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弃妇的美好时代+番外 作者:萨琳娜(起点女生网vip2012-04-03完结) >

第270章

弃妇的美好时代+番外 作者:萨琳娜(起点女生网vip2012-04-03完结)-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这么说,但三年内举事,根本不能成功”

  说实话,王锦瑜当年肯答应族长加入侠客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被逼无奈、为求自保而已。如今郑氏已死,王名川也被王锦瑜设计得渐渐被架空起来,王家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可以威胁到他们兄妹了。

  而王锦瑜本身呢,也不是那种野心勃勃的人,再加上,现在他有妻有子、家庭和美,又怎么肯轻易将这份幸福亲手打破?

  如果能像王绮芳所说的那般,借丁忧之机退出侠客盟,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难度高了些。

  “哥哥,不要这么灰心嘛,李爵爷不是说过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他们举事缺乏条件,那我们就给他们创造条件”

  造反嘛,不就是跟朝廷打仗?打仗打得不就是粮食跟银子?

  哼哼,这些条件或许放在别人哪里有些难办,但搁在她王绮芳身上就容易许多咯。

  王绮芳跟王锦瑜商谈了许久,兄妹两人终于达成一致,那便是趁着三年服丧的当儿,好生经营一下,争取两个人早日跟侠客盟划清界限。

  有了统一的目标,接下来便是分头行动了。

  首先是粮食

  王锦瑜将妻女安顿好之后,便开始整理生母留下来的几处庄子,以及王绮芳从郑氏手里弄来的三处农庄,争取将这几个庄子都打造成齐地的小粮仓。

  “今年大旱,庄子上肯定缺水,这样吧,大哥,你尽快找几个会打井的匠人,在每个农庄里都打下深井,并把现在的水控制起来,省得到旱情严重的时候,没有水源浇田。”

  王绮芳倒是想把空间里的山泉水引到几个庄子上去,可也要有合适的障眼法呀,否则,别粮食没种好,反倒把秘密暴露了出来,这就太亏了不是。

  打了深井就好办了,真若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她把空间里的水悄悄的抽到深井里就成。反正有小乖在,运点水不是小CASE?

  “好,我这就让人去办。”王锦瑜点点头,想起王绮芳提到的填海造田计划,关心的问道:“对了,你不是要凿山填海吗?现在人手找齐了没有?运石的船只够不够用?”

  “恩,我从静娘那里借了德源号的船队,船只应该够用。只是人手还有些欠缺,不过,下面的人传回信息说,齐地大旱,已经有好些地方出现了大批的难民,我已经派人去了重灾区,多找些难民回来”

  一来,有了运石填海的劳力;二来,等海岛造田成功后,更有了现成的佃户。

  “好,若是有什么困难,只管跟哥哥说,我这些年还是结交了许多朋友,”王锦瑜拍拍王绮芳的肩膀,关切的说道。

  “恩”王绮芳迎上王锦瑜的目光,兄妹俩对视片刻后,纷纷用力点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

  ……

  兄妹俩深谈后,王锦瑜便借着为母守孝的旗号,跑到郑氏赔给王绮芳的那几个庄子上去,一边装着‘结庐而居’,一边派人找匠人、打深井、挖沟渠,同时,还从王绮芳那里要来玉米的种子,大肆鼓励佃户们开垦荒地、坡地,用以种玉米。

  王绮芳呢,也没有立刻返回桃花岛,仍是继续留在王家。

  她不是眷恋娘家,而是在等京中三公主的回信。

  要知道,她接下来的动作有点儿大,如果没有京中贵人的支持,她还真有些不好办。

  京城那边的三公主呢,虽然有些气恼王绮芳竟然跟平州李家搅在一起,但事后听了婆子们的讲解,又看在王绮芳回京后对她及皇妹依然恭敬的态度,心里倒有些同情王绮芳——唔,她也是没办法呀,被儿子的几句戏言就订了终身,心里没准儿也很委屈呢。

