徧执批判-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中作者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分为三个层面递进:一。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学物质文明;二。“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侧重于资本主义制度;三。1915年新文化运动集中于欧美的资产阶级文化。我狗尾续貂:四。1949年对中国的现代化社会进行组织结构上的初始化;五。21世纪中国全面反思并全方位开始现代化冲刺。
按照作者上面的说法中国人“软”的“硬”的全学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没有使中国顺利走上现代化道路呢?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方面可供讨论:第一,中国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相容,需要时间;第二,不在上层,而在民众。这两个问题不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现代化终究难以完全实现,只能部分实现。我也说过,从标准的君主制过渡到现代民主社会,一般也需要100~200年的震荡沉淀,假如我们从1840年算起的话,或许中国人已经有了光明的希望,至今已经150年矣。原发型的现代化社会这一过渡需要更长时间,后来的民族与国家借鉴他们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这里面还有一个量的问题,人口众多的复杂性又加一层,困难更大一步,所以我喜欢说不急不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偶尔有年轻人说,人这一生有几个十年啊,等不及。我总想,人实际上生活与生命都没有具体的目标,重在体验的过程,“那一天”实际上“飞矢不动”,“那一天”实际上与我们都没有关系?
第七部分:《百年家族—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投身政治
说梁启超一定要说康有为。戊戌变法也是“康梁变法”嘛。康长梁15岁,为梁师。康也是广东人,1874年的一天,17岁的康有为在康家两万多册的藏书楼中翻出了《海国图志》、《职方外记》等书,读后眼界大开,对西方世界发生了浓厚兴趣,并且亲自到香港考察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展开了对中国传统思想的深刻反思,对今后中国的改造之路有了自己的想法,中西方比较成为康的思想中心。看起来这是一起偶然的事件引发的一个年轻人的思想变化,但是实际上也是时代的必然。这时候已经有一大批学者在关注并翻译西方的著作了,比如魏源等人。
康有为根据自己的考察发表了许多怪论,并且在北京参加考试期间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写了《上皇帝书》,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他的报国之志没有得到实现,他的文字根本就没有到达皇帝那里,而是被扣押下来。他提出:如果不变法,中国将难保,清廷将危在旦夕。1890年康全家迁往广州,开馆讲学,梁启超成为他的学生。
后来广州一带为什么成为革命志士的聚集地,我想这不是偶然的,与广州这个特殊的地域还是有一些联系:首先是由香港认识西方的便利,然后是康有为讲学并带动的梁启超等一批人的影响。也相信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的南北已经有许多方面的区别,比如政治比如经济文化等。并且这些影响一直延伸到今天的中国。
“1894年是维新运动由思想准备走向实际行动的转折点,也是梁启超涉足政治的起点。”这年3月为会试梁启超第一次来到北京。康有为编写的《新学伪经考》等在北京流传,守旧派官僚以为这是对正统经典的诬蔑,是“惑世诬民”,应当像孔子杀少正卯一样除掉康有为。其实在今天看来,这确实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具有意识形态层面的较量。梁启超闻讯后“惊恐万分”,四处活动,最后在光绪皇帝老师翁同和的帮助下才幸免于难。但康书还是遭禁了。
当年春夏之交,中日战争迫在眉睫。日本天皇亲自募捐的同时,中国的慈禧太后却正在为自己的六十大寿忙活。1895年春天,康梁共到北京会试,在天津闻听清军大败,并且他们遭到日人搜船。4月《马关条约》签定的消息传出。为反对议和,为反对割让台湾,前来北京参加考试的台湾举人痛苦流涕。康梁集合18省2000多名举人开会,在慷慨激昂中通过了《万言书》。当场签名的有1300多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其内容主要为:拒和,迁都(西安),变法。
从现代看,尤其是我看,这次“公车上书”活动还是比较理想化的知识分子的天真举动,但是却为康梁带来了声誉,并且他们的政治主张第一次公开在京城亮相,同时也透出了社会要求改革的信息,影响是巨大的。从此梁启超也决心投身政治。
第七部分:《百年家族—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维新变法
其后康梁认识到要变法只有这三条途径:一。利用学会,建立变法的组织和队伍;二。办报刊宣传自己的思想;三。通过教育培养维新人才。最后他们选择了“二”,但也没有放弃其他两途。1896年《时务报》创刊,共出69期,旬刊。他们以此为阵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是主笔,几乎每期都有他的文章,而且不止一篇。很快《时务报》风靡海内外,一时洛阳纸贵,梁启超也名声大振,此时他还是个20出头的小伙子呢。梁启超的文章主要在这几方面:1。开启民智;2。呼吁变法;3。抨击现实;4。介绍西方社会;5。对各种现象和人物进行“叙论”。
湖北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也对梁启超另眼相看,在宾客纷纷的嫁女当天,听说梁启超求见,竟撇开宾客与梁长谈,“至二更乃散”。张还重金邀请梁留下来做两湖书院院长,被梁拒绝。梁以为张是他的知音,实际上张在大方面上赞同梁的主张,但对梁的言论却认为过分,并且指示人暗中干预《时务报》。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最后导致《时务报》内部的分歧,梁启超在1897年11月奔赴湖南操办事务学堂。在这里他与谭嗣同开始了密切的接触,蔡锷成为梁启超的得意门生。
