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美好时代+番外 作者:萨琳娜(起点女生网vip2012-04-03完结)-第3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岛上没事儿,今年又是大丰收,佃户们高兴的乐开了花,纷纷说是托了东家您的福,他们这才过上好日子呢。紫苑说的是另一件事,关于紫晶姐姐的。”
紫株见王绮芳想歪了,忙笑着解释道,“紫苑说,岛上有个傻小子喜欢上了紫晶姐姐,想想她求亲呢。可……”说道这里,紫株悄悄抬眼看了王绮芳一记,带着几分试探道:“紫晶姐姐被以前的事伤透了心,这次说什么都不同意呢。”
“傻小子?是谁?他知不知道紫晶的过去?他是否真心?”王绮芳觉察到紫株的试探,笑着说道:“鬼丫头,还跟我耍心眼儿。你问问紫苑,只要那小子真心想娶紫晶,我来说服紫晶,并亲自回去给他们主持婚礼。”
“真的?哎呀,真是太好了,我这就给紫苑写信。”
“什么事太好了?”元娘和孙嬷嬷走了进来,孙嬷嬷给王绮芳行了礼后,随口问了一句,听紫株笑着说‘没什么’之后,便不再追问,而是来到王绮芳近旁,道:“老奴想求大少奶奶一个恩典,准老奴收养个义子。”
“好事儿呀,呵呵,我早就让孙嬷嬷……等等,你说义子?”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130章一刻(一)
第130章一刻(一)
在王绮芳的帮助下,孙嬷嬷立了女户,然后又将五斤过继到了她名下,正式起名为孙武。
有了儿子,孙嬷嬷只觉得后半辈子有了依靠,狠狠心将所有的积蓄拿出来在东市附近买了栋二进的小院子,面积不大,贵在便利。
买院子的时候,孙嬷嬷的钱还差了些,五斤,哦不,现在应该叫孙武,孙武便将自己的所有家当统统交给了孙嬷嬷,就这样还是差了不少银子,王绮芳听说后,干脆提前给孙嬷嬷预支了明年一年的薪水,又包了个大大的新年红包,这才赶在年底将房子拿到手。
其实,孙嬷嬷能用这个价格在京城买到一处房产,还多少沾了庚戌之变的光。
政变的时候,京城乱成了一锅粥,不知多少百姓被误杀,也不知多少小京官被株连,等一切平息了,官府派人清点整顿的时候才发现,城里竟然多了这么些无主的房子。
好吧,多了总比少了强呀,好歹这也是朝廷的收入。
于是,京兆府派了官差,按照惯例将无主以及没收的房产进行拍卖。
只可惜京城刚刚安定下来,很多百姓被前些日子的政变吓坏了,都琢磨着万一京中再有变动,手里有银子才好外出逃难呀,若是买了房子,京城再来上这么一次政变,他们总不能背着房子逃出去吧。
所以,官府拍卖的房子虽然便宜,但真正来买的人却很少。
王绮芳帮孙嬷嬷补钱买房子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点,她忙清点了下手头上的银子,选了几处位置好的宅院,一口气都买了下来。
京城会不会再有政变,王绮芳不知道,但是她明白,投资嘛,都是要担风险的。今天她用超低的价格买进这些院子,没准儿十年二十年后都会大涨呢。左右她现在也不缺银子,与其让这些银子白白在空间里长毛,还不如拿出来投资。日后小新哥儿他们长大了,也好歹多几份产业不是。
孙嬷嬷有了儿子,又买了房子,心里终于踏实了,她感激王绮芳的成全和帮助,管教元娘和幼娘的时候也分外上心,不但耐心十足,而且教起来也是毫不保留,两个孩子每天都进步着,王绮芳看在眼里,乐在心头。
许是一顺百顺吧,除了家中的事顺心外,儒商业协会在政变后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的运行。
京城稳定后的第三天,王绮芳领着小新哥儿召开了一次儒商大会。
