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杨锦麟这家伙 >

第24章

杨锦麟这家伙-第24章

小说: 杨锦麟这家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像所有的父亲一样,杨锦麟非常疼爱、怜惜这个自己三十出头才得到的女儿,何况小家伙又是那样聪颖、乖巧。家庭原本的和睦甜美、举案齐眉,又因为这个小天使的降临平添了欢乐,生机盎然。    
    杨锦麟该心满意足了。    
    不知为什么,杨锦麟反倒生出了几分惆怅。    
    厦门依然是安逸而平和的,是讲求唯美和放松的,透着一种既高贵又平实的精神风味。但到了雨天,寻常巷陌里,一座座花墙,一层层台阶,一串串的人生故事,似乎总是在向杨锦麟昭示着什么。    
    机会只是一个偶然。    
    1988年,杨锦麟依然再一次地选择了离开。与二十年前的那次离别完全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他主动与故乡厦门挥手告别。    
    说起来,这是杨锦麟第三个逢五的年份,浑沌未开、乳臭未干的童年不在此列。    
    十五岁、二十五岁、三十五岁,冥冥之中于杨锦麟总是动荡之年、多变之秋,也是机会之所在——要说完全出于巧合,实在是太过凑巧,而宿命也不见得是全部答案。总之,这些个年份,杨锦麟总是和命运中某些不可名状的因素不期而遇。    
    十五岁下乡,火车开动的时候,杨锦麟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二十五岁考上大学,虽然依照正常情况该是毕业的年龄,但他仍是那个年代不多的幸运儿。要知道,高考录取比例那时只有个位数的百分比。三十五岁,已是离开“ 而立”的憧憬,即将踏进“ 不惑”的年龄——说年富力强是对自己的安慰,心底下中年的惶恐已渐渐袭来。1988年,就在三十五岁这个当口,杨锦麟挈妇将雏,跨过了罗湖桥……    
    “ 静静的林子里有两条路,两条路有不同的景致,我选择一条走了下去,回头想想另一条,该是一段不同的人生。”人生在于选择,选择带给人不同的境遇。选择使生命丰富,使生命之花绚丽多彩。    
    香港,这是一片对杨锦麟充满着诱惑又完全陌生的天地。香港的自然地理环境接近热带,这里蓝的海,红土的山崖,泼刺妖异的植物,浓得化不开的景物,杨锦麟姑且不算太陌生,但这里明显的殖民地怪异的风土人情,不调和的色彩和情调,使他既新鲜又陌生。而从他长成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这里的现实,眼前的一切都几乎是刺激的、犯冲的,水火不相容。    
    八十年代末的香港,凭借其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自由贸易、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优势,方便的营商环境,高度的法制精神等特点,已进入高速多元发展阶段,成为全球贸易、航运、金融、商业、通讯、制造等六大中心,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日益显著。作为一名学者,杨锦麟对香港历史、发展沿革,以及诸多政治、社会问题的了解,应该说是已经高于一般人,包括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然而,这些都仅限于理性层面的认识。如今,他将要作为一个新移民,实实在在地呼吸,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新的一页将如何展开。    
