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杨锦麟这家伙 >

第35章

杨锦麟这家伙-第35章

小说: 杨锦麟这家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锦麟兄短,惟独程鹤麟是个例外,直呼杨锦麟那厮,还为杨锦麟一度在香港亚洲电视所做的时事述评点题一个字:惨!    
    有人著书说道,程、杨两位福建同乡,均好酒、豪爽。程鹤麟自谦三十过后,自己豪爽尽失,只有“ 妩媚”,但论起喝酒,“ 杨锦麟哪里是我的对手”。“ 老杨豪爽是真,好酒是假。”这下杨锦麟赫赫在外的酒名,俨然“ 假冒伪劣”,真让人跌破眼镜。这是俩人之间一份特殊的情分。    
    杨、程俩人的较劲、针尖对麦芒不仅在日常的交往间,工作上也是如此。程鹤麟是少年得志的老电视人,过桥凤凰,很快成为幕后功臣,策划了不少响当当的栏目,《时事辩论会》就由他亲自操刀,一度还亲自披挂上阵,不同的观点交锋,七嘴八舌,十分热闹。对于老友的这档节目,杨锦麟直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台前台后张罗,还客串过嘉宾。听到有人说,程鹤麟今不如昔,杨锦麟一夜未眠,感到非常不安,而程鹤麟居然毫不领情,“ 关你什么事”,一句话把杨锦麟噎出了几里之外。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影响俩人的交谊,也不影响他们之间思想的交锋和交流。当然也不影响他们常常在一起品茗把盏。据说,为了挽回各自的名声,俩人还曾有过约定,找机会决一胜负,对这场华山论剑或者说是把酒论英雄,许多的凤凰人充满了期待。    
    要说杨锦麟的酒龄实在不短,十五岁就响应号召上山下乡,穷乡僻壤加上强体力劳动,一伙年轻人凑在一起喝上几口,哪怕是最劣质的酒,无疑就已经是天大的幸福和奢侈了。那些场景,是杨锦麟一伙农友们今天聚在一起谈论最多、兴致最浓的话题,当年的酒自然谈不上什么好酒,但那份共患难的真情的确让人难忘。    
    从厦门到香港,到频繁出入的深圳、广州、南京、成都、台湾等等地方,一路喝下来,杨锦麟的酒量未必一路见长,但酒名的确是不小。有一点程鹤麟说得很到位,杨锦麟的真豪爽到了酒桌上,真性情袒露无疑,更见一个真字。酒桌上他有过有失礼仪地嚎啕大哭,那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当年改造山河的壮举,其实不过是被监视劳动;与天南地北的朋友们聚会见面,通常也是在酒席上,谈古论今,杨锦麟的嗓门最大,笑声也是最响亮的。    
    读报之余,杨锦麟时不时地还会出现在深圳这论坛、那周年的庆典礼上,“ 都是熟人朋友,点名道姓非杨锦麟不可,不能不给面子。”而这时,宾主频频举杯,杨锦麟最多喝上个六成,虽然不像老杨的做派,但理由大家都能通过,杨锦麟往往要漏夜过关,不耽误第二天的读报。这时的杨锦麟,每每长叹,武功尽废,武功尽废!    
    杨锦麟的酒名,其实是和歌名不相上下的。几杯酒垫底,他能从自己出生的火红的五十年代的革命歌曲、民谣小调,一路唱到“ 超级女生”们的最爱,而且几乎是独霸全场。《少年壮志不言愁》是杨锦麟的必唱,十分符合他的心态,而听他的《朋友》,“ 多年以后”,听他投入地演绎“ 从此以后,我再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好像真的就是这样。    
    杨锦麟出名了,而且红得发紫。在形势比人强的眼下,《有报天天读》依然保持着前三位的收视率,各类广告的收入也是盆满钵满。唐装长衫成了杨锦麟的招牌后,已无需当年要杨锦麟自己掏腰包了。穿着这套行头,杨锦麟还以嘉宾身份,出现在一些品味服饰的发布会上。就连他读报用的电脑、点评用的笔,都有人主动联系,希望赞助。对此,杨锦麟很得意。但他更期待的是,由自己来代言酒的广告,他甚至为自己设计好了如何亮相,言辞如何深入人心,“ 哈哈,一定是销路大开。”这样一来,程鹤麟还有什么好牛的,只有买酒喝的份了!


