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小平-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提出: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专长,用非所学不好。有人建议,对改了行的,如果有水平,有培养前途,可以设法收一批回来。这个意见是好的。“四人帮”创造了一个名词叫“臭老九”。“老九”并不坏,《智取威虎山》里的“老九”杨子荣是好人嘛!错就错在那个“臭”字上。毛泽东同志说,“老九”不能走。这就对了。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
对知识分子除了精神上的鼓励,还要采取其他一些鼓励措施,包括改善他们的物质待遇。教育工作者的待遇应当同科研人员相同。假如科研人员兼任教师,待遇还应当提高一点,因为付出的劳动更多嘛。
最后,通过讨论,邓小平做出了一个果断的决策: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
他一刻也不愿耽误,中国也确实再耽误不起了。这时的美国有科研人员120多万,苏联有90多万,中国只有20多万,而且还良莠不齐。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就是以只争朝夕的速度,还恐怕追赶不及。
1966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当年的高校招生工作被迫推迟,随后停止招生达6年之久。1972年,高等学校开始恢复招收新生,但采取的是推荐选拔的办法,许多学生连基本的文化程度都不具备,这给大学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在讨论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有同志提出来,当年进行高考恐怕时间来不及。邓小平拍板说,夏天来不及,那就冬天考试,明年春天入学。
新官上任,新意迭出。
恢复高考招生制度这个决定,在一夜之间,改变了数十万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趋向。
由于时间紧迫,1977年的高考甚至连印刷考卷的纸张都来不及预备,又是邓小平批准,临时动用了准备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库存纸张。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27万3千人得到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机会。1978年,610万考生参加高考,录取40万2千人。
于是,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奇特的大学生,他们属于七七级,但却是1978年3月才入学的。他们当中不少人过了而立之年,已经是拖家带口的父亲或母亲。
这张合影,记载了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邂逅相遇的故事。
那是1979年7月的盛夏时节。邓小平到黄山休息。在攀登鳌鱼峰时,有位年轻女孩气喘吁吁地从后面追了上来,邓小平以为她要赶路,还站到路边为她让路。没想到女孩到他面前停了下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解释:邓伯伯,您好,我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本来已经下山了,听说您老人家在这里,我们又赶回来。
邓小平听说是大学生,立刻问:“呃,复旦大学什么系的呀?是考进来的吗?”
“是考进来的,读的是新闻系。”
邓小平说:“难怪消息这样灵通。”
邓小平在他们的学生证上签了名字。
75岁的邓小平还同这几位20多岁的幸运儿一起留下了这张合影,也留下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第九章 乐园风景乐园风景(1)
退休以后,我最终的愿望是过一个真正的平民生活。——邓小平
像大多数普普通通的中国家庭一样,逢年过节,邓小平都喜欢和家人热热闹闹地在一起,有说有笑。
每当这个时候,一向不爱照相的邓小平,也会像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头,心甘情愿地听任
儿孙们的摆布,其乐融融。
这是孩子们的杰作,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好像都回到了年轻的时光。
邓小平有过三次婚姻。
他的第一位妻子,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张锡瑗。1930年1月,邓小平回上海汇报工作,妻子正在医院准备生小孩。重逢的喜悦换来的却是永久的悲伤:张锡瑗因产褥热去世了,孩子出生不久也死了。
他的第二个妻子是金维映。1933年,邓小平受到“左”倾路线的排挤打击,在他被关进“审讯室”前,金维映被迫把离婚书拿到他面前。金维映后来死在莫斯科。
随后是剧烈的战争和不停的迁徙,在6年的时间里,邓小平无暇再组织家庭。
1939年8月,邓小平从前线来到延安出席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老战友邓发住在一个房子里。邓发是个活泼而热情的人,对邓小平又很了解,他决定帮邓小平找一位意中人。不久,还真的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对象。
