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

第3章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第3章

小说: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万不要焦躁,要冷静,要注视着它,寻找其间的规律。    
    再有,我们在学习中也常常会因为一些看似无所谓的细节而放纵自己,总认为老师看的是最后的答案,过程在草稿纸上无所谓。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逻辑的东西是来不得半点“无所谓”的,养成一种好的逻辑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好的帮助。    
    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瘸了一匹战马,败了一次战役;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说的是:1485年的冬季,在古老的英格兰的荒原上,英格兰的王室查理三世与兰加斯特家族的亨利伯爵进行了一场殊死战役。正当查理三世胜利在望的时候,忽然,他的战马一个趔趄,查理三世跌翻在地,众官兵以为统帅阵亡,纷纷放下武器。结果,亨利伯爵趁机反扑,生取了查理的首级,推翻了王室的统治。    
    原来,马夫在检查战马的时候,发现马掌上少了一枚铁钉,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铁钉,就草草地将就过去。谁知,在紧要关头,这只少了一枚铁钉的马掌偏偏松了、掉了,于是战役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机。    
    我们在学习中,尤其是在草稿纸上作练习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将就”或者“无所谓”“差不多”“一回事”等等的想法。每当出现这些念头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个真实的故事,问问自己:我少了一枚铁钉吗?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一2004年12月30日:考不上清华你们会失望吗

    昨天晚上女儿说她要背语文,让我帮她。于是,我成了她的监督员。女儿背的是屈原的《离骚》,见她背得十分勉强,我就建议她先自己背。于是,我钻进了被窝。    
    “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我没有考上清华你们会失望吗?”女儿突然问我。    
    “不会啊。只要你努力了,考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我们都不会怪你,也不会因此而伤心失望的。”我淡淡地说。    
    “那你们把目标定在清华?”女儿不解地问。    
     “清华是我们的一个梦想,也是你多年来的梦想,它就像一个标杆一样,是你前进的目标,如果你不树立一个标杆,你就不会知道要朝什么方向奔跑,不知道离目的地还有多远啊!”我轻声地说。    
      “以我现在的能力考一个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但要考清华却很难。”女儿很遗憾地说。    
    “别背包袱,放开去考,我们也没有真的要求你考清华。这就像长跑比赛一样,每个人都是奔金牌去的,但金牌只有一个,你不能说我拿不到金牌就不跑了。上不了清华还有别的学校,学校没有好坏,就看你怎么去学习,普通学校也出优秀的人才。”我一边快速地思忖着一边轻松地说着。    
    “是不是你们对我没有信心?”女儿的语气有几分失望。    
    “不是啊。信心和梦想是两回事。你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不是一个智商很高的人。所以,你的思维总是无法打开,你只有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只要你努力就可以了。初中毕业的时候,姚老师当时对我说:‘你女儿的潜力没有太大的发展,而张英就不同,她的潜力很大,只要她稍稍努力就可以超过你女儿。’当时,我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看来,他说得没错。你解题的技巧不娴熟,知识点断裂,不能熟练地有机地贯穿起来。每个知识点就好比是一颗颗的珍珠,你要学会找一根线巧妙地把它们穿起来,成为项链。”我试图打消她的疑虑,但在匆忙间一时找不到很合适的语言,于是,脱口说出了几天来在我脑海中闪过的问题。说实在的,关于智商问题我还真的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只是在帮助女儿整理试卷的错误和女儿问我题目时在脑海中突然冒出来的。此刻说出来,完全是想帮她正确地认识自己,打消一切顾虑,放下包袱轻松地去学习。    
     “我也发现我解题的技巧很差,可是我不知道要怎么做。”女儿很茫然地说,那语气让我不自觉地瞟了她一眼,我发现她在用手擦眼泪。很显然,这个问题正深深地困扰着她,甚至让她感到了一种危机。    
    “你看这些墙都闲置在这里了,应该把它们利用起来。你把所有的知识要点分类或把相关的知识点总结出来。比如三角函数与直线方程、三角函数与代数、几何、函数、曲线、曲线与参数等等,一一罗列起来写在纸上,然后贴在墙上,躺在床上就可以看见了。你说好不好?”我轻声地建议着。    
    “这是一个好主意。唉!有时候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体制真的很无聊,几十年学习的东西,用几个小时就考完了,而这几个小时却注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改变了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女儿很无奈地说。    
    “这是我们无力解决的,我们无法抗争的事情、无法改变的事情就要学会适应。放轻松点,知道吗?以后走上社会也是这样,无法抗争的事情要么放弃要么适应。”我耐心地开导着。    
    “我知道,这是适者生存法则。”女儿说。    
    “是的。还有弱肉强食法则。”我补充说。    
     “妈,我不想做一个平庸的女人,我不想一生找一个好依靠就可以了,我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女儿说。    
     “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唯一的出路就是学习。只有当你自己达到了一个高度,你才有能力使自己变得优秀,就像居里夫人一样。如果居里夫人自己本身不学习,就不可能遇到居里,她就不可能发现镭。所以,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认真地学习,努力地去实现心中的第一个梦想。”我顺势告诉她。    
    “妈,有人说你现在得到了多少幸福,将来就要受多少苦。是这样吗?”女儿小心地问。    
    “谁说的?幸福是你自己的一种心灵体会,有时候苦也是一种幸福。怎么像牛顿定律呢?苦难是一种财富!好了,别想太多了。把所有的思想包袱都丢掉。静下心来学习,考一个你理想的大学才是正事。无论你考到什么学校,我都为你骄傲。如果学不下去就睡觉吧!”我很温和地对她说。    
     这一夜,我们在各自的思想中寻觅着各自的梦……    
    陪读心语: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梦想不一定能实现。在漫长的人生路上,许多事情不能如愿以偿,能考上清华北大当然好,但清华北大并不是你想上就能上的,人应该懂得量力而行。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因为这种期望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断送孩子。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帮助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才是做父母的责任!成功的目标未必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我们也常常抱怨现行的高考制度很无聊,短短几个小时的考试就注定了人的未来,改变了人的命运。但是,它是目前唯一能够让孩子们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的一场竞争,我们别无选择。这场竞争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挑战,是对孩子综合实力的考验,不要说孩子自己没有经历过,就是我们做家长的大多数也没有经历过,因此我们要和孩子共同面对,共同迎接,共同战胜。    
    12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高考那两天的临门一脚,虽然有太多的无奈,我们依然要学会面对。竞争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本能。社会要     
    发展,而资源配置却是有限的,这就注定了我们只能生活在一个竞争的空间,而竞争就必须要有竞技的本领,用什么去竞技?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书本里,更多的是社会大课堂,清华北大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能力的培养才是立足社会之本。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一2005年1月4日:我不想考试

