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6-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6.希望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面临高考的孩子心理是极其脆弱的,也是异常敏感的,高考有一半是考心态,所以心理变化很重要。
7.提高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女儿每一次大题的解题情况来看,女儿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她常常因为在某一点上转不过弯来而阻断了思路。
8.营养与健康。张老师一再强调,面临高考,孩子最大的累就是心累,希望家长能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
教化学的马老师的讲话,给所有的家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和蔼可亲的表情,那温柔可心的语调,那体贴入微的关心,多少让我们家长有了几许慰藉。她恳请家长回去告诫孩子们,在未来的时间里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认真地复习。
①巩固基础。巩固基础的方法是:看教材看笔记。
②提升能力。提升能力的方法是:每天做一道化学实验题。实验题的来源:认真地落实老师发的试卷。
③回归教材找规律。 方法是:中下成绩的,课后练习看教材,即从课后的习题练习入手,来复习教材。 中上成绩的,看试卷落实教材,即从试卷入手,来复习教材。
语文老师则向家长简单地通报了重点复习方向。要求1。背书。2。看一些优秀作文和杂志上的故事。3。300字的鉴赏练习。4。作文。
纵观老师们的学习意见,不难看出基础是最重要的。女儿数学每遇到难题总是不能完整地解答出来,用张老师的话说:基础知识不牢,常常被一些小问题卡住。用女儿自己的话说:高一高二没用心去读书,很少记笔记。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不是简单的走路。学知识就像走路一样,从学前班到高中到高考,我们不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吗?如果某个脚步没有走好,路就会直偏。从行的意义上来看足,足也就不是单纯的脚了,涵盖了我们扎扎实实地学习,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地学习,不能含糊。
马老师说:全班同学中只有我的女儿有拿着试卷去问她的习惯,其他的同学都不愿意去问题。她恳请家长告诉孩子:每一次考试完后把做错的题拿去问老师,老师会指点你错在何处,这样有利于纠正错误。
很多同学就是怕问老师,害怕老师说自己接受能力不强,头脑反应慢。另有一些同学则认为:反正老师会讲的,何必多此一举问老师。殊不知,问的结果与讲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问是把自己的思路说给老师听,得到老师的正确指点;而讲是老师把自己的思路表达出来,希望你接受。前者是主动学习,后者是被动学习;前者是一种对思维的梳理,而后者则是对思维的截断。
女儿在老师那里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收获着老师的思想,两者的叠加让女儿不断地进步。
家长会结束的时候,我本想去问生物老师,因为女儿这次的生物考得太差了,仅得了40分。谁知,巧遇了女儿高二的班主任刘老师,我们聊了一会。听我说想去生物老师那里问情况,刘老师笑着说:让她自己拿着考试卷子去问老师,一道题一道题地问清楚,这样才有效果。
如此看来,老师还是很喜欢同学们去问问题的。
回到家,女儿问我家长会的情况,我把会议的简单纪要拿给她看。等她看完,我意味深长地说:“时间不多了,再苦再累也只有这么久了……”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女儿立即打断我说:“什么意思?”
“没意思。”我讪讪地说。
“你是不是觉得我不够努力?不勤奋?不刻苦?”女儿十分敏感地问。
“是你自己说的不勤奋,又不是我说的。”我狡辩地回答。
女儿欲说无语,转身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真没想到女儿竟然变得那样敏感。我曾经对女儿说:“有时候我很矛盾。看见你睡懒觉,我真想把你叫起来,按照你自己订的作息时间早点起来读英语。有时候看见你学习挺辛苦又很心疼,想让你好好休息不要累坏了。总是告诫自己:快乐学习。”
女儿一听,很平静地回答我说:“那你就矛盾好了……”
哎! 可叹天下父母心。
陪读心语:
1。你的孩子有拿着试卷去问老师的习惯吗?如果没有,请告诉他立即行动起来!多问老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千万别轻视教科书!高考题中有时候整段地出现教科书中的内容,让你填空或是判断。今年女儿学校的市级状元就是一个对教科书滚瓜烂熟的同学。他可以看到题目后,说出这道题的知识点在教科书的哪一本哪一页的哪个角落上。所以,千万别轻视你的教科书!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二2005年4月9日:学习的心理障碍
女儿说下午想去唱卡拉OK。想到她总是说自己“心累”,家长会上老师又一再强调要给孩子们减压,于是我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女儿告诉我她们曾去过一个地方唱歌,很便宜的,只要30元的包厢费。而且告诉我那附近有个餐馆还可以。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歌厅不远的餐馆就餐。