会上小新哥儿将母亲教给他的话当众背诵了一遍,大意是他知道大家在庚戌之变中受了不少损失,他作为会长,当为众儒商排忧解难。为此,他已经向新皇请旨,求新皇免除在京儒商三年的税金,新皇隆恩浩荡,已经准许了他的请求。
另外,他还决定,将赵氏烟草专卖的四分之一的股权出让给在京的天字、地字号儒商,并承诺三年之后,他会把烟草生意完全让出来……最后还捧着小包子脸,故作严肃的对众儒商说,有钱大家赚,这才是儒商业协会的主旨。
众儒商听了这话,顿时欣喜万分,小新哥儿给他们的两点好处,其中免除三年税金并不值什么,儒商身份超然,免除各种赋税徭役,唯一缴纳的不过是商业税,取赢利的百分之五而已。真正让他们看重的是可以分割暴利的烟草生意。
尤其是听小新哥儿承诺三年后将烟草全部出让,众人又惊又喜,惊喜过后则是由衷的佩服——啧啧,这才是一心为了儒商业协会发展的会长呀,这种胸襟和气度,除了新会长,普天之下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有。
服了,参加大会的众前辈们终于折服了,那些对赵良淳当会长心怀不满的人也都消停下来,众人开始从心底认可了这个五岁的奶娃做会长。
这也直接导致,赵家办理丧礼的时候,京城所有的商人都站在了小新哥儿这边,一方面指责赵三少爷不孝不悌不慈不义,另一方面则夸奖赵会长至孝至善至仁至美……总之一句话,就是小新哥儿哪怕日后不给赵天青服丧,众人也会理解的说一句,赵会长定有不服丧的理由,而绝不会指责他德行有亏。
“这就是利益的魅力,明白吗?”
王绮芳见了众人的反应,趁机教导儿子。
“嗯,我明白了,如果我不给他们好处,就是我做得再好,他们也会指责我对不对?”小新哥儿一脸老成的点点头,奶声奶气的回道。
“没错。当然,我也不是让你一味的拿好处去收买世人,”王绮芳也怕小新哥儿走了极端,又补充道:“首先,还是要依着规矩和道理做事,其次,确保自身行得正坐得端的同时,也要给众人点好处。若是你言行不当,就是那银子去堵别人的嘴也只能堵一时,而堵不了一世,懂吗?”
小新哥儿拧着眉毛想了好久,才慢慢的点头,“嗯,懂了。娘放心,我一定好好听先生的话,懂规矩、讲礼数,绝不让人挑出不是来。”
说道这里,小新哥儿又撅起了小嘴儿,嘟嘟哝哝的说道:“娘,先生都走了好久了,什么时候回来呀?先生上回还说,等下了雪,他要带着我做雪雕呢。现在都下了好几次雪了,可先生却总也不回来。”
王绮芳拍拍儿子的头顶,笑呵呵的安慰道:“放心吧,先生办完正事就回来。呵呵,你呀也别总想着玩儿,我来问你,先生走的时候留给你的作业,你可都做完了?”
见儿子心虚的低头玩手指,王绮芳一个指头轻轻戳到他的额头,笑骂道:“若是赶明儿先生回来了,见你大字也不练,书也不好好背,定会重重的罚你。嘁,还做雪雕呢,我看打你板子还差不多。”
王绮芳绝对没想到自己有乌鸦嘴的特质,所以她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会真的应验。
但是,第二天下午,当自己那辆硕大的马车稳稳的停住门前的时候,王绮芳只想打嘴——你个乌鸦嘴,让你乱说。
不是她不欢迎李文归来,实在是她对那位顶着李靖天未婚妻的宋元春宋家小娘子很排斥。
也不知道是不是王绮芳的错觉,她再次见到宋元春的时候,总觉得这个疑似穿越同仁好像又变了性子,居然对曾经心仪的李文很冷淡,言语间反倒不停的打听李靖天的消息。
“……刚出了京城,她就大病了一场,荒郊野外的也找不到大夫,她的病就耽搁了,昏昏沉沉的烧了好几天……好容易寻了大夫,开了方子,灌了药,她整个人却烧糊涂了,起初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知道,也不认人了。”
李文比王绮芳更纠结,这叫什么事儿,他出去一趟,什么景儿都没看着呢,就又折腾了回来。
不认人了?王绮芳听着耳熟,心说话,难道宋元春又被人夺舍了?