  想到这一些,三公主便有些消气了,再加上王绮芳留在京中的几项生意非常红火,让跟着王绮芳的那些退役娘子军们都受益颇多,看到昔日手下们过得如此滋润,三公主又忍不住想起王绮芳的好来。

  正在这时,王绮芳的问安信到了,看到王绮芳信中的请求,三公主笑了,“唉,这个七娘,就是谨慎,弄点山石垫垫荒岛也不敢擅自做主,巴巴的写信向本宫请示……”

  嘴里虽然这么说,但三公主对于王绮芳如此懂规矩,很是满意,心里残存的那一丝不满也被这封信打散得无影无踪。当下大笔一挥写了回信,不但同意了王绮芳的请求,还慷慨的说,东海沿岸的荒山岗子随便王绮芳挑,看重哪个,就拿了她的信札去找当地的官府要……

  有了三公主的许可,王绮芳总算放下了心,立刻收拾行礼,辞别老太太及小郑氏后,匆匆赶回了桃花岛,她要尽快召集人手,大张旗鼓的填海造田。

  PS:唉,卡文卡得厉害,扯着头发想了一上午才码出第一更,今天也不确定还能不能码出第二更,亲们谅解哈,某萨会努力调整思路,将接下来的故事写得更加精彩

  第一卷 凤凰涅盘 第009章 石三少爷

  第009章 石三少爷

  郭大山是青州青阳县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在青阳一个叫郭家坳的地方生活,到他这一辈上,家里一共置办下了十几亩良田,每年打下的粮食扣去各种赋税,还能有不少余粮。

  再加上他从小跟着叔公学了些木匠活,农闲的时候就帮四里八乡的乡亲们做点家具、修修农具啥的,挣点小钱补贴家用。尤其是叔公过世后,他成为方圆几十里唯一的木匠,光农闲的时候就能挣下不少钱。

  这不,除了郭大财主,全村唯二的大瓦房也盖起来了,全村唯二家里能闻到肉味儿的也是他郭大山。还有,整个郭家坳也只有他们家有耕牛,儿子眼瞅着就能娶媳妇了,等收了今年的麦子,交了夏税,把余粮卖了,他就请村东头的郭大娘去给儿子提亲,嘿,儿媳妇他也跟娘子早就瞧好了,是邻村有名的村花儿,人长得水灵不说,手巧心细,脾气也好……

  只可惜,所有美好的生活,在今年开了春之后,便渐渐成了泡影。

  “去年冬天一点雪都没有下,地里的麦苗都冻死了……今年惊蛰后,更是一滴雨都没有下,瞧这情况,保不准又是大旱之年呀”

  村里的老人们看着水塘里的水,一天天的减少,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担忧着。

  要知道,去年整个齐地都遭了旱灾,他们郭家坳也没有例外,村里那些家底薄的村民,地里旱死了粮食,又没粮交税,早早的就携家带口的逃荒去了。

  原本有三四百户的村子,现在只剩下不足一百户。

  唉,若是今年再旱,郭家坳可能就跑没人咯。

  “可不是,我记得我小时候,咱们青州也闹过旱灾,啧啧啧,太惨了,整整半年一滴雨都没有下,地里裂出了大口子,村东头的那口老古井也干了,渴死了不少人呐。”

  郭家坳最年长的三爷爷,看到这些情况后,紧皱着眉头回忆着,满是褶子的脸上更是充满了痛苦与不堪。

  “三爷爷,不至于吧,去年不是也旱了三四个月,地里的麦子**在地里,村里好些人担心旱灾,纷纷跑出去逃荒,可后来哩,他们刚走了一个月,咱们青阳就下雨了,地里的庄稼又缓了过来……没事,我看着今年和去年差不离”

  郭大山坐在自家的地头上,听到村长跟族长的谈话,忙起身来加入到老人们的聊天中,并不以为然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唉,大山呐,你才多大,能经历多少事儿?”三爷爷一听自己的话遭到质疑,心里很是不高兴,当下便拉下脸,瓮声瓮气的说:“去年?去年旱死了多少庄稼?恩?你家十几亩地,去年也是刚够交赋税的吧?今年若是再来这么一回,哼,你家就是再有家底,也经不起呀。”

  “这……”郭大山想起去年的窘况,也有些戚戚然,转眼看了看地里没精打采的麦苗,喃喃的说,“难道今年真的有旱灾?”