《杨锦麟这家伙》 第三部分血染的并不都是风采

    五、“ 血染的并不都是风采”——杨锦麟表情之五    
    传媒,作为信息与受众的中介,其影响显而易见。    
    反观内地的电视评论界,长期以来难以培养出出色的电视评论员,实际上是根源于传统的编、导、播分离的新闻分工体制。主持人评论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这种特殊的机制使主持人在节目中将原有的志趣、习性等特质,可以形成风格渗入言论当中,自然融为一体,使节目形成鲜明的风格和特色。从而提升整个栏目水准,成为电视台的品牌和魅力核心,成为争取更多受众的亮点。    
    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要依靠可信度高的渠道来源获取信息和意见。而“ 名人主持”自然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其看法往往被当作正确意见而接受就是这个道理。西方媒体不遗余力地挖掘、培养、塑造,推出明星主持以充当舆论领袖不仅仅是商业行为,它意味着一个媒体的品味、可信度与权威性。于是,越是在危急时刻,遇有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灾难等等,人们越发地需要杨锦麟的声音和《有报天天读》。    
    就好比节目开播之后不久,《有报天天读》就遇到了“ 非典”、美伊战事以及台湾闹剧般的两次选举、别斯兰人质事件、英国海边拾贝者的中国劳工的惨剧、印度洋海啸、新奥尔良飓风等等天灾人祸的爆发……    
    因圣瓦伦丁殉道日而演变成的情人节,于今不仅仅属于西方,而早已风靡东方,借着浪漫的玫瑰、精致的巧克力和温馨的烛光晚餐尽诉衷肠,正是追逐风尚的中国各地年轻人的最爱。然而,2005年的这一天,世界却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黎巴嫩街头汽车炸弹炸死了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再一次给这个原本危机四伏的“ 中东政治漩涡”投下一块巨石;    
    没有遭遇海啸的菲律宾,当天也发生了汽车炸弹袭击的恐怖事件,而且是一连三起,连环爆炸,顷刻间横飞的血肉,令节日的玫瑰充满了血腥;    
    …………    
    当人们似乎已经对没完没了的矿难感到几许麻木的时候,二百多条活生生人命成为冤魂的特大惨案又发生了,在这一天的东北孙家湾煤矿。无疑,这一天、这一切给杨锦麟每天的纵览国际大事、点评时事要点的读报,带来了无尽的震惊和愤慨、悲凉和无奈。    
    杨锦麟说,孙家湾矿难和贝鲁特、马尼拉发生的恐怖事件性质完全不同,但是来回奔走的救护车身上的红十字标志是相同的,无助的眼神、悲伤的眼泪、失去亲人的巨大伤痛也是相同的,而且这场事故我们死伤人数最多。由此,杨锦麟慨叹,“ 血染的并不都是风采”。    
    内地的矿难、“ 血煤”事件,足令杨锦麟痛心疾首,对某些地方官员和无良矿主无视普通矿工生命安危的行为,他常常通过节目和手中的笔,给予严厉的斥责。在电视节目里,他更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愤,七情上面。这也是观众尤其喜欢杨锦麟和他的节目的一个主要原因——并不刻意掩饰的平常人的平常心,以及媒体人的担当和专家的分析、见解和洞见。    
    但是,杨锦麟斥责和呼吁,显然无法与官商勾结的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相抗衡,大大小小的矿难依然接二连三,无独有偶的是,又在情人节,农历七夕,鹊桥相会的即所谓中国情人节,杨锦麟已身在兴宁大面积煤矿透水事件发生现场,不间断地向香港凤凰卫视总部发回最新报道。站在淹埋了一百二十三条人命的矿坑坑口,杨锦麟为这些被永久地压在一个中型水库之下的煤层也是社会最底阶层的苍生祈祷,仰天长叹。    