她就是卓琳,原名浦琼英,从北京大学到延安参加革命的女学生。当时23岁。
几十年后,他们的女儿这样介绍当时的母亲:“浦琼英长得可能多几分像她的爸爸,健康的肤色中,脸蛋红红的,好像阳光下的苹果。两条又黑又浓的长眉,像两道拱门弯在额下。一双眼睛大大的,眼皮双双的,睫毛长长的,笑起来,又开心,又无拘无束。很是讨人喜欢。自打生下来的那一天起,她便吃得饱,穿得暖,万事不用操心。因为,上有父亲的庇荫和母亲的偏爱,下有兄长们的呵护和姐姐们的陪伴。这种优裕的生活,使她从小养成了一种开朗、活泼、凡事不计较、又不善盘算的性格。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受宠的人嘛,总不免有点娇蛮。”
卓琳自己回忆当时的情形说:
“我在公安部工作,他们经常到公安部来,因为公安部女同志多,他大概在那个时候就对我有意了,我不知道。他就找我的女朋友,跟我一块儿到延安来的女朋友,让那个女朋友来跟我谈,说他想跟我结婚,问我同不同意。那个女朋友跟我谈了两次。我不愿意。我说我年纪还轻,我不想那么早结婚,我拒绝了。”
卓琳不愿意嫁给邓小平,还有这样的背景:当时延安有个笑话,有个工农干部和一个知识分子结婚了,两人到延河边散步,女知识分子说:哎呀,你看这个月亮多漂亮!工农干部回答,有什么漂亮的,像个大饼。所以卓琳就想找个知识分子做对象,不想找工农干部。
但邓小平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的,他让卓琳的女朋友传话,要亲自和她谈谈。卓琳答应了,两人谈了两次,卓琳觉得还行,这个小个子军人有点知识,是个知识分子。
1939年,邓小平和卓琳的婚礼是在毛泽东当时住的窑洞院子里举行的。那是一个简朴、热闹却规格很高的婚礼。和他们一起结婚的还有另一对夫妇孔原和许明。当时在延安的领导人有毛泽东、张闻天、李富春,能来的都来了。这些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将军们,这些生死相依的战友,一起来祝贺两对新人。他们还开起了玩笑,拼命给两位新郎倌灌酒,结果孔原喝醉了,新婚当天就挨了妻子的数落。邓小平也是来者不拒,一杯接一杯,却没有喝醉。不是他酒量多大,是好心的李富春和邓发暗中照顾,弄了一瓶水充酒。
结婚后第四天,邓小平带着新婚的妻子从延安回到了太行前线。从那以后,夫妻二人相依相伴,患难与共,携手走过了58个春秋。
战争年代,邓小平率领部队打到哪里,他们的家就安在哪里。
1952年邓小平从西南局调到中央工作后,他们的家搬到了北京,住进了中南海怀仁堂右侧的3号院。正房有一块非常雅致的匾额,叫“含秀轩”。
那是邓小平最忙碌的一段时期。虽然忙碌,日子却很安定,全家人感觉非常幸福。
1969年,邓小平全家搬离这个院子,他们在这里住了17年。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一家人从此天各一方。
江西新建县的这座将军楼成为了邓小平和卓琳新的家。孩子们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赶来探望父母。
身处逆境,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理解,给了邓小平以很大的慰藉和支持。
1973年春天,他们的家从江西搬回了北京,不久便住进了北京宽街的一所院子里。
从1977年开始,邓小平一家又搬进了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3号。
邓小平生命最后20年的时光,是在这所院子里度过的。
绕过院子的这棵老松树,走过挑檐下的平台,进门向左一拐,第二间就是邓小平的办公室。
在他的办公桌上,至今还摆着孙子们送给他的瓷玩具。四个小动物,四个不同的属相,分别代表四个孙子孙女。还有一个小篮子,里面坐着七只白白胖胖的猪。五个小的代表邓小平的五个儿女,两只大的带着眼镜的,代表邓小平和卓琳,组成了一个温馨、可爱的大家庭。
第九章 乐园风景乐园风景(2)
在妻子的眼里,邓小平不是一个浪漫的丈夫,但却是一个深情实在的丈夫。
在工作人员的眼中,他们夫妻之间很少有卿卿我我的举动。
在孩子们的印象中,几十年从来没见父母亲红过脸,或者争论什么问题。
平时相处,卓琳爱说爱笑,邓小平往往只是听着,很少说话。
在太行山的时候,邓小平在前线,卓琳在后方,只有邓小平到后方开会的时候,两人才能见上一面。于是卓琳提出了一个要求,能不能每月给我写一封信。邓小平说,好,我写一封,让秘书印几十份,每月给你寄一封。卓琳只好说:算了。
50年代,邓小平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后,就向妻子提出要求:不要到外面工作,不要出风头。妻子理解丈夫,支持丈夫的工作,尽职尽责地担起了全家人生活的担子,做自己份内该做的工作,从不干预政治上的事情。
“文化大革命”中,邓小平受到冲击。卓琳说,我是了解他的。一句话,道出了夫妻间无限的信任和理解。
在谪居江西的日子里,夫妻俩一起到工厂劳动,一起在自家住的院子里挖地、种菜。妻子身体不好,65岁的邓小平成了家里的壮劳力,承担起了清扫、拖地、劈柴、砸煤之类的重活、累活。
每天上二楼的时候,经常是妻子一手扶着栏杆,一手由丈夫拉着上楼。妻子时常犯病,卧床不起。每当此时,邓小平总是为她端饭送水,细心照看。
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和卓琳被暂时分开了。两个人只有通过互递纸条来传递各自的信息。有一次,邓小平给卓琳一张纸条,什么都没写,卓琳也立即回一张白纸条。彼此心照不宣,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互报平安。
无论是战争年代的关山阻隔,还是和平时期的柳暗花明,夫妻间的那份理解、那份真诚、那份关爱从没有改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