    还是要追溯杨锦麟的过去,感谢他与故乡的渊源——青少年时代的磨难,大学研究所的根基、养成,厦门的润泽同时给了杨锦麟庄敬之外的灵敏,顺时而变的鲜活。杨锦麟很快明白,他必须抛下过去的所有,一切从零开始。    
    杨锦麟告诫自己,要紧紧抓住与香港直接照面的任何机会。    
    二、抓住与香港直接照面的任何机会    
    初来乍到的日子,香港给外来者杨锦麟的不都是笑脸、礼遇。    
    街道上没有尘土,也不见遍地黄金;国际最顶尖的时尚资讯与巴黎、纽约、伦敦同步销售,旗舰店价格自然也与世界等量齐观;人们衣着光鲜,可以品尝到全世界最美味的佳肴,却也步履匆匆,手停口停;相互间彬彬有礼,同时又保持距离,各有各的算计。生意失败,股票崩盘,楼市暴跌暴涨,合伙人走佬;亿万富豪和街头露宿者,炒老板鱿鱼和被老板炒的,坑蒙诈骗和慈善捐赠……当代资本主义最先进与最肮脏、最合理也最残酷的现实,就这样赤裸裸、活生生,一古脑儿地倾泻在自诩对此尚不陌生的文人杨锦麟面前。    
    性情豪爽的杨锦麟果然是相当勇敢的冒险家。    
    多年以来,尽管杨锦麟一路成功,但却从不安分于惯性地延续,而是时时起身告别辉煌,一切归零,从头开始。这一次,他仍是言起立行,咬紧牙关重新开始闯荡了。    
    做生意、炒股票、合伙办厂,尝试着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挑战自我生存能力的底线,以文谋生、专栏写作的路渐渐显出了机会。在内地,能在报纸杂志上开设专栏,首先突出的是名望和地位,而稿费只是象征性的。但在香港,对杨锦麟而言,养家糊口才是第一要务。“ 有过半年的时间,一家三口吃喝拉撒靠的只有我这一只笔。”香港人有句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叫做手停口停。想必对此,杨锦麟的体会尤为透彻。    
    不断地寻找工作,不停地变换身份,曾经有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杨锦麟一家搬了三次家,没有别的理由,就是为了减轻房租和经济压力。    
    卖文、同时包揽几家报刊的不同专栏,除了必须掌握超乎寻常的大量资讯,思路、笔头要快,更需要有见地和趣识。做到言之有物,这绝不是轻而易举,一挥而就的。    
    香港的高度自由和高度发达,给新移民杨锦麟的压力,充满了无奈,但是很快变成了一种无穷无尽的新鲜刺激。他甚至认为,作为一个研究者、观察者,香港提供的资讯空间可遇不可求——如此广阔而多向度的视角,杨锦麟因此而获得了观察、打量两岸三地样貌的最佳视点、最佳维度和最佳方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锦麟如凤凰涅槃般获得了新生。    
    生活的磨砺、香港的视野,杨锦麟的眼界越来越宽,笔头越磨越活。写作,不停地写,最多的时候,杨锦麟每天至少写近万字,然后分别派给香港、台湾、新加坡以及内地的报刊,第二天,印有杨锦麟、陈子帛间或还有其他笔名的文章四处飘散,那新鲜油墨的芳香让他陶醉、满足,这既是精神的,也是实实在在物质上的收获。    
    历史上,读书人所标榜的立德、立功、立言“ 三不朽”,杨锦麟关心时事政治,尤其是两岸关系的洞悉,既是研究者使命的延续和伸展,也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参与意识和良好愿望,即使他已经是一名香港人。书生言责,言论报国,专栏作家陈子帛的名字在圈子内越来越响亮。尤其是他对两岸关系的透视,同时受到各方人士的高度关注。    
    可以写一些东西,点评一些事件和人物,尽一点言责,感觉幸福极了。