    那几天,兴宁当地几乎每天都在下雨,像是通灵性的老天在呜咽——原本是亲人团聚、情人相聚和乐开心的日子,却成了这些矿难者家庭天人永隔的忌日,这又是一个凄凉无比的情人节。身披雨衣的杨锦麟,面对镜头忍不住万千感慨,欲哭无泪。    
    每一场巨大的灾难过后,人们往往才顿悟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天灾或许不可避免,那么人祸呢?连番的愤慨、怒责似乎都无济于事,杨锦麟惟有无奈和悲从心来。由人及己,“ 如今,自己还能活着就已经很不错了”。每一次,从这种遭难的报道现场回来,杨锦麟遇到朋友总不免发出这样的慨叹。    
    六、《周刊点点评》野兽与美女组合——杨锦麟表情之六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一年的《周刊点点评》,节目涵盖海内外各类别、多种语言版本的杂志周刊的精华,应有尽有。而杨锦麟与海外归侨、凤凰靓女周瑛琦的组合,被称做是“ 野兽与美女”。这个称呼的后半句不假,前半句却略微粗糙了些,但也有一点准确,道出了俩人在形象、主持风格上的巨大反差。对此,杨锦麟一直大呼冤枉、冤枉,“ 自己的形象何至于此,况且从来都中规中举的”,可马上又有人说,那是因为周瑛琦有位彪形大汉的老公,而且是真正的蒙古族人。其实,这也是冤枉,别看这位汉子外形魁梧剽悍,但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在凤凰的节目现场,在镜头的方向含情脉脉地看着自己的妻子。而每当这时,杨锦麟这个老江湖,不由的“ 很紧张,浑身不自在”,这不过是说笑,其实,这位标准的北方汉子与杨锦麟不是一般的铁哥儿们。    
    以时事政治、社会热点为主要内容,每周围绕一至两个主题深入探讨,并结合两位主持的风格,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点评,分析中兼具幽默,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新知和睿哲——这是凤凰卫视对于《周刊点点评》的节目定位。    
    无疑,这档由《有报天天读》派生出来的周播节目,对读报在时间上的一个衍生,也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异和丰富。《有报天天读》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成长,不仅是观众反映并非“ 天天”而不解渴;而制作方又何尝不希望乘势而上,以获取更大的效益呢。因此,这档周播节目应运而生。    
    作为读报品牌节目的衍生,“ 点点评”节目同时沿用计算机平面扫描和电子笔直接触屏圈点的技术,并加入多种电视制作元素,例如影像资料片段、图片、MTV配音漫画和精句欣赏等,按内容需要呈现轻松活泼、嬉笑怒骂、别具一格的节目风格,视野无止境扩张。其中的心灵加油站环节,每周专门推介北京、香港及台湾三个城市最流行的书籍和歌曲。尤其是,杨锦麟、周瑛琦两位主持席地而坐,以饮酒聊天的方式开创新的电视节目主持风格,这种闲暇周末酣畅享受简直无法阻挡。    
    原本一连五天连轴转,这回又添一档新节目,再加上随时都可能出发的外采、客串,杨锦麟忙得嘴里只叫“ 受不了了,受不了了”,其实是“ 乐得屁颠屁颠的”(程鹤麟语)。忙和乐都是实事。这反映了杨锦麟的一种工作,多少也是做人的态度。转行电视、知遇凤凰,杨锦麟对这个戏称的“ 再就业工程”很是看重,惟恐不够。接下这档新栏目正是这样的心态。    
    对于由一张嘴变两张嘴的合作,开始的时候,有观众认为,周瑛琦有些抢话,尤其俩人都能说会道,声音显得嘈杂。他们很快进行了适度调整,但杨锦麟始终十分欣赏聪明机灵,临场快速反应,还有她自小在国外长大,对原汁原味地介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