李靖天倒是不怎么在意,随意的安慰了李文几句后,许诺等春暖花开的时候,他们便启程,再次开始云游天下的旅程,至于那位宋小姐,他已经联系了宋家的人,估计年后就有人来接,她好不好的跟自己没有多少关系。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李靖天恨不得立刻派人将宋元春送回家。
事情是这样滴——
傍晚,李靖天习惯性的在外院的书房处理事物,他分别给平州的国公爷和大夫人写了信,告知京城的最新动向,接着又给各地的分舵舵主传达了新任务,等一一将书信封好后,天色已经不早,守在外面的侠客们也开始换班了。
这个时间是外院戒备较松的时刻,也是有心人可以算计的时刻。
吱呀一声微响,书房的门开了。
李靖天以为是来送热水的下人,便头也没抬的说了句,“放在一旁的小几上就行。”
悉悉索索的衣服摩擦声由远及近,很显然,来人并没有按照他的吩咐行事,而是自作主张的来到了他身边。鼻息间忽然吸入一股浓郁的花香,李靖天忍着打喷嚏的冲动,不悦的停住笔,抬起头,准备将这个不守规矩的下人喝退,当他看清来人面孔的时候,愣住了。
眉头微蹙,李靖天语气疏离,冷然道:“宋家小娘子,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心里则暗骂,门口的人都死哪儿去了,居然让个女人三更半夜的跑来?
宋元春端着托盘,笑盈盈的站在书桌旁,她将东西放下,伸出两只莹白纤细的小手,翘着兰花指,姿态优美的双手捻起白瓷荷叶边的浅底瓷碟,碟子上如花般摆着几样精致的小点心,她将碟子端到李靖天身边,柔声道:“这是我亲手做的几样点心,见大少爷书房的灯还亮着,想着您定是还在办公,便给您送了来,权当宵夜,您尝尝这味道如何?”
说着,宋元春拿起一块儿送到李靖天嘴边,另一只手捏着帕子托在点心下,做出一副亲自喂食的模样。
这时,门板轻叩两声,王绮芳推门走了进来,“还没写完?小新哥儿——”
抬眼却看到宋元春巧笑倩兮的依偎在李靖天身边,手里还托着点心,似乎在说着什么,两人的目光暧昧的纠缠在一起,王绮芳呆住了……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131章 春/宵一刻(二)
第131章 春/宵一刻(二)
王绮芳失神片刻后,很快又回过神儿来,她脸色变得很难看,扭头冲着外头喊道:“来人”
宋元春见到王绮芳面露不悦后,心里暗喜,忙放下手里的点心,迈着小碎步走到门边,微微欠身行礼,略带不安的说道:“元春见过大少奶奶,大少奶奶不要生气,都是元春不好,只想着大少爷深夜还有办公很辛苦,便特意去厨房亲手做了些糕点,原本想让丫头给送来,可又怕丫头们办事不利,出了岔子,这才……您放心,我只是来送点心,其他的什么都没有做。”
放心?王绮芳冷冷一笑,心说话,我当然放心了,即使我不放心,我也不会当着你的面说。
想到这里,王绮芳缓缓的说道:“有劳宋小姐了。”
其他的,并没有多说,更没有质问宋元春一个未出阁的小姑娘三更半夜跑到外院的书房做什么,仿佛并没有看到刚才两人暧昧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