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清康乾盛世 >

第49章

清康乾盛世-第49章

小说: 清康乾盛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甘肃、湖北、湖南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地丁钱粮一概蠲免,历年旧欠钱粮,一并免征外,所有江苏、安徽、山东、江西四省,除漕项外,康熙五十二年应征地亩银,共八百八十二万九千六百四十四两有奇,俱著查明全免;其历年旧欠银二百四十八万三千八百二十八两有奇,亦并著免征,计三年之内,总蠲免天下地亩人丁新征、旧欠,共银三千二百六万四千六百九十七两有奇。各该督抚,务须实心奉行,体朕轸念民生至意。《清圣祖实录》,卷251,13~14页。    
    一年之内,圣祖作出两项重大决策,实为空前之举。前已论及蠲免钱粮,已超越清以前任何一个时代,而此时又宣布三年之内,全国普免钱粮一次,总数达3200多万两,超过此前全国最好年景的年收入很多,比康熙五十年征银2990余万两还多出200多万两!这一决定,历代望尘莫及。宣布新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旷古所无之事,不能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秦汉以降,历代无不征收人头税,天经地义,无可更改。但圣祖敢破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年之成规,无疑是对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一次解放。据圣祖巡幸所见,有一户或五六丁,只有一人交纳钱粮,或九丁、十丁,也只二三人交纳钱粮,其余丁“并无差徭,共享安乐,优游闲居而已”。《清圣祖实录》,卷249,15页。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故能得享安乐。    
    仅此两件大事,反映了康熙后期社会经济何等繁荣!确已出现“海宇升平,国用充足”的雄姿盛容的景象。《清圣祖实录》,卷244,12页。    
    增丁不加赋,普免全国地丁钱粮,都自康熙五十年为始,实际是宣布清朝自该年进入“盛世”!圣祖在位61年,“虽曰守成,实同开创”《清史稿》,卷8。,真正开创了一个空前繁荣昌盛的新时代。    
    以康熙五十年为进入“盛世”的标志之年,颇为允当。其实,圣祖对此已作了充分的估量。四十九年十月,圣祖对他即位50年做了深刻的总结,他说:“朕八龄践祚之初,太皇太后问朕何所欲?朕对:臣无他欲,惟愿天下治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迄今五十年矣。……每思民为邦本,勤恤为先,政在养民,蠲租为急。数十年以来,除水旱灾伤,例应豁免外,其直省钱粮,次第通蠲一年,屡经举行;更有一年蠲及数省,一省连蠲数年者。前后蠲除之数,据户部奏称:共计已逾万万(亿)。……朕每岁供御所需,概从俭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渐次清厘,外无师旅饷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因以历年节省之储蓄,为频岁涣解之恩膏。朕之蠲免屡行,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亦恃此经筹之有素也。”    
    圣祖也认识到“民生未尽殷阜”,其原因“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有不给,理有必然。”为解除这一部分百姓的隐忧,他决定自明年即康熙五十年为始,在三年之内,全国地丁钱粮“通免一周”。《清圣祖实录》,卷244,2~4页。    
    很清楚,康熙五十年大规模普免全国钱粮,是在头一年作出的决定。这是圣祖在充分估计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根据国用充足,财政富裕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连同新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决定,表明圣祖和他的谋臣们对当时及前途都充满了信心,也是清朝国力财力无比强大的展示。他选择康熙五十年实施这两大决策,不过是取其整数,实际上,约在康熙四十六年前后,治黄成功,已经或初步达到“盛世”的发展水平。这里,以五十年为基准,或者说作为一个新时期的标志,是以两件大事为其内容的。所以,康熙五十年不能视为进入“盛世”的绝对年代,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标志而已。    
    圣祖举行的数千老人宴,尤其生动地呈现出进入“盛世”的欢庆景象。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是圣祖六旬华诞。各省百姓及退休官员纷纷从千里至数千里赶来京师,“其中老人更多”,为圣祖祝寿。《清圣祖实录》,卷254,5、9页。    
    圣祖因臣民的赤诚而深受感动,决定在生日这一天接见他们,举行宴会,宴请每个人,另颁发礼物,以答谢臣民对他的爱戴。    
    生日这天,圣祖率领诸王贝勒及文武百官大臣先到皇太后宫行礼,再登宝殿,接受全体官员的庆贺礼。    
    八旗兵丁、各省老人及士庶齐聚午门外,至大清门内“叩祝万寿”,瞻仰圣祖的“龙颜”。


第四部分吏清政通人和(7)