  “二月二春龙节的时候,咱们请了龙王爷,可还是滴雨未下,不祥之兆呀,不祥之兆”

  三爷爷并没有直接回答郭大山的话,而是长长叹了口气,摇头晃脑的说道。

  就这样,又过了一个月,整个青阳仍是艳阳高照,别说下雨了,连朵乌云都没有。郭家坳的老人们,再次组织了村里的人去隔壁村的关帝庙举办求雨法事,结果……

  “他爹,过年的时候,前街的郭大壮回来了,说是他们在一个叫桃花岛的海岛上当佃农,东家是今上钦封的什么一品夫人,对佃户特别好,不但给每个投奔她的佃户减了租子,还盖了大瓦房,说是只要在岛上干够二十年,那房子就是他们的;

  还有呀,人家东家不但是诰命夫人,还是儒商,可以免交一切赋税,所以郭大壮他们那些佃户,根本不需要交公粮,只交租子就成,而且那租子呀,也少得很……”

  郭大山的娘子李氏,看到自己男人自打从地里回来后,就一直蹲在门口,脸也拉得老长,便知道今天又没有浇上麦田,她咬了咬牙,凑到相公身边,小心翼翼的说道。

  “地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了,你不想点正事儿,整天嘀嘀咕咕说这些干啥?”

  郭大山正烦着,根本没有细听娘子的话,他不耐烦的摆摆手,训斥道。

  “哎呀,我咋不想正经事了?”李氏一看自家男人根本没有领会自己的意思,有些气闷的说道,“我是说,人家郭大壮去年家里的粮食绝了产,跑出去逃荒,结果遇到个好东家,日子过得比咱还舒心呢。”

  “啥?你说郭大壮日子过得比咱好?”

  许是李氏这次说的话比较直白,郭大山终于听了进去,他有些讶然的问道。

  “可不是,过年的时候,我去他们家看过了,啧啧啧,郭大壮的娘子卢氏,还穿了件簇新的青州三棱布的小袄,那料子一尺都要一百多文钱呢。你说说,我有这么好的衣料吗?”

  女人看问题比较简单,对方的娘子穿得衣服比她好,戴得首饰比她值钱,那么,对方的家庭条件一定比自家的好呀。

  “真的?”郭大山楞了下,随即闷头想了想,道,“要不,待会儿让村里的郭秀才给郭大壮打封信,问问他那个什么桃花岛的具体情况,再问问那里还要不要佃户?”

  自由民有啥用?若是能依附个好的东家,不交赋税,即使多给东家些租子,也比自己买地种地强呀。

  算起来,郭大山的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虽然没有到过什么大地方,但好歹也是经常在四里八乡走动的人,也见过一些举人老爷家的佃户们,人家的日子就是比一般的自由民好。

  唔,郭大壮的那个东家还是个一品夫人,一品有多大他不知道,但青阳的县太爷才八品呢,而且郭秀才说过,品级数越少,职位越高,青州知州就是五品。唔唔,五品比八品高,那么一品指定比五品高呀。

  若是这么说来,郭大壮的东家岂不是比知州老爷都官大?

  想明白这一点,郭大山也有些急切起来,也不等跟娘子商量,直接拍拍屁股跑出门,找郭秀才写信去了。

  半个月后,青阳依然滴雨未下,村西头的小溪已经断流了,地里也开始出现一道道的裂缝,看到这种场景,郭大山知道,三爷爷的预言成真了,今年定是大旱之年,而且灾情远远比去年严重不知多少倍

  走留在老家,即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