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下了美国飞机-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部分飞上天的陆军(1)
飞上天的陆军——空军二级战斗英雄郑长华访谈录 郑长华,安徽五河人,1926年生,1941年参加革命,二级战斗英雄,参加抗美援朝时任志愿军空军某飞行团团长,击落敌机两架,离休前任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 郑副参谋长,您是什么时候到空军的? 郑长华:调到空军之前,我正在川北剿匪,一共抽调了三十多名学员到空军,我算带队的,都是营长当队长,教导员当指导员,带着大家从重庆坐船到武汉,从武汉换乘火车到北京,然后把我们弄到长春成立预科中队。当时我不大想在空军干,想回陆军,到空军来了还降一级,我就想回去了。带学员到长春以后,首先要体检,我也没事干,我说我也体检体检去,就跟着去体验了,完全是因为好玩,检查一下,了解一下身体情况。结果,没想到,上面说,你体检合格了,可以飞行。哎哟,高兴死了。为什么呢?那时候做梦也想不到自己身体还能合格,还能飞行。因为陆军打仗的时候,尤其是解放战争,像打孟良崮战役,消灭国民党74师,我们也参加了,那时候在临沂。后来消灭国民党57师,一直到打临汾,打太原,最后向西安、宝鸡进军,以后向四川进军,就是追击胡宗南的部队。整个打仗过程中,后半段反攻追击还比较好说,特别是开头国民党重点进攻阶段。我们是比较艰苦的,吃敌人飞机的亏,吃得多得很,经常被敌人飞机扫射、轰炸,所以就梦想有一天我能长上翅膀飞上天就好了。一听说我能学飞行,高兴得很,那我就上航校。 我是1950年春节到空军的,3月份到航校,在航校连学理论带飞行,大概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在航校只飞了初级教练机雅克…18和中级教练机雅克…11,就飞了这两种教练机。后来到部队里去,就开始飞米格…9,米格…9是喷气式,这是喷气式的第一代飞机,实际上不能打仗,这个飞机只能飞到七、八千米,速度也不大,以后才改飞米格…15。那时我已经当团长了,我就觉得担子很重,怎样把这个团带出来,能通过抗美援朝锻炼出来,这个任务很艰巨。虽然我们在陆军打了那么多年仗,但是跟空中不一样。地面打仗,不管怎么样,营、连,总归有个先、有个后,前面还有个排、有个班,连长还靠后边一点;若是营长,弄好了还有个小指挥所,那团长更不用说了。但是空军不一样,团长就得首当其冲,要冲锋陷阵的,他自己要冲要打,还要指挥,这个任务就不一样。好在我们空军都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都有战斗经验,都敢打敢拼,勇敢不怕死,这一条很可贵。所以去了以后,开始也是急于求成想打下敌人,这个心情是好的,不过训练没有到达到一定的水平,没有学过,心有余而力不足。结果见到敌人就想打,往往老远就开炮,结果打了半天,打不掉,回来气得哭,不吃饭。 我现在讲一讲,我们这个师原来是华东野战军22军66师,这个师原来是很能打的,在陆军就很能打。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在1950年的12月23号整编改成空军航空兵第12师的。我们到部队是1951年,就从这年开始正式接收飞行员了。苏联空军有一个师,它一个师带我们一个师,一个团教一个团,苏联两个团分别教我们两个团。 1951年到部队以后,把我分在34团,领导找我谈话,叫我当团长。报到以后,陆军来了一个团长,叫陆连义。后来领导跟我谈话,说你主要是集中力量来飞行,工作还由老团长来做。所以后来老团长就没走,就在那儿做工作,他们就叫我副团长。陆军来的老团长陆连义跟我说过一句话:老郑,我们这个师、这个团在陆军打仗可是没装孬的,一直都是很过硬的,现在你能飞,我不会飞,今后可要看你的了。意思是你可不要给我们这个团里抹黑,要发扬荣誉,要打好仗。他的话给我的印象很深。 我们12师大概是1951年的1月份接到通知去抗美援朝。那时候决定米格…9改装米格…15,要加强训练。改装米格…15,有四十七个飞行员参加改装,结果有四十个飞行员完成了,其他的淘汰了。以后从别的部队补充了几个,一共有四十九名飞行员。我们那个部队,从米格…9到米格…15,一直到抗美援朝开始,只飞了多少时间呢?在喷气式战斗机上只飞了四十个小时,加上航校飞的几十个小时,加起来,不到一百小时,就这么个程度。苏联为了抓紧时间把我们教出来,因为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已经开始了,所以我们要加速训练,早点到朝鲜前线去。 实际上,那时候训练就是飞编队,双机编队,四机编队,最高到八机编队,最后还搞了一次全团飞行,也是马马虎虎地飞了一次。真正的训练,飞航线、飞空域、飞特技,没有飞过,什么仪表也不懂,因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时间又紧,改装米格…15,害怕飞不出来,淘汰了一些,加上出一些事故,摔死了一个人,有些科目都不敢飞,特技也没让飞,就停下来了,情况是比较紧迫的。有一次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飞双机编队,那时天气还不好,阴天,还有云层,云底高也就是两百米,有的地方才一百多米,苏联人急着让我们训练,让我们飞编队。