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让你如此美丽-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时候》中,他说,挣扎、满足、希望和头痛等情绪,交替主宰着老师们的生活和工作。可见,接受自我对每个人都同样的重要。
在美国的医院里,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着精神或是神经科的病人,他们通常都很憎恶自己。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忍受着精神或神经问题的困扰亟待救治。更有一些极端的例子,病人跟自己叫真儿,没法跟自己相处。
我不想讨论引发这些不幸事件的各种因素和压力。我认为,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对成功和名望重视,想要超过别人而强逼自己苦役似的工作等等,是造成我们灵魂生病的原因。对上帝缺乏坚定不移的信仰,导致了我们情感错乱。对此,我深信不疑。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W·怀特先生,写过《不断进步——研究个性的自然发展》一书,个中观点,发人深思。他在书中谈到目前十分流行的一种观念——“调整自己,适应来自周围的各种势力,是人的本份。”怀特先生接着说,这种思维方式从产生的时候,一直到今天,已经变成了一种定式,“结果,有些人过度调整自己,使自己变得十分地狭隘,思维方式单一,思想倍受束缚;使自己屈从压力去完成自己的人生角色。但是,成功的历程,需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要靠自己的力量去成长、去完善自己、去创造,像一股有建设性的力量那样去行动——一句话,靠的是自身成长过程中有开创性的那方面。”
我从心底赞同怀特先生的话。我们中很少有人,有勇气独自站出来;也很少有人明白,我们支持的东西,究竟有什么意义。很大程度上我们的行为,是由社会和我们自身的经济地位决定的。我们穿衣服、吃饭、过日子、考虑问题等等,做这些事的方式,基本上同我们的邻居一样。如果我们感觉周围环境与自己不相宜,就会变得十分痛苦,经常会神经过敏,感到失落和困惑,自己讨厌自己。
我回忆起几年前参加卡耐基妇女讲座的一个学生,她就曾深陷在这样的冲突中。她先生是一个成功的律师,野心勃勃,敢作敢为,有很强的控制欲。他们家的社交圈子,完全由先生的朋友构成。跟他一样,在他们的眼中,成功的标准就是有名望,有显著的成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谦虚、温和的她,感觉自己简直被他们淹没了,变得很渺小。她所拥有的美德,没人看到,更没人欣赏。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变的越来越压抑,她觉得自己没法儿达到他们期望的标准,她不喜欢自己。
这位女士的问题,不是改变她周围的环境,而是改变她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摆脱那些想要完全改变自己的压力。要相信,人活一生一定有某种意义;要相信,人活着并非是要完成别人的使命,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她才会有信心。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学会爱自己(2)
赢得自信的第一步,就是停止用别人的专横标准来评价自己。她要找出自己的价值所在,按自己的价值标准,开始生活。她还要学习怎样轻松地同自己相处,少来一点自我批评。
那些讨厌自己的人,其病症之一,就是过分地给自己挑毛病。我们知道如果适度,自我批评是健康的,有建设性的;对自我完善,非常必要。但是如果自我批评上了瘾,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它就会阻断我们的进取行为。
很多年以前,有一天晚上我去了我先生教课的地方。下课后一个女学生找他,抱怨说她讲不好,讲得总是比她期望得差。
“我起身开始讲话的时候,”她告诉我先生,“马上意识到自己胆怯、害羞,不像班里的其他人,人家看上去都是那么镇定、信心十足。老是想自己的那些毛病,让我更加没信心,最后,我完全没办法把心里话讲出来。”
她还讲了一些细节,剖析她的弱点。她讲完后,卡耐基先生对她说了一番我一直记得的话,他说得非常简单:
“忘了你的短处吧。不是你的弱点毁了你的演讲,是缺乏德行。”
不,不是我们的弱点、缺点毁了一次演讲,一种个性或一项艺术创作。莎士比亚的剧本里有很多历史或是地理知识错误。狄更斯的小说里,有大段大段的矫揉造作的伤感句子。那有什么关系?这些伟大的作品,永放光芒;他们的美震撼人心;与之相比,他们的不足,微不足道。我们爱我们的朋友也一样,爱是因为他们的美德,而不是他们的错。
要进步和实现自己的抱负,就得靠我们的长处;要发扬优点,克服困难。我们必须改正错误,然后忘了它们,轻装上阵。
当耶稣基督面对那些身体和精神倍受摧残的人们时,从不会像考官似的问为什么。他也不会一味地给予苍白无力的同情,他不会说,“哦,可怜的人,你的命不好呀。周围环境不适合你。你是怎样迈出堕落的第一步的呢?”
