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地的真理-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河的对面,甘地的真理学院仍然存在,一部分作为纪念馆,一部分作为接纳以前的“不可接触”儿童的孤儿院。我们应邀参加孩子们的祈祷活动,在那里度过了圣诞节的上午。孩子们看到我紧挨那位消瘦而庄重的主席、用西方人的动作费力地坐到印度垫子上时,他们憋紧的咯咯笑声使肃穆的气氛稍稍有点活跃。
离别墅不远,在通向古吉拉特总督府的林荫大道旁,是古吉拉特官方的“迎宾馆”。有一天早晨散步时,我们在那里逗留了一会儿,一个友善体面的老人向我们打招呼。他叫商卡拉尔·班克,在灯节的早晨,我们曾在安娜舒耶朋家里见过面。以前早晨散步时我们经常碰到他,但是他总是谦逊地躲避任何交谈。他是一个表面上怯懦柔弱的人,身穿土布,一肩披巾,牙齿已掉光,神态很腼腆。这并不是说他全无特点;但与我听到过的他的有关事迹形成了对比,据说,在甘地事业的上升时期,他曾是一个卓越的组织者,后来还成为全印度土布运动的秘书。
“你知道这儿发生过什么事吗?”那天早晨,他问我,并把迎宾馆称为法庭。原来这就是甘地1922年受审判之地!年轻时,我曾怀着敬畏的心情,读过甘地和英国法官之间的对话,那个法官说:
甘地先生,您使我的工作变得轻松,因为您承认了对您的指控。然而,我要说的是,作出一个公正的判决可能与在这个国家担任法官同样艰难。……我不能忽视,在您成千上万同胞的眼里,您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领袖,即使是与您持不同政见的人,也会认为您是一位胸怀远大理想、高贵甚至圣洁的人。……但是我的职责是把您作为一位服从法律的人来审判。
然后,法官询问被告对判决的意见:“如判您同提拉克先生同等的刑罚(在1920年去世前,提拉克这位印度最具影响力的激进民族主义领袖曾被判过流放六年的刑罚),我想您不会认为不合理。如果印度的事态允许,政府对您予以减刑或者释放,没有人会比我更高兴。”甘地承认他受到像提拉克一样的处罚是“他最感骄傲的特权和荣誉”——这也是任何法官能够判给的最轻刑罚。TheGreatTrial,withanIntroductionbyMazharulHaque,Ahmedabad:Navajivan,1965,pp32…34(该报告的重印本1922年在Patna出版。)
此时我才知道,几乎所有现在我可以当做朋友的人都出席了那次审判,只不过有的当时是小孩。事实上,商克拉尔·班克不就曾与甘地一起被指控吗?当我问他是否写有他和甘地一同坐牢的回忆录时,他假装惊恐地摇着头。他现在已经这么做了,用的是古吉拉特语(Ahmedabad:Navajivan,1967)。我知道他曾经精力充沛地参与过那次罢工。经过多次交谈与了解,我也渐渐地感到那次罢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事件,在那次罢工的背景下,我可以想象出甘地在这个城市所产生的魅力,那种存在于他的幽默、坦率和强有力的个性里面的魅力。当我告诉商克拉尔,罗曼·罗兰的甘地传记是如何影响过年青时代的我时,第二天他就带了一本给我,下面是罗曼·罗兰描写甘地的段落:
眼光柔和,深沉,身体瘦弱,瘦削的脸上有一双突出的大眼睛,头上戴着白帽子,身上穿着粗糙的白布,赤着脚。他以大米和水果为食,水是他唯一的饮料。他睡在地板上,而且睡得很少,工作却从不间断。除了他所体现的“无限的耐心和无穷的爱心”,他身上没有什么能打动人的地方。当皮尔逊(WWPearson)在南非碰到他时,本能地想起了亚西济(Assisi)的圣·弗朗西斯。他单纯得像孩童一般。即使是在与对手抗争之时,也举止温和,彬彬有礼。他真诚坦荡,谦虚而不做作,以至于有时他在作断言时显得有点胆小、犹豫。可是你能发现他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从不讳言过错……他着实“不喜欢崇拜他的群众”。他不相信大多数,害怕暴民统治和大众不受控制的热情,仅仅在处于少数时,他才感到放松,在孤独地冥思苦想时,他才感到快乐,此时他能听到体内“尚是微弱的声音”。
这就是那个曾经唤起过三亿人民起来反抗的人,他动摇了大英帝国的统治基础,也为人类政治生活带来了近二百年来最强大的宗教动力。参见RomainRolland,MahatmaGandhi,CatherineDGroth,trans,NewYork:TheCenturyCo1924,pp3…5。
阿赫梅达巴的研讨会(1)
但是,我还有工作要做;当感受太多太杂的时候,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平衡方式。在约定的时间,与一些年龄不同、态度诚挚的人相聚,关起门来(在印度,通常是演讲的象征)投入自己熟悉的事情——研讨会,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在大家一起交流各自为向主人致意所带的工艺品时,通常又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来领悟这短暂现象里所反映出的人情。与会者有物理学家、企业主、医生和教育家。只有沙拉拉德薇身着土布沙丽,代表着甘地的时代。