我就和袁国辉,他给我当僚机,我们俩飞行去了,一起飞以后,上海高楼大厦很高,一看地下,离楼房太近了,一看云底才一百多米,我说咱们到云上去吧。不懂呀,到云上,云有好几个夹层。飞到云上以后,出不去了,一看夹层雾蒙蒙的。这个时候,我的僚机袁国辉说:我迷航了。他一说迷航,我说我也迷航了。我说你快回去吧,你到云下去,我也到云下去。因为当时还不敢马上下去,怕两个相撞,让他先下,然后我再后下。他下去以后,顺着铁路找回上海了,回去了。我一下去呢,结果跑远了,下来晚了,就下到松江,松江铁路边上有一个塔,我误认为是苏州,然后就围着塔在山头上转。米格…9的飞行时间就是几十分钟,要是低空,飞行时间更短。那时候是两个发动机,你想想。我一迷航,一看找不到机场了,这时候赶紧关发动机,把右发动机关了,留左发动机,左发动机是带发电的。就围着这个塔飞行,我就想这个机场在哪儿呢?那时候不像现在是全罗盘,全罗盘是始终对着机场导航台,只要把指针对准就行了。当时是半罗盘,一百八十度用屁股对着它,指针它也是对着零,头对着它,指针它也对着零,那还得检查检查,是顺着跑还是反方向走?是机头对着它还是机尾对着它?后来一判断,是机头对着它。以后就用这个办法向回飞。当时塔台上的副团长和一些同志都下来了,准备派遣人处理后事去了,认为我就完了。因为按照我的飞行时间来说,那肯定是摔下来的,他们没有考虑到我会关一个发动机。如果那回关错了,把发电机关掉就完了,关右发动机,关对了。最后就飞回来了。当时,指挥塔台没关机,但是下面都议论纷纷,要派车了,结果我一飞,飞回来了。离机场近了,因为高度低,无线电性能也不好,下面也听不到。后来我进来以后,看到虹桥机场,就给地面报告,我说我看到虹桥机场了。他们一听,高兴死了,塔台赶紧跟我联系,说你就在虹桥机场落地。我一想,虹桥机场是36团在那儿住,我34团团长跑人家36团落地,太丢人,不行,回去。我说我能回去。他们说就在这儿落地,我说我看到了我们的机场了。结果真看到了,那天赶得巧,应该是从江那头到这边迎风落地,结果我是从虹桥那边去的,那就是顺风落地,也没有多少经验,减速也慢了一点,结果速度很大,落地了,肚皮就落下去了,飘得很远,飞机才接地。一接地,我想坏了,前面是电网,我说这冲出去就麻烦了,非死不可。不行,重飞,也没考虑到油料多少,把油门一加又起来了。起来以后,飞机晃了晃,下边说完了,这下完了,那肯定完了,这也没有油了。我一看油料仪表的指针在零上来回乱摆,就知道油不多,不行了。我赶紧急着往回找跑道,结果这一急着找跑道,无形中向右转了一个弯,一转弯,到跑道以后,我知道这样是下不来的,就赶紧压反坡度,向右转弯,便形成一个标准转弯。这样一来,转过来飞向跑道。本来米格…9飞机落地前要关车的,结果没等我关车,它就没有油了。飞机还好,因为我离机场很近了,航线很小,也有一定高度,生拉硬拽的给拽进来,刚进到草地上,我就落地了。落地以后,飞机也比较稳,下边救火车、消防车,还有其它的救援车都跑去了,一看我和飞机都没事。苏联空军的教官很讲究,就把我弄个车拉回去了。拉回去专门给我讲评,他不让飞行员知道,那时候苏联还强调,领导干部有问题,不能让下边知道,要保密。专门把我们的师长、政委,把他们苏联的老师长都请去了,给我专门讲了一评,把我好批一顿。批一顿以后,这中间也肯定了一下,就说还不错,还知道关一个发动机,而且还没关错,自己能用半罗盘还能回来。错就错在什么呢?一个不该到云上去,你没有飞过复杂气象,到云上飞干什么?再一个,回来看到虹桥机场了,这个时候,不管怎么样,安全第一,要安全落地,你还爱面子,还非要跑回来,这是拿命开玩笑,批评了这个。那时候也没有经验,我自己觉得能飞回去,就这样飞回来了。这次也可以说给了一个很大的教训。从那以后,每一次飞行准备时我都非常认真、非常仔细,不敢马虎。这个玩意儿不能儿戏,儿戏不得。飞行是这样的。 这次教训在我的飞行史上很难忘,也算是转危为安了吧,算坏事变好事,接受教训。这是在当时,可见我们的战备训练抓得很紧,要集训,早点训练出来赴前线去打仗。 我刚才说了,飞了将近一百小时,连航校都算起来。要是叫外国人来讲,我们飞行员是开玩笑,拿着只飞了一百小时的飞行员去跟人家美国空军有几千小时、几百小时、起码都是五、六百小时飞行时间的老飞行员打仗,有些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跟他们打仗太冒险了,像拿鸡蛋碰石头一样。 我们中国空军有这个特点,是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飞行员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有一条,都打过仗,都有战斗经验。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点,在陆军打仗时都是吃过敌人空军的亏,说句老实话,那时候就想,有一天我能飞上天,要好好教训他,是这样的情况。所以那时候急了眼了,拿着手枪都打飞机,你拿他没办法。现在叫我们早点飞出去,参加抗美援朝,心里很高兴。 我们这些人飞行时间不长,技术也不怎么样,但是我们就是勇敢不怕死。刚才我讲了,总共就是一百多个小时,而且飞行科目没有正规训练过。结果临要走以前,每架飞机给二十发炮弹,到天上把二十发炮弹装好,对着大海,看前面没有船,把活动环打开,左右晃一晃,转一转,看活动环怎么跟的,怎么弄的,然后摆正机头,把二十发炮弹打完,这就算完成射击任务,就学会射击了。知道打炮要打几个电门,懂得这个,怎么装弹、瞄准,这就算学会了。那更不要说什么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