我没有追问女儿是和谁一起来吃饭唱歌的,女儿很多时间如同放出去的鸽子,在什么地方觅食、在什么地方逗留,我根本无法知晓。就算你想知道,她未必会把真实的情况如实地说给你听。鞭长莫及,女儿不是拴在我裤腰带上的什物,一切只能靠她自己好自为之。
我们一边等一边聊,很自然就谈到考试上面去了。
“本来这一次可以考得更好。我以为英语没有考好,心情就怎么也好不起来。”女儿不无遗憾地说。
“所以说,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还需要磨砺。还好,还有两次模拟考试,我们来模仿模仿,寻找一个最适合你的情绪方式。”我很平静地说。
“没事了。这一次我遇到了所有的倒霉事,心情糟糕透了,结果还算可以。我想高考的时候不会再让我遇到这么倒霉的事了。即使遇到了也不要紧,毕竟经历过一次,有心理准备和经验了,无所谓了。”女儿很自信地说。
“这次考试有没有用我的方法?”我问。
“用了,还检查出了两道计算题。你放心好了,这个方法很有效的,我会细心地运用的。”女儿说。
我望着女儿,笑着,也不知说什么好,生怕无意中再触动她的敏感神经。
女儿是闲不住话的人,她滔滔地讲述着这次考试中发生的小故事。
“这一次数学错得很不应该,尤其是一道选择题,我依稀记得李老师曾经讲过的,答案是D。可我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怎么来的,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没有选择D,而选择了一个错误答案。回来后,我就去翻看原来的笔记,但是我还是没有看懂。于是,我把这道题抄下来问张老师。张老师看了后说:这种解题的思路很新颖,很巧妙。我后来和同学们说,他们都不记得李老师讲过这道题。当时,我也是没有搞懂就去问李老师的,他当时说的时候,我也没有听明白,就一步步记下来了。还想问他的时候,他因为太忙就走了,我也就算了,只记得答案是什么。”女儿述说着。
“看来你是在似懂非懂中接受他的解答,但时间一长就忘记了。所以,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决不能似懂非懂。”我说。
“啊呀。他不喜欢我,我也不接受他,所以,我也懒得问清楚。”女儿显出不耐烦的神情。
“对老师还要求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倒霉的还不是你自己?向别人请教问题有时候就必须放下所有的成见!”我告诫她说。
“不行!尊严第一。他看不起我,我才不自讨没趣呢?”女儿语气十分坚决地说。
好喜而学,是每一个人的心理通病,也是学生中极为普遍的择师理。正如你喜欢某一个作家,就会去看他写的所有的书;喜欢某个明星,就会购买和收集与他有关的任何东西;喜欢某个老师,就会喜欢听他上课,问他问题。记得,我在技校读书的时候,本来很喜欢制图,因为制图老师是一个很帅很有魅力的男老师,对我也很好。而后来教我们制图的是一个退了休的老师,他不喜欢我,于是,我和他拧着干,他上课我就不喊起立,制图不懂的地方也不去问他,就这样制图我学得一塌糊涂。
我知道简单的谈话无法改变女儿对李老师的看法,于是话题一转,问她:“那你这一次弄清楚了没有?”
“弄懂了。张老师给我解释清楚了。”女儿说。
“弄懂就好。很多人在问老师题的时候,似懂非懂就走了。阿雅的奶奶每天帮她誉抄试卷上的错题,阿雅再次做的时候还是做错了。看来,阿雅还是似懂非懂。”我说。
“这丫头就是不喜欢纠缠老师问到底。”女儿说。
“其实这样不好,不懂就不懂,没有人会小看你的。”我说。
吃完饭后,我们去卡拉OK厅唱歌,女儿很开心。
陪读心语:
1。学习切不可以似懂非懂,尤其是遇到不懂的问题,问过老师后还没有弄懂的情况下,千万别放弃,再一次去找老师,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清楚。
2。一日,我遇到了一位朋友,她的孩子读初三了。谈到现在孩子的一些心理特点时,她向我描述了这样一件事:孩子原先的英语老师是一个漂亮的女老师,因为深造去了,于是换了一个长得不太好看的女老师,他们全班就不喜欢上英语课了。他告诉母亲说:上她的课是一种视觉折磨,倒胃口,真的好痛苦。而他的英语成绩也因此而一落千丈。另一个母亲也谈到了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导致该科成绩一塌糊涂。
女儿也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过程。我唯一做的就是:一个劲儿地说这个老师如何如何好,她是如何关心女儿、如何看重女儿的才能,如何给我帮助。告诉女儿:我很感激她,尽可能地增加女儿对她的好感,培养女儿和她的感情。终于,女儿认可并接受了她,这次高考该科成绩相当出色!
而老公的做法则是给女儿讲三国的故事。《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叫张松的人长得极丑,他最初拿着蜀国的地图去见曹操,曹操见其丑陋很是轻视慢待,张松便离开曹操而投向了刘备。刘备没有以貌取人,以礼相待,张松大喜过望,就献出了蜀国地图,后来帮助刘备获取巴蜀。
我们需要的是知识,而对于老师的容貌我们没有必要去苛求。当你给予别人尊重的时候,你将收获一份意外的财富!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二2005年4月10日下午:倾听,让女儿梳理思绪
中午一回家,女儿就滔滔不绝地和我说起她的开心事。
“阿芳气我,说金马奖上梁朝伟穿了一套白色西装,好潇洒,好英俊。我就对她说:气不死我的。我去看视频。哼!”女儿一边说一边表情丰富地做着动作。
“瞧你,至于吗?”见女儿那神情,我说。
“你不懂了,偶像的力量。”女儿说。
“还偶像的力量呢?