    上午女儿打电话给我说:“妈,我不想参加这次考试。但我不好跟老师请假,你帮我和老师说说。”    
    我一听知道事情不妙:“怎么了?不舒服了吗?”    
    “没有。”女儿声音里充满了忧郁。    
    “这样吧!我马上过来。中午你回来吃饭再详细地和我说说好吗?”我试探着问。    
    “好。”女儿犹豫地答应说。    
    电话里传来嘟嘟的声音,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从电话那头向我席卷而来。我放下所有的事情匆匆忙忙地赶到了小屋。    
    小屋的墙上已经被白纸黑字覆盖得满满的,仿佛是一个文字的森林,树上结满了青色的果子;又仿佛一个文字的海洋,有一种在黑白之间游历的艰辛。我看到了她挣扎的痕迹,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忧伤,我的心里掠过一丝波澜。     
    桌子上还放着女儿上次没有吃完的包子,一张草稿纸平摊在书桌上,我一看是女儿留给我的字条:    
    妈:    
    我很爱你。真的。请不要再自责再内疚了,不要再说抱歉。妈,我没有怪你,并且我很爱您!    
    我一切都好,您不用操心!    
    女儿    
    我依稀看到女儿那可爱的笑脸在对我做着鬼脸,心里有了几分轻松。但想到女儿的电话,我又担忧起来。究竟发生了什么?我在焦虑不安中等待着女儿回来。    
     中午,女儿拖着懒懒的身躯回到了家中。我已经摆好了饭菜。    
     女儿无精打采地端着碗吃着。我问:“你怎么了?怎么不想考试呢?”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参加这次考试,我没有信心。”女儿眼神飘忽地说。    
    “干吗这样呢?考不好也没关系,看淡点。”我很平静地说。    
    “你不理解的。我就是不想考试,想到要考试我就头痛心烦,脑袋都要爆炸了,整个人也快要崩溃了。”女儿做着很无助甚至要崩溃的手势对我说。    
    “如果你实在不想考,就请假吧!”看见她那双迷茫的眼睛,我的心软了。    
    “所以,我让你帮我去请假。”女儿说。    
    “我怎么和老师说呢?上次请假不上晚自习就很尴尬了,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就感觉他们    
    在背后说我这个做妈的糊涂。”我很为难地说。    
    “你就说我病了。反正有人也请过假,我又不是第一个。”女儿理直却气不壮地说。    
    看她很痛苦的表情,我不敢再往下说。    
     ……    
     我们默默地吃完饭。    
    “妈,我求你了。”女儿哀求地说。    
    “让我想一想。”我勉为其难地答道。    
     接下来就是沉默。    
      吃过中饭,女儿上学去了,我却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去,很显然是错误的;不去,又会让女儿失望。如何才能化解她心中的淤泥呢?    
    我想去找张老师聊聊,让他去开导女儿。可转念一想:女儿会怎么想呢?她会不会觉得是在损害她的形象?不行!我不能找张老师。那要找谁呢?老刘?老刘一直对她的评价很高,期望也很高。于是,我拿出手机,打?还是不打?老刘已经不教他们了,贸然去打扰别人总觉得不好。我握着手机在小屋里来回踱步,打开又关上,关上又打开,犹豫了很久,终于没有按下那绿色的按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