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5-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1681年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
公元1682年顾炎武去世。
公元1685、1686年雅克萨之战。
公元1689年中俄订《尼布楚条约》。
公元1690、1696、1697年康熙帝三征噶尔丹。
公元1764年曹雪芹去世。
公元1782年《四库全书》修成。
公元1796…1805年白莲教大起义。
后记
《上下五千年》自1979年初版问世以后,在社会上产生如此广泛
的影响,这是我始料所不及的。这部书原来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后来知道在
读者中,不仅有大量青年学生、职工,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1984年六
月在香港举办的“上海书展”上,我亲自接触到许多香港青年竞买这部书、
热情要求签名的情景。我还知道有一些老人,买了《上下五千年》寄给他们
侨居国外的子女,为的是让下一代多了解一些祖国、民族的历史,身居异国,
不忘根本。
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智慧著称于
世。我们的祖先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我们民族的优秀代表——许多
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少民族英雄、
起义领袖,都以他们的业绩和成就,为民族的历史画卷增添了光彩。重温五
千年历史,的确使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感到自豪。我想,我们的读者正是抱着
这样的深厚感情,喜爱这部书的。当然,学习历史,不仅仅是怀恋过去,重
要的是创造未来,发扬我们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激励我们振兴中华、
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强国的志气。
把历史知识故事化,首先是历史,其次才是故事。宁肯使故事性弱一
点,也不虚构情节,敷演成文。这是编写这部书遵循的一条原则。当然,在
忠于史实和照顾历史系统性的前提下,采用什么史料,从什么角度去反映历
史人物的活动;取什么,舍什么,哪些详,哪些略,作者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例如写明代东林党和阉党的斗争,没有写这场斗争前期的所谓“争国本”、“三
案”一类官闱琐事和官僚集团之间的无谓纷争,而直接采用了方苞《左忠毅
公逸事》和张溥《五人墓碑记》的材料。这未必能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或本质,但我认为这两则故事是很感人的。如果说作者在选择材料上有什么
倾向的话,那就是着重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一种为正义事业的
献身精神,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历史是不可能重复的,但历史又是一面镜子,这似乎是古往今来都承
认的道理。在这部书所收集的故事中,读者不难找到一些有借鉴作用的东西;
在一些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我到某些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至
今仍有一定教育意义。但正如我在《前言》中说过,我们不能凭一则故事对
历史人物作全面的反映。对一些优秀历史人物,主要写他们积极的一面(对
这一面,只根据史料叙述,不作虚美描写,也不把人物拔高),但并不是说
他们没有消极的一面。任何杰出的历史人物,都有他们的缺点或错误。例如
古代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和坚持改革的政治家,他们的爱国的正义活动,
几乎都羼杂着封建的忠君思想。我们不能超越历史条件苛求古人,也不能离
开历史条件盲目崇拜古人。
尽管我读过一些史籍,对历史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毕竟缺乏系统的
研究。在这部书的整理和编著过程中,我花了较多时间查阅史料,但由于手
头资料不足以及时间上的原因,不免有疏漏的地方。初版问世以后,许多读
者除对本书给予热情的支持和鼓励外,有的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为本书的
修订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借这次修订版出版的机会,我谨向热情支持这部
书的编辑、专家和读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曹余章
1984年除夕
更多免费txt电子书,欢迎您到txtsk下载
声明:本电子书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小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