当然,我讲了我所划分的各个生命阶段。大家除了赞许,也不是没有怀疑,只是被对权威的习惯性服从缓和了。其他与会者都带来了他们的“交换品”——诗人乌姆·商卡乔什他现在是古吉拉特大学副校长。重新整理了梵语经文所描述的生命轮回;维克拉姆的舞蹈家妻子玛瑞丽尼,在河边她的露天剧场与她的舞伴和剧团一起表演了一段舞蹈,演示了印度教有关生命历程的描述。另外一些人对生命中出现的具体危机作了探讨:泰戈尔的童年;出生在以前是“罪犯”部族或种姓家庭的青年的认同问题;女学生和母亲的关系,等等。讨论的概念囊括了从种姓制度到非命定论之种种。我记了备忘录,并在会议休息期间分发出去,目的是为了把这些丰富的材料集中起来,并把它们与“我的”生命阶段有关人生周期的一个心理社会学概念,参见Erik·HErikson,ChildhoodandSociety,SecondEdition,NewYork:Norton,1963,pp247…274。联系起来——如果没有什么不妥的话。当然,吠陀文献和我都严格遵循着生理发展学和个体发展学的理论。在特定的时代和文化中表现出的人生形象(lifeimage)如此之清晰明显,并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或者像物理学家拉莫那什(Ramanathan)在研讨会上说的那样,它就在“人的骨子里”,不必特别理会——但是若想相互理解,就必须把它用各个时代的语言确切地表述出来。很明显,现代心理学所阐释的不断变化的生命形象,尽管在某些细节上得到了科学的证明,但还是包含了弗洛伊德所说的“神话”趋势。即使在最理性的世界中,对于临床心理医生来说,传统形象(可能是被有意识地拒斥的形象)的存在依然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因为传统的形象和观念很早就内化到人生中而成为一种时空存在,它给人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安全感,抑制了人生各个阶段突兀出现的、甚至会困扰人的一生的深刻疏离感。早先是对羞怯、疑虑和不信任的抑制,接着是对无用感和负罪感的抑制,最后是对认同困惑、孤独、停滞和衰老的抑制。即使人们在预期“幸福”或“成功”的来临或身处其中时驱除了这种明确的传统世界形象,它们在一个人漂泊、迷茫、需要慰藉时又会悄然出现。
这里我只能讲讲我对印度教的人生阶段的最初认识,依据的是那些(根据他们的年龄)或清楚或模糊地伴随着这种人生阶段而成长的人们的描述。这里我的说明只能是示意性的。
印度教经文对于预先注定的生命阶段的永恒意义的描述是“柏拉图式的”,这种发展阶段普适于尘世万物。当然,这种“永恒”可能会成为僧侣们实行专制的正当理由,它在文化崩溃时期无异于欺骗;但是,既然今天我们如此了解、如此注意其意义的颠倒和扭曲,而相对忽视重新恢复它的价值这一点,那么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人类努力成长的方式中所蕴含的秩序,即使会有明显的偏差,也是一件好事。通过对发育的临床观察,我们对于幼年和童年时期发展的关键阶段已经有了相当了解;我在评价这些阶段在人的一生中的地位时,曾假定在人生之初,已经对“善”有所期望;童年时期形成初步的意志、目标、主动性和技能;青年时期则为进入成年生活奠定了某种诚信体系的基础。
首先,必须看到,与我们临床对婴儿脆弱性的强调相反,印度传统对生命的设想并不考虑“感知”年龄之前的阶段——而所谓“感知”,指儿童能够集中精力倾听人们对他所讲、所读、所唱和所展示的一切,同时,他渴望与教他知识的人在一起。这就是说,孩子在8岁前一直被看做新生儿,只带有出身的种姓的烙印。PVKane,HistoryofDharmasastra,Poona:BhandarkarOrientalResearchInstitute,1941,Vol2,part1,p188参见SudhirKakar,“TheHumanLifeCycle:TheTraditionalHinduViewandthePsychologyofErikHErikson,”PhilosophyEastandWest,18,No3,July1968,pp127…136。8岁时,要“针对”他举行某些仪式,但并没有他的理解和参与。然而,这些仪式确实强调了我们所知的生命关键阶段——只是我们认为希望是出现在生命之初的基本人生力量,而印度教的观点(相当有理地)把它归于太初:
那么希望从何处来?……希望是每个人最后的依托。当希望破灭时,悲哀会接踵而至,真的,几乎与死神降临一样。……我想希望比青翠的高山还要高大。哦,也许比湛蓝的天空还要宽广。哦,也许,哦,天哪,它真是无法比拟。哦,库鲁斯的主,希望是多么的难以理解,又是多么的难以征服。明白了希望的这一本质,我想问,还有什么像希望一样不可征服?TheMahabharata,VolXII(ShantiParva),M.N.Dutt,trans.,Calcutta:R.M.Sircar,1902,p.186。
被我们归于生命周期初始阶段的东西,印度教的观点会把它投射到前世生活中,前世生活可以决定一个人来生的坐标:不但决定了一个小孩转世的地点(delba)和时间(kala),而且决定了他的天性(gunas),和因此而来的成就(shrama),而这是由他生逢其时的种姓赋予的。因而,出生在婆罗门的人能够识文断字,出生在刹帝利的人知道如何打仗和统治,出生在吠舍的人懂得经商或种地,而出生在首陀罗的人只能汗流浃背地干活。或者,他会错过所有这些体面的工作,注定一生要干别人不愿意沾边的活,成为不可接触者。但是,就算是不可接触者,他的前面也有无限的机遇。
我们西方人自豪地克服了所有前世注定的思想,但是我们仍然坚持儿童教育必须强调天赋——即由进化所固定下来的渐成发展。当然,在临床医学或者历史学的研讨会上,我们肯定能感觉到我们仍然持有命定及先定的观念,只不过要么反映在遗传或体格禀赋上,要么反映在早期的经历和难以恢复的创伤上,要么反映在文化和经济的剥夺上——总之,反映在过去上,而过去像宿命一样暗淡。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溯往追来”,如果不曾假定自己一直活着,并将继续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