回头看那个时期的体制内,其实有许多开明人士,比如张之洞,还有陈保箴等,再明显的有李鸿章等上层人物。尽管他们本身由于各种原因自身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正是由于这些开明人士的大量加入,才从根本上彻底破坏了清王朝的根基。假如没有这些人的呼应,清朝政权仍将是铁板一块,康梁这些书生的呼吁也就得不到贯彻。
他们变法的瓶颈到底在哪里,我倒是愿意一半用规律来解释,另外一半用偶然。因为假如不是慈禧当道,光绪本人是很赞同变法的,但也不能排除光绪的变法心理来自对摆脱慈禧挟制的希冀,从而慈禧极力阻抗变法实际上也成为一种权力的报复。假如不是这种双重领导体制,变法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呢?难说。但无论如何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国家必须要变,否则就要亡国。光绪更为急切一些。假如没有慈禧,中国是否会顺利走上“明治维新”的道路,这个可能是存在的。但这个“变”毕竟意味着在体制上作出对于皇家权利的摊薄,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事情,无论怎样开明的皇帝在不是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都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但部分放弃恐怕还是可以商量的。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实现君主立宪制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插图《太后》36 慈禧的生活照
梁启超他们的事务学堂还是受到了很多保守派的怀疑。这个学堂不仅为晚清社会的许多重要人物提供了一个思想充实
的机会,同时它为20世纪初期一大批湖南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革命的根基。从这个角度看,梁启超这批人在历史上的影响确实深远,我怀疑还对于毛泽东这批人也有一定的影响,未必是具体的思想,而是一种潮流和文化气质的继承,当时的湖南成为相对开明之地想必是应该的。
梁启超结交了许多维新志士,谭嗣同就是其中一位。但是他们两个经常是见面就吵,吵后就好,当然全部的分歧都在维新而不是私人小利,是真正的莫逆之交。
这期间为了改变中国人口素质,他们从解放妇女入手,号召设立女学堂,尤其是放小脚运动迅速在全国展开。
实际上就统计数据来看,完全可以说梁启超他们戊戌时期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全国新办学堂185所,报馆64个,书局10个,学会103。假如没有这个基础,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将是没有根基的。
第七部分:《百年家族—梁启超、梁思成、梁从诫》百日维新
1898年在中国干支旧历属戊戌。这一年光绪大婚,慈禧必须还政。在风雨飘摇的末代余辉中,20几岁的光绪害怕成为亡国之君,改革成为他思想的重要内容,这得到翁同和的赞同。看到康有为上书后,光绪拍案叫绝,但颇费了一番周折他们才得以相见。1998年4月,变法组织“保国会”成立。
在保国会的第二次集会上,25岁的梁启超登台演说,痛论国家亡于知识分子的空论,他号召大家立即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支持“维新变法”。保国会开始在全国蔓延,引起保守派的恐慌,许多人纷纷退党。梁启超因为主张废除八股科举,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万名举人集结起来要殴打梁启超。
但变法是大势所趋。1898年6月11日,光绪“昭定国是”,百日维新开始。变法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而这些变法的主要参考资料就来自康有为等人的主张。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陆续被光绪接见。
传记的作者认为,慈禧一直坐观事态的发展,偶尔也给光绪一点颜色看看。太后的主意是,先让你闹个够,最后一网打尽。“帝党”与“后党”势力悬殊,慈禧不太把光绪放在眼里。还认为,“改革说到底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激烈的新旧之争”。比如废除八股取士就使举人丢了饭碗,改革官制,又触犯一批官僚,等等。作者这样说也对,但仅仅看到“利益”分配这一点,肯定是短视的,时机的成熟与否也很关键。假如你要和平改革,那么起码要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与支持,但实际上从上至下都有巨大的阻力,可谓既无上层完全支持,也无群众广泛支持,就是一些书生意气。对这点20世纪末出现的历史学家黄仁宇有着相当不同的看法,而我个人是完全同意黄的论点的。我将把黄的学说集中放在一起总结。
各种矛盾在加剧,所有人都闻到了火药味。9月,“后党”认为废除光绪的时机已到,他们准备迫使光绪到天津阅兵,然后借机行动。眼看光绪帝位不保,维新失败,一帮变法的书生必遭杀身之祸,25岁的梁启超竟然号啕大哭起来。他马上与谭嗣同等联系,动员一些绿林好汉进京,意在捕杀慈禧,保卫光绪;还有一个考虑是借用袁世凯,让袁救驾。
袁世凯在衡量了得失之后决定倒向势力更大的慈禧,但是他明里却伪装支持变法,还信誓旦旦,不过同时私下他又对慈禧那边的人说他绝对不会倒向光绪。撒谎,在西方是个严重的问题,尤其政治家绝对不能有撒谎的表现,在中国人这里只是一个计谋而已。光绪等人被袁世凯蒙在鼓里。但是他们怕袁世凯有变,特派谭嗣同在18日深夜拜访袁世凯。袁世凯看到谭嗣同身带凶器,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并且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其实这时袁世凯的态度只说明了他是一个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