《杨锦麟这家伙》 第二部分频频变换身份

    三、频频变换身份,一年三次搬家,为了减少差饷    
    专栏作家的辛苦,无论是盛名如金庸、才华如董桥、笔健如林行止、张五常,外人看到的往往是名利双收,做起来其实无疑于苦行僧。关于这一点,亦报人亦文人的香港几大才子的笔下,都有这样那样的具体描述。    
    有一个著名的例子,说的是位大名鼎鼎的美国专栏作家的写作过程:第一步是找题材,早上六点闹钟一响,这位老兄开始想题目,想到十点十五分起床还在想。赖床上的那段时间,他通常都打开电视看新闻,翻看当天的报纸。无甚收获的时候,他依然想的是专业的专栏到底不能写女人的内衣,虽然电视、报纸这类广告多得惊人,给人印象至少美国八成国民生产总值靠的是女性内衣裤,他坚持着“ 题材要有点分量的‘肉’才行”的职业操守。想着想着,他已经走进家里的工作室,“ 职业作家必须在家里工作,文思一来可以剪趾甲”。他还坚持,职业作家必须在家里工作的第二个理由是随时可以抓痒,一个手不够,两个手一起上。这在办公室是办不到的。    
    吃了午饭,这位老兄继续想财政赤字的问题,职业专栏作家不能不查资料做研究,他于是打电话给他的研究助理……    
    这便是董桥大才子,利用自己的专栏,披露兼调侃美国的同行戴夫·巴利的写作必备和操作技巧。而这样的戴夫的排场——“ 赖休四小时十五分,剪趾甲迎接文思,研究助理提供资料……”是杨锦麟的这位同乡做梦也梦不到的。董桥通常凌晨才从报社下班回到家,在书房里一通乱翻书架或者是发呆,天亮之前的短暂时间,才是他最奢华的时段,快速地记下每一个闪过脑海的字句,然后交稿。为此,董桥颇为洋洋得意,自己每天写下的字数,居然比戴夫多得多,而且不必靠剪趾甲激发文采。    
     杨锦麟的景况,自忖连董桥还不如。毕竟人家是报界名流,笔耕不辍或许在于个人嗜好,亲自操刀更是有助报纸销量,至于谋生和“ 谋名”都在其次。杨锦麟则不然,同时延揽数个专栏,一家人穿衣吃饭问题是首当其冲的,衣食足方可知荣辱,才有资格纵论天下。这也是资本主义的香港迫使杨锦麟做出的现实选择吧。    
    “ 香江第一健笔”林行止,主持《信报财经新闻》和《信报财经月刊》两刊国际政经评论长达二十四年之久,外界所赞誉的“ 傲人的公信力”的建立,春秋之笔也好,“ 闲读闲笔”也罢,可供支配的仍是夜晚离开报馆以后的时间。     
    杨锦麟又何尝不是如此。专栏作家的营生,找题材查资料的过程,杨锦麟并不例外,夜耕苦思的经历于董桥、林行止等相差无几。每每炮制他的专栏的时候,经常已是深夜时分,借着酒劲下笔,往往如有神助,常年如此。直到凤凰卫视的《有报天天读》亮相荧屏,多年的规律生活,才被彻底颠覆。    
    作为一个专栏作家,杨锦麟的经历也算不上有什么特别——比香港出生的同行多了一份内地背景、知青烙印,以及学者履历,尤其是对台湾历史的研究造诣。然而,作为一个愿意承担言责使命的知识分子,他有着悲天悯人的博大;说理论做文章他不矫情做作,秉持言之有物。敏锐的观察、研判,使得他的心得是即时性的,反应快速,而他的不少新观点又是自己的,富有见地。从深谙世事、人情练达到言责担当,从鞭挞褒奖到笑语调侃,这恰恰是杨锦麟的浪漫。    
    专栏作家的名望开始得到巩固,杨锦麟又琢磨着把自己变成一位圈内人,名副其实的传媒人。香港的机会多,挑战多,压力更大,而这愈发激活了杨锦麟顺应环境的能力,实力也在不断地壮大,弹跳力度更高。白天,杨锦麟开始穿行在供职的公司、网站,偶尔也以嘉宾身份客串某个电视台的节目。他还一度成为一家综合性政论杂志的执行主编,忙得不亦乐乎。像往常每一次转换一样,杨锦麟的每一新的选择都带给他拓展的空间和尽情施展的舞台。    
    频频转换身份,还有一个更现实的理由,增加收入,为稻粱谋。一年间,杨锦麟曾三次搬家,就是为了减少每月差饷的开支。    
    四、职业报人生涯,从夜的香港开始    
    相信许多人有这样的感受,夜晚才是香港的开始。对报人而言尤其如此。    
    每天下午四点之前,老编们纷纷赶回报馆。翻阅当天的各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