    “更是孩子话。”张氏说,“人家沐英是男子,怎么会天天和你在闺房里厮混?”    
    “我也能上战场啊!”郭惠说。    
    “又要说梁红玉、穆桂英了!”马秀英说。    
    “我不说那么远的。”郭惠说,“郭家的二姐姐不是跟着姐夫上阵的吗?”    
    张氏说:“坏了,有一个郭宁莲的榜样,今后闺门里也得开棍棒课了。”    
    几个人都笑起来。    
    沐英向郭惠使了个眼色,他自己说了声:“我把铠甲送房里去。”先走了。    
    少顷,郭惠也找借口,说:“我口渴了,回去喝杯水。”    
    金菊要去给她倒茶。    
    郭惠却说她不喜欢喝茶,已用井水镇了酸梅汤了,要回房去。金菊便没动地方。    
    沐英跑回书房里等郭惠,他一脸讨好的神气。    
    郭惠从廊下过来了,沐英推开门冲她笑。    
    郭惠进来,说:“干什么鬼鬼祟祟的?是不是给我买来了?”    
    沐英调皮地说:“想买,银子不够。”    
    “你又想昧我银子!”郭惠说,“你这坏小子越来越长坏心眼,二两银子还买不来一盒茉莉香粉?今后你别想让我对你好。”    
    “我哄你玩呢!”沐英说毕,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香粉盒,在她眼前一晃,她抽了几下鼻子,盒盖没打开都闻着香味了。    
    沐英说这可不是茉莉粉,是印度来的香料。他又把银子还给了她。    
    “怎么,白来的?”她问。    
    沐英说是蓝将军给的。她不是挺崇拜蓝玉的吗?蓝玉也确实值得崇拜,高高的个子,大眼睛,直鼻子,又年轻,又能打仗!没人比得过他。沐英说这是蓝玉的战利品,一听说郭惠要香粉就白送了。    
    郭惠说:“我怎么好意思白要人家东西?你拿回去吧。”    
    “算我欠他人情还不行吗?”沐英这么说了,郭惠才不说什么了。沐英说:“他还问起你了呢,说见过你一面就忘不了。”    
    郭惠不好意思地说:“谁要他记着!”    
    沐英笑她口不对心,“你不也总让我打听他什么时候回来吗?”郭惠的心事叫他说破了,一阵耳热心跳,说了句“别胡说”赶快走了。


第三部分 夹着的尾巴露了第47节 大展鲲鹏之志

    朱元璋和郭宁莲又一次微服出访。朱元璋打扮成儒士模样,丝袍葛巾,手拿一把画着兰草的折扇,步履款款,而青衣小帽的郭宁莲倒真像个清秀的书童。她揶揄朱元璋下巴太大,与小白脸的秀才相去甚远,不像。朱元璋则说,他见过的丑陋的翰林就有好几个,用她父亲的话来说,是相貌奇伟,并非丑陋。二人说笑着在坊间、集市走了一圈,见民间平和安定,秩序井然,朱元璋心里很高兴。后来他们践行诺言,来到鸡鸣寺山门前,但闻钟鼓之声中混合着诵经声,朱元璋照例是沉醉地半闭着眼睛凝神倾听着。    
    郭宁莲说:“你是很奇怪的,别人说你当过和尚,你杀人的心都有,见了寺庙又这样流连不舍,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说不清。”朱元璋说。也许,因为他的人生学问都是从寺院里学到的,处世的练达世故,是当走方和尚时学到的,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和佛门有着不解之缘。    
    “又从钟鼓之声中听出不同凡响的木鱼声了吗?”郭宁莲带有几分揶揄地问。    
    “你说得不错,这寺里有高僧。”朱元璋不由得大发感慨。人们插科打诨时喜欢说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实他们不了解和尚是怎么回事,那钟什么人都能撞响,却不能撞出上品清音来。    
    “我是凡人,你可别同我谈禅了。”郭宁莲说。    
    进了鸡鸣寺,二人在古柏参天的院子走了个遍,各处都看了看,连不让看的僧舍也混进去看了。    
    二人又向天王殿走来。郭宁莲突然问起前几天的私访结果:“李善长轿子的事,你没有追究吗?”    
    “响鼓不用重槌。”朱元璋说,“我只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这就够了。”    
    郭宁莲佩服地点点头:“怪不得你这个和尚会有那么多人拥戴,你果然有驭人之道。”忽然又问,“你对我是不是也用这样的手段啊?”    
    “那不是不灵了吗?”朱元璋笑道,这好比是跑江湖卖艺人的戏法,她是站在人家身后的讨厌鬼,看穿了,那就没法再让人有神秘感了。    
    “这是什么?”郭宁莲指着一张贴在柏树上的弘法告示让朱元璋看。朱元璋说:“我猜对了,果然有一个高人在这里讲经弘法,可惜我现在忙,没时间来听。”    
    “你还听得进去吗?”她问。    
    朱元璋认为佛门与世俗虽然有一道很高的门槛阻隔,其实又是相通的。    
    一位看上去像知客僧的和尚冲他们走过来,长揖后说:“有劳朱施主,法师请你去经堂小坐。”郭宁莲大吃一惊,他连朱元璋姓什么都说出来了,莫非有耳报神?    
    朱元璋问:“法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