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悉尼阳光下的梦魇-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磊忙介绍说:“他叫杨成,是我同学。”
刘大江立时明白了他们的来意,有些为难地说:“你们来是找工的吧?真抱歉,我们这里已经……”
杨成立刻打断他的话说:“我们不是来找工的。”
苏磊也赶紧说:“刘大哥,我是来找你打听一点事情。你昨天晚上不是说,前天晚上你见过我哥吗?”
“你是说苏光啊?”刘大江立时安下心来。忙说:“对呀,我是见到他了。出什么事了吗?”
苏磊异常平静地望着他说:“我哥死了。”
“什么,你说苏光死了?”刘大江惊骇得半张着嘴,随即有些埋怨地责怪苏磊说:“快别瞎说了,这种玩笑可不能乱开!”
“我没开玩笑。”苏磊依然平静:“刘大哥,我就想问你,你是什么时候见到我哥的?当时,我哥他跟你说了些什么吗?”
刘大江简直不敢相信,他使劲摇着头说:“这怎么可能呢?我那天见他还好好的。”
“是真的。”苏磊急切地望着他。
刘大江慢慢回忆说:“那是大前天,就是星期五的晚上。那天是周末,客人特别多。我去车里拿一个东西,从停车场回来的时候,正要穿过马路,一眼看见苏光站在美丽华酒店的JB'S酒吧门口打电话。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差不多有五六年了。本来我也不想打扰他,正好他讲完电话,朝我这边看来。我就叫了他一声,我说这不是苏光吗?他一看是我也很惊讶,还给了我一拳,说你丫跑哪里发财去了。我们闲聊了几句。我刚告诉他说我在中国城开了一个饭馆,就有一辆车开过来。苏光马上说,我有事必须先走,下次去你饭馆找你。说完他就上车走了。”
“刘大哥,我记得你说过那是一辆宝马,是吗?”苏磊焦急地问。
刘大江马上说:“没错,黑色的宝马。不过,天那么黑,我也不敢肯定。反正是深颜色的,车很新。”
“车牌号你还记得吗?”
“不记得。”
“接我哥的人呢?他是谁?”
“我不认识。”
“那你记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呢?”
“实在对不起,我没注意。”
苏磊着急地说:“刘大哥,这事非常重要。你再仔细想想。”
刘大江又想了想说:“这可难着我了。因为是在夜里,只看了一眼而已。我记得那人白白净净的,好像戴了一副眼镜。”
“那时候是几点?”苏磊又问。
“这我倒记得。”刘大江回忆着:“我离开饭馆的时候八点刚过不久,把来回路上和在停车场的时间去掉,最多不会超过二十分钟,也就八点半左右吧。”
苏磊不禁看了杨成一眼,他的眉头不由得拧成了一个结。
第一章唯一的大哥(5)
付小民刚到报社,就被老板叫到了他的办公室里。他是《华夏日报》资格最老的一位雇员。早在1992年第一任老板创刊《华夏时报》就已加盟,到现在,他已经干了整整六年。
付小民在老板对面坐下,内心忐忑,因为他知道老板每次找他都要说些什么。
老板顾文锦是台湾本地人,他曾是悉尼另一家台湾背景报社的股东之一,因为权力纷争被淘汰出局,两年前买下留学生背景的《华夏时报》,打算东山再起。他知道周报很难生存,所以当机立断把《华夏时报》改成《华夏日报》,并亲自做主编长达一年,累得几乎吐血。直到去年才提拔付小民,腾出时间专心统筹全盘大业。果然,顾文锦开口就说:“小民啊,最近几期的报纸相当平淡,缺少争议性的话题。”
付小民苦笑:“可是我们的娱乐版和文艺副刊在读者抽样调查中一直遥遥领先。”
“小民,《华夏日报》可是一张每天发行的报纸,主要竞争对手是《澳华日报》,而我们的前面还有《新报》和《星岛日报》两座大山。虽说我们比《澳华》的发行量要大一些,可澳洲市场就这么小,肉多狼少。人家也在不断创新,说不定哪天就跑到我们前面去了。再说娱乐版和副刊只是报纸的一小部分,并不能体现一份报纸的真正实力,对提高销售量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我们还得抓社会新闻,搞出一些有争议性的东西来。我对你可是一直寄予很大的希望哦。”
“多谢老板。不过,炒作需要一定的由头,并不总有这样的机会呀。”付小民心里叫苦连天。
“这就是你要考虑的问题了。机会都是创造出来的,天上不会掉金子。我再告诉你一个消息,想必你自己也很清楚,最近几期我们的发行量有所下降,这样下去非常危险。这些都跟你这个当主编的有很大关系。你还记得去年跟我的约定吧?”
“当然记得。”
“那就好,我希望你能遵守承诺,更希望你能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做下去。”
付小民没想到顾文锦今天会把话说到这个地步。去年接受主编的时候,他确实信誓旦旦地表示,在一年之内将发行量提高百分之十五。可现在离一年已经不到四个月了,业绩没有上升反倒下降,压力逼得他简直透不过气来。
顾文锦点着了一支雪茄,屋里顿时醇香四溢。他眯缝着眼睛说:“小民啊,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说到炒作,我倒有个想法。”付小民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开动脑筋:“老板,最近正是联邦大选的关键时刻,你看我们能不能在议员身上做些文章,比如旧事重提之类。”
“你说说看。”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把曾经轰动朝野上下的那个议员受贿事件再炒一炒?”