不,耶稣基督直截了当地切入要害问题:“你的罪赦免了。走吧,你从此是清白的人了。”
负罪感和自卑感,被过去的错误和现在的缺点苦苦纠缠,这样的心理状态很不好,也很不利。当陷入其中时,我们羡慕别人,不喜欢、不尊重自己。我们必须埋葬已经死了的过去,继续前进。
学会欣赏自己,首先要能容忍自己的缺点,这并不是说我们要降低标准,变得懒惰、得过且过,不用全力以赴;而是说我们一定要明白,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总能保持尽善尽美的状态。期望别人这样,不公平;期望自己这样,是十足的愚蠢。
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协会,里面有一位数得着的女会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她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过分地认真。工作上,她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每份报告,她都花几个小时苦思暝想。她发言时滔滔不绝,搞得她的论点和她的听众同样地精疲力竭。她家从不欢迎不请自来的客人,她家的聚会前,她总是事先计划好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这位女士,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件事上都做到了冰冷地、机械般地完美。她的完美,是以牺牲了快乐、随意性和温暖换来的。她是完美,完美地乏味。
要求自己总是完美无缺,是一种自我虐待。我们不能容忍自己和别人一样好,我们必须超越别人,像黑暗中闪烁的一颗星星般发光。我们不是贡献出自己和自己的才能做工作,而是要和别人比,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别人是否把我们当成完美的偶像来崇拜。
做为人,完美主义者和我们一样会遭遇失败,但他不能容忍自己的失败,不能从失败中爬起来,他以憎恨自己做结尾。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学会爱自己(3)
别跟自己太过不去,要学会放松,偶尔自嘲一下,学会欣赏自己。
在上一章中,我提到每天给自己一点独处的时间,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独处,也可以帮助我们欣赏自己。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赛顿心理学研究所的莱昂·巴特梅尔先生写道:“睡觉前花点时间,静静地想一下过去的一天都干了什么,曾经是人们的一种习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同别人——还有我们自己,相处。”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喜欢自己的陪伴,那我们怎么能期待别人愿意和我们在一起呢?哈里·爱默森·福斯狄克,曾经观察过那些不能忍受独处时光的人,说他们“就像一潭水,被无休止的狂风吹着,从未平静地映出过美丽的风景。”
透过独处的时光,我们会找到自己心灵的港湾,坐标的原点,它是我们向外发展人际关系的大本营。安妮·莫罗·林博格在她的优美的著作《大海的礼物》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先同他的内核建立联系,然后才可能同外界建立联系。对我来说,我的内核,也就是我的精神世界,惟有通过独处才能找到。”
独处赋予我们一种洞察力,让我们可以更客观地认识我们的生活。圣经的《诗篇》中说“安静下来体会,我就是你们的神”,这是《诗篇》给我们的忠告。这是一句非常好的忠告,就像我们身体离不开新鲜空气一样,我们的灵魂需要独处的时光。
完全看别人的脸色活着,随时关注别人是否满意,不单给那些我们喜爱的人增加了负担,也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毫无乐趣而言。喜欢、尊重和欣赏我们自己,如同能欣赏别人一样,是健康人格的一部分。
第三章 保持心理健康的三条原则妥协:恐惧的避难所(1)
“想要做个男子汉,必须做到决不妥协。世界上最神圣的东西就是一颗正直的心⋯;⋯;我犯的所有错误,都源于放弃了自己的立场,想要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这是伟大的不妥协主义者拉尔夫·埃森默的话。这番话无疑会给某些人极大的震撼,他们一直认为“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是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首要条件。
也许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埃森默的话:“我们可以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但行动的依据,务必是自己的观点。”
如果说成熟会带来一两个实实在在的好处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成熟长大的人,有自己的信念,而且不理结果如何,有根据信念行事的勇气。
年轻、没有经验的人,害怕与众不同,无论是穿衣服呀、玩呀、说话办事呀,都得按他们那个圈子接受的方式进行。人到中年的父母们,跟他们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冲突不断,就为了那几个令人困窘的问题:“莎丽她妈允许她涂口红,为什么你不?”,“像我这么大的都跟男孩子出去约会了。”,
“为了皮特,您千万别让我像个怪物似的,行吗?”,“没人晚上十一点就得回家。”诸如此类,等等。
孩子生活在同龄人的世界里——他的朋友、他的玩伴儿怎么看他,他们是否接受他,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交际问题。他所在圈子的行为标准和他父母的标准不一致,这种冲突构成了青春期最大的障碍。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令他们长期头痛。
当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一种不熟悉的环境中,又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自己行为,同公众接受的标准保持一致。一直到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时,我们才可能按自己的标准和信念安排生活。只有傻瓜才去挑战他完全不懂的东西,只有傻瓜才冒冒然地去冒险。
渐渐地有一天,我们有了一整套自己的价值观念。我们发现,比如说诚信吧,我们发现诚信是最明智的行为,不仅仅是因为别人这样教我们,而且我们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智慧,也证实了这一点:没有诚信,就没有回报。幸运的是在我们的社会里,对生活中的几个大的基本原则问题,大家还是意见一致的;否则,我们真会生活在永久的混乱无序里。
有时候,对基本原则问题甚至也会产生歧义。这时候,决不妥协的人,就肩负起文明发展的重任。几百年来,权威意见一直说奴隶制度是合理的、必要的,没有人对此表示异议;直到有一天,几个两眼放光的激进分子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