    二十五日,在畅春园正门前,举行“千叟宴”,应邀参加者为全国各省汉大臣、官员与百姓,其中,年90岁以上的,33人;80岁以上的,538人;70岁以上的,1823人;65岁以上的,1846人,共为4240人。圣祖传谕:“今日之宴,朕遣子孙宗室执爵授饮,分颁食品。尔得与宴时,勿得起立,以示朕优待老人至意。”接着,圣祖入座,命他的子孙,扶80岁以上的老人,到他的御座前,“亲视饮酒”。宴后,圣祖各赐给他们银两。    
    三天后,又宴请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大臣官员、兵丁、闲散人等,其中:年90岁以上的,7人;80岁以上的,292人;70岁以上的,1394人;65岁以上的,1012人,共2605人,命诸皇子代表他“颁赐食品”,命宗室子孙执酒壶给他们斟酒;命80岁以上的老人,到他的御座“亲视饮酒”。宴后,分赏老人们银两。    
    二十八日,又在畅春园宫门前,赐宴70岁以上的老妇人。大臣妻年老者也被召来参加宴会,皇太后与圣祖“亲视颁赐茶果酒食等物”,其余令诸皇子率宗室子,“以次颁给”以上详见《清圣祖实录》,卷254,15~18页。。    
    两次宴请男女老人,达6800余人。圣祖为表达“养老尊贤”的心意,再对全国老人颁赏:各省70岁以上至百岁以外的老人,各赏给布、绢等,价值白银89万两,赏米共165万余石。这些赏赐,专颁给百姓年老夫妇,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年老妇人,以及各级官员与士绅老人所得赏赐不在此数内。《茶余客话》,卷1,14页。    
    圣祖对以往各类庆典活动,一向从简,不事铺张。此次逢甲子之年,照例庆祝一下,并无奢华的安排。当得知全国各地百姓络绎来京,衷心向他祝寿,特别是老者很多,不远数千里而来,他大为感动,才决定专为老年人举办盛宴,答谢他们的情谊。赏赐很多,破费不少,但都给了老百姓,使他们都得到朝廷的关照和恩惠,这与历代大量赏赐皇族及大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所以,此次宴赏、接见,向老年人颁发赏赐,实为一大善举。皇帝与百姓普天同庆,名为祝寿,实际是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共享“盛世”的安乐。    
    自平定吴三桂叛乱,削除“三藩”,到康熙五十年,已赢得30年的和平时期。此间,曾有收取台湾、击沙俄入侵者、剿灭噶尔丹叛乱等战役,其战场或在海上,或在东北的极地,或在北疆草原,而中原大地,大江南北,偃兵息武,兵戈不兴,百姓无战事之扰,全力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清朝在战胜吴三桂叛乱后,变得空前强大,在全国的统治空前巩固。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恢复和发展,财政收入也明显增长。以此国力进行局部战争,应付自如。如,进攻台湾,不过投入万人左右;投入反击沙俄入侵的兵力更少,前后两次,加在一起,也不到5000人。惟剿灭噶尔丹,用兵十万以上,前后三次,持续近十年。但圣祖大量起用蒙古诸部力量,又以强大的国力为后盾,同噶尔丹的额鲁特部作战并不费力。总之,以全局应对局部之乱,对清朝并无损伤,而且在解决台湾、同沙俄的争端之后,全力剿噶尔丹,无后顾之忧,易如反掌。所以,圣祖在康熙五十年以前,总是说“海内升平”、“承平已久”,根本没有把上述三次战争考虑在内,因为这几次战争没伤及清朝的根本,相反,还使其越战越强,造就她的根基更加牢固!    
    在30年期间,朝廷动员农民大力垦荒,投入巨额资金治黄、治淮,兴修水利,不断推进农业的发展;根治腐败,惩办贪官;蠲免赋税、规模之大,亘古所无;完善国家体制,建成政治与法律运行机制,各项职能得以充分发挥,社会安定,百姓乐业。国势蒸蒸日上。    
    我们有理由认为,清朝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奋力开拓,从大乱走向大治,至康熙五十年前后,中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康熙盛世。当资本主义的光华在西方闪耀,并向世界辐射之际,清朝再造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正以她的恢弘气势,普照东方大地!    
    进入“盛世”的中国,已经实现了全国范围的政治上完全统一,消除了内忧外患,达到了社会的全面安定;各民族都置于一个统一的政权之下,共同走向繁荣。应当指出,这种完全统一主要是确立政治上的隶属关系。真正的统一,是在雍正以后,主要是乾隆时期,变更西南、西北少数民族的政治体制才实现的。下卷将给予详细阐述。    
    自圣祖即位以来,统治集团长期保持稳定。惟有一次重大的斗争,就是同鳌拜集团的较量。圣祖略施计谋,顷刻之间,鳌拜束手被擒,其党羽随之瓦解。圣祖此举,深得朝廷内外欢心,虽经此次政治变动,未留下任何后遗症,统治集团以圣祖为核心,变得空前一致。其后,在三藩问题、击噶尔丹、反击罗刹、治黄淮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都经受住考验,保持了内部的一致。圣祖始终警惕朋党,时刻以明朝的亡国教训为戒,防止集团内部形成派别、结党营私。在几度废立太子的问题上,及时发现和处理依附太子允礽的党羽,粉碎他们的政治企图,维护了朝廷内部的安定。明末党争、宦官专权及后宫干预政事等弊政,都得到了有效地遏制。在君主高度专制下,关键是圣祖作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明确地宣布:“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清圣祖实录》,卷258,8页。圣祖终其一生,都把“天下大权”牢牢地操于他一人之手,不管朝中发生什么问题,包括大臣奸恶,都由他一人裁定,作出批示,各部诸臣、阁臣都只有奉命执行。圣祖自康熙六年(1667年)亲政,直到六十一年去世,50多年间,统治集团只有不同的意见和见解,却没有政治上分裂。因此统治者的意志得到完全贯彻,其各项政策保持连贯推行,没有中断过,为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使之按一个方向持续前进。


第四部分吏清政通人和(8)

    从康熙二十年平定吴三桂叛乱,解决了三藩问题,至康熙五十年,已赢得了30年的和平时间,确属“天下无事”,专注于恢复和发展生产,人心得以安定。边境安堵,各民族同清朝保持着政治上的统一,按时朝贡,关系密切。在南疆,如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已从长期战乱中恢复了元气,尤以“三省文风日盛,士子俱各黽勉肄业,考试者渐多。”但考中者少,为照顾边疆,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决定给三省各增加一个进士名额,从落榜中择优进补。《清圣祖实录》,卷249,19~21页。在东北,本属满族与清朝的发祥之地,清入关之初,这里曾一度荒凉,人烟稀少。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