“你又在打谁的主意呀?”顾文锦显然很有兴趣。
“爱德华议员。”
“就是当年苏光揭露的爱德华议员受贿案件?”
“不错,就是它。”
“那不行吧?这件事联邦政府已经正式调查过。我记得1993年11月第二期的《华夏时报》登出了苏光那篇文章,当时联邦警察都出动了。爱德华议员也暂停了国会的工作。可是到了年底,司法部长就宣布,受贿事件获得澄清,爱德华议员无罪,他又重新恢复了在国会的任职。”
“老板记性真好,过去了这么多年还记得这么清楚。”
“那是因为这件事在当时太轰动了。《华夏时报》不也因为这件事才出的名吗?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这张报纸了。话又说回来,就算爱德华议员受贿属实,这件事已经正式得出了结论,现在你再提出来还有什么意义?”
“昨天晚上,我刚得到一个非常可靠的消息,苏光死了。”
“哦,这是怎么回事?”
“他是怎么死的还不太清楚,但有可能是一桩谋杀。”
“谋杀?”
“对。前天先是神秘失踪,昨天尸体已经找到。有消息说是被黑社会做掉的,因为他跟贩毒集团有关系。”
“是这样啊,那倒是个新闻。你是想把这件事跟爱德华议员联系起来?不行,不行,这太牵强,首先,这两者根本无法联系在一起嘛,其次,这太容易出事。”
“可这样我们的目的就能达到。”
“警方已经发消息了吗?”
“还没有呢。这件事是我的独家新闻,而且我的消息来源绝对可靠。”
“这我相信。你跟苏光是老相识了,关系也近。要说苏光也算雪梨华人圈里的一个名人,不过用他的死来炒作,意义也许不会太大。”
“也不一定。这两天关于他的事情外面传闻很多。你还记得吗?当年苏光采访的那个重要人物陈军,去年在雪山出车祸死了。”
“我确实看到过这条消息。那又怎么样?”突然间,顾文锦的眼睛像按了电门似的骤然发亮,他异常兴奋地说:“你是想故意误导读者,让他们觉得陈军的车祸和苏光之死都是有预谋的?”
付小民避开了顾文锦的眼睛,淡淡地说:“新闻就是炒作出来的。我只是觉得把他们联系起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卖点,澳洲新闻自由,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来做一做文章。”
“这可不行,这样太危险了,我们的报纸还想不想办下去?这样不行。”顾文锦边想边摇头,接着使劲叹了口气,不无遗憾地说:“不过,这倒真是一次好机会。”
“我还有另一个主意,你知道蔡松前几天被捕的消息吧?”
顾文锦点点头。
“前几天我们根据警方提供的消息做了一个简单报道。那条消息估计每家报纸都登了,没什么新意。我想说的是,苏光和蔡松一起贩毒,为什么警察只抓了蔡松,却没逮捕苏光呢?这里面会不会有其他故事?要知道蔡松事件是目前澳洲最大的一个贩毒案件,相信很多人都在关注。加上蔡松和苏光都是我们报社的元老作者,一开始就在副刊写专栏,很多人对他们记忆犹新。况且,苏光还当过我们的记者,他在读者群中特别是大陆的读者中非常有影响。既然我们有这个其他报纸都没有的有利条件,为什么不利用一下这件事呢?”
顾文锦一拍桌子:“有意思!政治加阴谋,贩毒与谋杀,你这哪是新闻报道,简直是推理小说,都可以拍连续剧了。”
“老板,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呀。你就同意了吧。”
顾文锦深吸了口雪茄说:“其实,这些事你不用问我。你是主编嘛,报刊的风格自然由你决定,选用什么文章也是由你定夺才对嘛。不过,有一点我要说清,万一出了问题你可要负全部责任。”
付小民说:“这我明白。”
就在这时,秘书小姐打电话来,告诉老板到了开会的时间。
第一章唯一的大哥(6)
汉阳社俱乐部就在海港广场大厦三楼,悉尼华人几乎都知道这个地方。因为它是中国城里最大的一家华人俱乐部,已经开了多年。汉阳社有八九十台老虎机,另外,它还经营一家广东风味的餐厅,许多住在附近的老人与到中国城来玩的华人都喜欢来这里小憩。
刘大江平时勤俭克己,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刚出国带来的衣裤。他不能容忍自己的辛苦所得白白喂了老虎机,所以,平时很少去俱乐部之类的地方玩耍,赌场更是轻易不肯光顾。可是,在他心烦意乱的时候,偶尔也会坐到老虎机前发泄刺激一下。
那天和宋美洁去歌剧院听音乐会,本想趁音乐会结束时拉她在海边散步,适当时把早就准备好的一条项链送给佳人,那样说不定他们的关系就可以前进一步。不料中途被苏光的失踪给搅了。宋美洁一走,刘大江也就无心再呆下去,他根本就是一个粗人,如果不是为了宋美洁,他一辈子也不会有这样的雅兴去悉尼歌剧院听什么音乐会。
那天的事情不能不让刘大江耿耿于怀,他不知道宋美洁与苏光究竟是什么关系,而宋美洁对苏光的关心更是让他心生猜忌。他找了一台一分钱的机器,往里面塞了十块钱纸币。他一边按老虎机一边想心事,自己年纪一大把,相貌平常个头不高,除了拥有一家餐馆,还有一点可怜的钱,几乎没什么优势。可宋美洁不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